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导学案
辽宁省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初中校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5.1透镜

主备人:孟祥瑞上课日期:授课人:【学习目标】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学习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探究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学习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自主学习】1.按照透镜的厚薄,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间后边缘薄的透镜是_____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____________。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
3.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
【课堂活动】活动一认识透镜1.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
2.透镜的几个相关的概念(1)如图______点是光心。
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__________。
(2)主光轴: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____直线活动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1.把一只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这个现象提醒我们:放大镜能把光________起来,即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2.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线射向凹透镜,观察光通过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我们会发现:经过凹透镜的光线会_________,即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活动三认识焦点和焦距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3cm和5cm。
画出平行光经过他们之后的光线。
哪个凸透镜使光偏折得更显著些?【当堂检测】1.学生带的近视镜属于____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爷爷带的老花镜属于___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透镜及其分类:1.概念: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即为薄透镜;2.透镜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透镜的相关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焦点(F):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②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非实焦点),所以叫虚焦点;(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4.凸透镜和凹透镜总结:【例题1】如图所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有(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⑥【答案】C【解析】解: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①③⑤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②④⑥是凹透镜。
故选:C。
【变式1】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②④⑤⑥【答案】C【解析】解:图中的②④⑥,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叫凹透镜;而①③⑤都是中间厚边缘薄,都属于凸透镜,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例题2】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C.甲、乙都为凸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答案】A【解析】解:两束光通过甲后折射光线变的发散了,所以甲是凹透镜;通过乙后折射光线变的会聚了,所以乙是凸透镜。
故选:A。
【变式2】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的方向如图甲、乙所示,则虚线方框内放的透镜是( )A.甲、乙都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凹透镜C.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D.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答案】D【解析】解:由图甲可知,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甲图应是凸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了,因此乙图应是凹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第1节《透镜》教案
海南华侨中学庄莹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 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3.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感受凸透镜、凹透镜结构的不同,培养学生观察与总结不同事物不同特点的能力;
2. 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现象和信息汇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体会到学习探究的乐趣;2.领略透镜对光的作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仔细观察、分析、记录,最后总结得出透镜对光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器材:五个透镜、镜头布、三束平行光激光源、实验记录纸、铅笔、刻度尺;
2、教师演示器材:凸透镜、凹透镜、铁架板、三束平行光激光源;
五、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5.1透镜
一、透镜的分类(一)主光轴、光心(二)焦点、焦距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复习高效导学案设计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复习导学案执笔人:杨福山审核人:季全军一、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例或实验,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会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透镜及其原理;了解透镜的其他应用。
重点和难点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二、构建知识网络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
①透镜分和。
中间厚、边缘薄的是;中间薄、边缘厚的是。
②主光轴:;透③光心:;④焦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两个焦点镜点凹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两个__ 焦点⑤焦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凹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透镜对光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__透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__镜透镜凸当u>2f时,成、、像,如:;及成像透②当f<u<2f时,成、、像,如:;其的镜u<f时,成、、像,如:;应规律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用生活照相机原理:中的幻灯机、投影仪原理:透镜放大镜原理:眼睛眼睛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成像原理:眼镜眼镜:①近视眼:戴矫正②远视眼:戴矫正结构:透望远镜望远镜镜成像原理:及和应结构:用显微镜显微镜成像原理:研究方法回顾:请你举出本章中与每种方法对应的概念或规律1、比较法:就同类事物中辨别异同的方法。
例如:学习眼睛的成像时可与照相机进行比较。
本章还有:2、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特点划分类别的一种方法。
例如:面镜可分为平面镜和球面镜;而球面镜又可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在本章中学过的是:三、实验探究、重点突破利用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具座、光屏、刻度尺、火柴等器材及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很多光学实验。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教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凹透镜。
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4.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7.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透镜及其应用》实质上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
主要学习透镜的初步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因此将它单列一章。
本章中的重点考点是:1.透镜对光的作用;2.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透镜的应用。
中考中关于透镜的焦点、焦距、主光轴等一般不单独出题,经常渗透在其他问题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常以作图题形式出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中考卷中频频出现。
生活中的透镜常以填空、选择题出现。
