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咪唑联合奎莫特软膏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疗效观察
咪喹莫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抗肛周尖锐湿疣复发疗效观察

续 6周 ; : B组 的治疗 基础上 , C组 存 待创面愈 合后外用 5 %咪喹
莫 特凝 胶 ( 欣利 迪 , 明 四川 明欣 药 业 有 限责 任 公 司 , 号 0 0 0 ) 批 9 2 1 涂 患 处 , 疗 前 清 洁 患 处 , 一 薄 层 于 皮 损 及 周 围 2 m处 , 8 治 涂 c 6~ h 后 用 清水 清 洁 , 周 3 , E睡前 使 用 , 续 8 。 每 次 隔 t 连 周
21 2第9第 期 0年 月 4 4 1 卷
・ 临床 探 讨 ・
咪 特联合 菌多 核酸抗肛周尖 疣复发 喹莫 卡介 糖 锐湿 疗效观察
沈 建 国
( 中国医大绍兴医院皮肤科 , 浙江绍兴 3 2 3 ) 10 0 [ 要】目的 观察 咪喹莫 特联合卡介 菌多糖核酸抗 肛周尖锐湿疣 复发 的疗效 。 方法 8 摘 9例患者 随机分为 A、 C三组 , B、 A 组 2 例单纯采用高频 电离 子治疗机清 除疣体 ; 1 B组 3 4例存 A组的基础上加 , 卡介菌多糖 核酸肌注 ; q J C组 3 4例 存 B组的 基础 上局部外用咪喹莫特凝胶。 结 果 A组复发率 8 . B组复发率 5 . C组复发率 1 . 结论 咪喹莫特联合卡 1 %, 0 00 %, 7 %。 6
本 资 料 主 要 探 讨 剖 宫 产 术 后 发 生 子 宫 内膜 异 位症 患 者 的 治
[ 徐银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 1 3 ] 2 1 内 子宫 膜异位症 8 例临床分栅 . 中国实用医
药 ,0 8 3 3 ) 14 15 2 0 ,( 6 :8 — 8 .
疗, 在患者入 院时根据 患者 的意愿 , 我们采取手术 治疗 与保守治 疗 两种方式 。存治愈率方 面,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两年 , 见 未
左旋咪唑内服联合中药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综上所述,脑心通胶囊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 死可提高疗效和改善血清中VEGF、Ang-2指标。
[参考文献]
[1]杨 廷 海 , 张 洪 伟 , 殷 建 保 , 等 . 脑 心 通 胶 囊 联 合 尿
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
VEGF、Ang-2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关键词] 多发性趾疣;左旋咪唑;中药
多发性跖疣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跖疣主要是由乳头 多瘤空泡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对足底与足趾感染会产生表 皮良性赘生物[1]。多发性跖疣的病因与皮肤外伤及摩擦有 关,且跖疣也容易接种感染,这是的病变部位常常会出现 较厚的角质层,这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我科用左 旋咪唑口服联合中药复方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7,12(10):1405-1407.
[2]刘 娟 云 . 脑 心 通 胶 囊 联 合 尿 激 酶 溶 栓 治 疗 急 性 脑 梗 死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 (16):34-36.
[3]董桂英.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Ⅱ的影响[J].中 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4):52-57.
