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4通信系统

合集下载

NFPA 502 标准

NFPA 502 标准

NFPA 502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和其它限制性通道标准2001版NFPA,昆西,邮箱9101,Batterymarch Park 1号,MA 02263-9101美国国际法规与标准组织目录第1章管理502-51.1 范围502-51.2 目的502-51.3 应用502-51.4 追溯502-51.5 同等性502-51.6 单位502-5第2章参考出版物502-52.1 总则502-5第3章定义502-63.1 总则502-63.2 NFPA官方定义502-63.3 一般定义502-6第4章一般要求502-74.1 防火特征502-74.2 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502-74.3 防火与火灾救生安全系数502-7第5章限制性通道公路502-85.1 总则502-85.2 紧急通讯502-85.3 信号502-85.4 灭火装置502-85.5 辅助设备502-85.6 紧急响应方案502-8第7章公路隧道502-97.1 总则502-97.2 公路隧道长度502-97.3 火灾探测502-97.4 通信系统502-97.5 交通控制502-97.6 灭火装置502-107.7 输水管与供水502-107.8 移动灭火器502-107.9 喷洒灭火器502-107.10 火灾紧急情况时的通风502-107.11 隧道排水系统502-107.12 辅助装置502-107.13 代用燃料502-107.14 有害物质的控制502-107.15 紧急响应方案502-107.16 紧急出口502-10第8章空中结构下面的路面502-118.1 总则502-118.2 应用502-118.3 交通控制502-118.4 结构物的保护502-118.5 火灾紧急情况下的通风502-118.6 排水系统502-118.7 有害物质的控制502-118.8 紧急响应方案502-11第9章输水管与供水502-119.1 输水管系统502-119.2 供水502-129.3 消防连接502-129.4 管子连接502-129.5 消防泵502-129.6 标志符号502-12第10章火灾紧急情况下的隧道通风502-1210.1 总则502-1210.2 烟气控制502-1210.3 隧道消防通风测试记忆程序502-1310.4 设计目标502-1310.5 标准502-1310.6 风扇502-1310.7 节气阀502-1310.8 消声器502-1310.9 控制502-13第11章电气系统502-1311.1 总则502-1311.2 配线502-1411.3 材料502-1411.4 电源502-1411.5 可靠性502-1411.6 紧急照明502-14 第12章紧急响应502-1412.1 总则502-1412.2 紧急情况502-1412.3 紧急响应方案502-1512.4 参加机构502-1512.5 中央监控站(CSS) 502-1512.6 联络502-1512.7 指挥所502-1512.8 辅助指挥所502-1512.9 培训\训练\演练与总结502-1512.10 记录502-16第13章有害物质的控制502-1613.1 总则502-16附录A 说明材料502-16 附录B 温度与速度标准502-20 附录C 精确速度计算502-20 附录D 公路隧道中的喷洒装置502-20 附录E 紧急响应方案概要502-22 附录F 替代燃料502-22 附录G 隧道消防通风测试记忆程序502-23 附录H 隧道通风系统概念502-26 附录I 消防装置502-27 附录J 信息参考502-27 索引502-29NFPA 502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和其他限制性通道标准2001版注意:每段前面的数字或字母后面的星号(*)表示该段中的说明性材料在附录A中可以找到。

