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2-2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集下载

【学海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2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6)

【学海导航】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2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6)

【解析】设绳的张力为 FT,斜面的支持力为 FN,系统
加速度为 a,以 B 为研究对象 FT=ma 以 C 为研究对象 FNsin θ-FTcos θ=ma FNcos θ+FTsin θ=mg g 联立解得 a=3 以 A、B、C 为整体 F=3ma 故得 F=mg
考点4:临界极值问题的分析研究与求解
A.电梯在启动阶段约经历了 2.5s 的加速上升过程 B.电梯在启动阶段约经历了 4s 的加速上升过程 C.电梯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6m/s2 D.电梯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16.7m/s2考点3:整体Fra bibliotek和隔离法的运用
例 3: 在 2008 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 运动员手拉绳索 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 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 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如下:一根不可伸缩的轻 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 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 65kg,吊椅的 质量为 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 g =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加速度 a=1m/s2 上升时, 试 求: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用大小为 30N,与水平方向成 37° 的力斜向上拉此物 体,使物体从 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 用的最短时间 t.
【解析】(1)沿水平方向施加外力后,物体做匀加速直
1 2 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L=2at0 代入数据解得 a=10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Ff=ma 解得 Ff=10N 10 Ff 所以 μ=mg= =0.5 2×10
【变式训练 5】如图所示,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以 v= 13.6m/s 的速率做匀速运动,其有效输送距离 AB=29.8m,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θ=37° .将一小物体轻放在 A 点,物体与 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1,求物体由 A 到 B 所需的时 间.(g=10m/s2)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2-2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2-2力的合成与分解》

两个力大小不变,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A.FA=FB=FC=FD C.FA=FC=FD>FB
高考总复习·物理
B.FD>FA=FB>FC D.FC>FA=FB>FD
第二章 相互作用
3.(2018·河北冀州2月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 以看成质点)的小球P,用两根轻绳OP和O′P在P点拴结 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相距0.4 m的O、O′两点上,绳 OP长0.5 m,绳O′P长0.3 m,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 水平成θ=37°角的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起。绳O′P刚 拉直时,OP绳拉力为T1,绳OP刚松弛时,O′P绳拉力 为T2,则T1∶T2为(sin 37°=0.6;cos 37°=0.8)( )
高考总复习·物理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解】 对裹片受力分析,由平行四边形定则:
F 2F弹cos
(2L)2 ( L)2
cos
2
2L
高考总复习·物理
θ
F弹 kL
第二章 相互作用
3.[三力的合成]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 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 每格的边长表示1 N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大小正确的是( )
【典例2】 刀、斧、凿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 劈,如图是斧头劈木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背加一 个力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 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的宽度为d,劈 的侧面长为l,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 推压木柴的力约为 ( )
高考总复习·物理
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
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
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

2012届湖南人教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2章_第2讲_力的合成与分解

2012届湖南人教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2章_第2讲_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怎样将一个力进行分解?
解答: 1.力的分解原则
如果不加限制,从数学角度来看,将一个力 分解答案将无穷多.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样分 解一个力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分解力时,要 遵循以下原则才有意义:
(1)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分解.
(2)按照题设条件或解题实际需要分解.
2.分解一个力的可能情况 (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 小时,有唯一解.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 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3)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 向时,其分解不唯一. (4)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 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 其分解方法可能唯一,也可能不பைடு நூலகம்一.
三、怎样求力的最小值?
解答:1.当已知合力F的大小、方 向及一个分力F1 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 F2 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 2-2-3 所 示 , F2 的 最 小 值 为 : F2min = Fsinα
2.当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1 的 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2取最小值的条件 是:所求分力F2与合力F垂直,如图2-2-4所示, F2的最小值为:F2min=F1sinα
方法点拨: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用 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 的力的矢量图,根据有向线段长度的变化判断 各力的变化情况,通常叫做图解法.多用于定 性研究.应用图解法时应注意正确判断某个分 力方向的变化情况及其空间范围. 一般情况下,已知合力与一个分力的方向, 求其中一个分力或两个分力的变化情况时,用 图解法可以简化繁琐的数学论证过程,提高解 题效率.
3.合力的特点 合力F 大小与两分力F1、F2间夹角的关系 F= F12 +F22 +2 F1 F2 cos F2 sin 合力F 与分力F1的夹角 为tan= F1 +F2 cos 讨论: 当=0时,F 有最大值,F=F1+F2 1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与练2.2 力的合成与分解(精讲)(解析版)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与练2.2 力的合成与分解(精讲)(解析版)

