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截肢患儿围术期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严重创伤患者截肢术后的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患者截肢术后的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患者截肢术后的护理体会标签:蛋氨酸裂解酶;基因克隆;阴道毛滴虫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我科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共进行12例截肢手术。

我们通过对截肢术后患者在做好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的同时。

对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精神支持及功能锻炼等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20~45岁。

上肢截除7例,下肢截除5例;车祸8例,工伤事故4例。

2术后护理体会2.1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的观察:认真接待术后返回病房的患者,麻醉未清醒前禁食6小时,取平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与氧气吸入。

维持静脉通路,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神志、尿量及残端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如出血量多应立即通知医生。

2.2残端伤口的护理:术后48小时,每班实行床边交接,如发现渗血多时,重新更换敷料及床单,换药包扎。

并将残端用橡皮枕头支撑,抬高15度~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缓解疼痛。

每日观察残端皮肤,注意有无压痛、发红、或其他皮肤受到刺激或撕裂现象。

在患者床旁备止血带,如遇大出血,应迅速止血,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请医师手术处理。

2.3疼痛的护理:患者术后均有患肢疼痛,这是由于手术创伤、幻觉、残端炎症、血肿,残端组织挤压、牵拉及神经因素等引起。

疼痛多为持续性,以夜间为甚。

这种幻肢和幻肢痛的出现,可通过如下方法预防: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用手轻拍叩击残肢末端,让患者从触觉上感受到肢体确已缺失这一事实,或局部热敷、理疗及普鲁卡因敏感点封闭,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装配义肢。

均有利于消除幻肢和幻肢痛。

2.4预防残端感染:做好术前准备,积极治疗纠正容易合并感染的疾病。

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

认真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及时进行伤口换药,以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并观察伤口有无发热、红肿、剧烈疼痛等感染征象。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8-03-12T14:27:57.8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作者:肖春霞赵亮李建军乔秀娟刘小丽田秀玲[导读] 通过对糖尿病足截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全身状态得到积极恢复,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三科, 北京市 101300)糖尿病足是指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其严重者可导致下肢截肢。

其伤害性不仅是肢体和功能的丧失,还有内心巨大的创伤。

我院 2011 至 2016 年我科收治 50 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截肢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2],为2型糖尿病。

本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6岁,平均70.2岁。

肢端坏疽按Wagner,s级分类标准。

IV级24例,V级22例。

44例单侧截肢,6例双侧截肢;膝上截肢5肢,膝下截肢20肢,踝部截肢10例,趾列截肢15足。

入院时空腹血糖10.8~21.1mmol/L,餐后2h血糖15.5~24.6mmol/L。

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检查,请内分泌科专家会诊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及控制血糖水平。

完善尿糖、尿酮体、血尿常规、凝血、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肺X线、心脏彩超等检查。

常规患肢多普勒超声检测,必要时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

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

监测血糖,一天7次。

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术前1~2d宜停用长效胰岛素,改为早、午、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可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的方式,控制空腹血糖在6~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

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140/82~90mmHg。

截肢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肢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肢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肢术后是指通过手术去除某个部位的肢体,因为这个手术是一种大型手术,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截肢术后护理的问题和措施:
1. 疼痛管理:截肢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正确使用止痛药和冷敷来控制疼痛。

同时,如果患者感到疼痛加重或者无法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

2. 前列腺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截肢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DVT。

为了预防DVT,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的床上进行各种活动,如踝关节转动和膝盖弯曲,以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如果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应使用压缩袜。

3. 创面护理:截肢术后,创面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每天进行创面清洁和更换敷料,以避免感染和保持创面的干燥。

4. 康复训练:截肢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恢复肌肉功能。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训练,并监督其进展。

5. 心理支持:截肢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鼓励他们参加康复小组和其他社交活动。

6. 安全措施:截肢术后,患者需要遵守一些安全规则,如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走路,以避免跌倒和摔伤。

护理人员应该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总之,截肢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截肢护理体会

