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安排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学习计划

形势与政策学习计划

形势与政策学习计划形势与政策学学习计划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一、学科基础课程1.政治学与社会学概论2.形势与政策学导论3.宏观经济学4.微观经济学5.中国政治制度与改革6.国际政治经济学7.中国社会问题研究8.社会心理学9.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二、理论和方法1.阅读《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经典著作和专业书籍,熟悉形势与政策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2.学习并掌握政治、经济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3.细化学术论文写作、学术研究报告撰写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课题1. 选择与形势与政策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如中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2. 基于政治、经济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3. 参与学术研讨会或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

四、实践环节1.参与形势与政策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政策解读、社会调研等;2.参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实习活动,亲身感受政策实施的过程。

在形势与政策学学习计划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要学习政治、经济、社会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家和社会的状况,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上述学习计划,我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一、学科基础课程学习1.秋季学期学习《政治学与社会学概论》、《宏观经济学》、《中国政治制度与改革》等课程;2.春季学期学习《形势与政策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等课程。

二、理论和方法学习1.阅读《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等经典著作;2.学习政治、经济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

三、研究课题研究1.选择中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等课题进行研究,深入调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2.参与学术研讨会或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

四、实践环节参与1.参与形势与政策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政策解读、社会调研等;2.参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实习活动,亲身感受政策实施的过程。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使用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05方案而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全院各专业,各个班级,是每个大学生(高职生)的必修课程。

每学期学时数为6学时,共四学期,二年修满为1学分。

本课程通过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使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堂专题讲座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贯彻“意识、信念和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思想,开展学生学习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在社会当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2、案例式教学。

结合时事热点内容,剖析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教学讲座,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探究模式:在教学中,本课程采用从现实社会中学生关注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相互讨论中明晰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参与式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扎实的文化基础,较强的表达和分析能力,熟悉国内外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基本知识的“高素质、有理论、懂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能力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和研讨,使大学生能够厘清社会形势和正确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以及对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代码:学分/学时:2学分,16学时/学期开课学期:1-8课程类別:(必修;1/2/3/4年级;公共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后修课程:无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2. 教学目标:《形势与政策》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及其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符合安徽大学对本科毕业生要求的相关指标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必须因时而异、与时俱进,所以教学大纲只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每学期予以确定。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分六个部分,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专题授课。

专题一国际国内整体发展形势与趋势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国关系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L0503103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理、工、管各专业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5学分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清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党在现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推荐教材:章怀云、欧祝平.形势与政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参考书目:[1] 半月谈[M].北京:半月谈杂志社编辑出版[2] 时事报告[M].北京: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其中,宣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本课的重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工作重点,正确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学时分配:国内部分占每学期总学时的70%,国际部分占30%。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有6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自2006年下学期以来,一直是采取“网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设立《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站、编写《形势与政策网上教程》进行“网上教学”。

《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主要以我校校园网络为基本平台和依托,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其基本功能除网上教学之外还有: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相关材料与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发布本课程考试、考查(包括作业、课程论文等)相关信息等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学分:总学分2学分,每学期0.25学分开课学期:1-8学期一、课程的任务本门课程的任务,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清是非、积极思考和回答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总体要求1、教学总体目标通过形势与政策的教育,使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促进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教学总体要求(1)牢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不断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体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及时性要求。

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形势发展变化的动态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紧紧围绕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发展变化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教学,用党的方针政策统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

(3)不断加强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遵循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判断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把握形势的能力,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

3、主要考核内容形势与政策的有关理论;国际形势与我国对外政策;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国的一些基本国策;国内外时事热点;学校规章制度和就业形势与指导。

4、考核标准按照4学年8学期完成教学任务的安排,每学期完成1篇小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由每一专题的授课教师进行考查。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具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本课程分为六讲,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讲“七一”讲话精神解读(3学时)内容:一、90年历史成就总结二、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建的科学水平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四、“七一”讲话特点和精神要点总结。

第二讲日本核危机的思考(3学时)内容:一、东京日本大地震概况二、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件三、核泄露事件原因分析四、核泄露事件带来的危害五、核泄露事件造成的影响六、核泄露事件带来的人类的反思七、核电站未来发展的探讨和关注第三讲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3学时)内容: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涵义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六、民生工作普惠七、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八、新农村、新面貌。

第四讲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制教育(3学时)内容:一、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二、领会社会主义法制精神三、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四、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好青年。

第五讲国际恐怖主义的现状以及反恐行动取得的进展(3学时)内容:一、本.拉登与“基地”组织。

(认识本.拉登)二、10追捕逃亡路三、美军击毙本.拉登四、如何评价本.拉登五、国际反恐任重道远六、反拉登时代的欣喜和忧患第六讲北非硝烟半岛阴云(3学时)内容:一、利比亚战争1、利比亚战争概况2、利比亚战争的根源3、利比亚局势的展望二、“大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1、重要的战略位置2、丰富的油气资源3、复杂的历史问题4、各异的文化冲突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二〇一一年九月。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英文)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理论学时数:1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2学时理论学分数:1学分考核方式:考查预修课程: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参考书:《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教育,即开展党的最新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的最新的理论动态等开展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地分析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能力,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门课程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2)理解正确理解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其展望;(3)了解当前我国经济特征与走势;(4)了解中美关系“新型大关关系”;(5)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历史责任。

2.能力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能使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回答问题。

(2)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能力:能利用网络搜集完成论文任务目标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

(3)辨别判断能力:具有对重大事件正确判断能力。

(4)分析研讨能力:能对完成相关任务的有用信息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5)写作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写论文等。

