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合集下载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和对策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和对策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塑造、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必须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增强教育的有效性,以适应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要求。

一、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意义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品德素养。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3. 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断涌现,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也要与时俱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4. 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践,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对策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政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思政教学质量。

2. 深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设置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主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这些都是思政教学的有效载体。

要求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加强思政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4.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

“中国梦”视域下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路径探析

“中国梦”视域下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路径探析

政 治教育的重要 主题 ,有 着十分贴近 于青年 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 实际的教 育内容 。文章针 对 “ 中国梦”大背景 下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面临的挑战 ,对 “ 中国梦”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创新路 径进行探讨 。 【 关键词 】中国梦 ;思想政 治工作 ;挑战 ;创新
对大学生开展 “ 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 “ 复兴之路 ”的展览 时第一次提 了 “ 中 国梦 ”的概念 ,他说 : “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就 是 中华 民族近代 以来最 伟大 的梦想 ” 。1 8 4 0年 的鸦片 战争 , 列 强用 坚船利炮 强硬 打开我 国国门 ,从此我 国逐渐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成 为百年屈辱史 的开端 。在这 以后无数仁 人 志士抛 头颅洒 热血 ,力挽狂澜振兴 中国,但都失败 了。直 到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领导人 民推 翻三座大 山,赶跑帝 国主 义入侵 ,实 现真 正当家作 主。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虽然取得 了一定 的发 展 ,但是对未来发展前景却不够清晰 。中国梦 的 提 出就 为全 国人 民绘 制了蓝图 ,成为奋进 的照 明灯 。青年大 学 生作 为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肩 负着 中国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和责任 ,任重而道远 。 二、 当下大学生的思想 问题及学校教育的不足 第5 7 8 期
中国梦 ”视域下 当代青年大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面 临的挑 战及路径探析
刘 园 园
( 安徽N_ T - 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 院,安徽 淮南 2 3 2 0 0 0 )
【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 来, “ 中国梦 ”的提 出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 出了新 的 内 容 和载体 ,是 当前大 学生 思想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作者:王玉梅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5期[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探索在新时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新途径。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当今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以此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确保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因此,深入探究在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大学生素质水平,探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的管理机制是所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教育途径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

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教育途径主要有:一、思想理论教育教育离不开课堂,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它所提供的政治、思想、道德、历史等各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大学生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政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科研活动的教育结合教学、科研活动,广泛开展教书育人,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最广泛、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科学知识作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结晶,既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也是陶冶心灵、完善人格的好教材。

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越高,越易于理解和接受科学的世界观。

广大教师从政治立场、治学态度到道德品质,都有向学生进行教育和示范的责任。

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乃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在中国发展迅速,特别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参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相反,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职院校应通过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明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在考试招生、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使其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高职教师队伍,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深度。

二、优化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需求,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当前,新媒体和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

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时事热点和新技术应用等,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

二是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实践案例等内容,增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启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科研项目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思考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思考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思考余丰高校思政教育在涵养学生性格、提升学生道德操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彰显出高校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性,有助于大学生深化对“中国梦”本质内涵的了解,帮助他们以“中国梦”为指导来确立自己的个人目标,从而帮助青年学子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增强实现这一理想的坚实信念。

青年是国家的重要群体,一直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青年怎么样,国家就会怎么样。

新时代下,时代对当今时代的我国青年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的挑战。

只有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梦”,“中国梦”的真正内涵才能切实地为学生所理解。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所处这个时代的认知,从而自觉地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任务。

1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梦”的必要性“中国梦”这个专有名词无论是在党和政府等的官方工作会议上还是民众的日常交流中,这个名词近些年都被频繁的提起和用到,也为广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中国梦”是一个将数十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数千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在这片炽热的土地山生存发展积累下来的思想精髓的一个升华和概括,它是一种庞大的思想宝库,因此它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为高校思政教育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

1.1 高校主旨的本质要求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关键。

大学的主旨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批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为了响应这一主旨,大学必须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新时代下,只有将“中国梦”融入进高校思政教育中,才能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三观”,将个人理想抱负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也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个人力量。

1.2 丰富思政教育内涵的需要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造成了当今社会各种思潮云涌,良莠不齐的各种好思想使大学生的思想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因而创新思政教育理论、丰富思政教育内涵,帮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入就显得至关重要。

