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开题
开题报告范文一

开题报告范文一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 -10)。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
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
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开题报告 李白

开题报告李白开题报告李白一、研究背景李白,唐代文学巨匠,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而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李白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一直备受争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李白的诗歌特点、创作背景以及文化影响,以期对李白的艺术成就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同时,通过探讨李白的创作背景,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最后,本研究还将探讨李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系统的文本分析,揭示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其次,通过对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的研究,探讨他的创作背景对其诗歌的影响。
最后,通过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李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1. 李白的诗歌特点与风格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而著称。
本部分将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重点关注李白的意象运用、修辞手法以及诗歌结构等方面。
2. 李白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李白生活在唐代,这个充满繁荣与变革的时代。
本部分将通过对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的研究,探讨他的创作背景对其诗歌的影响。
重点关注李白的社会地位、文化环境以及历史事件等方面。
3. 李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部分将通过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李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重点关注李白对后世诗人的启发以及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同时,通过对李白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研究,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最后,本研究还将探讨李白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艺术成就,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学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自学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尊敬的指导老师:我计划在本学期自学编写一篇本科论文,研究的主题是XXXX。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我的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拟解决的问题。
1.研究动机及背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XXXXX的需求日益增长。
XXXX是XXXXX。
它在XXXXX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尽管一些关于XXXX的研究已经被提出,但XXXX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对XXXX进行研究,并试图从新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
2.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XXXX。
具体来说,我希望通过XXXX来实现XXXX。
通过对XXXX进行深入研究,我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XXXX问题。
3.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打算采用XXXX的方法来实现研究目的。
首先,我将进行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其次,我将设计实验并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最后,我将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并讨论其对XXXX领域的意义和应用。
4.拟解决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我将试图解决以下问题:A. XXXX问题B. XXXX问题C. XXXX问题总结开题报告,本次研究的动机来自于对XXXX的重要性及未解决问题的关注。
通过XXXX的研究,我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目前存在的XXXX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我将采用XXXX的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解决XXXX问题,我相信本次研究将对XXXX领域产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非常感谢您对我研究的支持和指导。
如果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不吝赐教。
此致,XXX。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7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7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7篇)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大家都接到了要做毕业设计的任务,而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那么应当如何写开题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篇1一、课题名称: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开题报告6篇

开题报告6篇开题报告 (1)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那么,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活动就担负着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重任。
在计算机专业中,photoshop作为一门专业课,是目前ZUI为出名的平面设计软件,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强的实用性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
在多年从事该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始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希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photoshop进行平面设计这个技能,作为就业生存的一技之长。
(二)研究的意义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尤其适用于操作类课程的教学活动,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photoshop课程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xx字):(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
