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128例伴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帕罗西汀治疗),疗程4周。

分别于治疗前、后给予HAMD-17、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种疗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HAMD-17、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分别为19.65±7.43、9.19±3.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2±4.57、12.43±5.28,治疗2周、3周、4周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9%)优于对照组(90.6%);痊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39.06%、35.9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风险,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6.11±2.85)分,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11.59±4.47)分,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2例、占53.33%;有效25例、占41.67%;无效3例,占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25例、占41.67%;有效24例、占40.00%;无效11例,占18.33%;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电针;帕罗西汀;抑郁症;效果抑郁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的发生、发展不感兴趣,与周围环境表现出不相对应的情绪。

患者发病后常有孤僻、抵触等不良情绪[1],严重的甚至产生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同时对家庭的影响也较为严重,有的家庭甚至破裂。

据相关报道指出,全球的抑郁症发病率为3.1%左右[2]。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电针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抑郁症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抑郁症患者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HAMD评分>18分;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晰;患者及家属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患者;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史者;伴有其他重症疾病。

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发表时间:2019-09-23T13:23:42.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作者:丁木兵[导读] 探究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丁木兵(安徽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目的:探究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行帕罗西汀口服治疗,实验组行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比对照组85.0%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患者治疗1、2、3、4周时HAMD评分、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均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 >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给予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帕罗西汀;无抽搐电休克;自杀倾向;抑郁症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0例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分组治疗研究,借以探究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疾病及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分类》第10版(ICD-10)[1]中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已排除滥用药物者、精神分裂症者、本研究用药过敏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等。

其中,共有46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1.33±8.76)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2.64±0.33)年。

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的临床评价

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的临床评价

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的临床评价徐中利【摘要】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0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66例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患者,根据掷骰子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在此用药基础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对治疗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评分,安全性高.【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08【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帕罗西汀;抑郁障碍;自杀倾向;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作者】徐中利【作者单位】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八科辽宁沈阳 1101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就业压力等,使得很多人心理承受能力日益下降,情绪持续低落,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与缓解很容易演变成为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精神性疾病,尤其是近几年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并且重度或难治性的抑郁障碍发病率较多,并常常伴有自杀倾向,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析在治疗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中联合采用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详见下文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0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66例伴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患者,研究对象符合WHO规定的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1]。

