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控制系工程硕士课程表

合集下载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适用范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11),控制科学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085210)。

二、课程设置级别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内容偏重学时学分学期考核方式ⅠⅡⅢ5级课程中级课程公共课54311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32 2 √ 考试第一外国语应用48 3 √ 考试5431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论16 1 √ 考试5431100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16 1 √ 考试50331001 工程创新方法论并重32 2 √ 考试公共基础课54012001 数值分析※理论48 3 √ 考试54012002 现代数学物理方程理论48 3 √ 考试54012003 随机过程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48 3 √ 考试专业基础课50333002 线性系统理论※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3 优化理论与方法※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5 最优控制理论※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4 现代信号处理及应用*※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6 模式识别※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8 现代传感器技术※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9 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0 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并重32 2 √ 考查专业课50334009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9 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并重32 2 √ 考查50334015 现代电力电子建模与仿真并重32 2 √ 考查50334028 软件工程并重32 2 √ 考查50334029 变结构控制理论与应用并重32 2 √ 考试50334002 系统可靠性原理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1 列车信息网络技术并重32 2 √ 考试50334010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3 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4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并重32 2 √ 考试50334035 应用非线性控制并重32 2 √ 考查50334036 网络化控制与信息处理并重32 2 √ 考查50334037 视景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并重32 2 √ 考查50334016 数字信号处理器结构与实现并重32 2 √ 考试50334006 工程项目管理并重32 2 √ 考查50333001 电网络理论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3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并重32 2 √ 考试60333001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并重32 2 √ 考查50334001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5 现代电力电子学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6 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7 电机统一理论并重32 2 √ 考查50333008 现代高压电力工程并重32 2 √ 考试50333009 牵引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0 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并重32 2 √ 考试50333011 磁悬浮原理与磁浮工程并重32 2 √ 考查50333012 超导技术并重32 2 √ 考查实验课50325003 控制科学与工程实验应用32 2 √ 考查6级课程高级课程公共基础课64012001 应用泛函分析理论48 3 √ 考试专业基础课60333002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并重32 2 √ 考查专业课60334001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前沿科技※并重48 3 √ 考试7级课程前沿课程公共课74311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理论32 2 √ 考试74311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理论16 1 √ 考试70531001 管理系统多变量分析并重32 2 √ 考试71321001 学术期刊英语论文写作应用32 2 √ 考试71321003 英语(二外)应用32 2 √ 考试公共基74012001 现代数学理论48 3 √ 考试74012002 可靠性数学理论48 3 √ 考试注: 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2、带※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三、选课要求【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16学分)学习补修课程、5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6级以上(含6级)课程按课程学分计算。

E1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

E1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

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E232-40课程名称: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教学方式:授课总学时和学分:60学时,3学分,其中授课56学时,习题2学时,考试2学时适合专业: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考试方式:笔试课程作用与任务:本课程为控制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主要内容为线性多变量系统基本理论、最优控制理论、最优状态估计理论、系统辨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 1 章绪论(1学时)第 2 章多变量系统的描述(3学时)第 3 章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标准型(4学时)第 4 章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4学时)第 5 章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学时)第 6 章变分法及其在最优控制中的应用(6学时)第 7 章极大值原理和典型最优控制(6学时)第 8 章动态规划与最优控制(4学时)第 9 章最优状态估计(6学时)第 10 章线性二次型高斯问题(2学时)第 11 章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2学时)第 12 章经典系统辨识方法(2学时)第 13 章最小二乘类辨识方法(6学时)第 14 章其他辨识方法(4学时)第 15 章模型阶次的确定(4学时)参考书目:[1]Patel R V. Munro N. Multivariable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 Pergamon Press, 1982[2]白方周,庞国仲. 多变量频域理论与设计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3]庞富胜. 线性多变量系统.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4]Sage A P. Optimum System Control, 2nd e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 1977[5]吴受章.应用最优控制.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6]Astrom K J. An 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Control Theory. Academic Press, 197094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课程教学大纲[7]方崇智,萧德云. 过程辨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学习要求:先修课程:矩阵理论,线性代数,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所属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制人:顾幸生审核人:顾幸生课程编号:E232-41课程名称:先进控制系统,Advanced Control System教学方式:授课总学时和学分:40学时,2学分,其中:课堂教学 30学时,研讨及撰写小论文 10学时适合专业: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考试方式:小论文课程作用与任务:本课程讨论那些比较成熟且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及工业应用等问题,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切合信息时代的需要,反映当前最新科研成果,并力求深入浅出,着重概念。

我在ZJU的课表(浙江大学)

我在ZJU的课表(浙江大学)

