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1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B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 OCTOPUSB. ARPANETC. DATAPACD. Newhall1.2 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从C 的观点而来的。

A. 广义B. 狭义C. 资源共享D. 用户透明1.3 在计算机网络中完成同信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 A 。

A. 通信控制处理器B. 通信线路C. 主计算机D. 终端1.4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D。

A 总线拓扑 B. 环状拓扑 C. 星状拓扑 D. 网状拓扑1.5 C 是指用于一个单位或部门内部的有限地理范围内,将各种计算机与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A. 广域网B. 城域网C. 局域网D. 公用数据网1.6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PRNET到Ad hoc 与B 的过程。

A. VLANB. WSNC. WMAND. WiMax1.7 以下关于Internet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 Internet是一个由路由器将大量的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互联而成的网际网B.Internet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C. 国际或国家级主干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卫星链路D. 国家级与地区主干网连接有大量的服务器集群1.8 以下关于环状拓扑构型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节点通过点对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B. 环状拓扑结构简单C. 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D. 环维护过程都比较简单1.9 以下关于网状拓扑构型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网状拓扑构型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B. 网状拓扑系统的可靠性高C. 实际使用的局域网基本上都采用网状拓扑构型D. 网状拓扑的结构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法1.10 以下关于总线拓扑构型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总线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B. 当一个节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时,其他节点只能接收数据C. 如果有两个或有两个以上的节点同时利用公共总线发送数据时就会出现冲突D. 在各种拓扑构型中,只有总线拓扑需要解决介质访问控制策略问题二、填空题1.1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技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太阳》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16太阳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乡下的爷爷说,今年的地里打了很多liáng shi ()。

2.我估计他们是用这种方法shā sǐ()了xì jūn(),保住了这些生物。

二、选词填空。

预防预期
1.我们可以用它来()疾病。

2.大家()的效果没达到,心里感到非常失望。

繁殖繁育
3.这种动物的()能力很强。

4.这个地方是大熊猫()中心。

三、填空。

太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吸收---()()生存---()()密切---()()温暖---()()
三、想一想,填一填。

A. 列数字
B. 举例子
C. 作比较
D. 打比方
1、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2、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
3、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粮食 2.杀死细菌
二、1.预防 2.预期 3.繁殖 4.繁育
三、远大热
第二课时
一、shèzhíliáotàn
二、吸取释放生活灭亡紧密疏远暖和寒冷
三、1.C 2.A 3.B。

课后作业习题

课后作业习题

课后作业第4章:1、Consider a machine with a byte addressable main memory of 216 bytes and block size of 8 bytes . Assume that a direct mapped cache consisting of 32 lines is used with this machine.a)How is a 16-bit memory address divided into tag, line number, and bytenumber?b)Into what line would bytes wi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addresses be stored?i.0001 0001 0001 1011ii.1101 0011 0011 0100iii.1101 0000 0101 1101iv.1010 1010 1010 1010c)Suppose the byte with address 0001 1010 0011 1010 is stored in the cache.What are the addresses of the other bytes stored along with it?d)How many total bytes of memory can be stored in the cache?e)Why is the tag also stored in the cache?2、A computer system contains a main memory of 32k 16-bit words. It also has a4k-word cache divided into four-line sets with 64 words per line.a.How is the memory address divided into tag, set number and byte number? b.Draw a diagram to show how the main memory block map to cache line. c.Assume that the cache is initially empty. The processor fetches words from locations 0, 1, 2, …, 4351 in that order. It then repeats this fetch sequence nine more times. The memory access time is 1200ns. The cache is 10 times faster than main memory. Please estimate the effective access time. Assume an LRU policy for block replacement.第5章:1、Assume a memory module consist of 16K 8-bit words. If the memory module ispacked with several 4K×4-bit SDRAM chips1)how many pins should be used for data?2)how many pins should be used for addressing?3)how many pins should be used for chip choice?4)Please draw a diagram to show the structure of the memory module2、Suppose an 8-bit word and its Hamming Check Code are read from the memory. The bit flow is shown as follows:M8 M7 M6 M5 C4 M4 M3 M2 C3 M1 C2 C10 0 1 1 0 0 0 0 1 1 1 1Please judge whether an error occurs in the bit flow or not. If an error occurs, please correct the bit.第6章:1、Consider a multiple-disk systems with an advertised average seek time of 6 ms, rotation speed of 7000 rpm, and 512-byte sectors with 500 sectors per track. If the multiple-disk system has 16 platters and each surface of a platter contains 64 tracks.a) Generally, the address of data organization contains cylinder, head andsector. Please draw a diagram to show how many bits for cylinder, head and sector respectively.b) How much is the capacity of the multiple-disk system?c) Suppose that a file consisting of 2500 sectors. Let us assume that the file issequentially organized on the disk, instead of random. If the cylinder, head and sector of the first sector of the file is 2, 3 and 240, the cylinder, head and sector of the last sector of the file is what?第7章:1、A computer consists of a processor and an I/O device D connected to main memory via a shared bus with a data bus width of one word. The processor can execute a maximum of 106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An average instruction requires four machine cycles, two of which use the memory bus. A memory read or write operation uses one machine cycle. Suppose that the processor is continuously executing “background” programs that require 95% of its instruction execution rate but not any I/O instructions. Assume that one processor cycle equals one bus cycle.Now suppose the I/O device is to be used to transfer very large blocks of data between M and D.a. If programmed I/O is used and each one-word I/O transfer requires theprocessor to execute two instructions, estimate the maximum I/O data-transfer rate, in words per second, possible through D.b. Estimate the same rate if DMA (adopting cycle stealing technique) is used.第8章:1、A system implements a paged virtual address space for each process using a one-level page table showed as the following table. The maximum size of virtual address space is 16MB. A part of the page table for the running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valid entries showed as the following table.Page number Valid bit Page frame number1350 0 --1351 1 21352 1 41353 1 161354 0 --1355 1 201356 1 9The page size is 1024 bytes and the maximum physical memory size of the machine is 2MB.a)Draw a diagram to show the virtual address format.b)To which physical address will the virtual address 152410H translate?第9章:1、Given x=1101 and y=0110 in tows complement notation, compute the product P=x×y with Booth’s algorithm2、As to a 24-bit float point number, if it has 6-bit exponent (in 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 1 sign bit and 17 bits for Mantissa (in sign-magnitude representation).a)Draw figures to show the format of the maximal positive number、theminimal positive number、the maximal negative number and the minimalnegative number.b)Write out each decimal value of above numbers.3、Divide -7 by 3 in binary twos complement notation, using 4-bit words. Please drawa diagram to show the restoring algorithm.课后作业布置安排:第一次课后作业:第4章,1、2题第二次课后作业:第5章,1、2题第三次课后作业:第6章,1题。