专题2.2 力的合成与分解【考情分析】1.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2.会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核心素养分析】物理观念: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科学思维:平行四边形定则、整体法、隔离法、合成法、分解法。

科学探究: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研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规律。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生产、生活情境中,体验物理学技术的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①互相垂直F=F21+F22tan θ=F1F2第1 页共15 页②两力等大,夹角为θF=2F1cosθ2F与F1夹角为θ2③两力等大且夹角为120°合力与分力等大(3)力的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2.合力的大小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合≤F1+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归纳总结】三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①互相垂直F=F21+F22tan θ=F1F2第2 页共15 页②两力等大,夹角θF=2F1cosθ2F与F1夹角为θ2③两力等大且夹角120°合力与分力等大知识点二力的分解1.矢量、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2 力的合成与分解(精练)(解析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2 力的合成与分解(精练)(解析版)

专题2.2力的合成与分解(精练)1.(2019·山西康杰中学模拟)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的A端和BO的B端固定,平衡时AO 水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A.F1>mg B.F1<mg C.F2<mg D.F2>mg【答案】BD【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各力,可知,F2>mg,F1<mg,选项B、D正确,A、C错误.2.(2019·长春十一中模拟)如图所示,AB是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P点是圆上的一点,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若F2的大小已知,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A.F2B.2F2C.3F2D.4F2【答案】C【解析】以F1、F3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由几何特征,可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则合力F13=2F2,故F1、F2、F3的合力F=3F2,C正确.3.(2019·江苏金陵中学模拟)如图,弹性杆AB的下端固定,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逐步增加水平力F的大小,则弹性杆AB对球的作用力的方向()A.水平向左B.斜向右下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C.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D.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答案】D【解析】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拉力和杆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杆的弹力与拉力、重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共线;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大,重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逐渐增大,方向向右下方,根据平衡条件,杆的弹力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故D 正确,A 、B 、C 错误.4.(2019·杭州高级中学模拟)刀、斧、凿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用斧头劈木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背加一个力F ,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的宽度为d ,劈的侧面长为l ,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约为()A .d lF B .l d F C .l 2d F D .d 2lF 【答案】B 【解析】斧头劈木柴时,设两侧面推压木柴的力分别为F 1、F 2且F 1=F 2,利用几何三角形与力三角形相似有d F =l F 1,得推压木柴的力F 1=F 2=l dF ,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5.(2019·四川绵阳一中模拟)一同学用如图所示方式体验力的作用效果.水平放置的一根铅笔,O 端用轻绳拉住,轻绳的另一端套在食指上的B 点.铅笔的O 端用另一根轻绳吊一重物,铅笔的笔尖在手掌上的A 点,手掌和手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铅笔始终水平.若将轻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感受到的拉力变小B .A 点感受到的压力不变C.B点感受到的拉力不变D.A点感受到的压力变大【答案】D【解析】重物对点O的拉力产生两个效果,即沿着OA方向的压力和沿着BO方向的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F OB cosα=mg,F OB sinα=F OA.若将轻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则角度α变大,cosα变小,sinα变大,故F OB、F OA变大,选项D正确.6.(2019·福建仙游一中模拟)共点的两个大小均为10N的力,当它们的合力在0~10N范围时,它们夹角可能值是()A.27°B.79°C.121°D.173°【答案】CD【解析】由题意,两个相等的共点力大小为10N,而合力的大小也为10N,因此由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可知,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即为10N,如图所示,而当夹角为180°时,则合力为零,因此它们的合力在0~10N范围时,它们夹角在120°~180°之间,故选项C、D正确.7.(2019·广东深圳中学调研)如图所示,用缆绳将沉在海底的球形钢件先从a处竖直吊起到b,再水平移到c,最后竖直下移到d.全过程,钢件受到水的阻力大小不变,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所受浮力恒定.则上升、平移、下降过程中的匀速运动阶段,缆绳对钢件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3>F2C.F2>F1>F3D.F3>F2>F1【答案】A【解析】因为均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钢件一直在水中,所受浮力不变,设浮力为F,阻力为f,上升阶段:F1=mg+f-F,水平阶段:F2sinα=f,F2cosα=mg-F,F2=f2+(mg-F)2,下降阶段:F3+f =mg-F,即F3=mg-f-F,所以F1>F2>F3,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8.(2019·广东肇庆一中模拟)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B.3和4C.2和4D.3和2【答案】B【解析】小球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拉伸绳子,二是压紧斜面,故应按这两个方向分解,分别是3和4,故B正确,A、C、D错误。