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作者:汪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8期【摘要】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左旋咪唑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
方法 45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液氮冷冻喷雾疗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治疗,肌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商品名:斯奇康)2 ml(16周岁以下者1 ml),隔2 d 1次,同时口服左旋咪唑50 mg, 3次/d,每2周连服3 d。
两组疗程均为4周。
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 P【关键词】多发性跖疣;液氮冷冻;卡介菌多糖核酸;左旋咪唑;疗效多发性跖疣(verruca plantaris)是指发生在足跖部的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所引起表皮良性赘生物,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染,亦可因搔抓自身接种传染,且呈多发性。
好发于足跟、跖弓或趾间受压处[1]。
目前多发性跖疣治疗方法较多(包括物理疗法、内、外用药治疗等),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较高,不易治愈,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2]。
作者对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25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和左旋咪唑治疗,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皮损主要分布在趾间、足跟、足底等受压及及摩擦部位,且每例患者疣体数目10~35个,皮疹直径0.2~2 cm。
入选标准:①纳入患者均符合跖疣诊断标准[3]。
②近3个月内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 1个月内未行局部治疗。
③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系统性疾病。
④能按规定治疗及随访。
按就诊次序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9~60岁,平均年龄23.6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 8.3 个月。
咪喹莫特乳膏

咪喹莫特乳膏咪喹莫特乳膏咪喹莫特最早由美国3M制药公司研制开发成功,1997年2月通过美国FDA批准,1997年1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商品名Aldara。
后又有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剂型为软膏剂和霜剂。
主要治疗尖锐湿疣。
目录咪喹莫特介绍[1]【丽科杰药理作用】 1.药效学:咪喹莫特,属咪唑喹啉类化合物。
是一个小分子免疫调节剂。
其治疗外生殖器/肛周疣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本品不具有直接抗病毒活性,也不引起直接的、非特异的细胞溶解破坏作用。
但临床前研究提示本品可能通过诱导体内包括INF-α在内的细胞因子而产生抗病毒活性。
这些发现的临床相关性尚不清楚。
2.毒理学:大鼠和小鼠皮肤给药,每周3次,连给4个月。
大鼠0.5和2.5mg/kg 可见体重下降,脾重量增加。
局部皮肤刺激(严重红斑、轻到中度水肿、脱皮、结痂)比在人身上观察到的严重。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上皮溃疡和角化过度等上皮炎症,没有观察到无副反应的剂量。
小鼠皮肤给药4个月未见上述变化。
小鼠0.4mg/kg(大约临床人用剂量的2倍)是安全剂量。
致突试验表明:没有一个遗传毒理学试验发现咪喹莫特有诱变活性。
用大鼠所做的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影响生殖。
在哺乳期间动物的存活和生长都是正常的。
不影响子代交配。
在大鼠或家兔的致畸研究中,没有发现咪喹莫特有致畸作用。
药代动力学吸收非常迅速,5min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水解半衰期为7~8 min,30~60 min后活性母体阿昔洛韦血浓度达峰值,明显快于直接口服阿昔洛韦(90~120min)。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7±13)%,是阿昔洛韦的3~5倍。