截肢护理体会
0 前 盲
情 况。保持关 节功能位 , 术后 2— 3天 观察 切 订有 无感 染 , 注 意切 订 周 围皮肤颜色 及伤肢 血循环 情况 , 预 防并 发症 ; 保 持 皮肤 清 洁 , 床单 位 清洁干燥 , 防止褥疮发 生。 2 . 4 . 2 饮食 护理 。告 知患者饮 食与营养 是 维持机 体正 常 、 促进 组 织 修复、 提高免疫 力等生命 活动 的基 本条件 。患病 时 , 通过 合理 的调 配 饮食 和恰 当的供 给满 足患者 对 营养 的需要 , 达 到治 疗 和辅 助治 疗 的 目的。指 导患 者选 . I = f j 的饮 食有 : ( 1 ) 高 热量 、 高蛋 白的 饮食 ; ( 2 ) 高纤 维饮食 ; ( 3 ) 富含维生 素 的饮 食 ; ( 4 ) 富 含无 机 盐及 微嚣 元 素 的饮 食 等 。对 糖尿病患 者介绍饮 食对治疗 糖尿 病的 重要性 , 根据 患者 饮 食 习惯 , 使 食谱多样 化 , 指 导患者要 定时定 量进餐 。积极 控制 血糖 l , 每 8定 时测尿糖 、 血糖 , 胰岛素 注射时 间应与饮食 时间相配 合 , 根据 结果 随时调整胰 岛素 的用量 。 2 . 4 . 3 疼痛 护理 。减少 疼痛 的刺 激 因素 : ( 1 ) 抬 高残 端 , 消除 肿胀 , 减轻疼 痛。 ( 2 ) 对术后残 端包 扎部 位 , 注意 观察 血运 情况 , 残端 有无 肿胀引 发的疼痛 , 及时调整位 置 , 可用水 纱布 、 棉垫 , 外用 弹力绷 带进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i t v e : a m p u t e e c a r e a n d e x p e i r e n c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q u M i  ̄o f a m p u t e e c a r e . Me t h o d s : 3 7 e a s e s o f a m p u t e e s c a r e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截肢的护理措施

截肢的护理措施

截肢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是指因疾病或意外导致肢体无法保留,而进行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截肢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影响,还对其心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

因此,截肢后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既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又可以减轻其生活上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截肢的护理措施,包括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截肢后的生活。

伤口护理截肢后的伤口需要特别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1.保持伤口清洁:每天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分泌物。

2.防止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如碘酒,涂抹在伤口周围,以预防感染。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保持伤口干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摩擦。

康复训练截肢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1.假肢适配:截肢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

假肢适配需要专业的医生或康复师来进行,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假肢类型。

2.步态训练:假肢使用后,患者需要适应新的步态。

康复师会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假肢,并进行步态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3.肌肉锻炼:截肢后,患者可以通过肌肉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康复师可以制定适合患者的锻炼计划,并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

4.日常生活训练:康复师还可以教授患者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戴衣物、洗澡、上下楼梯等,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心理疏导截肢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可能会导致压力、抑郁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因此,心理疏导在截肢护理中也非常重要。

1.情绪支持:医护人员和家人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应对技巧:心理咨询师可以教授患者一些应对技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

3.康复小组:患者可以参加康复小组,与其他截肢患者交流经验,分享心情,互相支持。

截肢患者的护理评估与围手术期护理

截肢患者的护理评估与围手术期护理

截肢患者的护理评估与护理1 评估1 患者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截肢,如先天性畸形、肿瘤、外伤、感染等。

2 患者复健能力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

截肢手术前即将考虑义肢的装配,义肢复健需要患者的配合。

3 心理状况评估:根据截肢部位、临床表现、截肢原因的不同,评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了解其真实感受和后顾之忧:担忧疾病转归情况、对失去肢体后的恐惧、他人的耻笑和歧视、成为家庭的负累等心理反应。

2 护理2.1 术前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冲击:常表现出恐惧不安、烦躁、绝望、忧虑消沉、情绪反复无常等,护士应耐心接受患者的各种反应与情绪宣泄,倾听他们对截肢手术后的顾虑和担忧,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手术的意义、预后情况、手术后装配义肢的时间、功能锻炼的方法,介绍成功的病例,提供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难关。

2.2 术后残肢的护理:密切观察残肢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告诉患者沙袋加压止血的原因,观察局部皮肤的温度与颜色,避免发生意外;保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

每日检查残肢皮肤情况,防止受压过久,物理刺激等人为因素造成褥疮和感染。

残肢拆线后包扎弹力绷带,每日要松开2~3次,清洗皮肤,保持皮肤干燥,出汗多时随时更换。

伤口愈合后,指导患者及家属用中性肥皂清洗,不可浸泡或涂油,以免软化皮肤;也不可涂搽酒精,防止皮肤干裂;可进行残端热敷。

随时叮嘱患者,为防止关节挛缩畸形而应保持自然体位,睡姿、坐姿时残肢保持平直,不可将残肢悬挑在床、椅边缘。

2.3 康复指导:开始强化功能锻炼时患者会感到疼痛,从而拒绝锻炼,可在锻炼前遵医嘱给予止痛药,鼓励其坚持完成规定锻炼内容。

指导患者进行残肢内收运动,协助患者常翻身,指导患者及家属对残肢进行被动按摩。

功能锻炼指导:两手撑于床面,下肢伸直,锻炼将臀部及腿抬离床面,以强化手臂肌肉力量;指导患者利用床挡、护栏、椅子移动身体的方法;床上直抬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等。

