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晶体结构与性质 学案

合集下载

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人教版选修3)

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人教版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了解四种晶体的特征.2.理解四种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能根据有关的理论解释晶体的物理性质.3.知道四种晶体的结构粒子、粒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以及里子粒子间作用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4.学会晶胞所含粒子的数的计算方法。

【使用说明】1.熟悉课本和章节学案的基础上闭卷,认真思考、独立规范作答,不会的先绕过,限时40分钟。

2.把导学案中自己的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及解题方法规律,及时整理在典型题本上,多复习记忆。

【本章归纳】一、晶体的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本质差别性质差别[来源:学*科*网]制法鉴别方法[来源:学|科|网]自范性微观结构固定熔点各向异性晶体非晶体二、四类晶体的比较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是否存在单个分子熔化时化学键的变化溶解性物质种类1. 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分子晶体B. 粒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C. 每个C原子与4个N原子连接,每个N原子与3个C原子连接[来源:学&科&网Z&X&X&K]D. 该晶体易溶解于水2. 氮化硅是一种新型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A.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C.金属晶体D.离子晶体3.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 . SO2和SiO2B . CO2和H2OC . NaCl 和HClD . CCl4和KCl三、熔、沸点的比较1.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 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2.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A.H2O> H2Te > H2Se > H2SB.KCl>NaCl>LiCl>HClC.Rb>K>Na>LiD.石墨>金刚石>SiO2>钠形成规律:不同类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同种类型: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熔沸越。

2019-2020年人教版选修3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选修3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

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和常见四种晶体性质1.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内容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排列结构微粒无序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有无熔点固定不固定异同表现各向异性各向同性二者区别方法间接方法测定其是否有固定的熔点科学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2)获得晶体的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②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a.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b.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2.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

(2)方法: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②非长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如图:(3)图示:二、常见晶体模型与晶体性质1.典型晶体模型(1)原子晶体(金刚石和二氧化硅)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C—C 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六元环。

含有1 mol C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mol。

②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O成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硅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mol Si—O键。

(2)分子晶体①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②冰的结构模型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含1 mol H2O 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

(3)离子晶体①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

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②CsCl型: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8个Cs+,每个Cs+吸引8个Cl-,配位数为8。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教案 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教案 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教案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1.巩固有关晶体粒子、粒子间作用力、晶体结构和晶体性质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晶体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1.四种晶体类型的基本知识及应用;2.有关晶体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提高归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

教学过程【引入】在这一章里我们学习了五种不同类型的晶体,这节课我们对这些晶体的性质来进行比较和总结。

【板书】单元复习一、晶体结构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师】由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由共价化合物构成的晶体一般是分子晶体,少数为原子晶体;由金属单质构成的晶体一般是金属晶体(Hg除外);由非金属单质构成的晶体一般是分子晶体,少数为原子晶体。

【板书】二、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固态 > 液态 > 气态2.不同晶型多数情况: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3.相同晶型⑴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氢键、分子的极性⑵原子晶体:共价键强弱——原子半径大小⑶金属晶体:金属键强弱——金属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⑷离子晶体:离子键强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例1】下列物质的熔沸点记低顺序正确的是( B )A.金刚石 > 晶体硅 > 二氧化硅 > 碳化硅 B.CI4 > CBr4 > CCl4 > CF4 C.MgO > H2 > O2 > N2 D.金刚石 > 生铁 > 纯铁 > 钠【例2】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C )A.NH3、CH4、NaCl、Na B.H2O、H2S、MgSO4、SO2C.CH4、H2O、NaCl、SiO2D.Li、Na、K、Rb、Cs【板书】三、典型晶体结构1.干冰、金刚石、二氧化硅、NaCl、CsCl、石墨2.有关晶胞的计算【板书】四、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师】主要根据各类晶体物理性质的差异:熔沸点、导电性、机械性能、硬度等。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

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3节晶体结构与性质考纲点击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____序排列结构微粒____序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熔点异同表现各向异性无各向异性区别方法熔点法有固定熔点无固定熔点X射线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2.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______________。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____________;2并置:所有晶胞________排列、________相同。

即时训练1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1凡是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2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否有自范性3熔融态物质凝固就得到晶体4晶体有一定的熔沸点5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否具有固定的熔沸点⑥晶胞为的示意图:为阳离子,为阴离子。

以M代表阳离子,N代表阴离子。

化学式为MN2二、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1.分子晶体(1)结构特点1晶体中只含分子。

2分子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也可能有氢键。

3分子密堆积:一个分子周围通常有12个紧邻的分子。

(2)典型的分子晶体1冰: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__________,也存在______________,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______个紧邻的水分子。

