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兽医临床手术方法的改进2
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技术的日益完善,畜禽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成为了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
兽医作为畜禽疾病的治疗专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期提高畜禽疾病治疗的效果。
一、存在的问题1. 治疗方法单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兽医可能会过分依赖传统的治疗方法,忽视了新技术和新药物的应用。
导致在治疗某些疾病时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2. 抗药性问题由于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或化学药物,导致病原体对药物的抗药性提高,使得原本有效的药物变得无效,加大了治疗难度。
3. 治疗手段不足一些养殖场的条件有限,兽医可能无法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导致在实际治疗中受到了限制。
4. 疫情监测不及时一些兽医可能无法及时获得疾病的最新信息和变化情况,导致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个体化治疗不足在对畜禽疾病进行治疗时,可能忽视了不同养殖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未能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优化分析1. 多元化治疗方法兽医在治疗畜禽疾病时应该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是药物治疗、生物制品治疗、物理疗法等,增强治疗效果。
2. 合理使用药物兽医在治疗畜禽疾病时应该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降低病原体对药物的抗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3. 完善医疗设备和药品养殖场应该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为兽医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畜禽疾病的治疗。
三、结语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优化。
多元化治疗方法、合理使用药物、完善医疗设备和药品、加强疫情监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都是提高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效果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引起兽医和相关单位的重视,为畜禽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于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与探索

建立师徒工程。学院 自 2 0 0 3年始 , 便启 动了这项计划 , 这
更加 充分发挥 了本系 老教师 的传 、 、 帮 带作用 , 大大提 高了 中 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技 能。 动物医院坐诊。为了增 强临床诊疗水平 , 根据每人上课情 况, 学校每学期安排 4 6名专 任教师在校动物 医院坐诊 , ~ 并指
高职业技 能水平 , 一步提升我院教育教学质量 , 院每年 还 进 学 举办 1 次规模较 大的 中青年教师职业技 能 比武 ,营造 了良好
的技能提升 的氛围。
等, 这些无疑给 临床诊 断带来 了相当大的困难 , 就需要我 们 这
建立新 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标准 。如何更好地把 临床诊断 的新 方 法、新标 准及新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已是摆 在教师 面前 的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新 问题 , 必须对现行教材进行 修订 。 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人 民生 活水平 的不
知识面 , 增强其 竞争力 , 为他 们在未来宠物疾病诊 断与治疗方 面打下 良好的基础。同时, 针对 目前 主要疾病 的发生及流行特
点, 及时补充进 去。
3 改进 教 学方 法和手 段 。 提高 教 学效 果
多媒体教学。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 , 在理论教学时也应 形象生动 , 易于接受 。教师除认 真备课 、 授课外 , 应尽量收集与 制作 有关 的文 字资料 、 幻灯片 、 录像 、 多媒体课件。如我们教学 团队利用业 余时 间 , 分别 以牛 、 、 、 为实验对象 , 临床 猪 鸡 犬 将
检查方法和治疔技术摄制 了照片和短片 , 供课堂教学时用。 反向教学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 于其他临床课程开 先
教材 应体现好看 、 用的特点 。为此 , 好 章节开篇应采 用学 生 熟悉 、 能理解 的图 片或情景描述 , 把学生带进 学习环 境 中 ,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宠物作为家庭成员。
宠物的养护和保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宠物医学领域,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宠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些滞后。
传统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当前宠物医学领域的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 缺乏实践环节。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环节。
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还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3. 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领域,目前还不太容易找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4. 教学设施滞后。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的教学需要依赖一定的设施和设备,但是现有的教学设施未能跟上教学需求的发展,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教学障碍。
