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新课标高考总复习人教物理热学选修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2024版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供了理论指导。
02
热力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通过热力学分析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
03
热力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热力学原理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重要
作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THANKS
感谢观看
气体输运现象及粘滞性、热传导等性质
粘滞性
气体在流动时,由于分子间的动量交换,会 产生阻碍流动的粘滞力。气体的粘滞性与温 度、压强有关。
热传导
气体中热量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的现象 称为热传导。热传导是由于分子间的碰撞传 递能量实现的。气体的热传导系数与温度、
压强有关。
04 固体、液体与相 变现象
大学物理热学ppt课件
目录
• 热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力学过程与循环 • 气体动理论与分子运动论 • 固体、液体与相变现象 • 热辐射与黑体辐射理论 • 热学在生活和科技中应用
01 热学基本概念与 定律
温度与热量
温度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 多少。
制冷机原理
利用工作物质在低温下吸热并在高温下放热,实现制冷效果的装置。制冷机通过消耗一定的机械能或电能, 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常见的制冷机有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增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 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 揭示了自然界中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和不可 逆性。它是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对热力 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能利用技术探讨
太阳能集热器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物理 选修3-3热学 第一节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物理 选修3-3热学 第一节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PPT
[答案] 4π p0NAR2 Mg 3 Mgh p0NA考向2 Nhomakorabea[ 例 2]
微观量的估算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 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
0 F引=F斥,F=_____ 引力 F引>F斥,F为_______ 斥力 F引<F斥,F为_______
二、内能
t+273.15 K 两种温度:T=__________ 1.分子动能:温度 平均动能 的标志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 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 微观上:分子间________ 2.分子势能:决定因素 体积 和状态 宏观上:_______
选修3-3 热 学
[2017高考备考导航]
考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饱和蒸汽压 相对湿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考纲要求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1.本部分考点内容的要求全是Ⅰ级,即理解物理概念和 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 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填空 题,绝大多数选择题只要求定性分析,极少数填空题 要求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计算(或估算)。 2.高考热学命题的重点内容有:(1)分子动理论要点, 分子力、分子大小、质量、数目估算;(2)内能的变化 及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以及气体压强的决定因素;(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用图象表示气体状态的变化;(4) 热现象实验与探索过程的方法。 3.近两年来热学考题中还涌现出了许多对热现象的自 专家解读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1. 热力学第一定律2. 热力学第二定律3. 热力学第三定律4. 热传递与热量5. 气体动理论6. 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能够运用热力学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了解热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3. 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够运用气体动理论解释气体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传递与热量、气体动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烧瓶、酒精灯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热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 实践情景引入:对比热水袋和暖宝宝的使用效果,探讨热传递的方式和热量计算。

b. 例题讲解:计算一个热水袋中的热量,并与暖宝宝进行比较。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递与热量、气体动理论等核心知识。

3. 随堂练习:针对热力学定律和热传递,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 练习题1: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一个热机的工作效率。

b. 练习题2:分析一个热传递现象,判断其属于哪种传热方式。

4. 知识拓展:介绍热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热能发电、空调制冷等。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公式和概念。

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和热量计算公式。

3.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求一个热机工作时的效率。

b. 分析题:分析一个实际热传递现象,判断其传热方式。

2. 答案:a. 效率计算公式:η = (W/Q1) × 100%,其中W为有用功,Q1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b. 传热方式判断:根据热流方向、物体性质和温度差进行分析。

高考物理总复习 选考部分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3

高考物理总复习 选考部分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3

的角 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
区 度看 的过程


能的性 质变化
情况
能的性质发生了变 化
能的性质不变
相互联系
做一定量的功或传递一定量的热量在改变内 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
(2)ΔU=W+Q 中正、负号法则
物理量
意义
W
符号