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三物理高考一轮复习第二章 力的合成与分解

)


A.若F2=Fsin α时,有唯一解
图2-2-3


B.若F2>F时,没有解
预 测

C.若F2<Fsin α时,有唯一解

D.若Fsin α<F2<F时,有两个解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物理广东专用 GdZY
【解析】 当F2=Fsin α时,分力F2为最小,有唯一解,A正确;
回 扣
考 向 典
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
检 验


究 m=10 kg的重物,∠CBA=30°,g取10 m/s2,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

用力为
题 预



图2-2-7


时 知
A.50 N
B.50 N
品 资





C.100 N
D.100 N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物理广东专用 GdZY
∠CBF=60°,△CBF是等边三角形,



故F=T=100 N.C项正确.





训 练
【答案】 C
备 选
菜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配人教版物理广东专用 GdZY
力分解常用的方法




考 向
1.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检 验


探 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2-2《力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2-2《力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
高基三础自物测理一轮复习
教材梳理
第二章 相互作用基础自测
第2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材梳理
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考点一 共点力的合成点 考点二 力的分解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 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 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在算本法模语块句中,,最学后生集将中学介习绍算了法辗初转步相、除统法计与、更概相率减的损基术础、知秦识九。韶1算.法算、法排是序数、学进及位其制应等用典的型重的要几组个成算部法分问,题是,计力算求科表学现的算重法要的基思础想。,随培着养现学代生信的息算技法术意飞识速。发2展.,现算代法社在会科是学信技息术化、的社社会会发,展人中们发面挥临着形越形来色越色大的的问作题用,,把并问日题益用融数入量社化会的生形活式的表许示多,方是面利,用算数法学思工想具已解经决成问为题现的代基人础应。具对备于的数一量种化数表学示素的养问。题中,学需数要学收中集的数算据法、内分容析和数其据他、内解容答是问密题切。联统系计在学一是起研的究, 比如如何合线理性收方集程、组整的理求、解分、析数数列据的的求学和科等,。它具可体以来为说人,们需制要定通决过策模提仿供、依操据作。、本探教索科,书学主习要设介计绍程最序基框本图的表获达取解样决本问数题据的的过方程法,,体以会及算几法种的从基样本本思数想据和中含提义取,信理息解的算统法计的方基法本,结其构中和包基括本用算样法本语估句计,总并体了分解布中及国数古字代特数征学和中线的性算回法归。等在内本容教。科本书教中科,书首介先绍通的过统实计例内明容确是了在算义法务的教含育义阶,段然有后关结抽合样具调体查算知法识介的绍基了础算上法展的开三的种,基侧本重结点构放:在顺了序介、绍条获件得和高循质环量,样以本及的基方本法的、 算如方否法何便可合语样靠理句本。收,的然集最缺后、后点,整集以通理中 及 过、介 随 生分绍 机 动析了 样 有数辗 本 趣据转 的 的的相 简 实学除 单 例科法 性 引,与 质 进它更 上 了可相 。 随以减 教 机为损 科 样人术 书 本们、 首 的制秦 先 概定九 通 念决韶 过 。策算 大 通提法 量 过供、 的 实依排 日 际据序 常 问。、 生 题本进 活 情教位 中 景科制 的 引书等 统 入主典 计 系要型 数 统介的 据 抽绍几,样最个通、基算过分本法边层的问框抽获题的样取,问方样力题法本求和,数表探介据现究绍的算栏了方法目简法的引单,思导随以想学机及,生抽几培思样种养考方从学用法样生样。本的本最数算估后据法计,中意总通提识体过取。的探信必究2.息要的现的性方代统,式社计以,会方及引是法样导信,本学息其的生化中代总的包表结社括性三会用问种,样题随人本。机们估为抽面计强样临总化方形体样法形分本的色布代优色及表缺的数性点问字的。