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查田间,观察天麻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
害并采取防治措施。在生长期间,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
于天麻的正常生长。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利用天敌、寄生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来控制病虫害。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强天麻的抗病性。
药剂防治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浓度和残留量。
05
天麻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
01
种植成本
天麻种植的初始投资主要包括种子、肥料、木材和劳动力等成本。
02
产值与收益
天麻栽培技术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天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天麻栽培的技术要点 • 天麻栽培的病虫害防治 • 天麻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天麻栽培的实例和经验分享
01
概述
天麻的定义和特点
1
天麻是一种兰科植物,属于腐生草本植物,无 根、无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2
天麻以其独特的繁殖和生长习性而著名,主要 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
2
天麻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对于保障药品生 产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3
天麻栽培对于保护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也具有 积极意义。
02
天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天麻的生长环境
1 2 3
温度
天麻生长需要稳定的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度之间,最低生长温度不能低于5度,最高温 度不能超过30度。
湿度
天麻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需要 保持在80%-90%之间,土壤含水量也需要保持 在30%-50%之间。
3
天麻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医疗价值,如镇静、 抗惊厥、抗炎、抗氧化等。
天麻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天麻高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属兰科、天麻族、天麻亚族,为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
由于天麻种植、管理技术粗放,“望天收”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未能真正达到高产、丰产。
现将本人近几年探索、试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天麻的适生环境(1)海拔天麻在我国的十几个省市均有分布,一般在海拔300~1900米的地区,均可种植。
最适宜海拔600~1200米。
从广意上讲,只要能人工控制其温度和湿度,无论南方、北方,高山或平原均可种植。
(2)温度温度对天麻的生长影响较大,当地温达到10℃~12℃时,天麻开始萌动生长;地温达到15℃以上时,生长渐趋旺盛;20℃~25℃时,为天麻生长旺盛期;地温超过30℃时,天麻几乎停止生长,冬季休眠期地温要控制在2℃~5℃。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过人工措施,一般均可种植。
(3)湿度天麻生长期的湿度一般要求土壤50%~80%的含水量。
根据经验,挖出种植的土壤“手捏成团,松手即散”。
这样的含水量一般在60%左右,正适宜天麻生长。
含水量过大,易造成天麻腐烂或蜜环菌生长过旺侵蚀天麻,形成反消化现象,所以天麻生长“宁旱勿涝”。
(4)土壤天麻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PH 值在5~6.5之间,有条件的可选择森林里的黑囟土或绿豆粒大的河沙、黄沙、麻骨石沙等,其次为沙质土壤,杜绝使用黏土。
(5)地势在山区,大麻适宜生长在5~10度的半阴半阳坡,丘陵区适宜栽种于北坡,通过人工搭阴棚等措施,不论山地或平地,均可种植。
二、种植场地的选择:因天麻生长几乎不需要阳光,所以室内、室外、地下室、窑洞、防空洞、山洞、路边、坡边、院边、树林、竹园等一切闲散地,有一定通风条件的均可种植。
不宜种植天麻的地方有(1)黏土地(2)盐碱地(3)水洼地(4)菜地(5)有杂菌的地方和高肥地。
三、天麻的种植季节和发育规律:天麻种植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
