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作业练习题有答案

作业练习题有答案

作业练习题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1天B. 1个月C. 1年D. 1世纪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A. 胎生B. 哺乳C. 有羽毛D. 体表被毛答案:C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________上。

答案:不同物体5. 化学方程式 \( \text{Mg} + 2\text{H}_2\text{O} \rightarrow\text{Mg(OH)}_2 + \text{H}_2 \uparrow \) 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请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并说明其组成部分。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7. 解释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如,当一个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如果没有摩擦力,他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顿?答案:根据重力公式 \( F = m \times g \),其中 \( m \) 是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计算得 \( F = 2 \times 9.8 = 19.6 \) 牛顿。

9.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 \( k \) 为0.05秒⁻¹,初始浓度为0.1摩尔/升,求10秒后的反应物浓度。

答案:使用一级反应方程 \( [A] = [A]_0 \times e^{-kt} \),其中\( [A]_0 \) 是初始浓度,\( t \) 是时间。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参考答案(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音值:是乐音的长短。

2、听觉记忆能力:是指记忆音乐、再现音乐的能力。

3、音乐:是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为特质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性的艺术。

4、儿童自然发展法:即根据正常儿童在其成长的各个时期中的能力来编排课程的顺序。

5、预知学习:本词源于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它是一种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儿童将原有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的特殊的学习方法。

6、打击乐活动:它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7、多通道参与所谓“多通道参与模式”就是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同时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

8、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场地,选择以音乐为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组织全体儿童参加的活动.9、随乐能力:是指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与音乐协调一致的能力。

10、音乐感:就是对音乐有正确的理解,并能把所理解所感受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

11、综合音乐素质:是指对儿童进行音高、力度、音色、节奏、曲式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

12、螺旋型课程模式:是以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思想为理论基础,把对学科的认识过程看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环状序列,每个环中的学科结构都是不变的。

1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组织和传递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落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务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

14、儿童歌舞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主要以演员的唱词和舞蹈动作、音乐曲调的设计来表现剧情、反映生活。

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

布置作业:
1、相切两圆半径分别是4和6,求圆心距。

(分内切、外切两种情况,圆心距是6-4或6+4)
2、相交两圆半径分别是25和39,公共弦长30,求圆心距。

(分两圆心在公共弦的同旁和两旁两种情况,是36-20或36+20)
3、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是4,BC=4,求角A的度数。

(分圆心在三角形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是30度或150度)
4、绝对值是5的数与平方根是3的数的和是几?(绝对值是正数的数有两个,和是8或-2)
5、数轴上,与表示2的点距离等于6的点表示的数,是倒数等于1.5的数的多少倍?(距离是6的点表示的数是原数加上6或减去6,结果是-6倍或12倍)
6、三角形的一个30°角对的边为5,一条邻边是8,求面积。

(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面积是2(4根号3+3)或2(4根号3-3)
7、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底角。

(有底角大于顶角和底角小于顶角两种情况,底角是72°或45°)
8、画图找出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

(分形内形外两种情况,有4个点:内角平分线交点一个,外角平分线交点3个)
9、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边上高AE=3,CE=2,求BC。

(点E 可在C点的左和右,BC=6或2)。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

高处作业试题答案

一、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三宝是(安全带)、(安全帽)、(防护鞋)。

3、遇六级以上(强风)、(大雾)、(雷暴)等恶劣气候,露天场所不能登高,夜间登高要有足够的照明。

4、在高处作业,应(顾前思后),(细心从事),(穿戴轻便),举止稳重。

5、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6、凡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均为高处作业。

7、安全带使用周期一般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8、高处工作原则上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上下层交叉作业。

如需交叉作业,必须装设安全网和采取隔离措施。

9、作业人员不得在高处作业处嬉戏打闹、休息、睡觉,连续作业中断超过( 10 )分钟应返回到安全平台;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内休息。

10、在高处作业期间如遇恶劣天气或发现安全措施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二、作业高度在( A )米时为一级高处作业。

A、2~5mB、5~15mC、15~30mD、30m以上2、下面属于特殊高处作业的是( D )。

A.一级高空作业 B.二级高空作业 C.三级高空作业 D.雪天高空作业3、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A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B.坑穴或密闭场所 C.高空作业4、在办理高空作业许可证时,特级、特殊《高空作业许可证》( A )天一办理。

