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
三个著名的德国作家

●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 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 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三个著名的德国作家
1、歌德(1749-1832) 德国诗人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 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 出 类 拔 萃 的 光 辉 人 物 。 他 在 1 7 7 3 年 写 了 一 部 戏 剧 《 葛 兹 ·冯 ·伯 利 欣 根 》 , 从 此 蜚 声 德 国 文 坛 。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 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歌德
《少年维特的烦恼》简介
●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 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
● 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 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 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 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1] 它是歌 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
沃尔夫冈

沃尔夫冈壮汉沃尔夫冈个人介绍:沃尔夫冈,壮汉,是游戏中第三个解锁的角色。
男子气概与大男人主义,为他带来了双倍于一般角色的生命值与饱食度,以及额外的力量。
个人特点:超人般的强壮饱食度不同沃尔夫冈样子也不一样沃尔夫冈虽然很有力气能力很强,但是他的饱食度下降的也很快。
而且如果饱食度太低会有惩罚。
虽然他是个大力士,但却很怕黑,所以在黑暗中与怪物周围精神下降的更快。
个人能力:他拥有远多于一般角色的生命值与饱食度上限,而且在沃尔夫冈饱食度高的时候会有生命和攻击加成。
但是在黑暗中和怪物周围会快速地降低san值。
他的饱食度越高,他的生命值和攻击力就会越高,但是如果饱食度太低的时候,就会有负面惩罚。
最蛋疼的是他在高饱食度的时候饱食度会消耗很快。
人物趣事:你知道吗?尽管他留著男子汉小胡须,沃尔夫冈从不刮胡子,也因此不能制作肉像。
沃尔夫冈的声音由一个大号吹起。
当他检查青蛙腿,他会说:"Is delicacy in my country!"(在我的国家,这是美味!),说明他可能是法国人。
当他检查锤子,他会说:"Needs Sickle!"(需要镰刀),说明他可能是(或曾经是)苏联或共产主义。
当他检查干草叉,他说:"Reminds me of childhood!",说明他可能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当他检查蝴蝶,他会说:"What a pretty flutterby!"(多么漂亮的蝴蝶),,这是个反复出现的笑话,因为威尔逊会说:"Butterfly, flutter by."(可能是扑蝴蝶的意思),并且薇洛会说:"Flutter away butterfly!"(走开蝴蝶)。
这是是三人之间闹的笑话,薇洛和威尔逊都貌似讨厌蝴蝶,而只有沃尔夫冈...被们深深地鄙视了!尽管他曾近说过喜欢寒冷,但在冬季一样会受到严寒的伤害他的名言是:" Mind says no. Muscles say yes! " 。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工程师:沃尔夫冈·艾格(Wolfgang Egger)人物简介

• 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03
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技术交流和培训
• 为团队成员提供海外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沃尔夫冈·艾格与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与成果
01
与宝马公司合作研发混合动力汽车
• 参与第一代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工作
• 推动宝马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02
• 担任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部门的负责人
• 推动奥迪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工作
2000年代初期加入大众集团
• 担任大众集团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部门的负责人
• 领导团队研发了多款混合动力汽车
沃尔夫冈·艾格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领域的贡献
功应用于宝马、奥迪、大众等多个品牌
• 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
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
• 被评为德国最具创新力的工程师之一
• 获得欧洲汽车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
• 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担任教授
• 培养了多名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研究生
⌛️
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研发出多款高效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谢谢观看
DOCS
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 各国政府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
• 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沃尔夫冈·艾格对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领域的展望与期待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 混合动力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
• 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做出重要贡献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将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相结合
发展
格式塔 完型 心理学派代表人物