3.素质目标:(1)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人生观;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价值观。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 1、2、3、 4》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党委宣传部课程编号: 160000-14b,160000-15b,16000-16b,16000-07b英文名称: Situation and Policy 学时:总计 32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0 学时,观看专题片、课内讨论、考核12 学时学分:形势与政策 1、 2、 3、4 各 0.5 学分面向对象:全校本科专业教材:依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由校党委宣传部制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1.《时事报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资料手册》(中宣部、教育部编辑)2.《瞭望》、《中国新闻周刊》、《国际资料信息》、《环球时报》等时事报刊3 . 《形势政策教育辅导资料》(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编)4. 《时事》 VCD (教育部指定“形势与政策”课音像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5.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航标灯”思政网站二.教学目的和任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的国内外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理论,科学地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地理解党的现行政策,引导他们自觉地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学习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b本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奋发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重大意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程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发展及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教育学院
小教111
30
教育学院
学前111
32
罗元(6-2)
文新406
155
教育学院
教技111
40
教育学院
心理111
42
教育学院
应心111
41
教育学院
旅游094
31
孙晓媛(6-1)
文新206
131
旅游学院
会展091
38
旅游学院
旅游092
23
旅游学院
旅游093
39
旅游学院
旅游091
34
张琳(6-1)
风景091
2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091
3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092
3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环091
2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103
28
周美玲(6-2)
文新119
107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风景101
25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规101
27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环101
27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102
30
143
商学院
物流101
45
商学院
国贸101
57
商学院
市场111
49
刘智标(8-1)
11-阶三
2桂花岗
商学院
人力111
48
140
商学院
电商111
43
商学院
物流111
69
刘智标(8-2)
11-阶三
2桂花岗
商学院
工商111
49
154
商学院
工程113
36
商学院
国贸111
43
刘智标(5-2)
11-阶三
2桂花岗
文清207
132
人文学院
汉语113
33
人文学院
汉语114
33
人文学院
汉语115
33
人文学院
汉语117
47
肖松柏(6-1)
文清207
158
人文学院
汉语118
45
人文学院
历史111
36
人文学院
历史112
30
人文学院
工商092
44
周美玲(8-1)
文新206
140
商学院
工商093
44
商学院
工程093
28
商学院
汉语093
42
人文学院
汉语095
40
吴雪娟(6-1)
文新411
152
人文学院
汉语097
36
人文学院
汉语098
37
人文学院
汉语091
39
人文学院
汉语108
47
吴雪娟(6-2)
文新411
164
人文学院
历史102
33
人文学院
历史101
42
人文学院
汉语107
42
人文学院
汉语106
42
帅江涛(6-1)
文新511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信息101
34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信102
47
吴端玲(5-1)
文新711
135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信101
49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103
39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102
37
吴端玲(5-2)
文新711
159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101
36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111
39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地理111
47
地理科学学院
地信111
35
地理科学学院
资环111
35
罗元(5-1)
文新213
119
地理科学学院
资环112
43
地理科学学院
资环113
41
地理科学学院
法学096
36
罗元(5-2)
文新213
111
法学院
法学097
35
法学院
法学094
40
法学院
法学093
40
温远鹤(5-1)
文新123
126
法学院
46
龚耀南(5-1)
文新411
130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111
41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112
43
公共管理学院
食品091
40
李永华(5-1)
文清120
128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092
31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091
57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091
51
李永华(5-2)
文清207
160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092
34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102
文清107
147
旅游学院
中法091
42
旅游学院
中法092
42
旅游学院
中法093
29
旅游学院
旅游104
28
刘智标(6-1)
文新408
148
旅游学院
会展101
44
旅游学院
中法103
34
旅游学院
中法102
42
旅游学院
中法101
36
李永华(6-1)
文清110
132
旅游学院
旅游103
34
旅游学院
旅游102
25
美术112
19
美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111
22
美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112
24
美术与设计学院
对外091
40
李丽红(6-1)
文新508
161
人文学院
对外092
38
人文学院
历史092
35
人文学院
历史091
48
人文学院
汉语096
32
李丽红(6-2)
文新508
156
人文学院
汉语094
41
人文学院
汉语092
41
人文学院
行政102
39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101
40
公共管理学院
思教102
42
公共管理学院
思教101
43
吴九占(5-1)
文新206
122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102
39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101
40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112
43
张丽旋(5-1)
文新408
129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111
43
公共管理学院
思教111
43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111
法学091
40
法学院
法学092
44
法学院
法学095
2
法学院
法学101
40
温远鹤(5-2)
文新508
168
法学院
法学105
5
法学院
法学104
42
法学院
法学103
41
法学院
法学102
40
法学院
法学111
45
刘智标(5-1)
11-阶三
2桂花岗
法学院
法学112
44
148
法学院
法学113
42
法学院
法学114
17
2012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安排
注:由于《形势与政策》全部安排在周二下午第一、第二大节,所以任课教师栏里的5-1指第五周周二下午第一大节,5-2指第五周周二下午第二大节,以此类推。
班别
人数
任课教师
上课地点
合班人数
学院名称
地理091
40
周美玲(5-1)
文新206
122
地理科学学院
资环092
43
地理科学学院
法学院
行政091
41
孙晓媛(5-1)
文新508
162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092
44
公共管理学院
思教092
38
公共管理学院
思教091
39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092
40
孙晓媛(5-2)
文新408
131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091
45
公共管理学院
社工091
46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101
40
吴九占(5-1)
文新211
161
公共管理学院
159
人文学院
汉语105
39
人文学院
汉语104
39
人文学院
汉语103
39
人文学院
汉语102
36
帅江涛(6-2)
文新511
115
人文学院
汉语101
38
人文学院
对外101
41
人文学院
汉语116
42
吴端玲(6-1)
文清120
117
人文学院
对外111
42
人文学院
汉语111
33
人文学院
汉语112
33
吴端玲(6-2)
商学院
国贸112
44
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