A 1B 2C 3D 45、高空作业高度在( D )以上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A 15米B 20米C 25米D 30米6、高处作业过程中使用便携式金属梯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踏板不得有缺档,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B )。

A 300mmB 350mmC 400mmD 450mm7、6级以上大风( A )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A、禁止B、允许C、无所谓8、凡发现工作人员有(AB)时,禁止高处作业。

A、精神不振B、饮酒C、疲惫D、状态不佳9、高处作业均须先搭建脚手架或采取防止坠落措施,使用(BD)等,方可进行A、往无人处丢掷B、绳索C、抛掷D、手递10、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装备好(AB),冬季或雨天高处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完整版)作业题答案

(完整版)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答案试述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方式:电弧中的带电粒子主要是指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些带电粒子主要依靠电弧气体空间的电离和电极的电子发射两个物理过程所产生,同时伴随着解离、激励、扩散、复合、负离子的产生等一些其他过程。

产生电弧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有带电粒子和电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场强度。

产生方式有解离、电离(热电离电场作用电离光电离) 激励(碰撞传递光辐射传递)电子发射(热发射电场发射光发射粒子碰撞发射)。

最小电压原理:在给定电流和周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其导电区的半径或温度应使电弧电场强度具有最小的数值,就是说电弧具有保持最小能量消耗的特性。

什么是焊接静特性:是指稳定状态下(弧长一定,稳定的保护气流量和电极)焊接电弧的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特性。

什么是焊接动特性,为什么交流电弧和直流变动的直流电弧的动特性呈回线特性?是指的那个电弧的长度一定,电弧电流发生连续快速变化时,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电弧的导电性对电流变化的响应能力。

在焊接电流的上升过程中,由于电弧先前处于相对低温状态,电流的增加需要有较高的电场,因此表现出电弧电压有某种程度的增加;在电流下降过程中,由于电弧先前已处于较高温度状态,电弧等离子体的热惯性不能马上对电流降低做出反应,电弧中仍然有较多的游离带电粒子,电弧导电性仍然很强,使电弧电压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形成回线状的电弧动特性。

试述焊接电弧的产热机构以及焊接电流T分布: 焊接电流是一个能量输出很强的导体,其能量通过电弧转换,由于弧柱、阴极区、阳极区组成,因此焊接电弧总的能量来自这三个部分。

(1)阴极区的产热本质是产生电子(消耗能量)、接收正离子的过程有能量变化,这些能量的平衡结果就是产热。

产热产热量是PK=I*(UK-Uw-UT),作用是用于加热阴极。

(2) 阳极区的产热本质是接收电子、产生A、过程中伴随能量的转换。

产热量是PA=I*(UA-UK-Tt), 用于加热阳极。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饱和空气2.未饱和空气3.制冷4.露点温度5.含湿量6.绝对湿度7. 相对湿度二.简答题:1.空气调节的定义与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2.说明制冷与空调的区别和联系3.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有什么区别?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4.确定空调装置外气计算参数的方法是什么?5.空气的相对湿度与含湿量有何区别?空气的枯燥程度与吸湿能力大小由那个参数反映?6.白天空气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50%,夜间温度下降至20℃,夜间会出现结露吗?夜间的相对湿度是多少?7.冷却、冷藏、冷冻都有什么区别?8.焓湿图由哪几种线群组成?9.列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哪几个根本局部组成?各局部的用作是什么?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饱和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饱和空气。

2.未饱和空气: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汽的混合物称为过饱和空气。

3.制冷:用一定的方法使某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且使其维持在某一范围内,这个过程称为制冷。

4.露点温度:指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时,降温至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5.含湿量:随一公斤干空气同时存在的水蒸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g〕。

6.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7.相对湿度:一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汽质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二.简答题:1. 空气调节的定义与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答:空气调节:把经过一定处理后的空气,以一定的方式送入室内,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干净度等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专门技术。

客车空调装置的任务是将一定量的车外新鲜空气和车内再循环空气混合后,经过过滤、冷却或加热、减湿或加湿等处理,以一定的流速送入车内,并将车内一定量的污浊空气排出车外。

答: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保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课后作业 含答案