二、改进建议1. 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当前宠物医学领域的需求,学校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宠物医学技术。
2. 加强实践环节。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引进专业人才。
学校可以通过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促进学校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专业的发展。
4. 更新教学设施。
学校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设施和设备,保持与时俱进。
这样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优化和改进。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优化建议。
问题一:治疗方法单一目前,许多兽医在治疗畜禽疾病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忽视了其他治疗手段的使用。
这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因为某些病菌对某种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导致无法有效治疗疾病。
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某些疾病。
优化建议:兽医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疫苗和其他现代医疗技术等。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减少因为抗药性而导致治疗失败的情况。
问题二:诊断不准确在畜禽疾病治疗中,诊断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兽医的经验不足、缺乏先进的诊断设备或者病菌的不稳定性,导致很多时候诊断的结果并不准确。
优化建议:兽医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技术和知识,了解进一步的诊断方法和设备,如PCR、ELISA等。
可以与其他相关专家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问题三:治疗效果不稳定在畜禽疾病治疗中,有时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稳定。
一方面,药物本身的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差异。
优化建议:兽医在选择药物时,应当选择质量稳定的药物,并建议畜禽养殖者选用合格的兽药。
兽医可以对不同个体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问题四:防疫工作不健全预防胜于治疗,在畜禽疾病的治疗中,防疫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些兽医可能忽视了防疫工作,而只关注了治疗。
优化建议:兽医应当加强防疫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醒畜禽养殖者重视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隔离管理和环境卫生等。
兽医也可以提供针对特定疾病的防疫方案,帮助畜禽养殖者制定合理的防疫措施。
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兽医需面对多个问题,包括治疗方法单一、诊断不准确、治疗效果不稳定和防疫工作不健全等。
针对这些问题,兽医可以通过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诊断技术和合作研究等方式来加以优化和改进。
我国兽医工作的改善措施

我国兽医工作的改善措施
(1)要完善立法,为兽医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政策领导,推进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基层站所基建投入,集中财力建设一处、完善一处,改善基层管理人员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执法手段和能力,改善畜牧执法装备,严格落实动物诊疗机构的执证经营行为。
优化队伍,深入推进畜牧兽医数字化建设,加强各级学习培训,提高兽医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扩大需求,落实相关法律要求,提高执业兽医含金量。
(2)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发展,培养和造就有知识、有文化、能吃苦、肯实干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队伍,提高兽医的待遇,加紧引进人才策略,为青年兽医搭建起一个有力的平台。
(3)改善基层兽医的诊疗环境条件,在进行动物诊疗活动时,应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和防护衣服等装备,尽量在符合诊疗条件的环境下从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诊疗完成后要彻底洗手,消灭病原传播,保持良好的自身免疫状态,长期从事不同动物种类诊疗的兽医,要做好狂犬病、布病等疫苗的注射,提高自身免疫状态,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4)加强对基层兽医人员的知识培训。
基层兽医普遍存在业务知识理论残缺、落后,防护知识不够熟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情况,省、市、县区、地方各部门和协会要加强培训次数,更新培训知识,发放培训材料,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理论体系,通过各种规范操作训练,改正工作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将疾病看准、治好。
(5)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实行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离放置,处理医疗废弃物时,一定要戴口罩和手套,做好自我保护。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是培养宠物兽医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以下是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1.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
