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8

合集下载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说课稿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说课稿
1.提问与解答: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金属的物理特性,增强学习体验。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就金属物理特性的实际应用进行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特性的概念,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简洁明了,风格简洁大方,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知识结构。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
1.引导学习:通过板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金属物理特性的知识点。
2.强化记忆:板书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构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复习。
3.激发思考:板书中的问题和建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适的板书。
2.突出重点:板书突出金属物理特性的关键知识点,避免冗余信息。
3.字体适中:确保板书字体大小适中,便于全班学生观看。
4.颜色搭配:合理使用颜色,区分不同知识点,增加板书的吸引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特性的概念及应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教案 (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教案 (新版)粤教版
实验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 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交流反馈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常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 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讲解)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 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二、合金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2、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
2、激发创新途的辩证关系
课型
新授课
教法
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实验探究→小结




导课
活动探究1:
下面我们就以铜、铁 为例,来对金属的 物理性质进行探讨。(投影探究活动的主题)
归纳总结
(板书 )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 除外);不同金属的 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 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拓展视野
( 讨论)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18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_18
思考、回答
找出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
突破难点
教学
过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及设计意图
过渡
【设问】制造飞机的金属材料有哪些性质?
【讲解】结构决定性质,改变性质需要改变结构。
科学家通过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金属材料,叫合金。
思考、回答
学习合金概念
播放课件
学习合金的概念
合作
探究2
②了解常见的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考虑了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③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②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分钟
合金有哪些更优良的性质,让我们从硬度和熔点上探究。
探究: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比较。
观看微课:合金和纯金属的熔点比较。
探究合金的性质
板书
2、合金
1、 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分金属
2、合金的熔点小于其组分金属
3、合金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做笔记
交流展示
介绍钛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
分享所查阅资料:铁合金、硬铝、黄铜、青铜、K金。
播放课件
找出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
过渡
【设问】硬币,我们生活中都熟悉,那么选择制造硬币的金属材料有哪些性质呢?
先引导回答后一起总结如下: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
思考、回答
播放课件
总结
引导总结,影响物质用途的因素,除了性质外,还有资源、使用是否便利、是否美观、价格、废料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_8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_8

6.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通性。

2、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感受金属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通性。

教学难点: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大家看看我们身边有什么金属制品?(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补充),那么这个节我们来学习关于金属的知识。

一、扩展新知(一)金属的物理性质(阅读讨论与活动)提出如下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师生合作,琢一落实。

1、金属有哪些共同性质?2、不同的金属那些物理性质差异较大?3、金属的性质如何决定各自的用途?归纳:金属是一种物质,他们之所以区别于非金属是因为同类物质有共同的性质——通性,而每一种金属又有各自的特性,这样才能成为一种物质区别于另一种物质。

化学是从通性来研究每类物质,从特性来研究每种物质。

讲述:因为金属的奇妙性质,人利用金属为人类和社会服务,但是各种纯金属的品种是否能够改造呢?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合金(二)合金学习讨论:提出如下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讨论1、什么是和金?2、合金与其它金属相比性质有何变化?3、阅读教材168页的表理解集中合金的性质和用途三、本课小结各种金属都有共同的物理通性,常温固体汞除外,光泽多为银白色,铜紫金黄是特例,到点导热延展性,但是各种性质都有差异,不同的性质决定了不同的用途。

不过物质的用途还要考虑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方便以及废料能否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各种因素。

四、板书设计6.1金属的物理性质一、金属的物理通性二、合金五、作业布置习题6.1第四、五题六.教学反思本节内容贴近生活,易理解通俗易懂,实际应用性强。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引入金属是常见的物质,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比如,我们的门把手、钥匙、电线、汽车、手机等等,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金属这么普遍呢?因为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物理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大、延展性好等等。

本章节将要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二、知识点1.金属材料的导电性金属材料是导体中的佼佼者。

大多数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在它们内部电子能够自由移动。

因此,当金属材料的两端通上电源时,电子便会从负极(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电源的正极)。