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

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

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切除肢体的一部分。

这种手术可能是由先天性异常、外伤、感染或疼痛等原因引起的。

截肢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

为了帮助截肢病人恢复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南。

1. 伤口护理截肢手术后的伤口需要特殊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伤口护理之前,先洗手并戴上手套。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氯己定或碘酒,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

•使用一次性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好。

•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2. 疼痛管理截肢手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管理截肢病人的疼痛:•定期给予止痛药,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调整。

•应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肌肉疼痛和肿胀。

•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例如听取病人的疼痛抱怨,并给予安慰和鼓励。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于截肢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措施:3.1 切口控制和肌力训练•按照康复师的指导,进行截肢部位的切口控制训练。

这有助于增强残肢的肌力和控制。

•实施针对性的肌肉训练,以增强截肢病人其他肌肉群的功能。

3.2 步态训练和矫正•通过步态训练和矫正手段,帮助截肢病人适应新的步态模式。

•提供适当的步态辅助装置,如义肢,以帮助患者行走。

3.3 平衡训练和坚持•实施平衡训练,以提高截肢病人的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鼓励截肢病人坚持康复训练,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4. 心理支持截肢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巨大打击。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加康复社群,与其他截肢病人分享经验和感受。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病人应对情绪问题和接受新的身体状态。

•鼓励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提供支持和理解。

结论截肢病人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来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良好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是截肢病人护理的关键要素。

通过倾听病人的需要和提供适当的护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27例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7例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7例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断肢再植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克服许多困难。

在术前准备和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患者的关爱和耐心。

本文针对27例断肢再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1.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手术部位、伤口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预防感染、保持血液循环、控制疼痛等。

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护理,包括控制出血、维持血压、监测心率和呼吸等。

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观察手术部位的血流和感染情况、监测疼痛和出血情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同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痛苦和恢复信心。

4. 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恢复训练、按摩和理疗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身体部位的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5. 家庭护理
在患者出院后,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关爱。

因此,我们需要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让他们熟练掌握患者的护理技巧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还需要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进行监护和指导。

总之,断肢再植术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手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患者的关爱和耐心。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细节,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处理。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汤玉萍,女,1977。南京,本科,护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骨科 210008
6例车祸伤截肢儿童围术期护理体会
汤玉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骨科 210008

摘要 目的:探讨车祸伤致截肢儿童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6例车祸伤导致截肢患
儿的围术期护理及治疗效果评定。结果:6例均接受了截肢治疗,通过围术期护理,术后恢
复快,均治愈出院。 结论:截肢患儿的治疗,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护理质量,
更需要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截肢 儿童 围术期 护理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事日益增多,据报道车祸伤可占儿童意外伤害的29.20%[1],
我院骨科自2004~2009年收治155例车祸伤的患儿,其中6例行截肢手术。因车祸伤而截肢的
患儿,多极度焦虑、恐惧和悲观。截肢患儿的心理创伤远远大于身体的创伤。我们要多关心
体贴患儿,多做家属工作,让亲情改善患儿的情绪,使家长和患儿有效配合治疗。因此,我
们对截肢患儿在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能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治疗,利于术后的
恢复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6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7.5岁,单侧上肢截肢2例,单侧下肢截肢
4例,其中4例因受伤时间过长、肢体坏死而急诊截肢,2例因再植后肌肉液化坏死而截肢。
截肢术后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和再次清创后,均愈合。其余5例患儿未出现并发症,
术后愈合良好,按期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截肢术属于较大的损毁性手术,直接造成患儿肢体的缺失和功能缺陷,
1
对于患儿,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难以承受的,为了帮助患儿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期,