(1)有性繁殖:是采用天麻人工授粉的杂交实生种子进行繁殖。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一、引言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是一种珍稀的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栽培技术,以帮助种植者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天麻的种植。
二、土壤准备1.选择合适的土壤:天麻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建议选用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
2.土壤处理:在土壤准备阶段,应该进行杂草清除、施肥和翻耕等工作,以确保土壤的良好质量。
三、种子选取和播种方法1.种子选取:种植天麻的种子应选取成熟、完整的种子,以确保良好的发芽率。
2.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并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四、苗期管理1.温度控制:维持稳定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
2.光照和湿度:提供适量的光照和湿度,避免干旱或过度湿润。
3.施肥:在苗期适时施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
五、移栽和定植1.移栽时机: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和植株生长状态,将幼苗移栽到预先准备好的固定位置。
2.定植方法:在定植孔中放置幼苗,并填充适量的土壤以固定幼苗。
六、生长管理1.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避免积水。
2.剪枝:及时修剪枝叶,促进天麻的生长和分枝。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如发现任何病虫害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收获和储存1.收获时机:待天麻充分成熟后进行收获。
2.收获方法:将植株整株拔起,并清洗干净。
3.储存方式:将收获的天麻晾晒至充分干燥,然后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八、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天麻照片2.种植记录表格3.天麻的相关研究文献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指保护新品种植物的育种者的权益以及促进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应用的法律。
2.农药管理法:指对农药的生产、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
3.生态环境保护法: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律。
天麻种植管理技术

汇报人:2023-12-04contents •天麻种植概述•天麻种植技术要点•天麻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天麻的采收与加工技术•天麻种植的效益分析与发展趋势•天麻种植管理技术的案例分享目录天麻种植概述叶子与花天麻的叶子为鳞片状,披针形或椭圆形,互生。
花为黄绿色,呈钟形,萼片和花瓣合生成花被筒,唇瓣大而反卷,呈黄绿色带紫褐色斑点。
植物形态天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根状茎肉质肥厚,呈椭圆形或卵状圆柱形,表面为淡黄色或黄褐色。
生长习性天麻是一种异养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与真菌共生以获取营养。
天麻的植物学特征天麻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分布地区天麻生长需要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
它喜欢生长在湿润、凉爽的环境中,如山地、森林和草地。
在生长季节,天麻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排水,以防根部积水。
生长环境天麻的分布与生长环境天麻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的功效,被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扩大和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青睐,天麻的药用价值不断提升。
在一些地区,新鲜的天麻也被用作食材,用于制作天麻炖鸡、天麻粥等食品。
虽然天麻的食用价值不如药用价值高,但随着健康饮食的趋势,天麻的食用价值也逐渐得到重视。