课后作业 含答案

5.10 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一物体做斜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在由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B .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C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零D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解析:选D.加速度决定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加速度是不变的,速度是先变小再变大,所以A 、B 选项均错.在最高点的速度不为零且沿水平方向,所以C 错,D 对.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的正切tan α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解析:选B.平抛运动的合速度v 与两个分速度v 0、v y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an α=v y v 0=gv 0·t ,故正切tan α与时间t 成正比,B 正确.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 ,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也为v 0,则t 为( ) A.v 0g B.2v 0g C.v 02g D.2v 0g解析:选A.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v 0=gt ,故t =v 0g,A 正确. 4.飞机以150 m/s 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 球落下,相隔1 s 又让B 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 球与B 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取g =10 m/s 2)( )A .A 球在B 球前下方 B .A 球在B 球后下方C .A 球在B 球正下方5 m 处D .A 球在B 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解析:选D.A 、B 球离开飞机后都做平抛运动,它们在水平方向与飞机的运动同步,即在空中A 、B 一定在飞机的正下方,B 球落下t 秒时A 、B 相距Δh =12g (t +1)2-12gt 2=12g (2t +1),即A 、B 球间的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D 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5.一架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 s 投下一颗小球,共投下5颗,若不计空气阻力及风的影响,则( )A .这5颗小球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B .这5颗小球及飞机在小球落地前,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C .这5颗小球在空中各自运动的轨迹均是抛物线D .这5颗小球在地面的落点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解析:选BCD.空中小球与飞机在水平方向上速度相同,即水平方向上相对静止,都在飞机的正下方,故A 错误B 正确;每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故轨迹均是抛物线,C 正确;落地点间的距离由Δx =v Δt 知,间距相等,故D 正确.6.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 .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解析:选BD.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满足h =12gt 2,得t =2hg,可知A 错误B 正确.在水平方向上x =v 0t 即v 0=x ·g2h,且由题图可知h b =h c >h a ,x a >x b >x c ,则D 正确,C 错误.7. 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右侧(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球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 )A .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B .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 .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 .初速度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解析:选AC.设小球被抛出时的高度为h ,则h =12gt 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x =v 0t ,两式联立得x =v 02hg,根据题意,再次抛小球时,要使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x 减小,可以采用减小初速度v 0或降低抛出点高度h 的方法,故A 、C 正确.三、非选择题8.如图所示,飞机距地面高度h =500 m ,水平飞行速度v 1=100 m/s ,追击一辆速度为v 2=20 m/s 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汽车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g 取10 m/s 2).解析:炸弹离开飞机后做平抛运动,由h =12gt 2得下落时间t =2h g= 2×50010s =10 s. 设距离为x 时投弹,由位移关系知 v 1t =x +v 2t所以x =(v 1-v 2)t =(100-20)×10 m =800 m. 答案:800 m9. 如图所示,一个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从斜面顶端以不同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小物体,得到小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t 与初速度v 0的关系如下表,g 取10 m/s 2,试求:v 0/(m·s -1)… 2 … 9 10 … t /s… 0.400 … 1.000 1.000 …(1)v 0=2 m/s 时平抛水平位移x ; (2)斜面的高度h ; (3)斜面的倾角θ.解析:(1)x 1=v 0t 1=0.80 m.(2)初速度达到9 m/s 以后,运动时间保持t =1 s 不变,故小物体落地点在水平面上.竖直位移h =12gt 2=5 m.(3)小物体初速度为2 m/s 时,运动时间t =0.400 s ,落至斜面上,水平位移x 1=v 0t 1=0.80 m ,竖直位移h 1=12gt 21=0.80 m ,故tan θ=h 1x 1,θ=45°. 答案:(1)0.80 m (2)5 m (3)45°1234。

假 期 作 业 答案

假 期 作 业 答案

假期作业答案一、病句专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的态势。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B“洋溢”与“笑脸”搭配不当;C把“许多”移到“优秀”顡D去年“自从”)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A.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豪情”;B.“研究、了解国学文化”语序不当;C.“非常”与“深”词语赘余)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B.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去世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作业答案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对电感负载供电,L =20mH ,U 2=100V ,求当α=0︒和60︒时的负载电流I d ,并画出u d 与i d 波形。

