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哨声在体育课中响好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哨子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哨子
长葛五中张金龙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借助哨子的作用更好地组织教学。
哨音被称为体育教师的第二语言,运用哨子可召集队伍、指挥练习、信号联络,组织比赛等。
可见哨子是体育教师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
我根据自己从事十几年体育教学的体会,认为在体育课上应用哨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育课的哨声应体现明确性、庄严性和权威性。
2、应培养学生对体育教师哨声的快速、绝对服从的反应。
哨声就是命令,如行动的开始、练习的停止、队伍的召集等。
3、哨声应有其规律性、必要性,随便滥用哨声,将淡漠学生对老师哨声的反应,降低哨声的权威性,给教学增加很多无谓的麻烦。
如果哨子无特定意义乱吹,或操场上很多班上体育课,哨音乱响,就会造成噪音干扰,学生就会无所适从,这样就不利于课的组织与练习,起不到协助指挥的助手作用。
另外,运用哨子要使音量大小、速度快慢、运用时机恰到好处,不要过多使用。
一个体育教师若能熟练地掌握应用哨子的技巧,将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体育课中被忽视的规范语言

体育课中被忽视的规范语言――哨音――听韦萍老师课有感听了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韦萍老师的《教师的语言规范》一课,语言标准,态度亲切,身边实例娓娓道来,回来后深受启发,反复思考,才发现其实身边就有太多被忽视的东西。
在体育教学中,讲解、说明都需要语言,要求语言标准、规范不用置疑,但我们容易忽视的又不可或缺的规范性语言是什么呢?是哨音。
口哨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具。
适时运用哨音可使课堂气氛协调,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纪律井然有序。
同时,口哨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体育教学比赛中,教师通过不同的哨声发出不同的信号,传递不同的信息,既清晰又明亮、干脆。
又如在跑步比赛中,一声急促的哨声,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与比赛紧迫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此时教师如果喊声“跑”,效果明显就不如哨声。
因此在上体育课时如何巧用口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在体育课教学中,它们如同得力的助手而履行起特定的职责。
每个有一定或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都深知口哨、口令和手势在一堂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人们判定一个体育教师的组织才干和指挥艺术的优劣,只要听听他的吹、喊和看看他的手势的表达,就大抵可见起水平高低了。
试想一下,在严肃的课堂之上,如果口哨、口令和手势运用不力,那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将是教学涣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练习松弛,教学任务完成不力等不良状况。
由此可见,合理有效地运用口哨、口令和手势,将能达到高效能的组织指挥的目的。
如何合理运用口哨、口令和收拾,也实有探讨的必要。
口哨、口令、手势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甚广,一般常见于集合整队、练习间隙、队列队形操练、领操等场合。
但切勿随意滥吹,而引起学生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1、吹口哨音量大小要适度。
从心理角度来说,过高的声音给人以生硬、粗暴强加于人的心理感觉,而高低适度的声音则会使人感到清脆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需要控制好吹哨的音量。
哨音

在这几年听课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咱们有些体育教师对哨子的使用有一些问题,现在我谈谈体育课中使用哨子的几个关键点。
一、认识哨子在体育课中的功能1、哨音是一种信号。