题特重3.,征要把随和性问机线,题现性教用象回科数在归书量日等通化常内过的生容一形活。个式中本著表随教名示处科的,可书预是见介测利,绍结用概的果数率统出学是计错工研内的具究容案解随是例决机在,问现义使题象务学的规教生基律育体础的阶会。学段抽对科有样于,关不数它抽是量为样简化人调单表们查的示认知从的识识总问客的体题观基中,世础取需界上出要提展几收供开个集了的个数重,体据要侧的、的重问分思点题析维放,数模在它据式了关、和介系解解绍到答决获最问问得后题题高的。的质统统模量计计型样分学,本析是同的结研时方果究为法是、 方统便计样学本的的发缺展点提以供及 了随 理机 论样 基本 础的 。简 因单 此性 ,质 统上 计。 与教 概科 率书 的首 基先 础通 知过 识大 已量 经的 成日 为常 一生 个活 未中 来的 公统 民计 的数 必据 备,常通识过。边在框本的模问块题中和,探学究生栏将目在引义导务学教生育思阶考段用学样习本统估计计与总概体率的的必基要础性上,,以结及合样具本体的实代例表,性学问习题概。率为的强某化些样基本本代性表质性和的简重单要的性概,率教模科型书,通加过深一对个随著机名现的 象预 的测 理结 解果 ,出 能错 通的 过案 实例 验, 、使 计学 算生 器体 (会 机抽 )样 模不 拟是 估简 计 单 简的 单从 随总 机体 事中 件取 发出 生几 的个 概个 率体 。的 教问 科题 书, 首它 先关 通系 过到 具最 体后 实的 例统 给计 出分 了析 随结 机果 事是 件 否统的并可计定通靠学义过。的,掷然发通硬后展过币,提抛和通供掷掷过 了 硬 骰生 理 币 子动 论 的 的有 基 试 试趣 础 验 验的 。 , ,实 因 观 引例 此 察 入引 , 正 古进 统 面 典了 计 朝 概随 与 上 型机 概 的 ,样 率 次 通本 的 数 过的 基 和 转概 础 比 盘念 知 例 游。 识 , 戏通 已 引 引过 经 出 入实 成 了 几际 为 随 何问 一 机 概题 个 事 型情 未 件 。景 来 出 分引 公 现 别入 民 的 介系 的 频 绍统 必 数 了抽 备 和 用样常频计、识率算分。的器层在定和抽本义计样模,算方块并机法中且中,,利的介学用Ex绍生计ce了将算l软简在机件单义模产随务拟生机教掷(抽育硬取样阶币整方段试数法学验值。习,的最统给)后计出随,与试机通概验数过率结的探的果方究基的法的础统,方上计以式,表及,结和利引合直用导具观随学体的机生实折模总例线拟结,图的三学,方种习使法随概学估机率生计抽的观随样某察机方些到事法基随件的本着的优性试概缺质验率点和次、。简数估单的3.计的增随圆概加机周率,现率模随象的型机在值,事日、加件常近深发生似对生活计随的中算机频随不现率处规象 稳可则的 定见图理 在,形解 某概的, 个率面能 常是积通 数研等过 附究。实 近随教验 ,机科、 从现书计 而象首算 给规先器 出律通( 概的过机 率学具) 的科体模 统,实拟 计它例估 定为给计 义人出简 。们了单 概认随随 率识机机 的客事事 意观件件 义世的发 是界定生 本提义的 章供,概 的了通率 重重过。 点要抛教 内的掷科 容思硬书 。维币首 教模的先 科式试通 书和验过 从解,具 几决观体 方问察实 面题正例 解的面给 释模朝出 概型上了 率,的随 的同次机 意时数事 义为和件 , 的比定例义,,引通出过了抛随掷机硬 事币 件的 出试 现验 的, 频观 数察 和正 频面 率朝 的上 定的 义次 ,数 并和 且比 利例 用, 计引 算出 机了 模随 拟机 掷事 硬件 币出 试现 验的 ,频 给数 出和 试频验率结的果定的义统,计并表且和利直用观计的算折机线模图拟,掷使硬学币生试观验察,到给随出着试试验验结次果数的的统增计加表,和随直机观事的件折发线生图的,频使率学稳生定观在察某到个随常着数试附验近次,数从的而增给加出,概随率机的事统件计发定生义的。频概率率稳 的定 意在 义某 是个 本常 章数 的附 重近 点, 内从 容而 。给 教出 科概 书率 从的 几统 方计 面定 解义 释 。 概概 率率 的的 意意 义义 ,是 并本 通章 过的 掷重 硬点 币内 和容 掷。 骰教 子科 的书 试从 验几 ,方 引面 入解 古释 典概 概率 型的 ,意 通义 过, 转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2:2.2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2:2.2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间:30分钟)基础巩固练1.(多选)关于几个力及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合力的作用效果与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合力可以替代那几个分力,但不能认为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选项A、C正确,B错误;力是矢量,所以求合力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选项D正确。

