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称象》 公开课导学案_2

合集下载

北师大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称象》 优质课教学课件_2

北师大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称象》 优质课教学课件_2

读读说说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小明 一边 走 一边 说 。
小红 一边 跑
一边 看 。
小鸟一边飞一边叫。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 大象称一称?”有人说:“得造 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可是立刻有人反驳:“有了大秤 也不成,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 起这杆大秤呢?”又有人说: “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 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听到称大象的方法,曹冲想:
(用船当大秤)
听到宰大象的方法,曹冲想:
(用石头代替大象,可以一块一块地称 ) 如果我是曹冲,还会想: ( )
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 曹冲的办法去做, 果然称出了
大象的重量。
曹冲为什么能想出
科学的称象方法?
因为曹冲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
思考,并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第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
给他的一头大象。
时间:古时候 人物: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
事情的起因:看大象
想一想
默读第二自然段,用“——”画 出文中的句子。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 又高又大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 论: “这么大的像,到底有多重呢 ?”
名称 称号 称呼 称赞
吾曹 尔曹
议论 会议 商议 议员
刻苦 立刻 刻舟求剑
冲突 冲浪 冲动
假装 装饰 装扮
至少 至于 冬至 至今
一、我会拼。 zài jiàn (再 ) dà xiàng hǎo xiàng
见 ) ( 大 象 )( 好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动脑筋 称象》公开课教案_2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动脑筋  称象》公开课教案_2

《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写8个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及词语,可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称象》。

读题质疑:谁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象?3.想解决问题怎么办?(读书、讨论……)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要想通过读书解决问题,首先解决读通课文的问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真读课文,努力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听,注意纠正字音。

3.用“——”标出生词,自己先读读,然后读给同桌听。

4.利用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

5.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6.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人送给草操一头大象。

大臣们想的办法行不通。

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同学们很会读书,初读课文就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

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什么?请读读有关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自悟。

请读读有关自然段落,思考:曹冲的办法是什么?他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用简单的图来表示。

2.合作释疑。

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讨论交流后修改自己的简图。

3.小组汇报。

请2——3个小组代表汇报读书所得。

可以说说、可以边演边说曹冲称象的经过。

其他小组补充。

4.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1)因为他肯动脑筋。

(2)因为他聪明……5.其他官员的办法为什么不好?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

6.质疑: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不能?(引导部分学生明白古时候科技不发达)四、拓展延伸。

1.小小的曹冲善于动脑筋,既保全了大象,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用什么办法称象?2.你曾经动脑筋解决过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说给小伙伴听听。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称象》 赛课教案_2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称象》 赛课教案_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称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重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说清步骤,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实行口语交际,并能在写话中使用。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生答)这样高大的象,一定很重,在古代能有什么办法能称出它的重量呢?瞧,一群人正在讨论如何称象。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称象》,看看他们想到了些什么办法。

(教师板书课题,生学写生字“称”)二、学习课文1、字词检测。

昨天预习了课文,让我来考考你们的字词。

生开火车读词语,读准确字音,秤杆一词看图片理解。

找出带有舟字旁的字,知道和船相关,船舷一词结合图片理解。

2、课文中有哪些人物呢?(生答)出示课文中的人物,认读,然后学习书写曹字。

3、生自读课文3、4自然段,官员们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曹冲的办法用“﹏﹏”画出。

(1)指名读一读官员们的办法,然后说说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相机学习理解反驳一词。

(2)指名读曹冲的办法。

(3)请学生思考并标注曹冲的办法分为几步。

学生每说出一步,教师贴出相对应的短语。

赶象上船──→船舷画线──→赶象上岸装石──→搬石称重(4)找出词“把……然后……再……再……”,文中用这些词替换第一步、第二步……这就是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教师贴出词条)(5)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①请一位同学。

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然后……再……再……”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讲述)。

②同桌复述称象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然后……再……再……”三、口头表达训练和练笔1、曹冲用了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称象的过程讲得清清楚楚。

