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

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第一篇:无抽搐电休克护理常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目的对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精神药物不能耐受者,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
(二)注意事项 1.治疗前(1)请配合护士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以便了解您的身体状态是否适合接受治疗。
(2)因为治疗时需要打麻药,为了您的安全,所以请在治疗前6h禁食、禁水。
(3)请配合护士取下活动益齿、发夹和各种饰品、解松衣扣及腰带,以便治疗的顺利进行。
(4)临治疗前排空大小便。
2.治疗后(1)请卧床休息,起床时动作应缓慢,下床活动时走路要慢,如觉不适可与护士联系,护士会帮助您。
(2)为了您的安全,还需禁食至少2小时,等意识完全恢复后方可进食、进水。
(3)治疗后若有何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改良电抽搐治疗及护理改良电抽搐治疗是应用肌肉松弛剂与麻醉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治疗,其并发症尤其是运动系统并发病少于传统电抽搐治疗。
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已被临床广泛运用。
一、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适应证(1)抑郁症,尤其重度抑郁症、有强烈自杀念头、自杀行为的患者。
(2)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如木僵、违拗、缄默、拒食。
(3)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紧张症状群。
(4)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精神障碍患者。
禁忌证,1.大脑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及其他增加颅内压的病变。
2.骨关节疾病3.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4.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
5.严重的肝、肾、呼吸系统疾病。
6.青光眼、视网膜脱落。
7.嗜铬细胞瘤。
8.老人、儿童及孕妇治疗方法(1)让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保持自然伸直姿势,解松领口和裤带。
(2)治疗前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
按患者年龄、体重给予丙泊酚缓慢静脉推注,诱导患者入睡,待患者出现哈欠、角膜反射迟钝时,给予0.25%琥珀胆碱(司可林)静脉注射,观察肌肉松弛程度。
当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全身出现肌纤维震颤,呼吸变浅,全身肌肉放松时,给患者戴上软泡沫小型牙垫,并用简易呼吸器给患者持续加压给氧,即可通电治疗。
最新精神卫生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1(1)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一、管理制度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5、消毒隔离制度6、查对制度7、科室安全制度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三、设施配备四、患者筛选五、操作规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操作规范目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及质控点(试行) (2)电休克治疗术前准备 ..................................... . (1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试行)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MEC啲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现制定以下工作流程。
一、术前准备(一)医生1、完善术前检查体格检查内容:肺部、心脏、神经系统体检等。
病史询问:是否存在新近骨折病史,是否存在麻醉药品过敏史。
辅助检查:心电图、血钾、生化检查、视情况完成胸部摄片检查。
药物调整:根据MECT治疗操作规范调整药物(见附件)。
2、术前讨论科室讨论:一、二、三医师必须参加术前讨论,全面分析患者病情,讨论内容包括MECT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麻醉适应症及禁忌症(见附件)、躯体状况、注意事项。
扩大讨论:患者躯体疾病等特殊情况时,病区可以邀请治疗师、麻醉师及院内会诊医师参与术前讨论。
术前讨论记录:经管医师认真做好术前讨论记录(具体见附件)。
3、告知经管医师要详细告知患者监护人相关事项,内容包括治疗适应指征、治疗技术介绍、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疗效评估等,消除家属紧张恐惧心理,征得家属理解与合作。
患者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针对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还应详细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如治疗前 6 小时内禁饮食, 4 小时内禁饮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医嘱及交班治疗前一天,医生向护理交班,做好术前准备(具体内容见护理术前准备)。
治疗当天医生应在晨会上就接受治疗患者交班。
(二)护理病区值班护士:治疗前 6 小时内禁饮食, 4 小时内禁饮。
每次治疗前应测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
首次治疗患者需测体重。
术前要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经治医师。
特别是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提醒经治医师。
(三)MECT台疗室数据统计:每天下午统计次日接受治疗的病人数。
术前访视病人:治疗师与麻醉师在每天下午到各病区访视病人,包括次日即将接受治疗的病人和已经接受治疗病人的疗效,并参与特殊病人的术前讨论。