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14个组织,可达胃、小肠、肝、肾、皮肤等组织,尤以淋巴结、皮肤中的浓度最高,是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首选药物。
代谢产物主要从尿液排除,其中阿昔洛韦占46%~59%,8-羟基阿昔洛韦占25%~30%,9-羟基甲氧甲基鸟嘌呤占11%~12%。
口服或静注相同剂量,未代谢的原药分别占0.5%和6%,说明本品更适合于口服给药。
咪喹莫特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床 用 药 过 程 中应 注 意 严格 用 药 频 次 和 用 药 剂 量 。
I 关键词 1 咪喹莫特 ; 药品不 良反应 ; 皮肤损 害 【 中图分类号 】 R 7 . 9 95 【 文献标识码 】 A l 文章编号 】 1 7 6 2—8 5 (0 20 —0 7 172 1)3 1 6—0 3
o c re e e a e sa tra p ia in. trd u t d a l d h t r p t y mo t ai n swe e c r d No s v r d e s r g c urd sv rl we k fe p l t c o Afe r g wi r wa e e o ah , h n a s t t r u e . e e e a v r ed u p e
【 KEY ORDS I q i dAd es rg ecin S i l i W l miumo ; vr du at ; kn e o e r o s n
咪喹莫特 (miumo 是 由 3 i q i d) M公 司开发研制 的 咪唑 喹啉胺类 免疫 应答调节药 【, 7 1 19 年最 先在美 国 】 9 上市并 成为 F DA批准 的第一个外 用治疗 外生殖器 疣 的免 疫调 节药 物 , 已进入 全球 4 多个 国家 。本 品 现 0 为 T l样受体 7 8 ol , 的配体 , 过刺激单 核细胞 、巨噬 通
起休止期脱发和多形红斑等症状 [2。 22 1】 -
此 类不 良反 应 的机 理 可能为 咪喹莫 特 经皮 吸收 后全身免疫 活化 , 特别是在 因某种原 因而增加 了用药
消疣散联合左旋咪唑搽剂治疗口腔尖锐湿疣30例

治疗逐步在发挥作用 。
3.2.2 两组 6个月治愈 率与复发率情况 比较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 6个月终期疗效 比较
例
附子理气散结止痛 ,活血化瘀 ,疏通经 脉 ,气血通畅则赘疣 自消 ; 土贝母解毒 、散结 ,善治 乳痈 、瘰疬 、疮疡 肿毒 ,《百草镜 》“能 散 痈毒 、解广疮结毒、敷恶疮 ”;鼠妇破 瘀通 经 、利水 解毒 ,主治 各 种赘疣 、口腔炎 、牙龈炎 、鹅 口诸疮 ,《本 草述 录》“能 化癜瘕 、破 血而消坚 ”,单独应 用就 有 明显 的去 疣效 果 ;芒硝 润燥 软 坚 ,清 热消肿 ,用于一切皮肤疮疹 ,外敷 消炎去 肿止痛 ,加快 局部淋 巴 细胞生成 ,有抗病毒 、抗感染 作用 ;乌梅炭 收敛止 血消肿 ,《刘 涓 子鬼遗方 》有乌梅治一切疮 肉出的描述 ,现代 医学也证 实 ,乌 梅 炭外敷能 消疮 毒 ,可治 胬 肉外 突。此外 ,蒲公 英、乌 梅、香 附子 、 芒硝有抗 多种 病菌作用 ,防止继发感染 。诸药合用疗效加 强 ,共
6o例患者均为首 次来 门诊 就诊 的初发 患者 ,年 龄 22岁 ~ 42岁 ,其 中男 46例 ,女 14例 ;尖锐湿 疣发生 的部位依 次为舌 下 系带 处 33例 ,舌两侧处 24例 ,咽喉处 3例 ;病 程 25 d一40 d,平 均 32.5 d。以在 口腔内发生的部位 为单 位 ,随机分为治 疗组 30 例 ,对 照组 30例 。两 组一 般 资料 经统 计学 处理 无显 著性 差异 (P>0.05),具 有 可 比性 。 1.2 临 床 表 现 及 诊 断标 准
录 ,每月复诊 1次 ,连续 复诊 5次 ,满 6个月做疗效判定 。
围处 于萌发状态的隐性湿疣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
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43例临床观察

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43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方法8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
治疗组采用电灼治疗后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待创面愈合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仅给予电灼治疗。
