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和溶液
无机化学-气体和溶液

b —— 体积常数。
(2)实际气体分子间有作用力。因此理想压强P为分子碰撞器 壁产生的压强P实际和内层分子作用力产生的压强P内之和。
热力学推导:
令比例系数为a
a —— 引力常数。分子不同时,相互吸引力不同,a不同。
1
范德华方程: ( p+a n2 )(V - nb)=nRT V2
注:范德华方程仍然是近似的
2、道尔顿分压定律:
∑ p总= p1+ p2+ p3 ⋅⋅ ⋅⋅ ⋅ ⋅= pi
§1.2 溶液
§1.2.1 溶液的概念 §1.2.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1.2.3 胶体溶液
2
§1.2.1 溶液的概念
相: 物理、化学性质均相同的一部分物质,称为一个相。
一个相
纯物质 (同一状态) 以分子、离子、原子形式均匀混合的混合物
在此假想状态下,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 p、V、T、n 之间服从下列关系式: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其中: p — 压强(Pa,kPa, atm,mmHg), T — 温度(K) V — 体积(m3、cm3、L,ml), n — 物质的量(mol) R —— 气体常数。
在标准状况下,p =101325Pa, T=273.15K n=1.0 mol时, Vm=22.414L=22.414×10-3m3
∆p = p* - p = p* - p*xB = p*xA
p* — 纯溶剂蒸气压; p — 溶液蒸气压; xA — 溶质的摩尔分数
稀溶液中,nA << nB , ∆p = p*xA≈ p*×MB/1000×bA=KbA
当溶剂一定时,MB、p*一定,故p* ⋅MB/1000为一个常数,用K表示。
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高中

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气体1. 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压力、体积、温度和量的性质。
气体具有压力是因为气体分子在容器壁上产生的冲击力。
气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来改变。
气体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气体的分子速度增加,压力也会增加。
气体的量则是通过摩尔来表示的,可以用摩尔的数量来确定气体的量。
2. 气体的状态方程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PV=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力,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通过这个方程可以计算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体积、温度和摩尔数。
3.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差异理想气体是指在所有温度和压力下都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行为的气体,而实际气体则是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大小的影响,因此它的行为与理想气体不完全相同。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适用于低压和高温,而在高压和低温下实际气体的行为就会与理想气体有所差异。
4. 气体的分子速率气体的分子速率是指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律,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满足正态分布的。
速率较快的分子将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导致较高的压力。
5. 气体的扩散和离子率气体在压力差下会自发地向低压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气体的扩散。
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由溶解度量化的,它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6. 气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计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和气体的种类有关。
溶解度可以通过亨利定律计算,亨利定律表示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分压成正比。
7. 气体的化学性质气体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与金属、非金属和卤素的反应性等。
不同的气体在化学反应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氢气则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8. 气体的应用气体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氧气用于焊接和制氧,氮气用于保护食物,氢气用于石油加工等。
二、溶液1.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化学反应中的气体与溶液的性质与计算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中的气体与溶液的性质与计算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是研究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气体和溶液是常见的反应状态。
本文将从气体和溶液的性质以及计算知识点方面进行总结。
一、气体的性质1. 压力(P):气体分子对容器壁施加的力所引起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或等效单位。
2. 体积(V):气体占据的空间,通常以升(L)为单位。
3. 温度(T):衡量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物理量,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K)表示。
4. 摩尔数(n):单位体积气体所含的物质的量,常用摩尔(mol)表示。
5. 气体状态方程:描述气体体积、压力、摩尔数和温度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a.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R为气体常数。
b. 简化气体状态方程:以特定情况下气体满足的条件为基础,例如低温、高压或温度接近绝对零度。
6. 气体扩散和离子速率:气体的运动以及气体分子间的碰撞导致气体的扩散。
离子速率则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电荷密度相关。
二、溶液的性质1. 浓度(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a. 质量浓度:溶质质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单位常为克/升(g/L)。
b. 摩尔浓度:溶质物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单位为摩尔/升(mol/L)。
2. 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可根据溶解度曲线寻找。
3. 饱和溶液:达到溶解度极限的溶液,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
4. 溶液的温度和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则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有关。
5. 溶液的沉淀和溶解反应:当两种溶液混合时,沉淀反应会导致溶质从溶液中析出,而溶解反应则会使溶质从沉淀中溶解到溶液中。
三、计算知识点1. 摩尔质量计算:将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数关联起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物质的摩尔数(mol)2. 摩尔比例: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chap1气体、溶液