MECT室-无抽搐电休克诊疗操作规范

无抽搐电休克诊疗操作规范
1、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争取病人更好合作。
2、术前准备工作: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各种急救设备,
麻醉药品以及患者的皮肤清洁等。
3、放置多参数监护系统。
4、安放EEG、MECT治疗电极(双颞部)。
5、建立静脉通道。
6、开机:接通电源,根据能量百分比设定治疗量。
7、使用抗胆碱药物: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
8、使用麻醉药物进行麻醉。
9、给氧:用加压通气给予100%纯氧,频率为12~16次/分,持续
到自主呼吸恢复。
10、注射松肌剂全身肌肉松弛后通电。
11、插入口腔保护器。
12、治疗:在获得麻醉师同意后,按治疗键。
13、发作停止后取出口腔保护器,继续给氧到病人恢复自主呼吸。
做好当次治疗记录。
14、MECT术后病人需在治疗室内观察3分钟后,生命体征无异常
方可送回麻醉恢复室。
周口川汇精神病医院MECT治疗室。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心整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简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进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反应。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优点:安全有效,能客观反映病人的治疗指标,扩大了治疗范围,避免了传统电休克的副作用,对认知功能损伤小,能为病人及家属接受,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诊治质量。
二、适应症1、重度抑郁症自伤、拒食的病人2、躁狂症极度兴奋冲动、伤人和毁物的病人3、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4、药物不起作用的病人5、其他非精神疾病临床疾病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和顽固性惊厥类疾病。
三、禁忌症:1、不稳定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供血不足性心力衰竭以及瓣膜性心脏等。
2、高血压:血压增高时,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病人血管破裂的风险增高。
3、脑肿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
4、近期脑梗的病人。
5、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踹、肺炎等。
6、身体状况在ASA(美国麻醉学会)4或5级麻醉风险(1级危险性最低,5级危险性最高)四、实验室检查和注意事项无抽搐ECT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
要进行ECT的病人需要一份完整病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另外,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安全应进行以下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的异常通常并不是为拒绝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使医生知道病人的躯体异常情况并在ECT前给予恰当的处理。
):1、血常规(全套血细胞计数);2、尿常规;3、血生化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4、空腹血糖;5、胸片;6、心电图。
为保证无抽搐ECT治疗的安全,ECT前应注意下列事项:1、从治疗前午夜起禁食;2、(尽可能地)停用精神病药物、锂盐及止痉类药物;治疗前夜镇静剂最好减半。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急预案及流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应急预案及流程
无抽搐电休克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治疗时患者可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舌根后坠而影响通气功能,甚至出现心排出量减少,低血压、心跳骤停,心律失常等现象,为防止意外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治疗室备有氧气、气管插管用物、面罩、吸痰器、吸
痰管、监护仪及抢救药品等急救物品,并保证处于备用状态。
2、治疗前核对患者是否有治疗禁忌症,是否已经禁食。
3、治疗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治疗前按医嘱使用阿托品,治疗后意识未恢复者,使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及生命征情况。
5、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心率失常、低血压等情况,
应协助医生对患者实施抢救,密切观察生命征直至平稳。
如果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应立即给予电动吸痰。
如果出现呼吸机麻痹或舌根后坠应给予人工呼吸、放入口咽通气管等方法保持气道通畅,并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6、与病房护士做好病情交接。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用物准备】治疗机、治疗床、头枕及胸枕各1个,盐水或导电胶、牙垫、约束带、吸氧装置、吸引器、呼吸机、开口器、舌钳、抢救用药、治疗盘、注射器(50mL、2mL)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1.治疗前(1)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以解除患者对治疗的误解和顾虑,取得患者合作。
(2)治疗前12h禁食、禁水,治疗前30min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准备好各类治疗用药。
(4)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防止便溺于床上。
2.治疗时(1)协助患者仰卧于治疗台上,四肢自然伸直,不合作者给予约束。
(2)松解患者衣领、裤带,查看口腔,取下活动义齿、眼镜、发卡等。
(3)安抚患者,减轻焦虑、恐惧。
(4)将血氧探头夹于右手中指上。
(5)建立静脉通路。