由于体育课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分散注意力,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危险性较强的项目练习时,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提醒。
但是,教师在室外教学时声音相对显得不够洪亮,此时,哨声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达到及时提醒的效果。
2、哨音是一种命令。
在集合队伍、练习开始、暂停、终止以及改变练习方式等教学环节上,用哨音传递口令,能够迅速实现教师的指挥意图,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3、哨音是一种保护。
由于在室外进行教学,体育教师讲话的音量一般都比较高,由此,教师的嗓子容易出现一些职业病。
基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教师发号口令比较困难、吃力,而用哨子代替则显得较为轻松。
如,在冬季,教师在逆风情况下喊口令时,冷风会刺激教师的咽喉,如果用哨声代替,则可避免这类伤害。
4、哨音是一种艺术。
如果整堂课都是教师讲话的声音,易让人感觉乏味。
这时富有节奏感的哨声能提高学生的兴奋性。
二、让学生了解不同哨声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体育课中,教师要不断进行各种队列队形的变换、集合和解散、练习的调控等,有许多特定的口令和信号都是用哨声来代替的,对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哨声分别代表的特定意图,使学生一听到教师的哨声就能明白教师的意图,最大限度地节约课堂组织调动时间,达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在实践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喜好,现在我把自己理解的说说,供各位老师参考。
1、集合哨:一般来说是“嘟!嘟!”两声长哨,声音响亮而持续,第二声长于第一声,常用于开始上课时的集合或是练习中的临时集合。
2、发令哨:一般来说是“嘟”一声短哨,声音响亮而短促有力,常用于比赛练习开始的信号。
3、危险提醒哨:一般来说是“嘟!嘟!嘟”三声以上短哨,响亮而急促,常用于发现一些危险情况需要立即提醒学生,或是要求学生立即停止练习。
体育教师的口哨和手势

体育教师的第二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口令既是指挥教学活动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掌握好下达口令的艺术,从而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使体育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奏响体育课改的最强音。
一、准确下达口令怎样才能把口令词喊得准确无误、清楚、豁亮、富有节奏?这里也有一个方法问题:1、字音的长短不同。
讲话的声音一般较短促,而口令的咬吐字的字音都要随着口令的动预令的不同进行区分。
这就要求发口令时要把口令词中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都交待清楚。
例如:“向左转——走”和“向右转——走”预令中的“后”“右”都是去声,稍不清楚,学生就会左右不明,导致队伍的混乱。
2、使用的声区和共鸣位置不同。
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一般都在中声区,共鸣的部位以口腔喉腔为主,声音较靠前。
口令的发音涉及低、中、高三个声区,并强调发挥整个发音器官的共鸣作用,而相比之下,口令的发音部位一般都比说话高声区还略靠前。
3、吸用气方法也不同。
说话时呼吸一般较自然,而口令的呼吸需要吸的稍深,用胸腹联合呼吸,并要求有高度控制力,以适应口令发声中的强弱快慢的变化。
例如“立正”的口令就是要在吸气时发音,音高向上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停顿。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虽然语言和发音是口令的基本条件,但它与发口令时的吐字方法又是不同的。
例如:“向左(右、后)转”的口令最后动令的发音要求发“砖”的音“一”声音,不要发转的“V”声音。
如果只懂得汉语发音知识,咬字吐字方法不当,在发口令时就不可能做到“字正腔圆”。
发口令时,咬字是指字头而言,要将每个字中的声母咬准。
吐字就是要将单字韵母部分引长,并喊清楚,特别是一字多音的字应注意口形不变,有控制地将韵母引长喊清楚,有控制地练喊,力求达到连贯统一,使口令流畅。
为更好更完美表达口令内容,咬字吐字运用也不同,例如:只有动的口令,咬字要做到轻快、利索、喷吐有力,字音清晰肯定。
体育课哨声的作用及运用

体育课哨声的作用及运用濮阳市开德小学程特丽哨子是体育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课件”之一,在体育课上使用哨子的时间常了,哨子成了我在外堂课上喊口令的语言,例如:“一二一”,“一二三四”,“立定”等。