代入: △p = K蒸b(B) 0.11 = 0.0571×13×1000/(MB×87) MB = 77.56 (g/mol)
nB RT nRT pB p V V pB nB xB p n
nB pB p xB p n
x B B的摩尔分数
例题: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 等气体的混合物 。取样分析后,其中n(NH3)=0.320mol,n(O2)=0.180mol, n(N2)=0.700mol。混合气体的总压p=133.0kPa。试计算各 组分气体的分压。
第一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了解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理解道尔顿分压定律 掌握溶液组成的标度 掌握稀溶液的性质及其应用 了解电解质溶液活度和离子强度的概念。
作业:1, 3, 4 , 6, 8
第一章
气体、 溶液和胶体
第一节气体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在通常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固态(Solids)、
XA = 1 – XB
nB 移项得:△p = p*-p = p * XB = p*——— nA + nB ∵是稀溶液, ∴ nA >> nB nA + nB ≈ nA
nB △p≈ p*—— Δp=p* xB nA ∵nA=mA/MA nB nB ∴ △p≈ p*——=p* — MA nA mA nB △p= p * MA ——=K b(B ) mA 式中,MA : kg/mol mA: kg
单相体系
多相体系 (存在界面)
分散系 分类
分子分散系 (d <1 nm) 胶体分散系 (d: 1-100 nm) 粗分散系 (d >100 nm)
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
化学反应中的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

化学反应中的气体和溶液知识点总结化学反应是物质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气体和溶液是常见的反应方式。
本文将围绕化学反应中的气体和溶液两个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气体的特性和性质气体是一种无定形的物质形态,具有以下特性和性质:1. 可压缩性: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剧烈,因此气体具有可压缩性。
2. 可扩散性:气体分子具有高速运动,可以自由地在容器内扩散和混合。
3. 可溶性:气体可以溶解于液体或固体中,其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4. 气压和温度: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气体压强和温度成正比,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二、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用于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具有以下组成和性质: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常用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表示。
2. 饱和溶液:当在一定温度下,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3. 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质量浓度、摩尔浓度或体积浓度等方式表示。
4. 溶解过程: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过程的进行与否。
5. 离子溶液:当溶质是离子时,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与电解质的浓度成正比。
三、气体反应常见类型1. 常规气体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例如:2H2 + O2 → 2H2O2. 气体的摩尔关系: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在气体反应中可以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推导出产物的物质摩尔比例。
例如:2H2 + O2 → 2H2O,2摩尔氢气与1摩尔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水。
3. 气体溶解平衡:气体溶解于溶液中时,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四、溶液反应常见类型1.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2.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产生的沉淀物是由两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的固体颗粒。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溶液的蒸气压降低的原因:
溶质是难挥发非电解质,因此溶液的蒸气压实际上 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pA*
p
水
糖水
蒸气压与溶液的浓度有没有定量规律? 1887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拉乌尔根据大量的实验 结果,总结出一个经验定律,这就是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p) 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A*)乘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 数(xA)。即: p = p A * · xA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基本要求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掌握道尔
顿分压定律的应用和计算;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应用;熟悉胶体的结构、性质、
稳定性等;掌握胶粒聚沉的方法和电解质对溶胶聚沉作 用的影响规律。 学习重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溶液浓度的
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胶体的性质与结构;影响
∵ xA + xB = 1 ∴ p = pA*(1-xB)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Δp为 Δp = pA*-p
= pA*-pA*(1-xB)
Δp = pA*xB 因此拉乌尔定律也可以这样说:
拉乌尔(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
降(Δ p)与溶质的摩尔分数(x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
理想气体:忽略分子的大小和分子间的作用 力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式中:p为压力 (Pa), V为体积(m3), n为物质的量(mol), R为摩尔气体常数, T为热力学温度(K)。
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另一些形式:
物质的量(n)与质量(m)、摩尔质量(M)的关系
m pV RT M pM RT
无机化学-气体和溶液