目前国内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20xx年11月,使用关键字“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百度网页搜索中可以检索到大约1,570,000个相关记录,但大多数研究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理论深度不够。
我国教育技术学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创设学习情景一呈现任务一讲解演示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教学顺序。
开题论证记录范文

开题论证记录范文开题论证是指在写论文之前对论文要探讨的问题进行初步论证或探究的过程。
下面是一篇开题论证的范文:《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探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某公司作为一个中型企业,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人才流失、人员培训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绩效和竞争力。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方向,以提出适合该公司的优化方案。
首先,通过对某公司目前人才流失率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说明了人才流失对公司的影响。
例如,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失会导致管理层的混乱和决策不稳定,普通员工的流失则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公司的人才流失率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这就需要公司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本文将分析公司现有的人员培训和发展计划的不足之处。
当前,某公司的人员培训主要局限于系统培训和技能培训,忽视了个人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和对员工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员工对于职业发展和学习机会的渴望。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套完善的员工发展计划,包括设立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员工学习和进修等。
最后,本文还将探讨公司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某公司当前的激励机制主要以薪资奖励为主,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激励如晋升机会、福利待遇等。
通过调查和研究,本文将提出一套全面的激励机制,包括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晋升机会的提供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对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通过解决人才流失、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等问题,帮助某公司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竞争力。
开题情况汇报模板

开题情况汇报模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XXX,现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课题开题情况。
首先,我选择的课题是XXX。
这个课题是基于XXX的研究,旨在解决XXX
问题。
在选择这个课题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我也和导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确定了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方向。
其次,我对课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界定,确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我
将从XXX、XXX、XXX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同时,我也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将采用XXX、XXX、XXX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
分析。
同时,我也将结合XXX理论进行研究,以期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在研
究过程中,我将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将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进展,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力求取得实
质性的研究成果。
同时,我也将不断向导师请教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总而言之,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全力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力求取
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我对课题开题情况的汇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如果有任
何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提出,我会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
谢谢!。
课题开题报告(通用10篇)

课题开题报告(通用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题开题报告(通用10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重大新闻事件的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以阿斯塔纳世博会为例开题报告一、摘要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
对于本国国民来说,国家形象体现的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从某种角度上说,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
国家形象的提升,是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直接结果。
所以,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2012年11月22日的法国巴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凭借其清晰而有创意的主题、强有力的政府和民众支持、良好的组织运作和财政措施获得国际展览局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以103:44的压倒性优势击败对手,成功取得了2017年专业类世博会的举办权。
这场世博会的主题被确定为“未来的能源”。
纵观中亚发展史,这是世博会首次登陆中亚国家,也是哈萨克斯坦用自己的努力赢得的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展示平台,对于增强哈萨克斯坦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帮助哈萨克斯坦在世界上树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形象,具有非常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已经胜利闭幕了。
包括Kazakhstan(哈萨克斯坦电视一台),Khabar,Informburo和KTK (哈萨克斯坦商业电视台)等在内的哈萨克斯坦主流媒体分别派出不同的报道团队,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盛会进行了隆重的报道。
但是,从重大新闻事件的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看,在这次阿斯塔纳世博会的报道中,相关报道到底有没有利用好世博会报道的有利时机,在国际社会当中树立一个更加健康和发展的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形象,还是一个有待检验和反思的问题。
对比上海世博会和米兰世博会期间的媒体报道,可能会更加有效地将本次世博会报道中的亮点和不足揭示出来。