先注入生理盐水10mL,证明在血管内,然后遵医嘱依次注入抗胆碱药(硫酸阿托品)、麻醉药物(丙泊酚或硫喷妥钠)、肌松药(氯琥珀珀胆碱)。
肌松药注入速度要慢,并严密观察。
(6)当胸式呼吸停止,出现腹式呼吸及颊部、胸部肌肉震颤时立即终止给药。
保留静脉通路。
(7)协助医生将牙垫置于患者上下白齿间,以保护唇齿和舌头。
(8)通电治疗,将患者头垫起并后仰,行活瓣气囊加压人工呼吸,同时给氧,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9)拔出静脉针头,将患者用平车推入观察室,专人监护。
3.治疗后(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困难。
(2)在意识障碍过程中,防止坠床和摔伤,监测呼吸、脉搏,直到患者意识完全清醒。
清醒过程中如出现躁动不安可给予保护性约束,必要时加床挡。
(3)患者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按医嘱进食、进药。
(4)观察注射部位,如出现肿胀,轻度或较重的紫斑要遵医嘱给药外敷。
【注意事项】(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一定要按时禁食、禁水,否则停止当日治疗。
(2)严防药液外漏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3)严格查对制度,防止差错。
(4)在给予患者治疗电刺激时,不可插入硬塑料的通气管道,以防切齿受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流程术前准备在我院MECT治疗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方面,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流程。
一)医生1、完善术前检查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肺部、心脏、神经系统等方面。
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新近的骨折病史和麻醉药品过敏史。
此外,还需要进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钾、生化检查和胸部摄片检查等。
根据MECT治疗操作规范,医生需要调整药物(详见附件)。
2、术前讨论科室讨论需要由一、二、三医师参加,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并讨论MECT适应症和禁忌症(详见附件)、麻醉适应症和禁忌症(详见附件)、躯体状况和注意事项等。
在患者躯体疾病等特殊情况时,病区可以邀请治疗师、麻醉师及院内会诊医师参与术前讨论。
经管医师需要认真记录术前讨论内容(详见附件)。
3、告知经管医师需要详细告知患者监护人相关事项,包括治疗适应指征、治疗技术介绍、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评估等,以消除家属紧张恐惧心理,并征得家属理解与合作。
患者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和麻醉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对于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还需要详细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如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医嘱及交班治疗前一天,医生向护理交班,做好术前准备(详见护理术前准备)。
治疗当天,医生应在晨会上接受治疗患者交班。
二)护理病区值班护士需要在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
每次治疗前应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首次治疗患者需测量体重。
术前要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经治医师。
特别是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提醒经治医师。
三)MECT治疗室数据统计:每天下午统计次日接受治疗的病人数。
术前访视病人:治疗师与麻醉师在每天下午到各病区访视病人,包括次日即将接受治疗的病人和已经接受治疗病人的疗效,并参与特殊病人的术前讨论。
四)病人交接待治疗区应设置专人护理。
针对兴奋躁动病人,可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在我院的待治疗区硬件及人员配备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原则上会控制待治疗病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规范一、管理制度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
2、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术前会诊、讨论制度,术后访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仪器保养制度,麻醉药品管理制度,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麻醉访视制度)3、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4、抢救药品管理制度5、消毒隔离制度6、查对制度7、科室安全制度8、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制度。
9、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
10、各级专职人员工作职责。
11、意外事件及急救(应急)预案。
二、操作人员三、设施配备四、患者筛选五、操作规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工作制度(1)无抽搐治疗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无抽搐治疗由业务院长及医务科统一领导,治疗室主任具体指导下,无抽搐治疗室全体医护人员实施具体治疗工作。
(3)无抽搐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具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高尚的医德医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的治学态度。
(4)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室的一切规章制度。
各类人员应牢记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和文书资料。