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0.93%和5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所有患者术中均感局部麻醉时较疼痛,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电灼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关键词尖锐湿疣;电灼;咪喹莫特;卡介菌多糖核酸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常发生在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染。
引起CA的HPV主要是HPV-6、11、16、18等型,其治疗原则是局部去除疣体,辅助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药物[1]。
本科采用电灼去除疣体,辅以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外用并系统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CA,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科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85例,经醋酸白试验证实,符合CA入选标准[2]。
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24.5±6.8)岁;病程7 d~3个月,平均病程(30.0±20.6)d。
疣体数目3~20枚,单个皮损面积0.2 cm×0.2 cm~1.0 cm×1.5 cm。
男性皮损多位于冠状沟、包皮、系带及肛周;女性皮损主要位于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及肛周。
所有患者近3个月内未接受系统及外用药物治疗,愿意接受电灼及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外用并系统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排除出血性疾病、局部感染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
左旋咪唑治扁平疣治愈率100%

• 外文名称 levamisole • 药品名称 左旋咪唑 • 是否处方药 处方药
• 主要适用症 用于驱蛔虫及勾虫 • 剂型 片剂 • 是否纳入医保 纳入
目录
1 药品简介 2 功能主治 3 用法用量
4 不良反应 5 药动研究 6 药理研究
7 临床研究
药品简介
左旋咪唑 规格:片剂:盐酸盐,每片含基质 15mg、25mg、50mg。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减退的病人慎用,肝炎活 动期忌用。 左旋咪唑[1](levamisole),由消旋四咪唑与 d-樟脑-10-磺酸环 合,再水解成盐而得。或由 DL-四咪唑经拆分,用烧碱中和,得到 L四咪唑,最后成盐而得。 功能主治折叠
分析固体噻唑类驱虫药物左旋咪唑的热分解过程.采用热重分析与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药物左旋咪唑的热分解动力学,计算 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 E、A、γ;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的有机物结构的 键长、原子静电荷研究了热分解机理,推断了热分解机理和产物及贮 藏期.用热分析研究固体药物左旋咪唑的热分解过程方法简便,结果可
左旋咪唑 (2)病理学改变:EAE 组 CNS 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脑干 和脊髓处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血管套形成,噬神经现象:神经细胞肿胀、 变性、坏死.Kluver&Barrera 髓鞘染色发现,广泛的神经髓鞘变性、脱 失,以脑干、脊髓和小脑等为著,但轴突相对完整.LMS1 及 LMS2 组大鼠 CNS 炎性浸润和脱髓鞘呈加重趋势.LMS3 组于复发期出现炎症浸润及 脱髓鞘改变.CFA 对照组大鼠均未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 (3)免疫组化结果:与 CFA 对照组相比,EAE 组大鼠 CNS 内 GFAP 和 IgG 表达明显增加.与 EAE 组相比,LMS1 及 LMS2 组 GFAP 和 IgG 表达 明显增加;于复发期,LMS3 组可见 GFAP 和 IgG 的表达.和 CFA 对照组 相比,EAE 组大鼠 CNS 内的 MCP-1、MIP-1α 表达量升高.