本研究利用多种研究方法,以阿斯塔纳世博会前后哈萨克斯坦媒体的相关报道为例,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和米兰世博会的相关报道的比较研究,对哈萨克斯坦媒体在报道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媒体报道中,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哈萨克斯坦新闻媒体报道水平的提升。
二、立题依据1、研究意义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兴起,新媒体时代已经不可逆转地到来。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利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媒体传播,在国际社会为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有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积极申办重大国际会议、赛事等国家媒体关注的新热点。
从根本上讲,无论是在新媒体时代还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都是通过新闻媒体来获取外界信息的。
由于大众媒体的传播,尤其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打破了“时间”和“距离”的物理限制,促进了信息更自由地全球流通,为一国通过自己的传播力量来影响他国提供了可能。
利用重大新闻事件的媒体传播来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就是希望利用新媒体时代新闻消息传播的全时空效应,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一个具有良好的国际社会影响力的国家形象。
基于这一点,本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理论意义。
总体而言,研究是以媒体报道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帮助作用、创新作用和独特作用作为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撑展开的,研究的开展对于深化有关重大新闻事件的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二是研究的现实意义。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阿斯塔纳世博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于媒体来说,关于此次世博会报道的经验总结工作才刚刚开始,只有充分利用好本次世博会刚刚结束的短暂时间,深入挖掘相关问题和不足,才能在未来的新闻媒体报道中抓住更多的机会,将健康和发展的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形象更加鲜活的展现在国际社会大众面前。
从这一点来看,研究的实际意义就是以实际报道的对比分析为基础,为谋求哈萨克斯坦新闻媒体报道水平的提升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2、国内外研究现状(1)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西方学者Scott(1965)曾经把“形象”划分为一个具有三个层次含义的复合名词。
在Scott的研究中,“形象”被赋予了认知属性、情感属性和行为属性。
其中,认知属性是指对某物特征的认知,情感属性是指对该物的好恶,行为属性是对于某一事物的反馈。
1990 年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oseph Nye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他将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等划定为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并且将“软实力”的重要性上升到与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其硬实力和软实力密不可分,是建立在一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增长的基础上的。
美国营销学大师Philip Kotier和David Gertner在研究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形象不仅仅包括国家的地理条件、发展历史,还包括这个国家对世界的各种宣告,包括这个国家的艺术发展水平、音乐发展水平、著名公民的国际影响力等很多因素,因此“国家形象”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对某个具体国家所抱有的所有详细的、假定的和信息丰富的信赖总和”。
与其他国家的学者研究不同,中国学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更加具体和细致。
比如中国学者李扬在研究中把“国家形象”分为客观形象和主观形象两类。
其中,客观形象被定义为“国家在现实中真实的综合实力”,主观形象被定义为“媒体国家形象和公众国家形象”。
其中的“媒体国家形象”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或言论报道中所建构出的形象。
中国学者王朋进把国家形象分为“实体形象”、“媒介形象”和“认知形象”等三类形象,王朋进在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国家的实体形象是其他两种形象的本源,通过媒体所呈现出的形象是一种反映和参照,受众的认知形象才是结果。
前中国新闻学院的徐小鸽教授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言论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
中国学者杨伟芬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
中国学者,李寿源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
(2)关于媒体传播的研究Dayan,1994媒介事件是那些足以令世人为之驻足的国家级或世界级重大事件。
Rivenburgh,2004一国媒体对于他国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因为国家意识形态所带来的刻板印象,也取决于国家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两国之间的国际关系。
C.Anthony Giffard安东尼·吉法德等人在《如何通过全球性媒介事件塑造国家形象》一文中,把那些具有全球影响而非仅仅在某一国具有影响的媒介事件,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王室婚典、全球各国关于某个议题的大会等,称为“全球性媒介事件”。
戴扬和卡茨还指出,媒介事件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整合,它能够通过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庆典式活动唤起民众的团结和对于“社会合法权威的忠诚”,也就能对以往社会矛盾与冲突进行化解或搁置。
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的自塑置于“对外传播”的研究框架中,把带有一定倾向性和感情色彩的国家形象议程设置纳入对外宣传体系。
但事实上,一国的国家形象是由国内和国际形象共同构成的张昆,,国家形象不仅仅是国家的外部形象,也取决于该国国民的印象,而国民对于国家形象的感知更依赖于国内媒体对本国的报道。
刘深以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电视台为案例,从两个电视台开播年的变迁入手,肯定了国家的媒体自身形象对本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但其着眼点主要是对历史和宏观政策的解读,多为历史经验之谈缺少定量的条计和科学的分析。
也有学者对官方传播进行了批判性思考:从传播学角度看,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国家,国家是信息的发出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起源。
(3)关于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中国学者孔瑞(2008)在研究中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而在国家形象的构建尤其是大国形象的构建过程中,传媒又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主要阐述传媒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功能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大国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传媒的强大作用力,并对在中国建构大国形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传媒的作用提一些看法。