其实一开始带课时我真的不会“吹哨”,这里的“吹哨”并不是普通意义上把哨子吹出声就是会吹了,而是要通过:舌头、牙齿、对气流大小的控制等等因素配合,才能吹出效果。
其实我一开始上课我很怕吹哨子,而且我也只会吹一声长哨,因为这个最简单,后来经过慢慢的学习、实践,琢磨出了哨子的吹法。
一、哨子的吹法正确的吹法应该是:鸣哨时,首先将哨嘴放入口中,用上、下切牙咬住哨嘴—上下凸缘的内侧,咬哨子松紧度以鸣哨时哨子不被气流从上下牙齿间吹脱为准,舌尖稍用力堵住哨口,上下嘴唇包紧哨的颈部,谨防漏气,胸腹部肌肉用力收缩,使胸腔内的压力增大,同时,鼻腔闭气,口腔两侧肌肉紧缩,形成向外吹起之势。
然后舌尖突然后缩打开哨口,使气流进入哨中。
吹响哨子,哨声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由吹起的力量确定。
无论哨音的长短,都需要底气足,用舌尖抵住哨口,瞬间发气,否则容易形成“漏气”,哨音不清晰,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起初我咬哨的力度不够,哨子总是被吹出来,后来因为我咬的太紧,哨子又被我咬烂了。
掌握咬哨的力度也是需要多次的实践才能准确掌握的。
二、哨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指令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哨音就是命令,学生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哨音的指挥。
同时,哨音必须要具有其规律性和权威性,学生要做到能够听懂、理解哨音的命令,执行哨音的命令,做到听哨而“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哨子的作用。
如:赛跑时“各就位”“预备”“跑”的哨声;做游戏时开始的哨声;集合时整队的哨声。
2、提示作用:体育教学活动大多是在室外场地完成,学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较多,易分散注意力,不易听清教师的口令。
这时,利用哨音就可以迅速提示和调动学生,使其集中注意力,贯彻教师的教学意图。
如:体育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调皮嬉戏、打闹捣蛋等情况发生,更有甚者会出现违犯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出现。
体育课口哨真实运用的技巧

体育课口哨真实运用的技巧
体育课中使用口哨有助于指挥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以下是一些真实运用口哨的技巧:
1. 清晰哨声:确保发出清晰而响亮的哨声,这样学生们才能听到并理解指令。
2. 语调变化:利用不同的哨声语调传达不同的指令,如长哨声表示开始或停止,短哨声表示转身或变向。
3. 短哨与长哨:通过改变哨声持续的长短,可以传达不同的指令。
例如,连续短哨声可以表示加速或变动速度,长哨声可以表示停止或放慢速度。
4. 响应和停顿:在指令发出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停止或执行命令。
在学生响应后再发出下一个指令,这样可以保持活动的顺利进行。
5. 手势结合:结合手势和口哨指令,可以更清楚地传达指令。
比如举手示意停止活动,用手指示方向等。
6. 训练:在课前训练学生熟悉不同的口哨指令,使其能够迅速理解并执行指令。
这可以通过模拟课堂活动和游戏来实现。
总之,利用这些口哨运用技巧,体育教师可以更好地指挥和组织学生的活动,并提高课堂效果。
体育教师必备口哨吹法教学文稿

体育教师必备口哨吹法体育教师必备口哨吹法哨子是体育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课件”之一,在体育课上使用哨子,常了,哨子成了我在外堂课上喊口令的语言,例如:“一二一”,“一二三四”,“立定”等,用的熟练了,也领悟出了些许吹哨子的技巧,与大家分享。
一、哨子的种类哨子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种类也不相同:按哨子有无核分为有核哨、无核哨;按哨音所包含的单音数目分为单音哨、双音哨和三音哨;按哨子的制作材料分为金属哨、塑料哨和焦木哨;还可以按哨子的样式等分类,这里不再赘述。
首先要选好哨子。
好哨子吹起来声音清脆、响亮,不断音,不会出现“单音”,含在嘴里感觉舒服,磨损轻,也耐用、省力。
其次是哨子的使用技巧。
我将哨音分为长哨音和短哨音两类。
长哨音主要用于集合:同学们在场地上活动范围较大;联络:联系时师生之间起点到终点距离较远;催促:提醒同学们快一些(这种哨音需要抑扬顿挫);课堂上的球类比赛、各种游戏等等。
短哨音主要用于纪律整顿、提醒注意、终止或开始某一练习、连续动作所需口令、催促(这种哨音需连续无规律短音)等等。
体育老师是跟班授课,时间较长,轻易不会调班,我在接新班的时候,总要在第一节外堂课上“吹哨”,让同学们了解我吹出的哨音是什么意思,常了,同学们听到哨音,就和听到老师发出的语言口令一样了。
二、哨子的吹法初学者,往往是两腮肌肉、舌头、嘴唇前伸、放松、风门大。