和 EAE 组相 比,在发病高峰期,LMS1,LMS2 组大鼠 CNS 内 MCP-1 的表达量明显升 高(P<0.01):LMS1 组大鼠脑干 MIP-1α 明显升高(P<0.01),LMS1、 LMS2 组大鼠腰髓 MIP-1α 升高(P<0.05).在复发期,LMS3 组大鼠 CNS 内 MCP-1、MIP-1α 的表达。 (4)原位杂交结果:与 CFA 对照组比较,EAE 组大鼠 CNS 内表达 MCP-1、MMP-2、ICAM-1mRNA 阳性细胞数目增加,且以大脑皮层 及脑干表达明显.与 EAE 组比较,LMS1、LMS2 组大鼠大脑内表达 MCP-1 、 MMP-2 、 ICAM-1mRNA 阳 性 细 胞 染 色 数 目 增 加 (P<0.01).LMS3 组于复发期可见 MCP-1、MIdP-2、ICAM-1mRNA 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1)LMS 免疫前给药能加重 Wistar 大鼠 EAE 临 床症状,加速病情进展,加重炎症浸润及髓鞘脱失.LMS 免疫同时给药能 增加 Wistar 大鼠 EAE 的发病率,且加重临床症状,加速病情进展,加重炎 症浸润及髓鞘脱失.LMS 免疫后阶段给药可导致 Wistar 大鼠 EAE 的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及足缘等处 , 甲周 疣发生 于 甲周 , 甲下 疣在 甲床 。丝 状疣 皮 一 细 长 丝状 突起 。 指状 疣有 时为一簇 集多个 参差不 齐 的指 状突起。④皮 疹特 点 : 丘疹 , 面角化 小 表 粗糙 , 坚硬 。呈 灰黄 、 黄或污 褐色 。⑤ 污 自觉症 状 : 。⑥ 病 程 : 程慢 性 , 无 病 1~2 年。⑦预后 : 自限性 , 自行 消退 。⑧ 有 可
d cdb trgu u e ypey im.JBime h,9 7,0:3 o e 17 1 75
—
7 6. 4
9 中国社 区医师 ・ 0 医学专业 E 1 0 0年 第 5 期 ( 2 第1 卷总 第2 0 3 期
( 00 ) 结论 : 旋咪 唑 治疗 多发性 P< .5 ; 左
统计学方法 : 检验 。
结 果
治疗 组 与对 照 组 的有 效 率 分别 为 6 .3 、4 6 % , 5 6 % 3 .2 两组 有效 率差 异 有 统 计学意义 ( = . 2 P< . 5 , 55 , 0 0 ) 见表 1 。
物加手术切 除治疗翼 状胬 肉的确是 行之 有效减少复发的方法 , 在手术操作过程 中 动作要轻柔 , 勿伤及过 多的结膜和角膜组 织 以及 眼外 肌 , 物 的量及 浓 度应 掌 握 药 好, 做到密切观察 。联合 药物 治疗胬 肉 , 在现代胬 肉切 除术 中是一种 预 防复 发的 安全有效 的途径 。
生物 。
的免疫功能 , 促进 T细胞 、 巨噬细胞功能 , 在体 内刺激 T细胞 功能在 免疫缺 陷患者 尤为 明显 应用 E 服左旋 咪唑联 合外用 l 咪奎莫特乳膏治疗结束时 , 治疗组与对照 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提示左旋咪 唑治疗多发性寻常疣有效 , 良反应少而 不 轻( 主要 为 胃肠 道症状 ) 价格低廉 , , 用药
门诊 。男 3 0例 , 2 女 8例 , 龄 1 年 8~6 0 岁, 皮损局 限于手 足及 前臂 , 体数 目 6 疣 3 0个 , 程 2个月 ~1年。所 有患者治 病 疗前 1 个月 内未使用免疫 调节剂 , 内 2周 未使 用外用药 , 除系统疾病患者和妊娠 排
—
寻常疣 ( ercvl r ) 俗称 瘊子 , vr aug i , u as 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 P 引起 的 良性赘 H V)
论 著 ・ 临 床
C HI N#s C o M M UN l
论 坛
0o C f S o
左 旋 咪唑联 合奎 莫 特软 膏治 疗 多发 性寻 常疣 疗 效观 察
郭 峰
4 6 0 南 商 丘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皮肤 科 70 0河 摘 要 目的 : 讨 左 旋咪 唑 治 疗 多发 性 探
寻常疣有效。 关键词 左旋咪唑
O5. 11 】
多发性
寻常疣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 1 .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8年 7月 一 0 9年 2月应 用左旋 20
讨
论
咪唑及 咪奎莫 特乳 膏联合 治疗多发 性寻 常疣 5 8例寻常疣 确诊患 者 , 均来 自我科
J A u ncaie a ayi o simaim n D. g a ttt n lss fa t v g t s i—
随访中未复发者均能按要求用药。在应用
00%( MC 液 时眼部刺 激症状较 明显 , .2 M )
制剂 。但应用 时须 注 意 : ①MMC棉 片尽 量不 与角膜 接 触 ; 术后 短 时 间低 浓度 ②
方便 。 参 考 文献
1 吴志华. 肤性病学 . 皮 广州 : 广东科技 出版 社 ,06:3— 5 20 8 8 . 2 赵 辨. 临床 皮肤病学 . 南京 : 江苏科学技 术 出版 社 ,0 1 12—13 20 :5 5.