严格依法管理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抢救药品和各类医疗设备。
(5)无抽搐治疗的全体医务人员要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确保无电抽搐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如遇病人病情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时,要立即组织抢救并急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应立即向医务科或院领导汇报。
(6)无抽搐治疗室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院领导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
麻醉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
术中每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
必要时给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
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
术中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8、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
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9、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术前会诊、讨论制度1、麻醉前一天由专人或实施麻醉者到病房访视病人。
2、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
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建议或补充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并商讨最佳手术时机。
3、估计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进行ASA评级,选定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药.开麻醉前医嘱。
4、向病人介绍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解除病人思想顾虑,使之增强信心。
5、向病人家属介绍病情和麻醉有关情况,填写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办理家属或患者本人签字手续。
6、认真填写术前会诊单。
7、手术当天早会由会诊者向全科报告会诊情况,决定麻醉方法,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重点进行讨论,制订合适的麻醉实施方案,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对策。
8、麻醉前讨论在科主任主持下认真进行,必要时向医教科汇报备案.并记载入病程录内和通知经管医师。
术后访视制度1、一般应在术后24小时内对麻醉后病人进行首次随访,特殊病人特殊情况随时加强随访,以了解麻醉后医嘱执行情况和有关麻醉并发症等。
2、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必要时在病程录上记录。
3、遇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经治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随访至情况好转。
4、发现麻醉后严重并发症,必须在科内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吸取教训,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5、如发生麻醉意外、事故、差错按医疗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安全防范制度1、经常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加强麻醉科全体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2、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并进行奖罚。
3、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不论施行何种麻醉都要求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四落实。
熟悉紧急用品的位置。
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等应急操作技能和心肺脑复苏技术。
4、凡遇危重疑难病人,上级医师,科主任要亲临第一线,负责医师要密切观察病情并随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严格查对制度,熟悉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用药需二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
熟练掌握麻醉机、呼吸机及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并具备正确判断伪差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6、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品时,严防起火爆炸。
室内各种气体钢瓶要有醒目标记,用后空瓶应移出手术间并挂牌表明。
接触病人的电器设备严防漏电。
7、应加强管理,要有相应的质量和安全保证制度,不断总结经验,保证治疗效果,确保病人安全。
药品管理制度1、麻醉中消耗的药品,于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科医师书写处方,专人领取或进人电脑统一管理。
2、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3、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如哌替啶、吗啡、芬太尼等实行“六专”(专人、专柜、专锁、专册、专处方、专交班)管理,班班交接,定期清点。
(专册:包括病人姓名、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用量、残药处理等)。
4、抢救用药品要定量保管,并按规定地点和顺序放置,保证供应。
及时补充消耗药品和清理过期失效药品。
5、药品一律不准出借。