解:α=0︒时,在电源电压u 2的正半周期晶闸管导通时,负载电感L 储能,在晶闸管开始导通时刻,负载电流为零。

在电源电压u 2的负半周期,负载电感L 释放能量,晶闸管继续导通。

因此,在电源电压u 2的一个周期里,以下方程均成立:t U ti Lωsin 2d d 2d= 考虑到初始条件:当ωt =0时i d =0可解方程得:)cos 1(22d t L U i ωω-=⎰-=πωωωπ202d )(d )cos 1(221t t LU I=LU ω22=2u d 与i d 的波形如下图:当α=60°时,在u 2正半周期60︒~180︒期间晶闸管导通使电感L 储能,电感L 储藏的能量在u 2负半周期180︒~300︒期间释放,因此在u 2一个周期中60︒~300︒期间以下微分方程成立:t U ti Lωsin 2d d 2d= 考虑初始条件:当ωt =60︒时i d =0可解方程得:)cos 21(22d t L U i ωω-=其平均值为)(d )cos 21(2213532d t t L U I ωωωπππ-=⎰=L U ω222=11.25(A) 此时u d 与i d 的波形如下图:2. 题图2-9为具有变压器中心抽头的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问该变压器还有直流磁化问题吗?试说明:①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2U;②当负载是电阻或电感时,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与单相2全控桥时相同。

答:具有变压器中心抽头的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该变压器没有直流磁化的问题。

因为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变压器二次测绕组中,正负半周内上下绕组内电流的方向相反,波形对称,其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流为零,故不会有直流磁化的问题。

以下分析晶闸管承受最大反向电压及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情况。

①以晶闸管VT2为例。

当VT1导通时,晶闸管VT2通过VT1与2个变压器二次绕组并联,所以VT2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2U。

2②当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与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触发角α相同时,对于电阻负载:(0~α)期间无晶闸管导通,输出电压为0;(α~π)期间,单相全波电路中VT1导通,单相全控桥电路中VT1、VT4导通,输出电压均与电源电压u2相等;(π~π+α)期间,均无晶闸管导通,输出电压为0;(π+α~ 2π)期间,单相全波电路中VT2导通,单相全控桥电路中VT2、VT3导通,输出电压等于- u2。

对于电感负载:(α~ π+α)期间,单相全波电路中VT1导通,单相全控桥电路中VT1、VT4导通,输出电压均与电源电压u2相等;(π+α~ 2π+α)期间,单相全波电路中VT2导通,单相全控桥电路中VT2、VT3导通,输出波形等于- u2。

可见,两者的输出电压相同,加到同样的负载上时,则输出电流也相同。

3.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Ω,L值极大,当α=30°时,要求:①作出u d、i d、和i2的波形;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③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解:①u d、i d、和i2的波形如下图:②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分别为U d=0.9 U2 cosα=0.9×100×cos30°=77.97(V)I d=U d/R=77.97/2=38.99(A)I2=I d=38.99(A)③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U2=1002=141.4(V)考虑安全裕量,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为:U N=(2~3)×141.4=283~424(V)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为:I VT=I d∕2=27.57(A)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I N=(1.5~2)×27.57∕1.57=26~35(A)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4. 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画出整流二极管在一周内承受的电压波形。

解:注意到二极管的特点:承受电压为正即导通。

因此,二极管承受的电压不会出现正的部分。

在电路中器件均不导通的阶段,交流电源电压由晶闸管平衡。

整流二极管在一周内承受的电压波形如下:uVu5.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Ω,L值极大,反电势E=60V,当α=30︒时,要求:①作出u d、i d和i2的波形;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③考虑安全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解:①u d、i d和i2的波形如下图:②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分别为U d=0.9 U2 cosα=0.9×100×cos30°=77.97(A)I d=(U d-E)/R=(77.97-60)/2=9(A)I2=I d=9(A)③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2U2=1002=141.4(V)流过每个晶闸管的电流的有效值为:I VT=I d ∕2=6.36(A)故晶闸管的额定电压为:U N=(2~3)×141.4=283~424(V)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I N=(1.5~2)×6.36∕1.57=6~8(A)6. 晶闸管额定电压和电流的具体数值可按晶闸管产品系列参数选取。

晶闸管串联的单相半控桥(桥中VT 1、VT 2为晶闸管),电路如题图2-11所示,U 2=100V ,电阻电感负载, R =2Ω,L 值很大,当α=60︒时求流过器件电流的有效值,并作出u d 、i d 、i VT 、i D 的波形。