随着人们对天麻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天麻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天麻的种植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精细的管理技术,使得市场上的天麻供不应求。
因此,对于想要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民或投资者来说,种植天麻是一个具有潜力的选择。
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市场前景天麻的种植价值与市场前景天麻种植技术要点选种与育种选种选择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天麻品种,如红天麻、乌天麻等。
育种采用沙藏、恒温箱变温等处理方法,打破天麻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种植土壤的选择与处理土壤选择选择疏松、透气性好、排水通畅的沙质土壤,避免粘重、积水、板结的土壤。
天麻袋料栽培技术

天麻袋料栽培技术嘿,你问天麻袋料栽培技术呀?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首先呢,得准备好材料。
天麻种子那是肯定少不了啦,要挑那些饱满的、健康的种子哦,就像挑小宝贝一样。
还有袋料,一般用木屑、麦麸啥的混合起来,就像给天麻做个舒服的小窝。
然后呢,把袋料装到袋子里。
这袋子可不能随便选哦,得是那种能透气又能保湿的。
把袋料装得满满的,但也别太紧了,给天麻留点空间生长。
就像给小娃娃准备小床,不能太挤也不能太松。
接着,把天麻种子放在袋料上。
可以撒得均匀一点,让每个地方都有种子。
就像撒花种子一样,可别撒得乱七八糟的。
然后再在种子上面盖一层薄薄的袋料,就像给小娃娃盖被子一样。
之后呢,把袋子放在合适的地方。
要找个阴凉、潮湿的地方,不能晒太阳哦,不然天麻会被晒死的。
可以放在地下室或者山洞里啥的。
就像给天麻找个避暑的好地方。
在天麻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常看看它。
给它喷点水,保持湿度。
但也不能喷太多水,不然会把天麻淹死的。
就像给小娃娃喝水,不能喝太多也不能喝太少。
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要是发现有虫子或者病菌,就得赶紧处理。
可以用一些天然的方法,比如撒点草木灰啥的。
就像给小娃娃打预防针,不能让它生病。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叔叔,他特别喜欢种天麻。
有一次他用袋料栽培天麻,按照我说的方法做。
他先准备好材料,把袋料装得好好的,放上天麻种子。
然后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放袋子。
他每天都去看看天麻,给它喷水,防治病虫害。
过了一段时间,天麻长得可好了。
他收获了好多天麻,可高兴了。
他还把天麻送给了亲戚朋友,大家都说他种的天麻好。
所以啊,天麻袋料栽培技术其实不难,只要你用心去做,就能种出好天麻。
赶紧试试吧。
天麻的栽培技术方法

天麻的栽培技术方法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天麻在种植的过程中也是有各种的栽培方法,天麻的栽培方法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天麻的栽培技术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天麻的覆盖栽培法笔者十几年来,在全国十多省、市天麻产区学习、考察,试验、总结、推广天麻覆盖栽培技术,可使天麻增产20~30%。
现介绍覆盖增产的原理及技术方法:覆盖增产原理。
天麻是一种喜温凉、湿润的植物,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林下或灌木林中,多生长在10~30℃的缓坡地带。
它在生长期间既喜潮湿,又怕积水;既喜温,最适宜的温度20~25℃,又怕高温,温度超过28℃以上生长停止。
但人工栽培天麻为了方便和管理,往往不在林中,为了避免天麻栽培场地暴晒或暴淋,就在天麻栽培地覆盖落叶或草,一方面保湿防止干旱,另一方面遮挡阳光防止高温。
此外覆盖物还可以抑制或阻挡杂草生长,达到保水的效果。
(1)覆盖物。
一是树叶类,以阔叶树落叶为最好,松、柏、樟等树叶也可以用。
二是草类,以毛草为最好,稻草、玉米秆等也能用。
(2)覆盖厚度。
厚度2~5cm,海拔1000米以上可薄些,1000米以下可厚些。
(3)覆盖方法。
覆盖又分为全覆盖和半覆盖。
全覆盖是指将栽培的天麻箱和沟都覆盖,半覆盖是只覆盖天麻栽培箱而沟不覆盖。
覆盖还分为直接覆盖,即将覆盖物直接盖在天麻栽培箱上。
间接覆盖,是指在天麻栽培场地搭阴棚,或是二者相结合,即采用直接覆盖和间接覆盖相结合,这个方法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地方应用效果甚为明显。
有条件的地方可边种边覆盖,当天麻进入旺盛生长季节时,尤其是七、八、九三个月要注意覆盖。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覆盖前一定要开好排水沟。
(4)覆盖后的管理。
如在11月份栽培天麻时起沟、覆盖后,到第二年五月中旬前,可基本上不用管理,但在5月中旬到九月底之间,要定期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