同学们看,还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然后……再……最后……”。

(出示词条)我们在平时的说话中用上这些词,能把事情讲得更清楚明白。

这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其中一段,谁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用上,读给我们听一听呢?指名答(出示《植树的季节》中的一段课文)2、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能有序表达呢?请你选一件事来讲一讲,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称象》精品学案2

推荐精品语文北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称象》精品学案2

《称象》学案2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如何动脑筋,如何吸取别人的意见来认识、解决问题。

二、导学问题
1.读课文,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写了什么?
2.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3.画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大象外形的句子,想一想: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4.查字典,弄清楚“议论”的意思。

5.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称象?试着描述一下具体的步骤。

三、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1课《称象》。

1。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0 动脑筋 ①称象》优质课教学设计_2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0 动脑筋 ①称象》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称象》教学设计学情简析:《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水平。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实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词宝宝。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

相信自己的水平。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复习词宝宝;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谜语?学生回答。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

(板书)3.齐读课题;二、新授:1.复习上节课词宝宝,鼓励学生朗读。

2.大家读的真好,我相信课文你们会学的更好。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4.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6.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同伴交流的水平)7.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先想想课文内容,复述时尽量用自己的话说。
二、讲读第3自然段。
学习了课文的第1、2自然段后,谁来说说人家送曹操一头怎样的象?
师:是啊!这头大象真大,曹操非常想知道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想出了那些称象的办法?曹操是怎么反映的?
1、自由轻声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官员们说出了两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
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4)出示四个小问题,想一想曹冲当时:
①为什么把大象赶上船后,要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②为什么要到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再称船上的石头?
③为什么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④为什么要往船上放石头,而不放别的?
(5)试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6)讨论:曹冲说的以船代秤的方法比官员们说的方法哪个好?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杀大象。)
(7)由此能够看出曹冲是怎样的孩子?(聪明,爱动脑筋)当时的曹冲才只有7岁”,还那么小,就想到了这个好办法,让我们把曹冲说的方法再读一读。读的时候要读出曹冲聪明、爱动脑筋,把有志不在年高的志气读出来。
(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议论的句子,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指名朗读写官员议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
3、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3、预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试着复述全文。
教者
课题
称象
教情学情分析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8个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生:谁称的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并划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检查学生字和读课文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2)出示生字及声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四、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哪个词告诉我们?(果然)
“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2、“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3、讨论: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想一想。
(1)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很重的东西,能够用船做秤。)
2、教师能够利用学生对曹冲的喜爱之情引导他们像曹冲一样,想办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并在读中认真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上“先……然后……再……最后”等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是怎样的呢?那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
2、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称象》。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方法一: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早一杆大秤。(不好:没人提得起这杆秤。)
方法二: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不好:大象会死,很可惜。)
3、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于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4、再读一读,体会曹操的态度。
三、讲读第4自然段。
(2)曹冲听了官员们讨论宰大象称象块的办法后又可能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4、你向曹冲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思考:
(1)学习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学习曹冲善于观察。
五、拓展学习
1、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和动脑子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好的,你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办法?请你大胆地说一说。
第一步:出示“船”,再把“大象”赶上“船”,“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把“象”赶出,往“船”上装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通过演示协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
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着重理解石头能够一部分一部分地称。
1、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
2、曹冲说的五句话里,都讲了些什么?(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曹冲说的称象的过程;曹冲的办法产生的结果。)
3、哪几句是写他说的称象的过程?(第2、3、4句)
(1)自读,思:曹冲说的称象的办法是什么?
(2)默读画出曹冲说的称象的过程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用课件演示称象过程: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4、教育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2、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建议
1、曹冲的办法是哪里来的?他是吸收了前面意见中合理的部分,摒除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所以,教学时,不要简单地宣讲曹冲如何聪明,而应抓住他如何动脑筋,特别是如何吸收别人的意见来理解问题。
(2)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
(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讲读第2自然段:(1)默Βιβλιοθήκη 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指名读写象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造句,巩固字义。
(1)组织学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实行汇报。
(2)重点指导易错、难写字。
(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
(4)交流记忆方法。
(5)扩词、造句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
2、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