2干冰:CO2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_,每个CO2分子周围有____个紧邻的CO2分子。

2.原子晶体(1)结构特点1晶体中只含原子。

2原子间以____________结合。

3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2)典型的原子晶体——金刚石1碳原子取________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碳碳键之间夹角为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晶胞及晶体的类型,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晶体的组成微粒、结构特点,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典型晶体模型判断晶体的结构特点及组成并进行相关计算。

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不同晶体类型的特点,能从多角度、动态的分析不同晶体的组成及相应物质的性质。

考点一晶体的常识和常见四种晶体性质(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本考点主要考查晶体类型判断,以及借助晶体类型比较熔沸点高低。

1.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对固体进行射线衍射实验(2)晶胞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②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a.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b.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晶格能①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1。

②影响因素a.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b.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③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①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如玻璃。

②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否有自范性。

③晶胞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六面体”,但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2.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3.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晶体结构与性质 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晶体结构与性质 学案

第41讲晶体结构与性质1.晶体和晶胞(1)晶体与非晶体(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①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

③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2.四种类型晶体的比较3.离子晶体的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 -1。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2)冰中包含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3)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测定其有无固定熔点。

()(4)1 mol金刚石和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均为4N A。

()(5)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6)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金属元素。

()(7)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C60,其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60>金刚石>石墨。

()(8)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的方法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答案(1)×(2)√(3)×(4)×(5)√(6)×(7)×(8)√2.某物质的晶体中含有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前后两面面心中的B元素的原子未能画出)。

则晶体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为()A.1∶3∶1 B.2∶3∶1C.2∶2∶1 D.1∶3∶3答案 A解析 利用均摊法计算。

据图知,该正方体中A 原子个数=8×18=1,B 原子个数=6×12=3,C 原子个数=1,所以晶体中A 、B 、C 的原子个数比为1∶3∶1。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晶体结构与性质 课件(42张)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晶体结构与性质 课件(42张)

共价键 形成正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
2 sp 碳原子个数是 2 ,C 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 。层与层之
间以 分子间作用力 结合。所以石墨晶体熔、沸点很高,但硬度 不大,有滑腻感,能导电。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 × ) × ) )
(4)金属单质及合金是金属晶体。 3 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1)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 (2)原子晶体的熔点很高;(3)分子 晶体的熔点较低;(4)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比较低的。 4 依据导电性判断 (1)离子晶体溶于水或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导电。 (2)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
(3)分子晶体为非导体,但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和 强极性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 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移 动的离子,也能导电。 (4)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 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1)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硬而脆 ); (2)原子晶体硬度大;(3) 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4)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且具有延展性, 但也有硬度较低的。
7.在 CsCl 晶体中,每个 Cs+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 Cl-有 8 个。( √ ) × × ) ) )
8.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9.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10.离子晶体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
1.只有在分子晶体中存在两种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的分子 间作用力和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除外)。 2.影响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是分子间作用力而不是化学 键, 而影响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的是化学键(共价键和离 子键)。 3.原子晶体一定含有共价键,而分子晶体可能不含共价键。
4.含阴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阳离子,但含阳离子的晶体 中不一定含阴离子,如金属晶体。 5. 原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离子晶体高, 如石英的熔点为 1 710 ℃,MgO 的熔点为 2 852 ℃。 6.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如 Na 的熔 点为 97 ℃,尿素的熔点为 132.7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

第三单元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3.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4.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6.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7.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晶体的组成与性质[知识梳理]一、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4.晶格能(1)定义:拆开1 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气态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1。

(2)影响因素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二、四种类型晶体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1)原子晶体原子半―→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径越小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2)离子晶体①一般来说,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②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3)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1、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

(2)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

(3)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位置,O处于2、MgO具有NaCl型结构(如图),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MgO的晶胞参数为a=0.420nm,则r(O2﹣)为nm.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晶胞参数为a'=0.448nm,则r(Mn2+)为nm.3、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原子间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2)四卤化硅SiX4的沸点和二卤化铅PbX2的熔点如图(b)所示.①SiX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②结合SiX4的沸点和PbX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共价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3)碳的另一种单质C60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c)所示.K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晶胞参数为 1.4nm,晶体密度为g•cm﹣3.【参考答案】1、(1)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较少,金属键较弱;(2)0.315;12;(3)体心;棱心;2、0.148;0.076;3、(1)混合晶体;σ键、π键;sp2;(2)①SiX4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②减弱;增强;(3)K3C60;2.0。