1.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及平时生活中已接触过透镜,并且通过上一章”光现象“的学习,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2.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观点,为透镜的学习做好了思想和心理准备。
本章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用处也比较大,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
但初中生对其理解不是太容易,尤其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因其成像原理比较抽象,也难看到内部结构,教师可采用渐进的模拟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基础,并通过实验应用和作图讲解使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1.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探究实验时可以提出问题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探究实验之后,再以“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说课稿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授透镜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时,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度。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透镜实验和问题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探讨成像规律。在讨论环节,各小组分享实验成果,互相提问、解答,共同提高。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光学基础。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对透镜光学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对焦距、焦点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难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上,可能会对物距、像距的关系产生困惑。
(3)通过学习透镜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透镜的定义、分类及其光学性质;
(2)透镜的焦距和焦点;
(3)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透镜光学性质的掌握,特别是焦距和焦点的理解;
3.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为切入点进行新课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透镜物品,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透镜》。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docx

第五章第一节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实验仪器】近视镜、远视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源、白纸等【导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若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若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光线将3、完成下列光路图二、自主学习(一)预习要求1.分析课本90页图5. 1-1,结合所给透镜一一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展示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透镜,要求学生说出每种透镜的形状特点。
2.分析课本91页图5. 1-2,自己归纳出什么是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3.分析课本91页图5.1-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说说你的发现。
4.请你结合课本92页图5. 1-5和图5. 1-6及演示实验,请回答(1)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如何找透镜的焦点?(3)怎样测出透镜的焦距?(二)预习反馈通过预习课本90页至92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1、透镜通常可以分为和»2、叫凸透镜。
=3、生活中常见的眼镜的镜片就是透镜。
请你辨别:患有近视眼的学生配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透镜;而患有老花眼的老年人配戴老花镜片是透镜。
4、怎样画凸透镜和凹透镜,请在下面画出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并在透镜上画出主光轴,标出光心。
5、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它们都是由于光通过透镜—射而形成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一课时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难点:发散和会聚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学生自学(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90---P92页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1、透镜可分为哪两类?2、凸透镜和凹透镜各在什么特点?3、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二)自学检测1、远视镜片是透镜,近视镜片是透镜2、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______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___________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观察:教师出示准备的透镜让学生观察,学生再观察教材90面图5.1-1,这些透镜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如果按结构可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二)师生交流归纳:一类是,特点是另一类是,特点是活动二(一)学生活动: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本上的字你会发现什么?(二)师生交流归纳:透过_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是放大的透过_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活动三(一)演示实验:一束平行光(手电筒光)通过凸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一束平行光(手电筒光)通过凹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二)师生交流归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活动四(一)小组讨论: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二)师生交流归纳: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用最精练的语言总结鉴别方法:活动五小组讨论:1.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2、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补充:活动六透镜对光的光路凸透镜:1、平行主光轴射向透镜2、过光心3、过焦点射向透镜凹透镜:1、平行主光轴射向透镜2、过光心3、射向对面焦点课堂小结:通过认真学习,今天我学会了:1、透镜的分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备课大师wl.eywedu.net【全免费】
“备课大师”全科【9门】:免注册,不收费!
透镜
当堂训练:
透镜的基本概念: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用表示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
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
焦点,用“F ”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
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
1.透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
____;另一种为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做____,它能使光线____.
2.下图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
3.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
4、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
5、作出光通过图(甲)中三棱镜后光的大致传播方向,根据光
路图可知,光通过三棱镜后向_________(填“顶点”或“底边”)偏折。
图乙和丙是两种透镜可近似看作三棱镜和玻璃块的不同组合放置,因此凸透
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6.如图所示,画出图所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7、完成下图的光路图
8、根据图中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
镜。
9、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
10.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11.怎样利用太阳光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中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
凸透镜的光路图中有三条特殊光线,它们的传播方向是特定的,掌握这三
条光线的具体传播情况,不但对凸透镜的光路图的画法有帮助,同时对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得出有重要作用。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
行主光轴的光线过焦点;(3)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将平行主光轴
传播。三条光线的传播方向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