外界对物体 做功

物体对外界 做功
Q
物体吸收 热量
物体放出 热量
ΔU
【答案】 A
在温度均匀的液体中,一个小气泡由液体的
底层缓慢地升到液面,上升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不断地增大,如将
泡内气体看作理想气体,则气泡在浮起的过程中( )
A.放出热量
B.吸收热量
C.不吸热也不放热 D.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选择气泡为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 内能由温度决定.在温度均匀的液体中,一个小气泡由液体的底 层缓慢地升到液面的过程中,小气泡温度不变,其内能增量 ΔU =0.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泡内的压强不断减小(气泡内的压强等 于上部液体产生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之和),所以气泡体积不断 增大,气体要对外做功,即 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 W,可知 Q>0.所以气泡在浮起过程中,吸收热量.选项 B 正确.
答案:B
考向二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自发
地”“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 (1)“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
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 (2)“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
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 放热、做功等.
考向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物理课件:选修-热学_1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物理课件:选修-热学_1

【考题随练2】 (2013·重庆)某未密闭房间的空气温度 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 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
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 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 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大 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解析】 未密闭房间说明是等压变化,压强不变,A选 项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 能增加,B选项正确;等压升温度,体积增大,密度变小,C 选项错误;体积增大,对外做正功,D选项错误.
是绝热的,故气体内能增加,由能量守恒,可判定D项正确. 【答案】 D
【考题随练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图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 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 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答案】 AC
【考题随练10】 在一个没有热交换的房间内打开电 扇,电扇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房间内的温度将作如下变化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 把电扇与房间看作一个系统.电扇正常工作
时,电扇和房间内热交换发生在系统内,系统内部不引起总
能量的变化.但电扇消耗电能增加了系统的总能量.根据能
的转化守恒定律知,增加的系统能量转化为内能使房间的温
【考题随练1】 (2014·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解析】 物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分 子平均动能大,影响物体内能为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 和,温度降低或不变,内能不一定大,B选项正确,A、C、 D选项错误. 【答案】 B

高考调研高考物理总复习气体的状态方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考调研高考物理总复习气体的状态方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1)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 体压强变为8.0×104 Pa,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解析】 (1)由气体状态方程,知pT1V1 1=pT2V2 2,将 V1= 3.0×10-3m3 ,T1=300 K,p1=1.0×105Pa,T2=320 K,p2 =1.6×105Pa 代入上式,解得 V2=2.0×10-3m3
6 atm,那么在t=20 ℃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设轮胎容积不变)
对B活塞,有p1S-p0S-f=0②
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20 K和1.
【例2】 一密闭容器的容积为V,内装1大气压的空气,现用抽气机进行抽气,已知抽气筒的容积为V′,求连续抽10次后,容器中空气
的压强多大?(抽气过程中温度不变)
【解析】 由于轮胎容积不变,轮胎内气体做等容变化. 设在 T0=293 K 充气后的最小胎压为 pmin,最大胎压为 pmax.依题意,当 T1=233 K 时胎压为 p1=1.6 atm.根据查理定 律Tp11=pTm0in,即213.63=p2m93in 解得 pmin=2.01 atm 当 T2=363 K 时胎压为 p2=3.5 atm.根据查理定律 Tp22=pTm0ax,即336.53=p2m9a3x 解得 pmax=2.83 atm
超过3.5 atm,最低胎压不低于1.6 【触类旁通】 ( ·福建)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
(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8.
atm,那么在t=20
℃时给
【答案】 64 kg/m3
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设轮胎 01×105Pa,g取10 m/s2).若从初温27 ℃开始加热气体,使活塞离汽缸底部的高度由0.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热和内能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热和内能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热和内能
外界没有对系统(水)做功,只对系统传热,同样能改变系统
的状态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
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热量是过程量,用Q表
示,单位为焦耳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热和内能的反思 在单纯传热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热,系统的内能怎么变? 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若系统对外界放热呢? ①物体从外界吸热,物体内能增加
②物体对外界放热,物体内能减少
热和内能的反思
热传递过程能量一定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上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对流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如何区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辐射-- 热从高温物体向周围以电磁波的形式沿直线射出去的方式, 热辐射不依赖媒介质,可在真空中进行,温差越大,表面 颜色越深,物体向外的热辐射能力越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热-3和内10能.2优热秀和p内 pt能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10.2热和内能(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10.2热和内能(共30张PPT)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热学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讲解PPT课件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热学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讲解PPT课件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1.如果一个“宏观态”对应的“微观态”比较多, 就说这个“宏观态”是比较 无序 的.
2.自发的过程总是倾向于出现与 较多微观态 对应的宏观态,因此自发的过程总是从 有序 向
着 无序 发展的. 3.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 无序性增大 的方向进行,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微观意义.
第五模块 选修3-3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第三单元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定律
1.内能 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 身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 两个状态 的 差 别 与 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鉴于功是能量 转化的量度,所以这个物理量必定是系统的一种
能量 ,我们称它是系统的内能.
第五模块 选修3-3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物理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新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案:C
第12页/共35页
• 要点一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 1.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进一步说明 •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2)晶体中的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晶体中的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单晶体
并不一定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
强之比 • 解析:人们对干燥、潮湿的感受由相对湿度来决定;相对湿度越大,感觉越潮
湿,相对湿度越小,感觉越干燥,故A错,B正确;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 强表示的湿度为绝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 比描述的湿度为相对湿度,故C正确,D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C. • 答案:BC
• 三、饱和汽 湿度 •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 2.饱和汽压 • (1)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 (2)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
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第1页/共35页
第13页/共35页
• 2.晶体的微观结构 • (1)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
•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
度T成