《治国理政》第四卷内容全文PPT

《治国理政》第四卷内容全文PPT

4.2桥台、承台及系梁施工 6.3.9墙筋逐点绑扎,绑扎丝尾朝向墙内,拉筋弯钩必须绑在主筋最外侧,梅花形布置。
7、作业过程中突然停电,若起重吊钩不在安全范围内,应及时利用备用电源回转制动并采取木楔措施,塔机司机和指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a 认真检查墙面螺栓的牢固程度,发现问题作调位补充处理。
结束语
⑥以采用螺旋千斤顶压装轴承为宜,必须使用锤击时,要用黄铜棒或铜棒加垫传力,沿轴承套四周均匀敲击,以免产生偏斜。 根据开发建设xxxx水土保持技术规范(50433-2008)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以下两方面:
,做到治理措施技 f 发现电焊操作人员违反电焊防火管理规定、操作规程或动火部位有火灾、爆炸危险时,有权责令停止操作,收回动火许可证及操作证,并及时向领导或保卫部门汇报;
7.11.4密闭穿墙短管应在朝向核爆冲击波端加装防护抗力片。 b.钢连接件是否有合格证,钢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测试报告是否齐全。
4.1.点驳接玻璃幕墙工艺 、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除,塔吊司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建筑区规划占地40841.00m2,主要为商业楼及住房楼。 (3)、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放时应立放,下部垫木方。 (1)龙门架安装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组织检查验收,移动式龙门架除进行静载试验外,还应检查轨道平整度等情况。
安装质量要求:相邻两驳接爪套中心间距±1.0MM,相邻两驳接爪套中心高差±1.0MM,相邻三驳接爪水平度1.0MM,同一驳接爪两孔水平度1.0MM,驳接爪臂与水平(垂直) 为 夹了 胶合 偏理 差确15定' xxxx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xxxx水土保持技术规范(50433-2008),结合本xxxx特点及xxxx区环境状况,编制单位拟定了xxxx的水土流失防治 范围及面积

通信系统与测量第1章(2)资料

通信系统与测量第1章(2)资料

本地数字网:ORE应小于 22dB(或市话接续18.5dB); 意即全程传输损耗应不大于 22dB(或市话传输损耗18.5dB);
专用通信网

1. 2.
专用通信网是实体经济部门或组织自建或向运营单位租借 中继电路,只限本单位内部使用的通信网络。现在由于公 网运营商推出虚专网业务,它可以基本取代专网的一些特 殊功能,因此一些非关键单位逐渐降低了对自建专网的需 求。 专网通常会并入公网(当然也可以单独运行,不并入公 网),而它们并入公网的方式有如下两种: 作为局用交换机接入公网:公网为专网用户再放一个号; 作为户交换机接入公网:它又有3种不同的出入中继方式 和中继线的传输方向,即:半自动直拨中继、全自动直拨 中继以及混合中继等:
2. 3. 4.
电话网络组织和路由计划

1.
2. 3.
本地局中继电路的设置:
本地网中汇接局之间、以及端局和汇接局之间的中继电路是低呼损 基干电路群,要求的基干电路群呼损≤1%; 本地网中端局DL与设置在该本地网中的长途局DCx之间(长市中继 线)的低呼损基干电路群呼损≤0.5%; 彼此之间话务关系密切且话务量大(双向话务量≥42Erl),但分属 于两个不同的汇接局的端局DL之间,可建立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 群; 彼此之间话务关系密切且话务量较大(24 Erl≥双向话务量≤ 42Erl),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汇接局的端局DL之间,可建立高效 直达中继电路群; 全国范围内任意两端局之间,最大串接电路为5段;串接交换中心 最多6个;为减少串接段数,除了在DC1间建立网状网连接外,还 可以建跨省的DC1与DC2低呼损直达路由;跨省的DC2之间也可以 建高效直达路由或低呼损直达路由。在这样的路由上可以采用来话 汇接、去话汇接、集中汇接、双汇接局等汇接方式。

信号与系统 于敏慧(第二版)第八周作业答案

信号与系统 于敏慧(第二版)第八周作业答案

n=−∞ 3
m=0
1− 3z z − 1
3
3
∑ ∑ ∑ ∑ (6)x[n]是左边序列, X (z) =

x[n]z −n =
0
(1 n)z −n

=−
(1 m)z m = − 1

mz m
n=−∞
n=−∞ 2
m=0 2
2 m=0
∑ 有多种方法可得

mz m =
z −1

m=0
(1 − z −1 )2
z
>a
#############################################
第八周作业 2
7.4; 7.9 (2)、(4); 7.11; 7.14 (2); 7.19; 7.20;7.22
7.4 用长除法、留数定理、部分分式法求以下 X(z)的 Z 反变换。
1 − 1 z −1 (1) 2 ,
1 + 1 z −1
2
4
8
16
2
x[n] = {1,− 1 , 1 ,− 1 ,+ 1 − } = (− 1 )n u[n] 2 4 8 16 2
法二:留数定理:
x[n]
=
{Re
s{X
(
z)
z
n−1}
z
=−
1
u[n]
=
{(
z
+
2
1) 2
z ⋅ z n−1
z+
1
} z=−
1
2
= (− 1 )n u[n] 2
(2) z < 0.5 对应的左边序列
x[n] = Z −1{ z − z } = [−0.5n + 2n ]u[−n −1] z − 0.5 z − 2