沃尔夫冈·柯勒(Wolfgang Kohler,1887年1月21日—1967年6月 11日),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认知心理 学、实验心理学、灵长类行为研究的先驱。
他出生于爱沙尼亚雷弗尔,病逝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恩菲尔德。柯勒 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 学贡献奖。
柯勒的父母都是德国人,父亲是德语健身房教练,曾在1865年取得语 言学博士学位。他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柯勒6岁时全家迁居德国北部 的沃芬巴特尔,他在那里长大。除了对科学感兴趣之外,柯勒还喜欢音乐、 钢琴和户外运动。
1905-1906课程。此后两年在波恩大学,在埃德曼的指导下接受了实验心理学训 练。
感谢观看
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 月12日)是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奥匈帝国 时期的布拉格,去世于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他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 转学心理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长期执教并从事 心理研究。1933年移居美国,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韦特海默一生著述不多,但他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 主张从直观上把握心理现象,并把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看作是心理学的本 质,认为应从整体到部分地理解心理现象。他还研究了神经活动和知觉的 关系、知觉和思维。
1880年4月15日,马科斯·韦特海默出生于奥匈帝国时的布拉格。他 的父亲威廉·韦特海默曾主管一所私立商学院多年,母亲罗莎·韦特海默 是一个很有造诣的业余小提琴手。马科斯·韦特海默5岁开始在一个天主 教会初等文法学校接受教育,10岁时从该校毕业,进入诺伊施泰特高中学 习。在此期间,韦特海默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
小学作文我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谁

小学作文我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谁我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谁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温暖人心,激发人的情感,给人带来无尽的快乐和安慰。
在众多优秀的音乐家中,我特别喜欢莫扎特,他的音乐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是奥地利的音乐家、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在18世纪的古典音乐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瑰宝之一。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了灵感和情感,每一首作品都能够打动人心。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钢琴协奏曲《第21号》。
这首协奏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编曲,让我感到无比陶醉。
每次听到这首曲子,我都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湖畔,感受到清晨阳光的温暖和湖水的荡漾。
莫扎特的音乐就像是一道清泉,流淌在我的心灵深处,带给我无尽的愉悦和慰藉。
除了钢琴协奏曲,《第四十号交响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作品。
这首交响曲充满了激情和动感,每一段都展现了莫扎特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创作天赋。
在动听的旋律中,我可以想象到乐团手握乐器,紧密配合,奏出一曲曲振奋人心的乐章。
莫扎特的音乐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和希望,鼓舞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莫扎特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天才,他的人生也充满了坎坷和辉煌。
他非常早熟,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才华。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如意。
他的父亲过分要求他的音乐才能,经常把他当作工具来利用。
虽然他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财政状况一直不容乐观,时常担心能否为家人提供足够的生活。
尽管遭受了很多困扰和痛苦,莫扎特依然坚持创作,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倾注到音乐中,带给世人美妙的音乐享受。
莫扎特的音乐影响了无数人,他的作品不仅在他的时代广为流传,而且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技巧高超,更重要的是它们充满了人性的共鸣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他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狂热追求。
他的音乐让我懂得了美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也让我更加热爱音乐,希望能够用音乐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歌德

众人眼中的浮士德
老农民:博士先生,你真是好心 今天看的起我们, 来到我们群众之中, 不怕失去你学者的身份。 … 众人:他经过考验,祝他健康 让他永远给人帮忙。 瓦格纳: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哦,伟大的人。
不为人知的浮士德
知识悲剧:他作为学者皓首穷经而一无 所获,找不到生活的希望。 爱情悲剧:对格雷欣,爱之实则害之 政治悲剧:长久侍奉统治者绝非他的志 趣。 艺术悲剧: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碰撞 事业悲剧:得以兑现的不是他为人类造 福的雄心壮志,而是向魔鬼抵押灵魂的 契约。
歌德生平:
幼年到青少年(约1 1788年到1805年时期 晚年(1805年之后)
创作概述: 三次高潮:狂飙突进运动、魏玛古典主义、晚期创作时期
两次低谷:魏玛的最初十年;席勒逝世之后的十年
《浮士德》
简介: 诗剧《浮士德》是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 它的创作贯穿于歌德创作生涯的始终。是 他穷毕生精力建构出来的史诗性巨著。它 是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 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 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 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 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歌德
约翰· 沃尔夫冈·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 冯· 畔法兰克福,作为诗人、自然科学家、 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的 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 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 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 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是与荷马、 但丁、莎士比亚齐名的“世界诗人” 。
小结
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 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 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 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 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 索解为难。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 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 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 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 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 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外国古代作曲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人物简介