对全覆盖的栽培场地主要是检查干湿度,对半覆盖的栽培场地一是检查干湿度,二是定期除去沟间杂草。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1. 引言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等药理作用,对神经衰弱、偏头痛、失眠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由于其稀缺性和高价值,天麻的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土壤要求、育苗、定植、管理和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2. 选址天麻适合在海拔500-2000米的山地地区种植,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
选址时应选择气候温和、日照充足但不过强的地方,同时要避免严寒和高温的地区。
3. 土壤要求天麻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栽培。
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和矿质元素。
4. 育苗天麻的育苗一般采用种子繁殖和组培繁殖两种方法。
4.1 种子繁殖将天麻的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备用。
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播种,覆土约1-2厘米。
保持适宜的温度(20-25摄氏度)和湿度(60-70%),定期浇水保持湿润。
约15-20天后,幼苗开始出土。
4.2 组培繁殖将天麻茎段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定期更换培养基,并控制好光照和温度条件。
约30-40天后,可得到较多的组培苗。
5. 定植当天麻幼苗长到3-4叶时,可以进行定植。
选取合适的地块,在地表开沟或挖坑,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将幼苗移栽到沟或坑中,保持适当的株距(15-20厘米),并轻轻填土,使幼苗立稳。
6. 管理6.1 施肥天麻生长期较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在生长季节进行定期施肥,可选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使用。
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大,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6.2 浇水天麻喜欢湿润的环境,在生长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浇水应均匀细致,避免冲刷幼苗。
6.3 病虫害防治天麻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蚜虫、红蜘蛛等。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可选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
天麻的栽培技术

除草与松土
除草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可有效避免杂草与天麻争夺养分和水分。
松土
通过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天麻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水分管理
灌溉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定期灌溉,保证土壤湿度适宜。
排水
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影响天麻生长。
施肥管理
基肥
在种植前施足有机肥作为基肥,为天麻整 个生长周期提供充足的养分。
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天麻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如钙、铁、锌、 硒等,这些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天然活性物质
天麻中还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如天麻素、天麻多糖 等,这些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 性。
天麻的食用方法
炖煮
泡茶
将天麻与鸡、鸭、鱼等食材一起炖煮,可以 制作出营养丰富的天麻炖品。
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通过授粉让天麻进行有性繁殖,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
无性繁殖
通过块茎进行无性繁殖,这是天麻栽培中常用的方法。
种植密度与规格
种植密度
天麻的种植密度通常为每平方米20-30个块茎。
规格
天麻的块茎大小直接影响其生长和产量,一般选择重量在50-100克之间的块茎进 行种植。
03
天麻的田间管理
茎
天麻的茎为直立,不分枝,圆柱形,表面 光滑,无毛。
花
天麻的花为黄绿色,钟形,唇瓣有深色的 斑纹。