这种自由电子的存在也造就了金属材料很好的导热性。

因为自由电子能够把热量迅速传递给其他电子,形成一种类似于热传导链式反应的过程。

2.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金属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还具有延展性和塑性。

这两个性质一般同时存在。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一个方向变形;而塑性则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在不破裂的情况下发生形变。

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形状的加工。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挤压机将铝棒挤压成不同形状的铝型材。

同时,在金属材料破裂之前,其具有很好的韧性。

3.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金属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也非常重要。

硬度是材料抵抗刮擦或钻孔等力量的能力;而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挤压或其他力量作用下不破裂的能力。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和韧性。

例如,铝和铜的韧性非常好,可以轻易地加工成不同的形状。

而钢则很硬,但也具有足够的韧性,可以用来制造耐用的工具。

三、总结金属材料是重要的制造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特性。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硬度和韧性等重要特性。

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金属材料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作业1.现在一些新型车辆采用轻质金属材料,可以减轻车辆的重量,节省燃油。

请你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2.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请举例说明。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_8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六章 金属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_8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绝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八: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对一节课过后的理性思考,是对一节课成功的肯定,也是对一节课不足的即时补充。

通过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即时把本科的突发奇想记录下来。

九:教学理念
好的科学探究,为学生落实了技能目标,强化了过程与方法,点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本节课体现了这样几个教学理念:
⑴本节课内容比较多,化繁为简,建立了新的教学体系。

⑵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支撑,本节课就是对这种理念的持续探索。

⑶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⑷强调科学探究的科学性,体验探究的快乐、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特性,如熔点、密度、导电性、热传导性等。

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特性。

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科学实验3.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塞满了金属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并为此做铺垫。

2.然后提问学生,金属材料有哪些独特的物理特性以及它们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观察实验及分析1.实验一:探究金属热传导性教师将三个相同的铜球,分别放入冰水中、温水中、热水中,同时在球与球之间打火机的火苗处,调换烧焦颜色后,观察铜球颜色变化的程度,说明铜球的热传导性好,属于较好的导热材料。

2.实验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教师将电线剥去一些皮,分别与锌、铁、金属球连接起来,然后连接到电池上,借助铁钉接触金属球部分,发现除铁球外,锌、金球都会被点亮,说明铁的导电性较差。

拓展实验及思考1.实验三:铝的特性教师将一个小片的铝锅切下来,放在火上加热,学生观察到铝在明火中会熔化,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铝熔点这么低?学生可以回答铝的原子结构比较特殊,它有三个电子层,它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而正是这一个电子决定了铝的性质。

归纳总结1.教师综合以上实验和思考,向学生进行总结并归纳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和与物理特性相关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以上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了金属材料的特性,明白了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其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优秀教学案例: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优秀教学案例: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优秀教学案例: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一、案例背景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的“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章节,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掌握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本章节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物理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提高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为今后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奠定基础。
2. 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物理特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此外,小组合作也使得学生能够互相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金属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物理特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1. 教师讲解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基本物理特性,通过示例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特性。
2. 引导学生了解金属导电性的微观原理,如自由电子的移动等。
3. 讲解金属的导热性和延展性的原理,并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 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钥匙、锅具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从生活中引入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金属材料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

1.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质、功能用途主要是物理性质,并且能区
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钢等重要合金。

3.了解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

1.通过探究实验,最好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调查研究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金属的知识,通过实验比较更深刻地认识合金的性能比纯金属更好。

3.通过对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共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
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调查研究、课外实验和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
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2.认识合金的特性,知道合金的性能更优于纯金属。

教学难点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2、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学习指导案课型授新
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补充【问题引入】
1.金属在其他领域还有什么用途?为什么金属有广泛的用途?
2.你是如何从外观上区别金属与非金属的?金属材料有哪些特性?
【实验探究】
以常见金属铁、铜、铝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它们的物理性质。

例如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密度、熔点、硬度的差异。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以下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
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
板书设计:略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