土话说像吹火筒一样直通通地吹,吹出来的气不急、乏力,所以哨声不亮。
正确的吹法应该是:鸣哨时,首先将哨嘴放入口中,用上、下切牙咬住哨嘴—上下凸缘的内侧,松紧度以鸣哨时哨子不被气流从上下牙齿间吹脱为宜,舌尖稍用力堵住哨口,上下嘴唇包紧哨的颈部,谨防漏气,胸腹部肌肉用力收缩,使胸腔内的压力增大,同时,鼻腔闭气,口腔两侧肌肉紧缩,形成向外吹起之势。
然后舌尖突然后缩打开哨口,使气流进入哨中。
吹响哨子,哨声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由吹起的力量确定。
无论哨音的长短,都需要底气足,用舌尖抵住哨口,瞬间发气,否则容易形成“漏气”,哨音不清晰,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体育课合理使用哨声

体育课合理使用哨声山东省高密市昌安中学李文强261500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要通过哨子声来指挥、调动队伍。
哨声是体育教师的第二嗓子,它能弥补嗓音的不足,使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
但是哨声如果使用不当,会使学生厌烦,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哨声在教学中不能不用,也不可滥用。
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哨声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严格控制哨子的音量。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的哨声太小,音量太弱,而学生的活动点距离较远,根本没有听见,以致徒劳无功;或者教师的哨声太急,音量太尖,学生产生厌烦,对哨音故意不理睬。
这样,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最佳位置通过适当的哨声来调动队伍。
例如,上篮球分组投篮课,最好在两个球场或者三个球场之间的地段来集合学生,哨音可以小一点;又如,垫上运动时,学生比较集中,教室不必吹哨,改用口令或击掌声来调动队伍。
二、抓住吹哨的时机。
例如,在队列操练时,用哨声来指挥队伍,可使学生感到队列是一个严肃、紧张的练习,能做到步伐一致,整齐有劲,但不能从练习的开始到结束,老是用单调、重复的哨声来指挥,应该将哨声和口令交替使用。
三、掌握吹哨的节奏。
要根据场地、周围的环境和练习内容,吹出多种多样的哨音。
例如,在集合队伍时,哨音可吹得短促有力。
如果学生队伍分散。
哨音应该适当延长,让全体学生都能听到。
有的时候,哨音更可以轻快一些或缓和一些,以减少不必要的噪音。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哨子的本身上化一点功夫,如让哨子的出气孔小一些,使声音变得粗犷,或改用多音哨子等方法。
总之,目前让哨子从体育课中消失,是不大可能的。
用音乐伴奏来上体育课固然好处很多,但是,对于大部分条件较差的学校来说却存在困难,因此,完全用音乐伴凑来代替哨声上好体育课的想法,却不符合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哨声在体育课中响好
马岭中学刘国双工作几年了,有了许多在外学习交流的经验,外出学习听别的老师上课,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同时我也察觉到,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不能合理的利用口哨。
体育课中口哨虽然挂在胸前,但有的人自始至终一声不响,不能发挥口哨的作用;也有的老师频繁吹哨,哨音不断,形成噪音,这不但不能发挥口哨的有效作用,反而影响教学。
其实,体育课中教师合理运用口哨,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为体育教学创造必要的教学气氛;还可以增强体育课中学生对各种信息的条件反射作用,缩短发布命令指示的时间,加快组织教学进度,从而有利于加大课的密度与强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和身心正常发育;也可以降低教师工作强度,减轻声带发音负担,保护嗓子,预防教师咽喉职业病;并且合理运用口哨,对提高某些教学内容的质量有特殊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技术动作的节奏感、帮助学生体会动作要领等方面,可以作为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
那么,如何让口哨在体育课中响好呢?下边我就总结我个人在使用中的实践,整理成文供广大同仁参考指正。
口哨的选择
口哨按制造材料可分为塑料口哨、金属口哨、胶木口哨。
按发音频率不同可分为高音口哨、中音口哨、低音口哨。
按发音音孔多少可分为单音口哨、双音口哨、多音口哨。
我刚来学校上班,学校也给每个老师都配发了一个不锈钢的口哨,吹
出来声音不清脆、不响亮,所以没用几天我不想用了,我觉得还不如不用好。