正比
体不积变的情况下 ,压强p 与热力学温
• ③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总分子数不变,气体体积不变,则单 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不变;当气体温度升高时,说明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单 位时间内跟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数增多,且每次碰撞器壁产生的平均冲 力增大,因此气体压强p将增大.


• ②公式反:比
或pV=C(常量)
• ③微观解释:一定p1V质1=量p的2V某2 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总数是一定的,在温度保持不
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减小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
气体的压强就增大,反之亦然,所以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第5页/共35页
• (2)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第6页/共35页
• (3)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
温度T成

正比
不压变强的情况下 ,其体积V与热力学
• ③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要保持压强不变,必须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即增大气体的体积.
第7页/共35页
• 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地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
作用在器壁
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 (2)决定因素
单位面积
• ①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 ②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
第4页/共35页
• 3.气体实验三定律
• (1)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
•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
多晶体的几何形状不规则,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大块塑料是非晶体,粉 碎成形状规则的颗粒后依然是非晶体,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 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D对. • 答案:D
第9页/共35页
• 2.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 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 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 • 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
• (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
力学温度的比值

保持不变
(2)公式:pT1V1 1=pT2V2 2或pTV=C(C 是与 p、V、T 无关的常量).
第8页/共35页
•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 C.大块塑料粉碎成形状相同的颗粒,每个颗粒即为一个单晶体 •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 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
• 3.湿度 • (1)定义:空气的干湿程度. • (2)描述湿度的物理量 • a.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 b.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 c.相对湿度公式
第2页/共35页
• 四、气体 •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 (1)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力可以忽略,因此分子间除碰撞外不受其他气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始终遵从气体实验定律
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
、温度
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
体.
不太大
不太低
• (2)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 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
•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故B错,D对;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既有引 力也有斥力,只是由于分子间距离较大,表现为引力,故C错. • 答案:D
第11页/共35页
•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如右图所示,下图 中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变化过程的是( )
• 解析:由题图可知,a→b过程是一个等容升压变化过程,b→c过程是一个等 温降压变化过程,由此可知C正确.
第10页/共35页
• 3.关于液体的表面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 B.液体有使其体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 C.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 • D.液体有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 解析: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故A错;液体由于表面张力作用,
作用,故气体能充满它能达到的整个空间. • (2)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且时而变化,大量分子的速率按
“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 (3)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加,分子的平均速
率将增大,但速率分布规律不变.
第3页/共35页
• 2.气体的压强
• (1)产生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