解:u d 、i d 、i VT 、i D 的波形如下图:i V i V负载电压的平均值为:2)3/cos(19.0)(d sin 21232d πωωπππ+==⎰U t t U U =67.5(V ) 负载电流的平均值为:I d =U d ∕R =67.52∕2=33.75(A )流过晶闸管VT 1、VT 2的电流有效值为:I VT =31I d =19.49(A ) 流过二极管VD 3、VD 4的电流有效值为:I VD =32I d =27.56(A )7. 在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中,如果a相的触发脉冲消失,试绘出在电阻性负载和电感性负载下整流电压u d的波形。

解:假设︒α,当负载为电阻时,u d的波形如下:=0当负载为电感时,u d的波形如下:9.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共阴极接法与共阳极接法,a、b两相的自然换相点是同一点吗?如果不是,它们在相位上差多少度?答: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共阴极接法与共阳极接法,a、b两相之间换相的的自然换相点不是同一点。

它们在相位上相差180°。

10.有两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一组是共阴极接法,一组是共阳极接法,如果它们的触发角都是α,那么共阴极组的触发脉冲与共阳极组的触发脉冲对同一相来说,例如都是a相,在相位上差多少度?答:相差180°。

值极大,当α=60︒时,要求:① 画出u d 、i d 和i VT1的波形; ② 计算U d 、I d 、I dT 和I VT 。

解:①u d 、i d 和i VT1的波形如下图:ωti u②U d 、I d 、I dT 和I VT 分别如下U d =1.17U 2cos α=1.17×100×cos60°=58.5(V )I d =U d ∕R =58.5∕5=11.7(A ) I dVT =I d ∕3=11.7∕3=3.9(A ) I VT =I d ∕3=6.755(A )12.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电阻负载,如果有一个晶闸管不能导通,此时的整流电压u d 波形如何?如果有一个晶闸管被击穿而短路,其它晶闸管受什么影响?答:假设VT 1不能导通,整流电压u d 波形如下:假设VT 1被击穿而短路,则当晶闸管VT 3或VT 5导通时,将发生电源相间短路,使得VT 3、VT 5也可能分别被击穿。

值极大,当α=60︒时,要求:①画出u d、i d和i VT1的波形;②计算U d、I d、I dT和I VT。

解:①u d、i d和i VT1的波形如下:i②U d、I d、I dT VTU d=2.34U2cos =2.34×100×cos60°=117(V)I d=U d∕R=117∕5=23.4(A)I DVT=I d∕3=23.4∕3=7.8(A)I VT=I d∕3=23.4∕3=13.51(A)14.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阻感负载,R =1Ω,L =∞,E =40V ,U 2=100V ,L B =0.5mH ,当α=60︒时求U d 、I d 与γ 的数值,并画出整流电压u d 的波形。

解:考虑L B 时,有:U d =0.9U 2cos α-ΔU d ΔU d =2X B I d ∕π I d =(U d -E )∕R解方程组得:U d =(πR 0.9U 2cos α+2X B E )∕(πR +2X B )=44.55(V )ΔU d =0.455(V ) I d =4.55(A )又∵αcos -)cos(γα+=2B d X I ∕U 2即得出)60cos(γ+︒=0.4798换流重迭角γ = 61.33°- 60°=1.33°最后,作出整流电压U d 的波形如下:15.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反电动势阻感负载,U 2=100V ,R =1Ω,L =∞,L B =1mH ,求当α=30︒时、E =50V 时U d 、I d 、γ 的值并作出u d 与i VT1和i VT2的波形。

解:考虑L B 时,有:U d =1.17U 2cos α-ΔU d ΔU d =3X B I d ∕2π I d =(U d -E )∕R解方程组得:U d =(πR 1.17U 2cos α+3X B E )∕(2πR +3X B )=94.63(V )ΔU d =6.7(V ) I d =44.63(A )又∵αcos -)cos(γα+=2B d X I ∕6U 2即得出)30cos(γ+︒=0.752换流重迭角γ = 41.28°- 30°=11.28°u d 、i VT1和i VT2的波形如下:i i16.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R =5Ω,L =∞,U 2=220V ,X B =0.3Ω,求U d 、I d 、I VD 、I 2和γ 的值并作出u d 、i VD 和i 2的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