仪器、设备保管制度1、贵重仪器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严格按规程操作。
使用人员须经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违章操作如损坏机器,按院赔偿规定负责赔偿;如造成病人痛苦或并发症的,按医疗过失有关规定处理。
2、平时要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发现故障后,应报告仪器保管负责人和科主任,并填维修单,向维修部门提出请修。
3、建立贵重仪器档案,包括购买时间、价格、验收报告、启用时间、使用说明书、维修记录等等。
4、定期请设备科维修保养,包括内部清洁除尘,性能检测,仪表数据校准,易损件定期更换,电器安全监测等。
5、计量设备要定期鉴定,并将鉴定结论粘贴在设备上。
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1、由专人负责麻醉用具的请领、保管。
2、在每个病人进行麻醉操作前后,麻醉者均应用肥皂或消毒剂及清水冼手,入手术室前应按规定着装。
3、麻醉机、回路、抽吸设备等处理;(l)每个病人麻醉结束后,所有可废弃的物件如吸痰管、气管导管、牙垫、螺纹臂等一次性用品,应按感染质控管理要求放在手术室指定的地方统一处理,不废弃的物品如呼吸囊,双腔导管等,应用流水冲洗后放人薰箱或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
(2)所有不废弃的金属器具应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3)咽喉镜在每次使用后,用水及消毒液冲,酒精擦净。
遇有传染病者,必须用消毒水浸泡。
检查电源处于备用状态。
(4)麻醉结束后,用去污剂抹洗麻醉机、手推车、监护仪等。
操作人员岗位要求1、操作人员须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并取得岗位培训证书。
2、操作人员岗位:一个治疗小组(以一台治疗仪器配置)精神卫生专业执业医师一名、麻醉专业执业医师一名、护士一名。
工作职责MECT治疗医师职责(1)在治疗室主任的具体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做好选送病人的科室联系协调工作,安排确定治疗时间。
(2)负责治疗病人的适应症及知情同意书的复审工作。
必要时提出补充检查意见。
核对医嘱,接触患者,了解病史及躯体情况。
查对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胸片)等。
掌握禁忌证,排除禁忌患者。
查对知情同意书签署是否完整。
建立患者治疗单并及时做好记录、登记。
操作前查验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情况。
观察和监护患者发作和恢复过程。
(3)与麻醉师,护士密切配合,负责确定治疗的具体时间。
选择电刺激强度、通电刺激持续时间和组织具体实施工作。
(4)现场负责意外事件的救治工作。
安排病人治疗后的复苏护理。
负责评定疗效。
(5)讨论制定治疗副反应的处理意见和发生意外的急救措施,与主管医师共同确定病人治疗次数。
(6)负责每次治疗前后各类评定量表及治疗记录单的填写,收集,保存工作。
(7)按要求统计各类数据。
汇总各类资料并按时上报有关部门。
MECT麻醉医师职责(1)在治疗室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病人的麻醉工作。
参与治疗中各种意外事件的救治。
(2)按麻醉质控手册要求,作麻醉前访视和谈话。
查对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胸片)等(3)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保障治疗的顺利安全。
(4)治疗前应对各种麻醉仪器设备、抢救用品,治疗药物的准备情况予以复查,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工作。
(5)熟练掌握麻醉的禁忌征,排除麻醉禁忌患者。
确定病人麻醉用药剂量。
准确应用麻醉技术。
操作前查验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状况,操作时使用面罩、氧气、牙托位置要准确。
(6)严密观察麻醉过程的效果和反应并做好麻醉记录。
(7)观察和监护患者治疗的发作和恢复过程,做好麻醉访视工作。
(8)做好与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协作、配合工作。
(9)对特殊患者(如儿童、高血压患者、孕妇)的治疗,应同会诊医师、科主任、治疗医师一起,共同讨论治疗及麻醉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意外的救治措施,共同探讨及确定麻醉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10)负责对治疗后的麻醉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工作。
(11)与治疗医师共同做好临床总结和开展科研工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MECT护理人员职责(1)在科主任及治疗医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无抽搐治疗的护理工作。
(2)做好治疗前各类仪器、设备、药物及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
确保仪器、设施正常运转。
(3)核对患者的病室、床号、姓名,指导患者卧治疗床。
(4)严格执行各类医嘱,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静脉穿刺,准确应用麻醉剂量和肌松剂量,确保药物安全注入。
(5)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发作状况及面色、呼吸、指甲床颜色和恢复过程。
(6)治疗后协助将患者从治疗床移至复苏床。
(6)严格执行治疗室、器具、用品消毒隔离工作,注射器消毒后毁形。
(7)负责无抽搐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作。
参与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抢救及复苏护理工作。
(8)负责对存在与治疗室内静脉麻醉药品的依法管理。
(9)认真做好治疗室消毒隔离工作。
(10)做好科室物品的购、领、送、修,财产的清点与管理。
(11)负责病员治疗前后与病区护士查对、交接工作。
(12)做好与临床医师、麻醉医师协作、配合工作。
患者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1)病区主管医师应严格按无抽搐电疗的适应证及术前检查要求(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胸片)认真填写治疗申请单。
(2)病区主任复查患者,并确定无禁忌证,签字同意后,方可将治疗申请单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