1-1 气体
一、理想气体(ideal gas)的状态方程:
(1)分子本身不占体积,分子是具有质量的几何点, (2)分子之间没有作用力, (3)分子之间、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不造成动能损
失(完全弹性碰撞)。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于273K)、低压(低于数百 kPa)条件下,许多实际气体很接近理想气体。
可见光波长400-700 nm,溶胶直径1-100nm,发生散射。 每一个胶体粒子变成一个小光源,向四周发射与入射 光波长相同的光波。
真溶液粒子太小,光散射微弱,显示不出丁达尔现象。 可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别溶胶和真溶液。
3)电学性质:电泳 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Tb = Kb·b
II = bRT
来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只有对摩尔 质量特别大的物质(如血红素等生物 大分子)才采用渗透压法。
●配制等渗透液:渗透现象在许多生 物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特别 是人体静脉输液所用的营养液(如葡 萄糖液等)都需要经过细心调节以使 之与血液具有同样的渗透压(约 780kPa),否则血红细胞将遭到破坏。
五、胶体的稳定性与聚沉(coagulation) 1)稳定性: 溶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总是有自发聚集成更大颗粒,降低表面能的倾向,
因此,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胶体具有相对稳定性。 溶胶相对稳定的原因: 1)布朗运动, 2)胶粒带电, 3)溶剂化作用(扩散层和吸附层离子都水合)——起保护作用。 可用来衡量溶胶的稳定性: 越大,胶粒带电量越多,扩散层厚,溶剂化层也厚,溶胶就越稳定。 2)聚沉: 聚沉:溶胶失去稳定性,相互碰撞导致颗粒变大,最后以沉淀形式析出。
p总
大学化学01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学习要求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
3. 掌握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4. 掌握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5. 了解高分子溶液、乳状液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1 气体1.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扩散性和可压缩性。
一定温度下的气体常用其压力或体积进行计量。
在压力不太高(小于101.325 kPa)、温度不太低(大于0 ℃)的情况下,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气体的体积、压力和温度之间具有以下关系式:V=RT p n (1-1)式中p 为气体的压力,SI 单位为 Pa ;V 为气体的体积,SI 单位为m 3;n 为物质的量,SI 单位为mol ;T 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SI 单位为K ;R 为摩尔气体常数。
式(1-1)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标准状况(p = 101.325 Pa ,T = 273.15 K)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为 22.414 m 3,代入式(1-1)可以确定R 的数值及单位:333V 101.32510 Pa 22.41410 m R T1 mol 27315 Kp n .-⨯⨯⨯==⨯3118.314 Pa m mol K --=⋅⋅⋅11= 8.314 J mol K --⋅⋅ (31 Pa m = 1 J ⋅)例1-1 某氮气钢瓶容积为40.0 L ,25 ℃时,压力为250 kPa ,计算钢瓶中氮气的质量。
解:根据式(1-1)333311V 25010Pa 4010m RT8.314Pa m mol K 298.15Kp n ---⨯⨯⨯==⋅⋅⋅⨯4.0mol =N 2的摩尔质量为28.0 g · mol -1,钢瓶中N 2的质量为:4.0 mol × 28.0 g · mol -1 = 11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