作为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将心理护理
贯穿到整个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了解儿童心理、喜欢孩子、具有精湛、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的人员做责任护士,与
患儿建立友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尽量安排同一位护士照顾病童以免其适应困难出现焦虑不
安[2]。
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且年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易激惹症状也越明显。
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常描述不清恶梦的内容,时常从恶梦中
惊醒,在梦中尖叫,也可主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加强对心理障碍的规范化护理,
针对不同性格的儿童,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患儿及家长能够很好地接受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施以不同的方法,对幼小儿童宜用儿童语言,多接近、逗引,以消除他
们对医务人员的戒心,可以用玩具、布偶等来演示护理内容.使他们得到安慰;对年长儿童
可以让其看书、绘画、讲故事以及做游戏等活动,耐心地与他们交朋友,使患儿对治疗及护
理产生信任感,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主动介绍病区环境使其逐步感到安全。视患儿的年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好有关手术目
的、术前准备解释及术后注意事项,用婉转的语言告知预后情况。获得其理解并配合做好术
前准备.减轻术前心理负担,促进术后恢复。截肢之后,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情绪也非常
低落。护士一方面指导家长做好陪伴工作,主动帮助生活需要,逐步实现生活自理。同时,
要勤于深入病房,主动热情,给他们讲些喜爱听的故事,或播放一些轻音乐,或把电视里的

1
作者简介:汤玉萍,女,1977。南京,本科,护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骨科 210008

动画片故事讲给他们听,使患儿产生安全感。
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有利于病人身心康复,减少并发症,促使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3]
。 强化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系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父母老师的情绪对患儿心理

的影响非常明显,父母老师情绪对患儿的影响甚至要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护理人员不仅做
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还要与老师进行沟通,指导其在感情上给予安慰及关心,在生活上给予
照顾,激发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念,不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前护理 截肢患儿按常规骨科手术术前准备护理外,因本组急诊患儿机体大部分处于
创伤状态,术前还必须注意随时监测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密切观察患儿表情、意识、
皮肤温度、尿量,以及时发现休克症状。血容量不足者,快速补液、输血,为保证输液速度,
应采取2个以上的静脉通道。检查主要脏器功能,排除内脏损伤,防止手术中因其它问题而
发生危险。同时,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如拍胸片,了解心肺功能。肢体制动,伤口加压
包扎。待血压稳定、术前准备完善后立即手术。
再植后肌肉液化坏死而截肢的患儿机体处在慢性消耗状态,故需要加强营养,保证能量
供给以提高手术耐受力及术后创口愈合能力,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
维素饮食。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术后每30min-1h测血压1
次,每4小时更换体位1次,以防褥疮发生。同时拍背,鼓励患儿深呼吸、咳嗽防止坠积性
肺炎发生。
2.3.2 残端护理:严密观察残端敷料渗血或出血污染情况,以防残肢端的大量出血。在患儿
床旁备止血带,如出现大出血,应迅速止血,及时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请医师手术处理。
保持合理的残肢体位避免发生关节挛缩十分重要,术后患肢抬高不可超过2天[4],抬高时不
要使近端关节过多的屈曲,残肢应置于完全伸直位,保持髋、膝关节于伸直位,防止关节屈
曲挛缩。
2.3.3 预防和控制感染:观察残端皮肤颜色、张力、感觉、肿胀情况,若患儿感觉伤口胀痛、
发热,局部出现炎症改变,周围皮肤发黑,伤口有臭味,显示有感染存在。应及时扩创,引
流脓液,清除坏死的肌肉组织,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
2.3.4 其他:儿童截肢后的很少有幻肢感,当截肢年龄较小,幻肢感模糊,发生幻肢痛较成
人少。对于术后疼痛,虽然有赖于药物的使用,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减轻疼痛感。帮
助提高疼痛阈值,减轻心理负担[5]。进行富于兴趣的游戏;定时播放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以分
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儿童术后的并发症较成人较轻,可耐受大面积的瘢痕。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及代谢旺盛的,
截肢后残肢的耐压和耐摩擦能力较成人强。儿童对假肢的应用也比成人好,对假肢应用的熟
练程度随着年龄而增加,由于儿童的活动能力强,再加上生长因素,所以假肢可能需要经常
修理和调整。
结论
严重车祸伤需行截肢手术患儿,护理人员应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专科护理尤为重要。不仅要从疾病本身着手,还要考虑到患儿的心理生理及性格特点,因人
而异、因时而异地给予了正确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儿减少恐惧、焦虑,以轻松愉快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对儿童截肢后的专科护理,才能使患儿最大限度地恢复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羊建华,唐元萍.637例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447-448.
2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童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4-39.
3 张新艳,郑小薇,郑翠红等.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儿ADL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
作者简介:汤玉萍,女,1977。南京,本科,护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骨科 210008

志,2008,27(10):1085—1086.
4 何国平.实用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17.
5 马建英,刘晶琳.疼痛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