答案ACD2.一体操运动员倒立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图示姿势中,沿手臂的力F最大的是()解析将人所受的重力按照效果进行分解,由于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故D正确。

答案 D3.(2019·广东肇庆模拟)如图1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图1A.1和4 B.3和4 C.2和4 D.3和2解析小球的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拉伸绳子,二是压紧斜面,故应按这两个方向分解,分别是3和4,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4.(多选)下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确的是()解析对B项图,物体的重力按效果分解成垂直接触面的力与垂直挡板的力,如图甲所示,故B错误;甲乙对C项图,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拉力分解成如图乙所示,故C错误;A、D图中力的分解是正确的。

答案AD5.(多选)如图2所示,某同学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按图甲、乙两种方式测量某小桶的重力,图甲中系小桶的轻绳较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图乙中的大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样大C.图甲中轻绳的拉力比图乙中的大D.图乙中轻绳的拉力比图甲中的大解析用整体法可知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样大,题图甲中轻绳间的夹角小于题图乙中轻绳间的夹角,所以题图乙中轻绳的拉力比题图甲中的大,选项B、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为G cos α
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
2.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 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被推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D.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3.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5 N,F2=4 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F1的夹角为θ,则θ可能为()
A.45°B.60°
C.75°D.90°
4.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5.(2014·雅礼中学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它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与球心连线跟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小滑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
C.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sin θ
D.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
A.只增加绳的长度
B.只增加重物的质量
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
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
7.在研究共点力合成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与两力夹角θ的关系曲线,关于合力F的范围及两个分力的大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N≤F≤14 N
B.2 N≤F≤10 N
C.两力大小分别为2 N、8 N
D.两力大小分别为6 N、8 N
三、非选择题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重60 N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角斜向上的大小为20 N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运动,求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9.如右图所示,α=30°,装置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若用F=100 N的水平推力使滑块B保持静止,则工件上受到的向上的弹力多大?
10.如图所示,AC和BC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保持AC绳的方向不变,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改变BC绳的方向,试求:
(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θ角的取值范围.
(2)θ在0°~90°的范围内,求BC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2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1.B 2.C 3.A 4.C 5.A 6.BC7.AD
8.解析:物体受力如图所示.
F cos 30°-f=0①
F sin 30°+N-mg=0②
解①②得:N=50 N
f=10 3 N
9.解析:对力F和杆对工件的作用力分解如下图所示.
由甲图可得:F2sin α=F
由乙图可得:F N=F2cos α
解得:F N=3F=100 3 N.
10.解析:(1)改变BC绳的方向时,AC绳的拉力F TA方向不变,两绳拉力的合力F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θ最小为0°,此时F TA=0;且θ必须小于120°,否则两绳的合力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θ角的取值范围是0°≤θ<120°.
(2)θ在0°~90°的范围内,当θ=90°时,F TB最大,F max=mg tan 60°=3mg
当两绳垂直时,即θ=30°时,F TB最小,F min=mg sin 60°=
3
2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