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帕罗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方传 荣
[ 摘 要] 目的 探讨 帕罗西汀联合 无抽 搐 电休 克用 于难 治性 抑郁 症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选取 2 0 1 2年 2月 一
2 0 1 5年 2月进行 治疗的 1 2 0例难治性抑郁症 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 6 0例和观察组 6 0例 , 对 照组 患者单 纯给 予帕 罗西汀进行 治疗 , 观察组 患者采 用帕 罗西 汀联 舍无抽 搐 电休 克方案 进行 治疗 , 对 比观察 两组 患者 的临床 疗效。 结果 对 照组 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4 8 . 3 3 %, 观 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7 6 . 6 7 %, 观 察组显著优 于对照组 ,
致 。说明孟鲁司特 钠联 合 吸入 型丙 酸氟 替卡 松在 支气 管哮喘治疗 中具有较 好的应用效 果 , 能够有 效缓解 患者临
床症状 , 改善肺功能 , 提高治疗 总有 效率e
参 考 文 献
主要 以预防和控制为主 , 目前控制 支气 管哮喘 的药物有 糖 皮质激素 、 茶碱 类药 物 、 白三 烯受 体拮 抗 剂 、 B :受 体激 动
第2 6 卷 第1 l 期
3 讨 论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 0 1 5 年1 1 月
1 3 9 9
松治疗 ) 的治疗总有效 率 ( 9 6 . O %)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 单纯
支气 管 哮 喘 是 发 病 率 较 高 的 一 种 慢 性 呼 吸 道 疾 病 , 该
受 。临床上 吸入 型丙 酸 氟替 卡松也 是 治疗 支气 管哮 喘
常用 的药物 , 该 类药 物是 一种 糖皮 质激 素 , 其 能够 抑制 气 道 的炎症 反应 , 抑制 组胺 酸脱 羧 酶 以及 组胺 形成 , 并 能 够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1 3. 2 2 1 6.
( 1 :1 — ,6 . 1 ) 21 3 2
[5 1 ]王惠 ,张宁 .精 神科 医生职业 倦怠及 相关 因素分析
[ ].中 国 临 床 心 理 学 杂 志 ,20 J 09,1 ( ) 12 7 1 : 1-
11 4.
[1 1 ]贾晓燕 ,朱永新 .医护人员 工作倦怠研究 现状 [ ]. J 现代 医院 ,20 ,6 ( ) —. 06 4 :68
司西 酞 普 兰 治疗 难 治性 抑 郁 症 ,取 得 比单 用 艾 司西 酞 普 兰 明显 的 临 床效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排除伴严重急慢性躯体疾 病 、脑器质性 疾病 的患者 ,排 除
妊娠 、哺 乳 、药 物 滥 用 者 ;无 ME T禁 忌 证 ;患 者 同意 接 C
【 摘 要】 目的 观察无抽搐 电休克 ( E T M C )合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 治性抑郁症 ( R ) 的临床 疗效和安 TD
全性 。方法 将 6 o例难 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 为 ME T合并艾司西酞普 兰组 ( C 治疗组 )和单 用艾司西酞普兰组 ( 对 照组 ) ,共观察 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 量表 (t M 、汉 密顿焦虑量表 ( A A) 评定 临床 疗效 ,采 用副反应量表 t D) A HM (ES T S )评定副反 应。结果 治疗组在 治疗第 2 、4周末 H M A D、H MA评分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有统 计 学意义 ( A P<
之 一。
性抑郁症优 于单用艾司西酞普 兰,具有起 效快 、疗效好 、安全性 高的特点 ,是 目前 治疗难治性抑郁 症的优 选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难治性抑郁 症 无抽搐 电休 克 艾 司西酞普 兰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1 ) H m l nA xe cl H MA) l ia Goa I rs o cl C I t ae n n t h , n , 7 , a io n i yS a t t e( A ,Ci cl l l mpes nSae( G )a b sl eada te1t 2 d n b i i s 4h t e kn o ea aetee c ny ra e tE egn y t cl T S )w sue o ea aete t ,8h w e ed t vl t h f i c .Tet n m r tSmpo S a u i fe m e m e( E S a sdt vl t h u
L a c e g,L a c e g 52 0, C n io h n i o h n 2 00 hia
【 btat Obet e T xlr tee c nyadavr atno oie lcoovlv eay( C ) A s c】 r jci oepoe h f i c n des r co f d de t cnus et rp ME T v i e ee i m f i er i h

a v r e r a to s Re u t Co a e t a ei e,s o e fHAMD.HAMA n te t r u sd ce s d sg i c n l d e s e c in . s ls mp rd wi b s ln h c r so i h wo g o p e r a e i nf a ty i
w t ec a pa n teayfr ek .Al a e t w r asse i 7 i m H mio e rs v cl H MD i si l rm moo rp w e s lp t ns ee s sdwt 1 -e a l nD pes eSae( A h to h o8 i e h t t i