财务管理·课后作业·习题班第一章

财务管理·课后作业·习题班第一章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

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营运活动D.分配活动2.下列各项中,从甲公司角度看,假定不考虑其它条件,能够形成“本企业与债权人之间财务关系的是”()。

A.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产品B.持有丙公司债券和丁公司的股票C.接爱戊公司支付公司债券利息D.只向戊公司支付公司债券利息3.资金分配活动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下属于狭义分配的是()。

A.工资分配B.缴纳税金C.对净利润进行分配D.成本的补偿4.在下列各项中,从甲公司的角度看,能够形成“本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的业务是()。

A.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发行的债券B.甲公司归还所欠丙公司的货款C.甲公司从丁公司赊购产品D.甲公司向戊公司支付利息5.下列各项经济活动中,属于企业狭义投资的是()。

A.购买设备.B.购买零部件C.购买专利权D.购买国库券6.下列各项中,能够用于协调企业所有者与企业债权人矛盾的方法是()。

A.解聘B.接收C.激励D.停止借款7.在下列各种观点中,既能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又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B.企业价值最大化C.每股收益最大化D.资本利润率最大化8.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它具有的优点不包括()。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B.反映了投资的风险价值C.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D.上市公司股价可直接揭示公司价值9.()在企业中承担着最大的权利、义务、风险和报酬,地位也最高。

A.经营者B.股东C.债权人D.政府10.财务管理的核心是()。

A.财务预测B.财务决策C.财务预算D.财务控制11.决定利息率高低最基本的因素为()。

A.经济周期B.宏观经济政策C.中央银行的利率水平D.资金的需求和供给状况12.()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乃至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出发点和基础。

A.财务预算B.财务决策C.财务控制D.财务分析13.证券投资中,证券发行人无法按期支付利息或本金的风险称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后作业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

(改为反问句)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缩句)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低,一般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水星、金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三、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

这个想法有实际意义吗?
参考答案
一、1.火星上难道会有生命存在吗?2.星球是火星。

3.虽然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

二、1.说明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都不可能存在生命。

2.水星表面高温时可以达到300~400℃;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一般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三、提示:可以认为有实际意义,也可以认为不切实际。

无论哪种观点能说明理由即可。

《三峡》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三峡》课后练习及其答案【篇一】三峡课后练习《三峡》课后习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4.写山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做铺垫,山高水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5.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的特征尤为突出,相较而言,春冬两季的长江都有“清荣峻茂”的特点,特点相似,所以合为一体。