目前,大部分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忽视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够熟练。
这是因为现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和演示,实践课程相对较少。
改进建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可以通过实验室、实习和临床技能训练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2. 实践课程设置不够贴近实际。
目前,一些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的实践课程设置比较简单,与实际工作内容不太贴近。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和操作与真实的临床环境有较大差距。
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适应实际工作时出现一定困难。
改进建议:改进实践课程的设置,增加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
可以与兽医院合作,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熟悉各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和技术。
3. 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师资力量存在不足的情况。
一方面,宠物临床诊疗技术相对较新,专业师资还不够充足;一些高职院校资源有限,无法吸引优秀的师资。
改进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通过引进具有临床经验的兽医临床专家,或者开设讲座、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
加强与兽医临床医院的合作,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临床工作。
4. 教学资源有限。
目前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资源相对有限。
一方面,实验室设备不够齐全,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教材和教辅材料也相对较少,无法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
改进建议:增加教学资源投入。
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经费,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提供良好的实践课程环境。
可以与国内外的相关教育机构和企业合作,共享资源,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摘要】当前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践环节、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改进策略如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提升师资力量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为未来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和展望。
【关键词】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策略、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技能之一。
在当前的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人才,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改进。
教学内容陈旧是当前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累积,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和课程,以保证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缺乏实践环节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方法单一也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从而促进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高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现有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得陈旧和滞后,无法完全适应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需求。
随着宠物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速度显得滞后,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可能存在知识和技能的脱节现象。
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

兽医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随着社会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畜禽疾病问题的增加,为了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农户需要寻找专业的兽医进行治疗。
然而,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兽医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优化治疗方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问题分析在畜禽疾病治疗中,兽医经常面临以下这些问题:1.病情不明确在治疗过程中,兽医往往面临着未能准确判断疾病病因、病情等问题。
2.治疗效果不佳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3.用药不当在用药时,兽医缺乏科学依据或策略,往往过分依赖经验或常识,用药选择、用量、用法不当,甚至出现滥用药物、误用等问题。
4.药品流失在使用药品时,由于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使得药品流失,降低了治疗效果。