无抽搐电休克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40例对照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40例对照研究
W ANG n Yo g
( ag igH sil i huLaNn 203 C i ) K nNn opa,n o ,i i 111 ,h a t JZ o g n
【 b t c】 Obet e T i p pr i usst l i l uav f c ta uet C n eA t—dsod n m d ie A sr t a jci :hs ae s se eci c r i e etht s eME Tadt n v dc h n ac te f h h i epn et e i n c
21 0 0年 0 9月
中 国 民 康 医 学
Me ia o r a fC i e e P o l g He l d c l u n lo h n s e p e at J h
S p, 01 e 2 0 Vo . 2 FHM No. 7 12 】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l 7期
s o d n dc n . e ei i i e e c ew e h w r s h . i rt r ewe k h f cie r t o e MEC a l s9 4 % , p n e tme ii e Th r sa bg d f r n e b t e n t e t e u s At h e e st e ef t ae f h f o e e v t T t n 6. 2 e i a d 8 . 8 f rt eoh r e m. h e ut r e y co e Co c u i n :T e ME T c n t a h e r s in q ik y a d ef ciey: s n 9 2 % o h t e a T er s l a ev r ls . n l so s h C a e t e d p e so u c l n f t l e — t s r t e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nf a t ( i ic n P<00 rP<00 ) h wo ru h v o df rn e n T S c rs g i .5 o .1 .T e t go p a e n iee c i E S soe .Co c u i n MEC o ie wt ao eie i n ls o T c mbn d i P rx t s h n
fu t e k n o ae h e e c r u t h c n r l d r u c o dn t o rh w e e d c mp r d t e r s a h g o p o t e o t l go p a c r i g o HAMD、 r oe HAMA c r s e r a i g h i ee c i s o e d c e n .T e d f rn e s s
Pao ei i 出 e te t n o r fa tr d p e so . M et rx t ne n r ame t f er co y e r s in hods 7 p te t wi 2 ai ns 出 r fa t r d p e so wee a o y er co y e r s in r rnd ml dii d i o vde nt
【 b ta t Obe t e o xlr h c r i e et n sfy f m dfd lcoov lv te p ( E T cm i d i A sr c 】 j ci T epoe e ua v fc v t te a d a t e o o ie eet cnus e h r y M C ) o bn wt i r i a e h
rsac ru n 3 eerh go p( = 6,MEC o ie t ao eie n o t lgo p ( = 6 sn l aoeie o e k .T e ciia fc c T cmbn d wi P x t )a d c nr ru n 3 ,ige P rx t )fr 4 w e s h l c le a y h r n o n n i
e e t e a d s f o P r x t e i er co e r si n f ci v n ae t ao ei n r f tr d p e s . n a y o
末、 2周末及 4周末显效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显著性 P<O0 . 5或 P< .1 。两组 T S 分值无差异 。结论 无抽搐电休 00 ) ES 克合并 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帕罗西汀具有起效快 、 疗效好 、 良反应少的优点 , 不 值得 临床推广和应用 。 罗西汀 ; 脑源性神经 营养 因子 ; 药物治疗
[ 中圈分类号】R 4 . 79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7— 7 12 0 )0 1— 3 6 3 9 0 (0 83 - 8 0
A Co p r tv Su y f M o i e El c r c n ul i e m a a ie d o df d i e t o o v s v The a y r p Co b ne m i d wi h Pa o tne i he Tr a m e f Re r c o y De r s i n t r xe i n t e t nt o f a t r p e s o
Z HU n Ho gme BIJa h o HANG a i in a Z Qjn
De a t n f C i ia s c oo y Weh i E o o c De eo me t Z n s i l pr me to l c l P y h lg , n i a c n mi v lp n o e Ho p t ,W eh i C t , h n o g 2 4 0 a ia i S a d n 6 2 5 y

论 著 ・
~ 28 l 第6第O 0年0 4 3 0 月 卷 期
无 抽搐电 合并 西 治疗难 抑郁 对 研究 休克 帕罗 汀 治性 症的 照
朱红梅 毕见 好 张 倩
(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医院临床心理科 , 山东威海 24 0 ) 6 2 5 【 摘要】目的 探讨无抽搐 电休克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7 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 为 MC E T合并帕罗西 汀组 ( 研究组 ) 和单用帕罗西汀组 ( 对照组 )每组均为 3 , 6例 , 观察 4周 。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 量表、 临床总体评定量表评定 临床疗效 , 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 。结 果 根据 H MD、 A A H MA评分 , 研究组在治疗 1 周
w r asse y H mio ersi an c e ( M , a io n iy SaeHA ee s sd b a ln D pes n R t g Sa HA D)H m ln A x t cl( MA)ad Cii l a I pes n C I。 e t o i l t e , l c Gol m rs o ( G ) n na l b i A d tes e e『 t w r ass d b ra e tE egn y t cl ( E S . s lsT ee eti bt ro r . cn n n h i c ee ses yTet n m retSmp msSa T S ) Re ut h f c S et n fs s od ad d es e m o e e i 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