• 莫扎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莫扎特的坚持
• 莫扎特在音乐创作和演出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 莫扎特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理想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T C H I N G
Docs
⌛️
莫扎特音乐天赋的早期展现
01
5岁开始学习钢琴
• 短时间内就能演奏复杂的音乐作品
• 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
02
6岁开始作曲
• 创作了许多教堂音乐、室内乐和交响乐作品
• 作品质量高,展现出成熟的作曲技巧
03
7岁时,莫扎特开始在欧洲巡演中表演
• 在各地的音乐会上表演钢琴、小提琴和管风琴
• 获得了公众和音乐家的广泛赞誉
莫扎特的音乐成长历程
1769年,莫扎特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 学习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音乐理论和技巧
• 结识了许多法国音乐家,如约瑟夫·海顿等
1773年,莫扎特回到萨尔茨堡
• 继续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出
• 成为当地音乐界的领军人物
1781年,莫扎特来到维也纳
• 成为约瑟夫·皇帝的宫廷音乐家
• 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
-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
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
•
-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形式感和结构感
•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 他的音乐作品为后世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和灵感
• 他的音乐作品对世界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莫扎特的主要音乐作品及影响
交响乐、协奏曲等器乐作品
交响乐作品
协奏曲作品
莫扎特简介

莫扎特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200多年前的1756年,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3岁会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
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大家都熟悉的《一闪一闪小星星》就是莫扎特22岁时作曲的。
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子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
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
”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
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作品认真地看了几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噙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来看!这上面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天才已经开始了他的创造生涯!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列奥波尔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
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等。
莫扎特有着惊人的听觉和音乐记忆力。
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用父亲的朋友沙赫特涅尔的小提琴演奏,两天后莫扎特又在自己的提琴上练习。
当沙赫特涅尔再次上门时,莫扎特对他说,我现在用的小提琴比前两天奏的那把小提琴低八分之一个音。
沙赫特涅尔以为他在开玩笑,但莫扎特的父亲完全了解自己儿子,他请朋友把小提琴从家里取来,经校对后,发现莫扎特的判断完全正确。
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学习拉小提琴。
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
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出生 :1756年1月27日 逝世:1791年12月5日(35岁) 所属时期:古典主义 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 擅长类型:交响曲,协奏曲, 室内乐,钢琴音乐, 宗教音乐,歌剧
1791年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创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须匿名。今 日我们知道是瓦尔塞根伯爵,因疾病和贫穷而衰弱的莫扎特,还必须面对工作的 重负,因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关于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创 作歌剧的请求(铁托的仁慈K.621),而且必须于3周内写完。 35岁的莫扎特于12月辞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 (受其妻子康丝坦兹之托,后来这首曲子由他的学生完成,Neukomm的集成版 只于1819年在里约热内卢演奏,之后就被人们忘记了。第二次演奏于2006年3月 10日在Liévin为纪念Courrières矿难而进行。 有个传奇故事说莫扎特在《安魂曲》里见到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先兆,这个 传说被用在福尔曼的电影《阿马德乌斯》里,但这其中浪漫的想象多过于事实。
莫扎特是怎么死的?死于疾病还是死于他杀? 1971年12月4日,天才音乐家莫扎特去世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死后,是被 安葬在圣玛克斯穷人墓地里的,在他的墓志铭里记载着他的死因是“炎性风湿 热”。 但是莫扎特的死真的是因为风湿热吗?还是死于残酷的宫廷争斗中呢?音乐 家去世后不久,人们就对他的死因提出了疑问。莫扎特的尸体有肿胀现象,与中 毒身亡很相似。但是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贝多芬是莫扎特的学生,也是一位世界级音乐大师,在他逝世后所留下的日 记中。人们发现有这样一句话:宫廷乐师萨里埃利虽然已濒临死亡但仍活着,他 不得不承认莫扎特是被自己毒死的。而就是这样一句话在史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使人们对莫扎特的死因有了莫大的兴趣。贝多芬是猜侧他老师的死因,还是拿握 了什么具体的证据,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逐渐发现不止萨里埃利一个人被怀疑可能与 莫扎特的死有关。他们特意为这些被怀疑的人排了一个队:列在第一位的是维也 纳宫廷大臣豪夫· 梅尔特,他一直扬一言要把莫扎特杀了,第二个就是贝多芬提 到的宫廷乐师安东厄奥· 萨里埃利,他对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极端嫉妒。 不过,现在似乎有大量的证据显示莫扎特并非死于疾病。在对保存至今的莫 扎特颅内进行研究鉴别后,专家发现其颅骨上有道伤痕,而这个伤口很可能是导 致莫扎特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 莫扎特究竟是因病去世、被人毒害还是头部受伤致死,至今仍是个谜。如果 是他杀,那么是谁对莫扎特下手如此狠毒,看来莫扎特死因之谜,等待后人去解 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