5.不透明的费用兽医在为农户治疗疾病时,由于费用的不透明,容易引发“黑医”现象和讹诈等问题。
二、优化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畜禽疫病治疗进行优化,具体可通过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提高兽医医术技能和知识水平现代医学技术和知识不断进步,对于兽医,也应具备相应的医学方面的知识。
推广医学诊断技术、预防药物的使用等措施,提高兽医业务技能和治疗水平。
2.建立病情监测系统建立科学的畜禽病情监测系统和预警机制,加强对畜禽病情的监测,及时了解畜禽疾病发病和传播情况,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3.加强药品质量监管针对农村市场常出现的伪劣或假药等问题,需要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同时,促进兽医和农户合理使用药品,从而减少药品浪费和药品的过度使用,防止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
4.优化费用管理对于畜禽疫病治疗中的费用,需要明确规定和管理。
对于不透明的费用,需要规范兽医行业的服务收费标准,建立规范的服务收费模式,从而消除“黑医”和讹诈等不良现象。
5.加强行业建设促进兽医从业者的交流和学习,加强行业信誉积累,提高兽医行业的专业素质,从而对畜禽疫病治疗体系进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临床手术方法的改进摘要犬、猫难产是动物门诊较为常见的犬猫疾病之一,随着社会发展,看厂(场)护院的大型犬、家庭饲养的宠物犬猫不断增多,因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犬猫因难产施行剖腹产手术的越来越多。
笔者就近几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犬猫剖腹产手术共98例,其中犬66例,猫32例,成功93例(其中犬63例,猫30例,成功率94.90%)。
现就犬猫剖腹产手术的适应症、操作程序(手术术式和术后护理)及手术体会进行分述,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犬猫剖腹产手术目录1.引言 (3)1.1兽医临床学科具体研究现状 (3)1.2兽医临床学科时间发展 (3)2.实验过程 (3)2.1手术术式 (3)2.1.1麻醉与保定 (3)2.1.2局部剃毛及消毒 (4)2.1.3腹壁及切开子宫的切开 (4)2.1.4胎儿和胎衣的取出 (4)2.1.5子宫及腹腔的闭合 (4)2.2术后护理 (4)3.手术应注意的地方与改进 (4)参考文献 (7)后记 (8)1.引言1.1兽医临床学科具体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和其他兽医学科相似,在众多兽医临床工作者的努力下,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对象较以前更加深入,涉及面更加广泛,随着诊疗水平快速提高,兽医临床对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在社会需求和临床实践的指导下,兽医临床工作者对其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一些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如基因芯片技术、蛋白组学技术、基因敲除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聚合酶联反应技术和荧光PCR技术等在兽医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及其重要的成果,为兽医临床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持续提高,EuSA、PCR等实验室诊断技术,核素显像诊断、x 线诊断、断层扫描、超声诊断等放射诊断治疗技术,现代生化分析技术,中兽医学中的娌、法、方、药、术等,这些技术广泛应用在兽医临床实践当中,它们的应用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升了诊疗水平,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公共卫生的需要。
1.2兽医临床学科时间发展1904年,中国创办了第一所兽医学校—北洋马医学堂。
1907年便有人赴日本学习兽医,此后又有更多的人相继赴欧美留学学习兽医专业。
1924年,北平中央防疫处首创马鼻疽诊断液和犬用狂犬疫苗;此后,青岛、上海、广西、南京、四川、浙江和江西等地设立了有关兽医的机构以及抗日战争间设立军马防治所等,到20世纪30年代,先后进行了血清和疫苗的研究及制造;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后方各地都设立了各种兽医防疫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兽医事业的发展,全国各省市至少建立了一所有兽医教育的高等院校,兽医学位制度从无到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乡动物疾病防控机构,近年还设立了乡村防疫员,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特别是《动物防疫法》的颁布实施使动物疾病的防控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全国兽医工作机构和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村级防疫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兽医队伍已初步建立,兽医工作能力持续增强。
2.实验过程2.1手术术式2.1.1麻醉与保定麻醉以全身麻醉为主,原则上麻醉不宜太深,并配合局部浸润麻醉。
在临床实践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非吸入性麻醉,常用的全麻药物选速眠新II -846,再配合5 g/ L一10 g/L 的盐酸普鲁卡因或2.5 g/L一5 g/ L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吸入性麻醉也逐步在临床中使用。
为了减少呼吸道载膜和唾液腺分泌,抑制胃肠蠕动,防止吸入性肺炎和呕吐,全麻前10 min一15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2 mg/kg一0.05 mg/k)。
速眠新I佣量杂种犬为0.08 m L/kg~0.1 mL/kg,纯种犬为0.04 m L/kg一0.08 mL/kg,猫为0.02 mL/kg ~0.05 mL/kg}Z},均为肌肉注射。
因全麻药往往对衰弱的母体和胎儿的呼吸有抑制作用,故对衰弱的母体也可仅用局部麻醉。
另外,也可使用5 g/ L一10 g/ L盐酸普鲁卡因进行局麻。
绝大多数手术切口选在脐后腹正中线,保定行仰卧位。
2.1.2局部剃毛及消毒用毛剪剪去切口部较长的毛,用温肥皂水洗透剃毛,并用1 g/L的新洁尔灭溶液洗净,用50 g/L碘配术部消毒后,用酒精脱碘。
2.1.3腹壁及切开子宫的切开在切口部位覆盖灭菌创巾。
脐后1〔二腹正中线切口!3],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剪开腹膜打开腹腔。