浅析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教育策略

浅析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教育策略

浅析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教育策略【摘要】高职生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个人梦想不仅是对个人未来的规划和期许,同时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

中国梦教育策略为高职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多样的实践机会,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高职生应当在实现个人梦想的积极参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将自身的成长与国家的进步紧密相连。

通过对中国梦教育策略在高职生中的推广和实施,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还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

高职生应当在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取得平衡,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盛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生、个人梦想、中国梦、教育策略、成长、推广、实施、融入、参与、职业发展、互相促进、平衡、长期影响1. 引言1.1 高职生的个人梦想高职生作为当前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个人梦想。

这些个人梦想,既是他们追求成功的动力,也是塑造他们人生轨迹的重要因素。

对于高职生来说,个人梦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他们在求学和工作中的指引和目标。

高职生的个人梦想通常包括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设想,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对社会贡献的渴望等。

这些梦想既体现了个人的追求和理想,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高职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为他们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得这些梦想更加具体和可行。

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息息相关。

在中国梦的号召下,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也需要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高职生的个人梦想既是个人内在需求的体现,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

只有让高职生的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融合,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1.2 中国梦教育策略中国梦教育策略是指在教育实践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策略。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学校教育往往注重升学率 , 忽视了德育 、 美育 和心理 素质 的培养 以及 良好行 为 习惯 的养成教 育, 部分学生在主观意识上 , 也放松了道德修养和 人文素质的锻炼提高。这些都对学生 的思想修养
79
职 翔l 歪 疆2 0 1 3  ̄I 2 0
有着 消极 的影 响 。 ( 四) 培 养模 式
高职 院校应积极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 走进 学生 内心 , 以爱心与耐心传递正 能量 , 调动 学生思想的积极性 ;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 企业文化教 育等途径 , 寻求解决问题 的策略 , 加 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路径
作者简介 : 徐伟 , 男, 昆山登 云科技职业 学院助理研究 员, 硕 士, 主要研 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 G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 0 2
( 二) 家庭 教 育环 境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 : ( 1 ) 家庭成员对
孩 子 的百 般 宠爱 是 导 致孩 子 养成 许 多不 良习惯 的 关键因素; ( 2 ) 家 庭 成 员不 合 、 父 母 离异 , 是 导 致 孩
子性格孤僻 、 认识扭曲 、 言行失范的主要原 因; ( 3 ) 家庭 成员 的不 良嗜好 和行为 习惯对孩 子言传 身 教、 潜 移 默 化 的影 响 ; ( 4 ) 父 母 长期 在 外 打 工或 经 商, 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 三) 应 试教 育
德 育园地
2 0 1 3  ̄ 2 0 期职 翔通艰
新 时期高职院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要: 在 当前 经济快速发展 、 互联 网广泛使用的形势下 , 高职院校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社会 、 学校

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作者:李中奎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12期[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的深入改革,中职学生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对推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意义,以及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进行简要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168-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网络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这不仅能够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一)严重叛逆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6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对于家长和老师的劝导完全听不进去,家长和教师反对的,他们坚决要做,支持的,坚决不做;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上网、打游戏;对事物没有一个很好的分辨能力,完全凭自己的心情和感觉做事,不考虑后果;在困难面前很容易退缩,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因为性格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彼此影响,从而导致“三观”扭曲。

(二)缺乏信心职业高中學生基本上是高中成绩不佳或由于家庭原因而选择进入职业高中的。

人们对职业高中生的评价仍处于传统的认知阶段,认为他们是成绩不良和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

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开始怀疑自己,失去信心,由于缺乏学习动力,甚至不愿上课而辍学。

(三)目标不明确由于长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许多职业高中生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该怎么做。

因此,对学校的选择仅仅基于格式化,而不是自身的意愿。

二、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一)净化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们对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人格的正确认识,促进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14年2月(上)科教导刊中国梦: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张金耀于鹏胡艳华孙会芳(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摘要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

在高职院校中将“中国梦”教育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互融合,使大学生真正深刻了解并为之实现中国梦、校园梦、个人梦而奋斗。