老师在选择口哨时,一定要选一个好一点的,如果哨音差,吹出来的声音听着不舒服,自己就不想用了。
因此选择口哨非常重要,老师上体育课最好选择塑料活木制造的、口哨体内装有一粒软木球的单音口哨。
这种口哨能比较方便的衔在口中,吹时比较省力;单音较高,哨音能传到叫远的地方,较大的场地或人员较多,声音嘈杂的环境中,也能显出清脆的哨音。
吹口哨的方法
口哨选好了,我们还要会用,随便多么好的口哨,运用不当,适得其反。
不能很好的吹口哨,也是有的老师不喜欢运用口哨的原因之一。
他们在吹口哨时往往都是两腮肌肉、舌头、嘴唇前伸、放松、风门大、乏力,哨音不脆、不亮。
正确的吹法应该是:鸣哨时首先将嘴唇放入口中,用上下切牙咬住哨嘴一上下凸缘内侧,松紧度以鸣哨时哨子不被气流从上下牙齿间吹脱为宜,舌尖稍用力堵住哨口,上下嘴唇包紧哨子的颈部,谨防漏气,胸腹部肌肉用力收缩,使胸腔内的压力增大,同时鼻腔用气,口腔两侧肌肉紧紧缩,形成向外吹起之势,然后舌尖突然后缩打开哨口,使气流进入口哨,吹响哨子,哨声的强弱音量大小,由吹气的力量确定,无论哨音长短,都需要底气足用舌尖抵住哨口,瞬间发气,否则容易形成“漏气”,哨音不清晰,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常用哨音及应用举例
1、队列练习:短音节奏哨
队列练习通常有教师下口令,学生操练。
枯燥单调,易疲劳。
若口令与口哨交替的使用,可以克服单调乏味感,有力于增强学生练习队列的兴趣。
如练习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吹口哨时第一次可以使用“1-2、1-2”的节奏(节奏变化少);第二次可以使用“1-2-1、1-2-1”的节奏(节奏略有变化);第三次可以使用“1、1、1-2-1、1-1、1-2、1-2-1”的节奏(节奏变化多);第四次可以把前几种变化组合起来使用,(变化很多)。
在行进中学生可以喊1-2-3-4的口号,提高兴奋性。
2、做操:短音节奏加拖音结束哨
做徒手操、广播操时,教师在下达“预备--起”的口令后,可以用口哨通过哨音节奏的变化,吹出1至8拍节奏,用哨音指挥做操,如果动作要求用力或强调动作幅度加大,在吹出哪个接拍的节奏时,可以通过加大哨音的音量或延长哨音时间作出指示。
3、集合与解散:长音警示哨
上课的集合与解散,学生在操场的四面八方,这时我们就要用长音哨,哨音传的比较远,声音长能让学生有种紧迫感,学生听到哨音能快速的到指定地点集合。
4、其它
教师还可以用哨音强化某些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如学生在练习快速跑、耐久跑的全程跑接近终点时,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品质差,缺乏顽强的精神或体力不支,冲刺阶段不快速冲刺,甚至减速。
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多次急促短音的节奏,吹出“嘟、嘟、嘟、嘟”的快节奏的连续短音,在配合手臂的多次快速挥手,发出一定的刺激性指令,使学生大脑皮层瞬间
做出兴奋反应,激励学生勇猛顽强,鼓起勇气,克服疲劳,快速冲刺跑过终点。
口哨使用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教师在体育课中使用口哨,一定要注意把握吹哨时机,切记滥用。
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物极毕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如果无节制的频繁使用口哨,就会形成一种噪音。
噪音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体育课中口哨的使用要合理的设计,有所节制,切勿滥用。
2、口哨需要用软绳系好,挂在颈部。
绳的长度适中,使口哨悬挂在第三至第四纽扣的位置上,这样既可以使用方便,又可以避免口哨在胸前大幅度摆动。
教师在做技巧前滚翻、杠上翻转或其它剧烈的示范动作以及做体操教学中的帮助与保护时,要将口哨从领口处放进上衣内或摘下,以免影响教师的动作或引起安全事故发生。
3、口哨要与口令、掌声、手势等其他的听视觉信号配合使用。
吹口哨时注意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聚集的地方不要大声吹口哨,以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教师要把口哨和手势等一起用入课堂,这样更加生动明了,否则会显得单一枯燥。
4、口哨要做到专人专用,不要外借,体育组可以另备口哨,以供他人组织体育活动时使用。
每隔一段时间要清洗消毒一次,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口哨运用的经验总结,希望广大同仁参考指正。
口哨运用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
在此,我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对体育
老师的业务技能考核,在观摩课、评优课时,把喊口令、吹口哨内容列入考核内容,以促进我们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