6.写猿的作用渲染悲凉气氛7.描写渔歌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课后习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2)第二章 (3)第三章 (4)第四章 (5)第五章 (6)第六章 (8)第七章 (10)第八章 (10)第九章 (1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项目的市场调研习题1.选择题(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包括文档、数据和()。

A.数据B. 软件C.文档D. 程序(2)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用系统化、()、可度量化等工程原则和方法去进行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

A.规范化B.标准化C.抽象化D.简单化(3)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方法学的影响B.软件危机的出现C.其他工程学科的发展D.计算机的发展(4)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等六个方面。

A.运行可行性B.条件可行性C.环境可行性D.维护可行性(5)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件、硬件条件等问题做出的安排以()记载下来。

A.文件形式B. 文档形式C. 电子档案形式D. 条文形式2.填空题(1)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这里所说的系统方法,是把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化的途径应用于软件生存周期中,也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

(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系统中的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是否能够解决。

(3)软件的开发计划也称项目实施计划,是一个综合的计划,是软件开发工作的指导性文档,阅读对象是软件开发的主管部门、软件技术人员和普通用户。

3.思考题(1)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要引入软件工程的概念?答:①忽视了软件开发前期的需求分析的需求分析;②开发过程没有统一、规范的方法论的指导,文档资料不齐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③忽视测试阶段的工作,提交给用户的软件质量差。

④请示软件的维护。

(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①经济可行性②技术可行性③时机可行性④管理上的可行性⑤法律可行性⑥运行可行性(3)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①项目资源计划软件开发中的资源包括用于支持软件开发的硬件,软件工具以及人力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课后作业一、词语搭配,连线题。

热烈的态度宣传成立热情的欢呼宣读公告热闹的市场宣告好事二、课文按照顺序讲了哪四个动人的场面?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顺序,写了()和()两个程序。

2.“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四、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一、热烈的欢呼热情的态度热闹的市场宣传好事宣读公告宣告成立二、入场典礼阅兵游行三、1.时间升国旗宣读公告2.A3.再也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当家做主的意思。

四、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数据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用途是什么?根据计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三种。

分类数据用来研究事物的构成状况。

顺序数据既可用来研究事物的构成状况,也可用来研究事物构成的等级顺序特点。

根据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将数据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两种。

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数都为试验数据。

根据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将数据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截面数据往往用来描述某一时刻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等的差异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往往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特点。

3.举例说明总体和个体、标志和变量等概念。

总体是同类事物的集合。

如人口普查中的全国人口就是一个统计总体。

总体中的个别事物为个体或称为总体单位。

如人口总体中的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个体。

标志是说明个体某种特征的概念。

某个个体在某特征上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表现。

例如对于人口总体,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都是标志。

变量可以看作是取不同数值的量。

比如年龄、性别、产值等都可看作是变量。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和联系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其内容包括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的显示方法、数据的分布特征与分析方法等。

推断统计学则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他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统计方法发展的前后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应用统计方法探索客观事物数量规律性的不同过程。

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则是描述统计的进一步深入。

第二章1、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如何?形式有哪些?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按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

通过统计分组可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其作用有二:(1)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和研究总体的内部构成。

(3)分析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两种形式。

2、统计分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离散型变量与连续性变量的分组有无区别?在分组时,为遵循统计分组的完备性和互斥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组的下限应不高于最小的变量值,最后一组的上限应不低于最大的变量值。

(2)若分组变量为连续性变量,相邻两个组的组限应采用重叠的变量值,同时为遵循互斥性原则,在按组归类整理时,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

(3)若分组变量为离散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可以重合也可以不重合,若重合仍然采用“上限不在内”的原则进行归类整理。

3、统计调查有哪些方式?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统计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1)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重点了解重要的国情国力的一种调查方式。

(2)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自上而下同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方式。

(3)抽样调查是取得数据资料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指标进行测定,根据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

第二、利用样本指标可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

第三、抽样误差可以准确计算并事先加以控制。

抽样调查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距抽样和整群抽样四种组织形式。

(4)重点调查是为了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在总体中选择个别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单位是指其标志总量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的单位。

(5)典型调查是对总体单位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代表性单位是指那些最充分、最集中地体现总体某些共性的单位。

4、什么是分布数列?如何编制分布数列?把总体中的各个组与其对应的个体数目一一对应排列,形成反映全部数据按其分组标志在各组内的分布状况的数列称为频数分布或次数分布数列,简称分布数列。

编制分布数列的步骤:(1)按斯特格斯(H.A.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确定组数K :210N 10log log 1+=K 。