1、(1)基态K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高能层为第四层,即N层,最外层电子为4s1电子,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K和Cr属于同一周期,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较少,金属键较弱,则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故答案为: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较少,金属键较弱;(2)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则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0.446nm=0.315nm,O位于面心,K位于顶点,1个顶点为12个面共有,即与K紧邻的O 个数为12个,故答案为:0.315;12;(3)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个数为8×=1,则K也为1个,应位于体心,则O位于棱心,每个棱为4个晶胞共有,则O个数为12×=3,故答案为:体心;棱心。

2、因为O2﹣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面对角线是O2﹣半径的4倍,即4r=a,解得r=nm=0.148nm;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根据晶胞的结构,晶胞参数=2 r(O2﹣)+2r(Mn2+),则r(Mn2+)==0.076nm。

故答案为:0.148;0.076。

3、(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应为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的每一个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六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正六边形的环,伸展成片层结构,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故答案为:混合晶体;σ键、π键;sp2;(2)①四卤化硅的沸点逐渐升高,为分子晶体,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答案为:SiX4属于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②PbX2的沸点逐渐降低,其中PbF2为离子晶体,PbBr2、PbI2为分子晶体,可知依F、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减弱、共价性增强;故答案为:减弱;增强。

(3)K位于棱和体心,晶胞中的个数为12×+9=12,C60位于定点和面心,个数为8×+6×=4,化学式为K3C60,则晶胞的质量为g,其晶胞参数为1.4nm=1.4×10﹣7cm,则体积为(1.4×10﹣7)3cm3,所以密度为=2.0g•cm﹣3,故答案为:K3C60;2.0。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知识点或能力点讲解(建议用思维导图呈现知识之间的关系)(一)晶体的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X(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__基本单元__。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__任何间隙__。

②并置:所有晶胞__平行__排列、__取向__相同。

(3)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 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归纳总结:“均摊法”原理及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基本原理(适用长方体晶胞) (2)注意事项①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共有。

②在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过程中,不是任何晶胞都可用均摊法。

4、晶体中常见的四种计算(1)计算1个晶胞中的粒子数目 例如:NaCl 晶胞(如图)⎩⎨⎧Na +的数目为8×18+6×12=4Cl-的数目为12×14+1=4非平行六面体形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同样可用均摊法,其关键仍然是确定一个粒子为几个晶胞所共有。

例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对六边形的贡献为13,那么每一个六边形实际有6×13=2个碳原子。

(2)计算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数目例如: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 参与了4个C —C 键的形成,而在每条键中的贡献只有一半。

因此,平均每一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为4×12=2。

则1 mol 金刚石中碳碳键的数目为2N A 。

(3)化学式计算运用均摊法计算出一个晶胞中的粒子数目,然后再求其比值,得出化学式。

例如:元素Cu 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有4个铜原子,4个氯原子,化学式为CuCl 。

(4)计算晶体密度和晶体中微粒间距离 ①计算晶体密度的方法若1个晶胞中含有x 个微粒,则1 mol 晶胞中含有x mol 微粒,其质量为xM g(M 为微粒的相对“分子”质量);又1个晶胞的质量为ρ a 3 g(a 3为晶胞的体积),则1 mol 晶胞的质量为ρ a 3 N A g ,因此有xM =ρ a 3N A 。

②计算晶体中微粒间距离的方法(二)四类晶体的组成和性质1、四种晶体类型比较2、金属键、金属晶体(1)金属键:__金属阳离子__与__自由电子__之间的作用。

(2)本质——电子气理论该理论认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3)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在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以__金属键__相互作用。

金属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离子晶体的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1。

(2)影响因素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4、晶体类型的五种判断方法(1)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①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②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③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

④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①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

②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③常见的单质类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化合类原子晶体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④金属单质是金属晶体。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①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

②原子晶体的熔点很高。

③分子晶体的熔点低。

④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少数熔点相当低。

(4)依据导电性判断①离子晶体溶于水及熔融状态时能导电。

②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

③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和强极性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也能导电。

④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①离子晶体硬度较大、硬而脆。

②原子晶体硬度大。

③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④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

另外,还需注意:①常温下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于分子晶体(Hg除外);②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但因层内原子之间碳碳共价键的键长为1.42×10-10m,比金刚石中碳碳共价键的键长(键长为1.54×10-10 m)短,所以熔、沸点高于金刚石;③AlCl3晶体中虽含有金属元素,但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低(熔点190 ℃);④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大,熔、沸点比其成分金属低。

5、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②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②离子晶体a.一般地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NaCl>CsCl。

b.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③分子晶体a.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得高。

如熔、沸点:H2O>H2Te>H2Se>H2S。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SnH4>GeH4>SiH4>CH4。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CO>N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