生长环境
01
02
03
土壤
天麻生长在疏松而不太粘 的土壤中,pH值为6.57.5。
温度
天麻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耐寒能力较强, 能在-5℃以上生长。
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麻 一、概述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干燥块茎,是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华人民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产于我国、、以及等省。其中人工栽培规模最大,主要栽培地有、、、等。
二、形态特征 多年生寄生草本,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地上花茎和地下块茎,一生部分时间生长在地下。地下块茎肥大肉质,长椭圆形或圆柱状长椭圆形,尾部带圆盘状蒂痕,长约8—12厘米,直径3—5厘米;节间短,节上有阔卵形的鳞片;地上茎单一,直立,粗壮,平滑无毛。叶退化为鳞片状,疏生茎上,淡黄褐色,呈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30—50厘米,有花50—80朵或更多,苞片膜质,窄披针形或条状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花黄色或黄褐色,萼片和花瓣合生成歪壶状,口部偏斜,顶端5裂;合蕊柱长5-6毫米,顶端有2个小的附属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转。蒴果长圆形,有短梗。种子多数而细小,粉尘状。花期6-7月,过期7-8月。
三、生态特征 天麻生于中高山区,海拔800—2200米的林下阴湿地带。生长地多为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深厚腐殖质土。其不具备吸收和制造营养的器官,不能以自养为生,必须通过与蜜环菌共生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衍后代。适宜的生长条件为:
温度:一般年平均温度3—13℃,生育期温度在15—27℃。气温升至6℃以上时蜜环菌开始生长,升到12—15℃以上时天麻开始萌动生长或抽茎出土。气温达16—20℃时现蕾,19℃时开花结实,19—22℃时种子成熟。l8—26℃时蜜环菌和天麻块茎生长最快,低于12℃或高于30℃,蜜环菌生长受到抑制,天麻生长缓慢。温度降到10℃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湿度:一般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培养蜜环菌所用的基物一般含水量在45%—60%,含水量低于40%或高于65%时,不利于蜜环菌生长,亦影响天麻块茎生长发育。天麻开花授粉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野生天麻生长期一般土壤相对含水量35%—50%,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含水量可在70%左右。
土壤:天麻多生长在林下腐殖质层中,土壤pH值5—6。以疏松肥沃、保温保湿、通气排水好的土壤有利于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
植被:植被是野生天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一般天麻生长在山区杂木林,多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覆盖度在70%左右。
四、栽培技术 1.培育菌材 天麻的生长离不开菌材,而菌材的好坏对天麻的产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栽培天麻前,必须提前培养好优质菌材。菌材包括菌棒和菌枝,但通常情况下人们把长有蜜环菌的棒叫“菌材”或“菌棒”,长有蜜环菌的树枝短节叫“菌枝”,未经传菌的只能称做“树棒”和“树枝”。
1.1培养菌枝 用固体蜜环菌菌种培养菌枝菌枝是扩大了的优质固体菌种。因为树枝细而幼嫩,蜜环菌传菌很快,在气温22~25℃,32~35天即可培育好。菌枝可用来培养菌材和固定菌床,也可加在天麻有性繁殖播种穴中。比起直接用固体蜜环菌种培养菌材或菌床经济实惠。
① 培养时间每年4~6月份进行。 ②培养方法培养菌枝应选在栽培天麻场所进行。在选好的地块挖掘深30厘米,长、宽各50~60厘米的坑,坑底先铺0.5厘米厚的湿树叶,将固体蜜环菌种和树枝,按每2根树枝中间夹放1根培养好的菌种枝条,使其相互紧靠,依次将全坑摆完,盖沙土1厘米厚并使沙土充分落入其间;再撒树叶,依次摆放4~5层后,填土5~6厘米封顶,然后在土面上一次均匀浇水15~20公斤,并用树叶覆盖防晒保墒即可。一瓶(750毫升)固体菌种可培养6~8公斤菌枝。
1.2培养菌棒 用固定菌床培育菌棒是栽培天麻夺取高产可靠的技术措施,也叫做“先盖房子后搬家”,而且节省了劳力和时间,简化了先培养菌材,再用菌材栽培天麻的生产过程,一次到位。到冬天挖开天麻菌床即可栽天麻,加快了栽培速度,是目前最好的一种方法。
养时间7~8月份开始培养。 ②培养方法在选好的天麻栽培场地挖深30厘米,长、宽各50~60厘米的坑(示菌棒长短而定),先在坑底铺厚1厘米的湿树叶一层,树叶上顺坡摆放树棒5根,填半沟土后,在两棒间斜夹放菌枝3~5节,使菌枝两端分别接在两棒鱼鳞口处,再加放活树枝数节,盖土至棒平,按上法再摆上一层,覆土15厘米封顶,上盖树叶即可。一瓶(750毫升)固体菌种可培养10~12根菌棒。
