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21文言文两则人教(部编版) (共37张PPT)【完美版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2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 (共18张PPT)

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四语川有有云个:杜“处耕士当,问喜奴爱,书织画当,问他婢所。珍”藏不的可书改画也有。几感百叹种号。改其为中句有号一幅是戴嵩画的牛, (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3月15日星期一2021/3/152021/3/152021/3/15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52021/3/152021/3/153/15/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52021/3/15March 15, 2021
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
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
感叹号改为句号。
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感叹号改为 句号
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1年3月15日星期一2021/3/152021/3/152021/3/15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52021/3/152021/3/153/15/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52021/3/15March 15, 2021
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
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
感叹号改为句号。
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感叹号改为 句号
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部编版 (共18张PPT)

牧童见画笑指谬
处士笑而然之
苏轼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画牛当问( 牧童 ) 做事情应该向内行请教,不管他的地位 如何。
戴 嵩 《
斗 牛 图
》
乾隆御题《斗牛图》
角尖项强力相持, 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 股间微露尾垂垂。
书戴嵩画牛
宋·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 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 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 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 此画斗牛也。
这是……
ch ù
•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抽缩 大腿
•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摆动,摇 错误
杜处士如此珍爱的画被牧童“拊掌大 笑”,他是什么样的态度?
处士笑而然之
认为他说得对
化解尴尬 对牧童的赞许
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本文所叙故事的要点
• 时间:一日 。 • 地点: 蜀中 。 • 人物: 杜处士、牧童 。 • 事件经过:处士尤爱戴嵩《牛》
戴嵩其人
• 戴嵩 ,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 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 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 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
• 从唐代起,画牛、画马成为独立的画科, 如韩幹擅长画马,与戴嵩并称为“韩马戴 牛”。
• 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书戴嵩画牛
宋·苏轼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 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一;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词:开豪放一派 书法:书法“宋四家”之一; 画:尝论王维诗、画为“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 美食家
处士笑而然之
苏轼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画牛当问( 牧童 ) 做事情应该向内行请教,不管他的地位 如何。
戴 嵩 《
斗 牛 图
》
乾隆御题《斗牛图》
角尖项强力相持, 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 股间微露尾垂垂。
书戴嵩画牛
宋·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 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 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 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 此画斗牛也。
这是……
ch ù
•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抽缩 大腿
•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摆动,摇 错误
杜处士如此珍爱的画被牧童“拊掌大 笑”,他是什么样的态度?
处士笑而然之
认为他说得对
化解尴尬 对牧童的赞许
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本文所叙故事的要点
• 时间:一日 。 • 地点: 蜀中 。 • 人物: 杜处士、牧童 。 • 事件经过:处士尤爱戴嵩《牛》
戴嵩其人
• 戴嵩 ,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 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 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 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
• 从唐代起,画牛、画马成为独立的画科, 如韩幹擅长画马,与戴嵩并称为“韩马戴 牛”。
• 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书戴嵩画牛
宋·苏轼
•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 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一;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词:开豪放一派 书法:书法“宋四家”之一; 画:尝论王维诗、画为“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 美食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ppt课件【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涵盖了两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伯牙鼓琴》叙述了春秋时代的琴师伯牙与樵夫锺子期因音乐结缘,成为知音的动人故事。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巍峨高山和潺潺流水,都被锺子期一一洞悉,他赞叹琴声如大山般高峻,如流水般浩荡。然而,当锺子期去世后,伯牙因失去知音而悲痛欲绝,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这个故事不仅表现了伯牙和锺子期之间深厚的友情,更凸显了知音难寻的珍贵。《书戴嵩画牛》则是以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为引子,讲述了一个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艺术与生活的故事。当画中的牛被曝晒时,旁观者纷纷议论,指出画中的牛在相斗时尾巴应该是夹在两腿之间,而不是摇摆不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创作需要源于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的细节才能创作出真实感人的作品。通过这两个故事,课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可贵和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文言文二则1伯牙鼓琴 》人教(部编版) (共11张PPT)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奏。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巍高山的心 志,锺子期说:“琴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过了一会儿,琴 声弹出了流水激荡的境界,锺子期又说:“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 浩荡。” 锺子期死后,伯牙毁琴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伯牙鼓琴
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 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晋国的上大夫,春秋 时著名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相传其为一个 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理解句意
弹
正在 心志、情志
好啊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
伯牙写给子期的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 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 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描写友谊的名言佳句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感谢观看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2022/4/102022/4/102022/4/10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02022/4/102022/4/104/10/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02022/4/10April 10,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伯牙鼓琴
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 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晋国的上大夫,春秋 时著名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
锺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人,相传其为一个 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理解句意
弹
正在 心志、情志
好啊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
伯牙写给子期的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 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 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描写友谊的名言佳句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感谢观看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2022/4/102022/4/102022/4/10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02022/4/102022/4/104/10/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02022/4/10April 10,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伯牙鼓琴》人教部编版(共25张ppt)