临床特 点 : 病 因 : V 一2 4 7型 ① HP 、、 引起 , 机 体免 疫 功能 有 关 。② 好 发年 与 龄: 儿童及青少年 。③好发部位 : 手背 、 手
寻常疣 的疗效 。方法 :8例 多发 性 治
乳 膏外 同时 口服 左旋咪唑 , 对照组外用咪 奎莫特 , 判 定 疗效。结果 : 疗 组 与 6周 治 对 照 组 的 有 效 率 分 别 是 6 .3 5 6 %、 3. 2 46 %。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角化不全 , 棘层上部及 颗粒层细胞有空泡 化 。表皮 突处长 , 疣周 围向内弯 曲呈抱球 状, 真皮乳头上延 , 血管扩张 。 寻常疣 的诊 断要 点 : 多见 于青少 年。 皮疹好发 于手 背、 足背 、 手指 、 足趾 、 甲缘 等部位 。皮疹 为针头 至豌豆 大或更 大 的 圆形 丘疹 , 灰色 、 灰褐色或污黄色 , 表面粗 糙不 平 , 不 规 则 的 乳 头 状 增 殖 , 之 坚 呈 触 硬 。数 目不定 , 可单个 或 多发 , 有时 数个 损 害可融合成 片。一般无 自觉症 状 , 发生 于甲缘者则常有压痛 。病程缓慢 , 有时可 自愈 。 少数散在 的疣体 可采 用刮 除、 冻、 冷 电灼 、 二氧 化碳 激 光化 学 腐蚀 等 方法 治 疗, 但对多发性 寻常疣 的治疗 比较棘 手 , 调节机体免疫 功能 特别是 增强 细胞 免疫 功能是 其 治疗 方法 之 一… , 左旋 咪 唑能 恢复原来无免 疫力 的免疫 细胞如 多珍核 白细胞 、 单核细胞 、 巨噬 细胞与 T细 胞等
力, 当该力作用于距角膜 中央 23m .8 m处时 可使角膜中央区产生 2 3D的散光。胬肉 .5 越大 , 距角膜 中央越近, 产生的散光就越大。
MMC是 一种抗 代 谢 的药物 , 丝裂 而 霉素 C是成纤维 细胞增生 的强有力 的抑
1 9 l 2 —3 9 8, 7: 8 0. 2 Ho h a m DR,mo k wiz E,W i s h fe c bu s o t S r e a tr t
参 考 文 献
I L n A, t m Co r lto ewe n p ey i m i S e G. rea in b t e t r gu
sz n i d c d c re lsi ma im .C r e i e a d n u e o r oa tg t s o n a,
及哺乳 期 妇女 。将 患 者 分成 治疗 组 3 2 例, 对照组 2 6例 , 两组年龄 、 性别 、 疣体数 目及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 方法 : 照组 每 日患处外用 3次咪奎 对 莫特乳 膏 , 治疗 组 除 每 E外用 咪 奎莫 特 t 外 , 口服左旋 咪唑 , 用方法 为每周 服 加 服 用 2天 , 日剂量 10 g分 2次 口服 , 每 5m 对 以适当大小 、 04 M ) 浸有 .%( MC 液的棉片放 置4 分钟后冲洗残 留药液, 结膜与巩膜缝合 2针。术毕 点用 氯霉 素 眼药 水 加氟 美松 2g m 及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隔日换药时点 0 . 0 %( C) 2 MM 眼液并浸泡 3分钟 , 冲洗后再 点眼药。7天拆缝合线。拆线后点 00 % .2 ( C 眼液 4次/ 联用含有激素的抗生 MM ) 日, 素眼药 。1 周后停用 ( M 液 ( M C) 以防影 响 角膜上皮的生长 ) 。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1~ 2周至结膜充血基本消失。
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 时间均为 6周 , 治疗结 束时观察疗效 。痊 愈 : 损全 部消 退 ; 皮 显 效: 皮损数 目消退 > 0 ; 6 % 有效 : 皮损 数 目 消退 3 % ~ 0 ; 0 6 % 好转 : 皮损数 目消退 < 3% , 0 痊愈与显效例数的百分 比计为有效
率。
胬肉发病可能与纬度 日照 、 风沙烟雾 不 良因素刺激有关 。胬 肉不仅影响外观 , 更为重要 的是造成角膜散光 , 从而导致患 者的视力 下降。Ln i…等发现胬 肉可造成 非对称性角膜逆规散光。又有国外学者研 究报道 _ , 2 胬肉对角膜产生 5 g左右的牵拉
随访 4—1 月 ,7眼 有 6眼不 同 0个 4 程度复发 , 复发 率 1. 7 2 7 %。其 中 2眼为 年龄 2 5岁和 3 1岁, 2眼为再 次或 3次 另 复发 的手术病例 , 1眼为较大 、 厚的胬 肉, 1 眼为 未 按次 数 及 药量 点 眼所 致 复发 。
组织病理 : 呈乳 头瘤样增 生 , 角化过 度 间
少数眼睑红 肿, 大多数角膜荧光染 色为 阳 性, 药 1周后 , 在停 均为 阴性, 刺激症 状消 失, 眼睑及结膜水肿、 充血明显减轻或消失。
所有病例均无球睑粘连及眼球运动障碍。
讨 论
( .2 ) ③术 中反复 冲洗残液 ; 00% ; ④点眼 1 周停用 , 并观察角膜上皮情况。 临床实践中体会到 , 上述两种主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