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答案

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答案1. 信号的频谱分析。

答案,信号的频谱分析是指对信号进行频谱分解,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分量的过程。

频谱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对于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调制与解调。

答案,调制是指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载波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高频信号还原成低频信号的过程。

调制与解调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3. 数字通信系统。

答案,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压缩和处理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形式。

4. 传输线路。

答案,传输线路是指用于信号传输的导线或光纤等物理介质。

传输线路的特性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有重要影响,包括传输损耗、传输带宽等参数。

5. 信道编码与解码。

答案,信道编码是指在信道中对信息进行编码,以提高信号的可靠传输;信道解码则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原始信息。

信道编码与解码是保障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6. 调制解调器。

答案,调制解调器是用于调制和解调的设备,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调制解调器在调制解调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7.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答案,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是对通信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分析的过程,包括信噪比、误码率等指标。

通过性能分析可以评估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8. 多址技术。

答案,多址技术是指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包括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等多种方式。

多址技术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9. 数字调制。

答案,数字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包括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等多种方式。

数字调制是数字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10. 无线通信系统。

答案,无线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多种形式。

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灵活性强、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的重要形式。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3篇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3篇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第一篇:物理层基础一、数据通信基础概念1. 数据通信:指在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2. 信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采用的电、光等物理形式。

3. 信道:数据通过的传输媒介。

4. 带宽:信道所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5. 波特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

6. 编码:将数据转换为特定的电信号或光信号。

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 模拟信号:连续的信号,可以取得任意一连串数值。

2. 数字信号:离散的信号,只能取到有限的数值。

三、调制与解调1.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2. 解调:将模拟信号重新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四、常见的调制方法1. 幅度调制(A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中的幅度上。

2. 频率调制(F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中的频率上。

3. 相位调制(PM):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中的相位上。

五、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编码方式1. 非归零编码:0对应低电平,1对应高电平。

2. 归零编码:每个位周期的中间都有一次电平变化,0对应低电平,1对应高电平。

3. 曼彻斯特编码:每个比特都由一个位周期内两次电平跳变组成。

4.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个比特的位周期内第一次电平跳变表示1,否则表示0。

六、常见传输介质1. 双绞线:应用广泛,可分为UTP和STP两种。

2. 同轴电缆:常用于有线电视和以太网。

3. 光纤:传输速度快,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4. 无线电波:适用于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

七、多路复用技术1. 时分复用(TDM):将时间分成若干时隙,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隙进行传输。

2. 频分复用(FDM):将频率带宽分成若干频道,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频道进行传输。

3. 波分复用(WDM):利用光的不同波长来实现频分复用。

4. 码分复用(CDM):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码,所有用户共用相同频率带宽,通过解码来实现分离。

八、数据的传输方式1. 单工传输:只有一个方向的传输,如广播电视。

2024年度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2024年度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和行业标准。
22
05 数据传输业务实 现方式
2024/2/3
23
电路交换数据传输原理
电路建立
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 专用的通信电路,该电路 在通信期间始终保持连接 状态。
2024/2/3
数据传输
通信双方通过已建立的电 路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过 程中数据保持连续性和实 时性。
电路释放
通信结束后,释放专用电 路,以供其他通信使用。
24
分组交换数据传输原理
分组形成
将待传输的数据分割成若干个较小的 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加上源地址、目 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等头部信息,形成 分组。
分组传输
分组重组
接收端收到所有分组后,按照分组序 号重新组装成原始数据。
分组在通信网络中独立传输,可以选 择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
2024/2/3
25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14
基站选址与布局规划方法
基站选址原则
考虑地形地貌、人口分布、话务量需求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站位置。
2024/2/3
布局规划方法
根据覆盖目标、传播模型、天线高度等参数,计算基站覆盖范围和容量,确定基站数量 和分布。
15
覆盖优化策略及实施步骤
覆盖优化策略
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功率控制、邻区优化等 手段,改善网络覆盖效果。
设备连接
数据传输
物联网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与互联 网或其他设备的连接。
物联网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采集的 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应用场景
技术挑战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 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2/3
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数据传输量巨大,对 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时延等性能提出更高 要求。