中国学者刘玉仙(2011)在研究中汇总阐述了中国媒体在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时的弊病,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飨后人。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传播方式带着自己独特的印迹,虽然国家和新闻业界均在消除这种弊病和印迹中做着各自的努力,但是改变非一日之功,我国新闻界在国家化传播道路上尚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学者舒景林(2014)在研究中指出,在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由于制定了适合哈萨克斯坦国情的对外战略,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形象不断提高。
其对外战略和实践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
通过归纳,不难发现许多文献仅仅是停留在对哈萨克斯坦对外战略的政策解读上,而对哈萨克斯坦对外战略制定、实践、调整的根源较少涉及。
宋建明(2015)在研究中指出,米兰世博会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农业和食物成了世博会的聚焦点。
人们希望借这一全球盛会,探索出新思路、新观念、新方略、新技术,来破解这个难题。
像世博会这样当代人类文明和文化展现的大型盛会,各个国家都会借题发挥,展现本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实力以及文化魅力。
3、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1]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2):37[2]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3]张昆.国家形象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8[4]田珂. 十年看变化报刊媒体发展现状及趋势[Z]. 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研究机构,2012[5]CNNIC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 年第32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27[6]王正鹏.报纸突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32—40[7]粱岩.谢飞.中国英文媒体概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0[8] 郭习松.中国对外网络传播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10[9]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10]杨惠珊.纽约时报网络版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D].电子科技大学,2012:4[11]张健.新闻英文文体与范文评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1[12]Jerry Schwartz: Associated Press Reporting Handbook[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58[13]杨晓白.编译报纸网站的视频新闻时代[J].青年记者2008,5(上):78[14]陈怡.西方传统媒体抢滩网络视频新闻的启示[J].声频世界2007:62[15]粱岩、谢飞.中国英文媒体概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169[16]余明阳、杨芳平. 品牌学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44[17]段连城. 对外传播学初探[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176[18]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http: [19]阿斯塔纳市.http: www.astana.kz en[20]哈萨克斯坦工业与新技术部.http: .kz[21]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http: ermment.kz[22]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http: [23]李宁.哈萨克斯坦工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J].西部财会,2012(11):71- 74.[24] Y. Deng & S. W. Poon,“Mega -Challenges for Mega -Event Flagships”,ArchitecturalEngineering & Design Management,V ol. 7 ,No. 1 ,2011 ,pp. 23 -37.[25]S. Anholt,Competitive Identity: The New Brand Management for Nations,Cities and Regions,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7 ,pp. 1 -33.[26]X. Ye,N. Scott,P. Ding & Y. Huang,“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Event”,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V ol. 20 ,No. 8 ,2012 ,pp. 1087 -1105.[27]Ibid. .S.R. Fernsebner,“Expo 2010 :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9 ,No. 3 ,2010 ,pp. 669 -676.[28]J. Nye,“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Public Affairs,2004 ,pp. 10 -14.[29]P. Kotler & D. Gertner,“Country as Br and,Product,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V ol. 9 ,No. 4 ,2002 ,p. 251.[30]K. Dinnie,Nation Branding: Concepts,Issues,Practice,Oxford: Elsevier,2008 ,pp. 2 -15.[31]Ibid. .J. Nye,“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V ol. 616 ,No. 1 ,2008 ,pp. 94 -109.[32]J. B. Mattern,“Why…Soft Power‟Isn‟t So Soft: Representational Force and the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Attraction in World Pol itics”,Millenniu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 ol. 33 ,No. 3 ,2005 ,pp. 583 -612.[33]J. Nye,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 Public Affairs,2004 ,pp. 10 -14.[34]S. Lu,“The World Expo Comes to Shanghai”,China Business Review,V ol. 1 ,2010 ,P55.[35]S. R. Fernsebner,“Objects,Spectacle and a Nation on Display at the Nanyang Exposition of 1910 ”,Late Imperial China,V ol. 27 ,No. 2 ,2006 ,pp. 99 -124.[36]S.R. Fernsebner,“Expo 2010 :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 ol. 69 ,No. 3 ,2010 ,pp. 669 -676.[37]G.Svensson,“…China Going Out‟or…The World Going In‟the Shanghai World Expo 2010 in Swed-ish Media”,Javnost,Vol. 20 ,No. 4 ,2013 ,pp. 83 -98.三、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一是通过研究,全面汇总对阿斯塔纳世博会的报道,对相关报道中树立国家形象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出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