切口大小犬为5 cm ~ 15 cm,猫4cm ~6cmo术者手伸入腹腔将子宫缓慢拉出创口,在子宫与腹壁之间用大块纱布填塞覆盖好切口周围。
在子宫角大弯靠近子宫体处,避开血管和胎盘作纵向切口,切口大小为犬4 cm一12 cm,猫3 cm ~ 5 cm o2.1.4胎儿和胎衣的取出助手用手或舌钳固定子宫切口的两侧,术者1只手由子宫切口伸入,将临近切口的胎儿连同胎衣一起拉出,交给助手,迅速扯破胎膜,擦净胎儿口、鼻和面部载液,然后在离开胎儿腹壁三分之二处断脐,涂擦50 g/L碘配后用纱布或旧棉衣等包围起来,放于事先准备好的产仔箱,术者用另一只手在子宫外面向切口方向压迫捏挤帮助移动胎儿,依次拉出同侧子宫角的全部胎儿。
用同样的方法将对侧子宫角的胎儿推到子宫切口部取出,如另一侧子宫角内的胎儿取出困难时,可再作一子宫壁切口,将胎儿取出。
把子宫内胎儿胎衣全部取出后,挤压两侧子宫角以排出残留的胎水、血液及胎衣碎片,向子宫内放入青霉素80万一160万单位、链霉素0.5 g一1.0 g或土霉素片0.5 g一 2.5 g。
2.1.5子宫及腹腔的闭合用温青霉素生理盐水洗净子宫壁及其切口,将两侧创缘相对整齐,连续全层缝合子宫切口,再作浆膜肌层水平内翻包埋缝合。
缝合完毕,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子宫,如腹腔被污染,先用灭菌干纱布将污物吸净,再用灭菌生理盐水灌洗腹腔,然后将子宫还纳腹腔,使其恢复原来位置。
除去腹壁切口周围的纱布,腹腔注入20 m L一50 mL含青霉素40万一160万单位、链霉素0.5 g一1.0 g的温生理盐水即可。
连续缝合腹膜,结节缝合皮肤,切口涂以50 g/L 碘配,外缝纱布绷带,防止舔咬而引起感染。
2.2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取破伤风抗毒素1 500 IU稀释后肌注,若犬猫苏醒,只需常规抗菌、消炎护理3d一5小若麻醉过深、苏醒时间长时,给于注射苏醒灵3号((1 } 1进行催醒,同时还应配合输液、镇痛及营养补充等治疗。
术后一般在减食2 d一3d后方可正常喂食。
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术后8 d一12 d线。
3.手术应注意的地方与改进尽早确诊及时手术是提高母仔存活率关键。
早期判定,早期手术是剖腹产是否成功的关键;反之,采取保守或者强行助产,使母犬体质下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再去剖腹术取胎,常常造成胎儿屏弱或不能全部存活,更为甚者会因助产手术使胎儿致残或母仔全部死亡。
总之,只要确诊为难产,手术越早越好,母仔安全性就越高,成活率就越高,母体康复就越快。
应说明手术剖腹成功与失败因素是同时存在的,手术前要签手术协议;其次,要准备好产仔箱、保暖器材等以备胎儿取出时应用。
防止出现手术纠纷及取出胎儿无处放等情况。
速眠新II是氟呱咤醇、保定宁、双氢埃托啡等药物的复方制剂,是犬、猫剖腹产最理想的麻醉药物之一。
它具有用量少、给药方便、广泛的镇痛、制动确实、安全范围广,麻醉时间短(C30 min一60 min ),一般在用药后8 min一15 min即可进行手术。
但此药物在应用时要根据难产犬猫分娩时间长短、体力消耗程度、年龄、品种纯度、个体大小、身体状况、神经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药物推荐剂量范围内选择用量。
对体重和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精神沉郁、难产时间长、品种较纯的,用推荐剂量范围内的最低剂量;对个体小、体质好、杂种犬猫、神经兴奋、难产时间较短者,用量要大些。
在实践中可根据麻醉效果追加速眠新II剂量。
因猫的体型小,对全身麻醉耐受性差,而且宠物猫驯养良好,分娩后期挣扎也较轻,一般只采用普鲁卡因局部麻醉。
采取腹侧壁切口,该部位耗时,肌肉肥厚,创口深,手术视野较小,操作稍困难,血管丰富,出血多,缝合层次多。
该部切口优点是肌肉肥厚,血管丰富,有利于伤口愈合。
手术中多采用脐后腹正中线切口,此处切口优点是:出血少,切开与闭合较容易,耗时少;接近手术区,操作方便,该部血管少,组织层次少。
但该处主要为结缔组织,术后创口愈合稍逊于腹侧壁切口,术后拆线要晚些,术后8d一12 d只要缝合时针不扎到乳腺,创口就会愈合良好。
总之,手术时应根据犬猫的大小等情况选择切口部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脏器的损伤和创面的污染,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术中应尽量避免肠管脱出,并尽量减少其体外暴露时间;子宫切口的缝合必须严密,以免子宫内的液体流入腹腔;切开子宫及取出胎儿时严格防止子宫内的液体流入腹腔,以造成腹腔污染、脏器粘连。
胎儿取出的过程中应严防子宫缩回腹腔;缝合子宫前应检查两侧子宫角内有无残留的胎儿、胎衣碎片及血液,并应将其尽量排除;取胎的顺序应先取切口同侧子宫角,再取子宫体处,最后取对侧子宫角;取出胎儿拉头拉后肢都可以,但不能取背外拉;取出胎儿后及时清理胎儿口、鼻载液防止窒息及异物性肺炎的发生,要尽量母子兼顾。
剖腹产的术后处置对于手术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术后必须进行全身的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及时输液。
因术后一方面母体的体液要丧失一部分,另一方面腹压突然降低,一部分血容量会进入腹部,必然会造成循环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轻者影响母体恢复,严重时母体会出现体克等危症。
输液时要将液体温热至接近体温(特别是体型较小的犬、猫)。
还有就是要根据情况配合镇痛、能量及营养补充等治疗,但用药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以防止应激过大;术后护理主要争取伤口一期愈合,因为犬猫都有舔伤口的本能,因此术后给犬猫戴伊丽莎白项圈或口套严防舔咬创口;同时应注意保暖、伤口消毒、母体卫生以及食物的营养与清洁,防止便秘或腹泻等。
剖腹产手术过程中有时会因意外情况、个体差异以及手术和用药不当,而出现各种危症,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妥当的处置,否则将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常见有心跳呼吸停止、体克、肺水肿等。
心跳呼吸停止,此时心脏内注射0.1 mL/L肾上腺素0.1 mL一0.5 mL,并配合胸外按压心脏(60次/min)及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的乳酸林格尔液。
体克主要是因脱水、出血过多、创伤等引起,此时应及时止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也可静脉注入乳酸林格尔液90 mL/kg,地塞米松0.05 mg/kg一0. 1 mg/kg、氯丙嗓0. 5 mg/kg一1 mg/kg,还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素。
肺水肿可使用戊巴比妥钠6 mg/kg -'10 mg/kg静脉注射,或投服氨茶碱6 mg/kg一10 mg/kg,或口服速尿2 mg/kg-'4 mg/kg以及强心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