可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中国梦”的维度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问题。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China Dream:The New Path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Er aZHANG Jinyao,YU Peng,HU Y anhua,SUN Huifang(Cangzhou Medical College,Cangzhou,Hebei 061001)Abs tra ctXi Jinping's discussion on "China Dream"is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contemporary ideals and beliefs and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with rich connotations.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hina Dream"education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college students,their mutual integr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o that students truly understand and whom realize the profound Chinese dream,dream campus,personal dream and struggle.See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China Dream"educ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same time,this activity provides us with some inspiration: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China Dream"dimension the path problem.Ke y wordsChina Dream;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ath1“中国梦”的深刻内涵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①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②3月25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以上这些都是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可见,“中国梦”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2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梦”活动的重要性2.1“中国梦”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激励与鼓舞功能。

“中国梦”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着重大的教育意义。

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与机遇只给予那些有准备头脑又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能实现自己期望的梦想。

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核心点,就是能够帮助处于迷惘之中的大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在大学校园中积极开展有关“中国梦”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与氛围;通过环境育人的效果,引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2“中国梦”具有导向规范功能,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中国梦”,给大学生提供一种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对大学生是一种规范和导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会大有裨益。

高职院校中开展此类活动,可以通过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校园十佳大学生”、“沧州好人”等活动,在大学生的心中感受这些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迹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人物的事迹可以是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教师,可以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学生,也可以是在沧州这片热土上涌现出来各行各业的“沧州好人”等等。

同时,“中国梦”还是一种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的东西一旦前沿视角2014年2月(上)4科教导刊被大学生认同并接受,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了,才能得到全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2.3“中国梦”还具有启发意义,有利于学生保持艰苦奋斗,善于求真创新“中国梦”精神,启示当代大学生青年要保持艰苦奋斗,立足行动实践。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更加注重对一种或几种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更加注重其操作性、实践性。

高职院校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除了各高校共性的活动外,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院校的学生情况,开展能够深刻凸显“中国梦”精神的活动。

这就需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使他们能够继续保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因为在高职院校的许多操作课、实践中,学生们会遇到各种理论到实践中去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决定与勇气。

实际上,这一过程中,既是学生们“求真”的过程,也是需要学生们开动脑筋,适时要“创新”的过程。

“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们在进取中追求真知,努力开拓,勇于创新,并善于创新,才是可行之道。

3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梦”活动的路径选择3.1用新兴网络媒体——“中国梦”教育的新载体在高校中开展“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应该充分运用校园内的各种媒体,加强“中国梦”的舆论宣传力度,创造环境育人的氛围。

除了运用一些诸如:校报、宣传栏、班会等传统媒体的形式外,更加要注重新兴媒体的运用,比如:网站、多媒体、博客、手机、微信等。

这些新兴媒体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强、传播内容形式多样等优点。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他们的个性、特点能够与新媒体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鼓舞着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调查显示:“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占70.6%,其次是电视媒体占20.8%,新媒体成为大学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

”④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新兴媒体舆论导向功能?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与学校局域网相连接的“中国梦”教育网站,开设吸引学生眼球的阅读、点击项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点。

网站要做到及时更新,便于学生阅览。

其次,要建立一支“中国梦”网络教育工作队伍。

他们既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水平。

最后,还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并将这种制度与学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为网站的运行提供一定的支持与保障。

通过种种措施,深入地开展“中国梦”理论宣传、政策引导、交流讨论,可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2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将“中国梦”深入到课堂教学,不断拓宽“圆梦”教育的渠道。

人们要追求并实现梦想,那就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应与“中国梦”教育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拓宽理论教学的平台,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

将“中国梦”教育与高职院校的“两课”结合起来讲给学生,使他们更加了解与领会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时代特征。

(2)积极挖掘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国梦”教育的新途径。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是,除了教授技能外,还应该重视技能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

“使学生懂得人类在认识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研究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造福人类的愿望、为真理而献身的勇气等,都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⑤3.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中国梦”教育的新途径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们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的地方,这个地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模式。

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学生们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本文的实践活动是泛指,不仅指学校的实践教学,比如:实验课、实习实训活动,也不仅指学校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诸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等,还指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暑假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结合实践讲给学生们,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达到了实践育人的良好效果。

3.4深化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内涵——“中国梦”教育的广阔平台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校园范围内形成的群体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活动,要利用好校园文化平台,大力推进“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校园宣传的各种媒介,营造“中国梦”精神的舆论环境,增强学生们对中国梦的内涵、实质、时代精神的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认同感”。

其次,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中国梦”教育与校风、校训、班风、学风等结合起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中国梦”主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