1.3培养期管理 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湿度,在菌枝和菌棒的培养管理上,突出抓好保墒、保湿、防高温和干旱工作。
①控温蜜环菌的生长速度及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十分密切。蜜环菌生长的温度围在6~30℃。开始生长的温度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低温季节培养菌材时,要采取提高地温的措施,如加盖地膜。在高温季节培养菌材应通过加厚盖土、覆盖树叶或浇水等措施,确保培养坑的温度在20~25℃以,以保证蜜环菌的正常生长和菌枝、菌材的成功培养。
②控湿湿度是影响蜜环菌生长的重要因素,培养菌材的坑土壤湿度要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90%。在培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定期浇水,一般在干旱时,每10~15d要浇一次水,在雨季又要作好排水工作,防止积水。
③防止杂菌污染在培养菌材时,要防止除蜜环菌以外的任何杂菌的感染。首先,选择培菌地点时,应注意土壤结构、性状是否适宜;其次,同一块地不宜连作,栽培时间最多不超过两年;培养菌材的菌种要纯;培养菌材的木材要新鲜,随砍随用,并应加大菌种量,缩短培育时间,蜜环菌生长旺盛可抑制杂菌滋生;木材间的填充物要干净,填实空隙,对个别已染杂菌的木材要清除场外,严重的整穴淘汰,同时整个培菌过程中,应多浇水,调节好温、湿度。
2.栽培 2.1栽培场地和土壤的选择 ①生态环境人工栽培天麻应根据当地具体气候条件选定栽培场地。高山区(1200~1500米),选择阳坡或林外栽培;低山区(800~1000米),选择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阴坡栽培;区(1000~1200米),选择半阴半阳稀疏林下栽培。山体的坡度应为5~100的平坦缓坡。
②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天麻生长影响很大。栽培天麻的土壤应选择沙质壤土,pH值5~6为宜。
2.2麻种的选择 在目前生长良好的红杆天麻中选用优质种源。通过有性繁殖获取0~2代白麻做为优质麻种。麻种选择的原则为麻体黄白,无蜜环菌缠绕侵染,长圆形,略呈锥形,单个麻种重量5~15g,无腐烂病斑,害虫咬伤及害虫寄生,生长锥饱满,麻体无创伤。
2.3栽培方法 天麻栽培方法有“菌材伴栽法”、“固定菌床栽培法”、“菌材加新材栽培法”、“老菌材加新材栽培法”、“菌种新材栽培法”等,目前增产效果明显的有“菌材加新材栽培法”、“固定菌床栽培法”两种方法。
①菌材加新材栽培法利用已培养好的菌材加新材的方法(5新+5菌)栽培天麻,既能使天麻同蜜环菌较快地建立共生关系,又能保证蜜环菌稳定持续地为天麻提供营养,是目前在山坡林地大面积栽培天麻常用的方法。
A.坑栽:在选好的栽培场地里挖深30厘米,长、宽各50~60厘米的栽培坑(示菌棒长短而定),坑底土壤挖松10厘米,上铺设浸湿的青冈树叶1厘米厚,将菌棒、树棒与坡向平行相间排放,棒间距5~8厘米左右(根据种麻大小不同而变动),填半沟土稍压实,将麻种紧靠在菌棒两侧及两头(新棒不放种麻),每根棒放麻种8~10个,两头各放1个,两侧各放3~4个。在棒间空隙处斜着夹放树枝节数根(如棒发菌不旺,还可夹放2~3节蜜环菌菌枝),覆土至棒平,按上法再栽一层,栽完盖土厚10~15厘米,坑顶用落叶或杂草覆盖,盖好后再加土压实即可。
B.堆栽法在平整好的地面上,铺5厘米的沙土,接着铺已浸泡好的湿树叶1厘米。其余栽培步骤同A。(注:覆土时,先四周后中间)
C.半堆栽:栽培步骤同A(注:a坑深为15厘米左右;b第一层覆土与地面平)。
②固定菌床栽培法栽培时,将预先培养好的菌床挖开,取出上层菌棒,下层菌棒不动,只将棒间土按10厘米远挖一个小孔,将麻种放在下种孔里,棒上盖土1~2厘米与棒平为准,撒一层树叶,厚1厘米,将上层菌棒放回原处,填土半沟,将麻种紧靠菌棒放置,每棒放4~5个,棒间斜夹4~5根树枝节,盖土厚10~15厘米,坑顶做成龟背形,用树叶或玉米杆覆盖即可。
2.4栽培时期天麻栽培分冬栽和春栽。 ①冬栽冬栽时间为11月中旬~12月上旬。 ②春栽春栽时间为3月份土层解冻后。 2.5栽种深度 野生天麻在土壤里的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并有枯枝落叶覆盖,具有一定的保温保湿作用。人工栽培天麻一般栽种深度为15~20厘米为宜。
2.6用种量 一般栽种天麻以每窝放菌材4~5根,新材4~5根,每根菌材放8~10个麻种较为合适。
3.田间管理 天麻栽培后,必须重视和加强田间管理,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3.1浇水保湿 天麻生产地的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5%。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浇水时间应在早、晚进行。
3.2排水防涝 土壤水分过多,对天麻的生长又会造成危害。当雨季来临,降雨量多,田间出现积水时,应及时开挖排水沟,排除积水。
3.3覆盖免耕 天麻栽种后,应割草或用落叶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冬季还可防冻,并可抑制杂草生长,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