(2)确定各组的组距K R d =。

(3)组限的确定。

(4)各组次数或频率的计算。

5、某公司48名工人某年月平均生活费支出(元)如下,试根据此资料编制组距式分布数列。

并绘制直方图。

352、312、336、257、408、321、234、268、204、358、270、466、328、347、369、349、397、386、318、382、430、300、484、289、523、476、315、377、294、458、326、365、492、209、446、446、302、277、548、334、400、424、282、308、371、363、337、302解:统计分组 (1)组数7lg 322.31log log 1210N 10≈+=+=N K (2)507204548=-==K R d (3)确定组限最小组的下限从最小值204向下延伸4个单位确定为200,最高组的上限从最大值548向上延伸2个单位确定为550. 组别次数 200—2503 250—3007 300—35015 350—40010 400—4506 450—5005 500—5502直方图略6、试根据如下资料绘制茎叶图。

72、75、60、52、65、90、95、85、76、8692、63、75、53、87、77、69、85、86、6463、66、71、78、84、98、79、62、57、76茎叶523 7602 33 4 5 6 971 255 66 78984 55 66 790 258第三章1、简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算术平均数是描述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指标,等于总体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数。

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它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当数据呈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三个均值相等或接近相等,这时应选择均值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

但均值的主要缺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均值的代表性较差。

中位数是将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点位置的变量值。

主要适合于作为定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对数据中的误差不敏感,当调查数均众存在个别极端数值时,用中位数代表其一般水平比算术平均数好。

众数是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或密度最大的变量值,从分布的角度看,它能够鲜明地反映随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因此,众数也是分布密度曲线的高峰位置对应的变量值,是反映分布中心的指标。

众数可用于定类数据、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其特点是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2、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极差、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都具有一定的量纲,其数值的大小除了与变量的离散程度有关外,还受两个方面的影响:(1)与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有关,也就是说各变异指标与变量的均值大小有关,变量值绝对水平高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大,绝对水平小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小;(2)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有关,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

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是不能用上述测定离散程度的指标直接比较其离散程度的。

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绝对指标的影响,需要计算具有可比性相对变异指标。

3、什么是偏度和峰度,如何测定?偏斜程度是指分布密度曲线的非对称性的大小,通常用偏态系数绝对值的大小来衡量。

偏斜状态的则定方法有经验则定法、矩法则定两种。

峰度是随机变量分布密度曲线的峰尖程度。

通常与正态分布相比较,若分布的形状比正态分布更瘦更高,则为尖峰分布;若比正态分布更矮更胖,则为平峰分布。

4、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1)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完全相等O e M M X ==(2)如果数据是左偏分布O e M M X <<(3)如果数据是右偏分布O e M M X >>(4)当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不是很大时,算术平均数到众数的距离是算术平均数到中位数距离的3倍。

即:)(3e o M X M X -=-5、选择题(1)不同数列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这是因为不同数列的(A ,D )A 平均数不同B 标准差不同C 个体数不同D 计量单位不同(2)某居民区家庭人口数的分布资料如下:家庭人口数(人) 1 2 3 4 5 6 7 户数(户) 10 50 80 60 30 20 10该居民区家庭人口数的中位数是:(C)A 130户B 130.5户C 3人D 4人(3)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是(D)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6、为了了解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某省在全省高校中随机抽取了25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得样本资料如下:试计算:(1)250名学生的平均生活费用月支出额;(2)月生活费用的中位数和众数;(3)月生活费用的标准差。

解:(1)=244(2)中位数所在组200—250按月生活费支出分组(元)人数(人) x Xf 150以下150—200200—250250—300300—350350以上10 20 110 90 15 5 125 175 225 275 325 375 1250 3500 24750 24750 4875 1875 合计 250 6100018.2435011030-12520021=⨯+=⨯-+≈-d f S N L M m m e(3) 91.24050)90110()20110(20110200)()(1110=⨯-+--+=⨯-+--+≈+--i f f f f f f L M7、某信息传呼台两名接线员5天中每天接呼次数资料如下: A 接线员 120 108 76 184 165B 接线员 94 68 113 55 99从日均次数的代表性和接线次数和日分布的均衡性角度作简要评价和分析。

解:B 接线员日均次数的代表性较好8、某投资银行的年利率按复利计算,10年的年利率分别是有一年为7%,有3年为8%,有四年为10% ,有两年为11%,试求平均年利率。

解:%29.109%)111(%)110(%)108(%)107(1024312121=⨯⨯⨯=∑⨯⋅⋅⋅⨯⨯=F FN F F G NX X X X 平均年利率为9.29%第四章 1、选择题(1)要求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的真值,称为(C )A 一致性B 有效性C 无偏性D 充分性 (2)在不放回抽样下,样本均值得方差等于(c )A 2σB S 2C 1-- 2N n N n σ D 22σ(3)置信区间的长度越短,估计的精度则(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