2024年度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2024年度移动通信基本知识
分集接收与均衡的性能指标
包括分集增益、均衡效果、误码率改善等,用于评估分集接收与均 衡技术的性能。
14
04 移动通信系统演 进
2024/3/24
15
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01
采用模拟调制技术
2024/3/24
02
03
04
传输质量较差,易受干扰
代表性系统:AMPS、TACS
主要应用于语音通信
16
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物联网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物联网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 动化、智慧城市等领域。
5G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5G技术为移动通信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推动了移动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
2024/3/24
25
云计算、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2024/3/24
超高速移动通信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追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 的延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智能化移动通信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移动通信将实现更高程度 的智能化,包括网络自优化、智能业务推荐等。
绿色节能移动通信技术
环保和节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将更加 注重绿色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18
第四代高速数据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OFDM和MIMO技术
代表性系统:LTE、LTEAdvanced
2024/3/24
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 更低的时延
满足高清视频、实时互动等 高端业务需求
19
05 移动通信终端设 备
2024/3/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输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1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通信系统传输设备安装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

二、表内填写提示通信系统传输设备安装检验应符合如下规定:主控项目传输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并观察检查外观及形状。

机架(柜)电路插板的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设备安装位置、机架及底座的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设备安装牢固,排列整齐,漆饰完好,铭牌、标记清楚正确,并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机架(柜)安装的垂直倾斜度偏差应小于架(柜)高度的1‰。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传输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1传输设备配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2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通信系统传输设备安配线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

二、表内填写提示通信系统传输设备配线检验应符合如下规定:主控项目传输设备的配线光、电缆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配线标识齐全、清晰、不易脱落。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并观察检查外观及形状。

配线电缆和电线的芯线应无错线或断线、混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配线电缆芯线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a) 音频配线电缆不应小于50MΩ。

b) 高频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MΩ。

c) 同轴配线电缆不应小于1000MΩ。

检验数量:抽验10%。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万用表检查断线、混线,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音频配线电缆近端串音衰减不应小于78dB。

检验数量:抽验10%。

检验方法:用串音测试器或用振荡器、电平表测量。

光缆尾纤应按标定的纤序连接设备。

光缆尾纤应单独布放并用垫衬固定,不得挤压、扭曲、捆绑。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光缆尾纤纤序,并观察检查。

电源端子配线应正确,配线两端的标志应齐全。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设备地线必须连接良好。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万用表检查。

电缆、电线的屏蔽护套应接地可靠,并应与接地线就近连接。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配线电缆、电线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配线电缆在电缆走道上应顺序平直排列。

电缆槽道内配线应顺直。

配线电缆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外径的5倍。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电缆芯线的编扎应按色谱顺序分线,余留的芯线长度应符合更换编扎线最长芯线的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设备配线采用焊接时,焊接后芯线绝缘层应无烫伤、开裂及后缩现象,绝缘层离开端子边缘露铜不宜大于1m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设备配线采用绕接时,绕线应严密、紧贴,不应有叠绕。

铜线去除绝缘外皮后,在绕线柱上的最少匝数:当芯线直径为0.4~0.5mm时应为6~8匝;0.6~1mm时应为4~6匝。

不接触绕线柱的芯线部分不宜露铜。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并用对号器检查端子。

设备配线采用卡接时,卡接电缆芯线的卡接端子应接触牢固。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并用对好器检查卡接端子。

高频线、低频线、电源线应分开绑扎,交、直流配线应分开布放。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并用对好器检查端子。

市政验•弱-2市政验•弱-3传输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4 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通信系统传输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

二、表内填写提示通信系统传输设备配线传输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应符合如下规定:主控项目传输系统光通道的接收光功率不应超过系统的过载光功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 P1≥Pr+Mc+Meb) 式中P1--接收端在R点实测系统接受光功率(dBm);c) Pr--在R点测得的接收器的接受灵敏度(dBm);d) Mc--光缆富裕度(dBm);Me--设备富裕度(dBm)。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光功率计测接受光功率,用误码测试仪、光可变衰减器、光功率计测光接受灵敏度。