我有个朋友兢兢业业,碌碌无为。有次 她和她 的一个 朋友共 同去参 加一个 比赛, 她的朋 友看上 了她的 一幅画 ,于是 带走拿 去参加 比赛了 ,说好 的署名 写两个 人,可 是后来 ,这幅 画真的 获奖了 ,署名 没有我 的这个 朋友。 她朋友 说会去 给组委 会解释 ,于是 后来有 个饭局 ,她们 一起去 参加了 ,我的 这个朋 友全程 没插上 几句话 ,因为 所有的 功劳全 部被她 的这个 朋友独 领风骚 了,我 的这个 朋友不 想解释 ,也似 乎解释 不清。 后来, 她们疏 远了。 我们知 道隐情 的朋友 都明白 到底是 怎么样 的情况 ,可是 不知道 的人永 远都会 觉得这 幅画就 是署名 上的那 个人。
年青人赶紧找来石匠,石匠与石头打了 一辈子 的交道 ,听的 懂石头 的语言 。左看 右看, 石匠认 定这就 是智慧 老人所 说的孪 生石, 石匠和 年轻人 找来村 子里的 其他人 费了很 大的劲 把石头 搬到村 里的庙 里。
石匠用手摸摸孪生石,感觉右边的有灵 性,有 质感! 问石头 ,你愿 意做石 佛吗? 石头回 答到“ 愿意” 石匠“ 砰砰砸 了几下 !”右 边石头 说:太 痛了。 石匠说 :肯定 会痛。 右边石 头:为 了成为 石佛, 我能忍 受。石 匠说: 每凿一 下,你 就流出 鲜血和 汗珠, 一天、 二天、 三天、 十天… …二十 天,就 在雕琢 面部的 最后期 限,那 块会凿 的更痛 。
“像我这样庸俗的人
从不喜欢装深沉
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
忽然也晃了神” 我们本就是这世界上的凡夫俗子,会吃 喝拉撒 ,会犯 错,会 动感情 ,会难 过。所 以,不 管我们 赢得了 多少掌 声,受 到了多 少尊重 ,夜晚 褪去光 环的时 候,我 们都是 一个嘴 巴两只 眼睛的 凡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 (共42张PPT)

“故事小达人”挑战赛
【情景1】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
【情景2】我姓杜,大家都叫我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爱做官……
【情景3】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
【情景4】……
“故事小达人”评价表
级挑战 挑战目标
挑战 准确的内容和道理——发人深省。
挑战 挑战 我是( )
合适的语气和声调——引人入胜。
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③。乃知观物
不审者④,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⑤?君子是以务
学而好问也⑥。
【注释】①黄筌(quan):五代后蜀画家。②或:有人。③信然:确 实如此。④审:精审细密。⑤大者:指更大的事。⑥务:致力。
课末固学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 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 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课末固学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
),(
),所(
)
。有(
)《牛》(
),(
),(
),常(
)。
一日(
),有一(
),(
),曰:“(
)。牛斗,(
),(
),今乃(
)
,(
)。”处士(
)。古语有云:“(
),(
)。”(
)。
课末固学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 囊玉轴),常(以自随)。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 迷信权威,要客观,多角 度看待事物,就会有更深 刻的认识。
课末固学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课末固学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查字典理解 借助注释理解 展开想象和联想 查阅资料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七单元《21 文言文两则》 (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

2.处士面对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处士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表现:处士笑而然之。 可见处士是一个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 见的人。
领悟主题
1.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篇课文告 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 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 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 解词句意思,疏通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 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导入新知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 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 州)。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 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 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可 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
3.伯牙破琴绝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 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吧。
4.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 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学习目标
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 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 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 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21文言文二则之伯牙鼓琴 (共33张PPT)

自读自悟
善:擅长。 鼓:弹。 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善哉:好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自读自悟
哉
巍
zāi
wēi
弦
xián
课文精讲
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 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 、 的情感。
俞伯牙
锺子期
知音难觅
珍惜知音
课后延伸
俞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中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揭示课题
伯牙鼓琴
自读感悟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自读感悟
伯牙鼓琴 伯牙/ 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 /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 若/ 流水。”锺子期 /死。伯牙 /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 /世/ 无足/ 复为 /鼓琴者。
一会儿又想着流水,锺子期又说:“好啊,这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
课文精讲
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却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他独自一人来到山涧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锺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