传输设备光接口的以下性能指标测试应符合设计要求:a) 平均发送光功率。

b) 接受机灵敏度。

c) 接收机最小过载功率。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码型发生器、光功率计测发送光功率、过载功率,用误码测试仪、光可变衰减器、光功率计测光接受灵敏度。

传输设备电接口的输入允许比特率容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条件。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传输综合分析仪测试。

传输系统2048kbit/s数字接口端到端误码性能测试、2048kbit/s数字接口输入抖动容限和最大输出抖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传输综合分析仪测试。

传输系统以太网端到端的丢包率(IPLR)、延时(IPTD)、吞吐量(IPPT)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IP网络测试仪测试。

传输系统自愈功能应正常,保护倒换时间应小于50ms。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自愈功能检查,用传输综合测试仪进行保护倒换时间测试。

传输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市政验•弱-4传输系统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二)市政验•弱-5SDH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6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通信系统SDH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

二、表内填写提示SDH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应符合如下规定:主控项目SDH传输系统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1.11.1的规定。

表11.11.1 端到端误码性能指标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传输综合测试仪测试。

定时基准源应能正确倒换。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定时基准源倒换试验。

SDH传输系统输出抖动测试指标、输入抖动容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传输综合测试仪测试抖动。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SDH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6传输系统网管功能检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7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通信系统传输系统网管功能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

二、表内填写提示传输系统网管功能检验应符合如下规定:主控项目网管设备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检查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并观察检查外观及形状。

所有网元应能接入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显示的配置应符合网元的实际配置。

网管设备应能正确显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网管软件进行功能试验。

通过网管应能按预定路由表自动进行路由变更。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按预定路由表进行路由变更试验。

故障管理应具有下列功能:a) 告警功能:1) 故障定位;2) 设置故障等级;3) 告警指示;4) 告警历史记录。

b) 监视参数。

c) 近端和远端环回测试。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功能试验。

性能管理功能应具有采集和分析误码性能的功能。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性能管理功能试验。

配置管理应具有下列功能:a) 各种业务时隙分配。

b) 通信关系配置(点对点、点对多点、总线和以太网)。

c) 通道的交叉连接和指配。

d) 1+1或1:N保护倒换、低阶/高阶通道保护倒换以及自愈环配置。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功能试验。

安全管理功能应具有下列功能:a) 未经授权的人不能进入管理系统。

b) 具有有限授权的人只能进入相应的授权部分。

c) 在安全受到侵扰后,应能利用备份文件恢复业务。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安全试验。

保护功能应具有下列功能:a) 业务的自动通道保护。

b) 网元与相关的网元管理设备之间、网元管理设备互相之间的信息通信应有自动通道保护措施。

当具有远端接入功能时,本端网管设备或终端应能远端接入对端的网管设备,以监视对端网管设备区域系统的运行情况。

c) 当出现软件差错或电源失效恢复后,系统应返回初始工作状态。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功能试验。

市政验•弱-7市政验•弱-8OTN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验•弱-9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通信系统OTN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批的质量检查验收。

二、表内填写提示OTN传输指标检测及功能检验检验应符合如下规定:主控项目OTN系统光接口应测试以下指标:a) 平均发送光功率、接收机灵敏度、接收机最小过载功率应符合本规范第11.10.2条的要求。

b) OTN系统误码性能测试应符合本规范第11.11.1条的要求。

c) OTN系统光接口抖动性能测试测试应符合本规范第11.11.3条的要求。

OTN系统RS-322、RS-422、RS485端口点到点或点到多点连接功能检查正常,测试低俗口误码率(BER)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数据误码测试仪检查验证。

OTN系统X.21接口点到点连接功能检查应正常,测试误码率(BER)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数据误码测试仪检查、验证。

OTN系统模拟电话、带信令语音通道的通话功能应正常。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电话呼叫功能验证。

OTN系统E1接口端到端误码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8.10.4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误码测试仪检查验证。

OTN系统ISDN接口误码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误码测试仪检查验证。

OTN系统以太网接口连接功能检查应正常。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网络检测器检查。

OTN系统高保真音频接口检测,试听双向语音质量应清晰可靠、流畅、无漏字、无杂音,其测试电平衰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产品技术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用音频信号发生器、电平表检查,测试音频电平衰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