数学与 人类文明
孙方裕 紫金港 西 1-103(多) ######
公共经济 学概论
戴文标 玉泉 教 7-406(多) 2011 年 11 月 07 日 (18:30-20:30)
心理学 及其应用
钟建安 西溪 田家炳书院 301(多) 2012 年 01 月 14 日(18:30-20:30)
计算机网络 与通信
微机原理 接口技术
高锋 玉泉教 4-401 电气学院 系统系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 与通信
张森林 樊臻 玉泉
系统建模 分析仿真
叶旭东 玉泉
控制理论
张森林 颜文俊 玉泉 教 4-401(多)
教 4-401 2011 年 11 月 07 日(08:00-10:00) 教 4-413 2012 年 01 月
14 日 2012 年 01 月 (10:30-12:30) 10 日 (10:30-12:30)



第 1、2 节 8:00~8:45 8:50~9:35
张森林 颜文俊 玉泉 教 4-401(多) 2012 年 01 月 09 日 (08:00-10:00)
信息系统 分析集成 第 3、4 节 9:50~10:35 10:40~11:25
孟濬 玉泉 教 4-401(多) 2012 年 01 月
浙江大学现代教务管理系统
2011-2012
学年
星期二
秋冬
学期学生个人课程表
姓 名:梁 浩
学 号:3099901024
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系统科学与工程 行政班:系统科学与工程 0901
时间
星期一 秋 控制理论 冬
星期三 秋 冬
星期四 秋 冬
星期五 秋 计算机网络与 通信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周数:16周学时:3+1课程学分:3.5面向对象:三年级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介绍(100-150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微机的汇编指令体系及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及其软硬件设计方法,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达到初步具有微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 学习目标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机基本结构和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和引脚特性;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定时器/计数器和异步串行通讯口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中断方式和中断处理过程;微机系统中存储器和I/O 的扩展方法,人机接口(按键与显示)和模数、数模接口技术,以及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可测量结果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

2.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微机中存储器系统及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方法和系统应用扩展的基本原理4. 掌握中断、定时器、串行接口、人机交换等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了解当前市场主流微处理器的功能及技术特色。

6. 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实验环节每周1学时,共计16学时。

3、结合各章节授课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量,用于巩固教学和实验内容。

4、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一定的课后拓展训练。

(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微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浙江大学控制系工程硕士课程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控制系工程硕士课程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8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9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10日
矩阵论
矩阵论
11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12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13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14日
矩阵论
矩阵论
15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工控新楼105上课
16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考试)
浙江大学控制系在职工程硕士课程表
(2014年10月——2014年10月)2014年7月
月份
日期
上午8:30开始
下午13:00开始
晚上18:30开始


十月
26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工控新楼501上课
27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28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29日
矩阵论
矩阵论
30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3学分48学时杨再跃副教授;yangzy@
<矩阵论>3学分48学时吴俊教授jwu@
地点:工控新楼501室
温馨提示:若无特别通知,教学考试教室均安排在玉泉校区工控新楼501
工控新楼105上课
17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考试)
18日
矩阵论
矩阵论(考试)
备注:
<辨识滤波与自适应> 3学分48学时刘山副教授; sliu@
<无线传感器网络> 3分48学时陈积明教授;程鹏副教授jmchen@;pcheng@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星期
节次










◆近代数字理论
(信息学院开设)
☆英语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信息学院开设)
第二节
第三节
☆英语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集成电路CAD流程
容量:20
教师:史峥
地点:电机工程楼201
◆计算机控制系统
(信息学院开设)
☆自然辩证法
CMOS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容量:30
教师:吴晓波
地址:电机工程楼201

C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
容量:30
教师:沈海斌
地址:电机工程楼201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备注:有★号的为专业学位课
备注:有☆号的为公共学位课


博士生课程:
1.模拟与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时间:周四下午6-8教师:吴晓波
地址:电机工程楼201学分:3
2.高级系统芯片/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时间:周一下午6-8教师:史峥
第二节
第三节
☆英语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单片微机应用系统设计
容量:90
教师:高锋
地点:电机工程楼418
☆自然辩证法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备注:有★号的为专业学位课
备注:有☆号的为公共学位课
应用泛函分析
晚上1-3
地址:教3-301
(必选课之一
应用泛函分析
教三201

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课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控制理论、控制工程、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会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但一般都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控制理论:这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系统理论、稳定性与鲁棒性分析、最优控制等。

这些理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也是后续课程的基础。

2. 控制工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涉及实际系统的控制,如电机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控制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控制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 自动化:自动化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相关的课程包括自动化仪表与装置、嵌入式系统、智能家居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并掌握相关的技能。

4.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中,计算机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相关的课程包括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5. 实践课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校还会设置一系列的实践课程,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

这些实践课程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总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都很强的学科。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创新研究。

我在ZJU的课表(浙江大学)

我在ZJU的课表(浙江大学)

夏 工程电磁 场与波
姚缨英 紫金港 西 1-211(多) (见右)

符亦文 紫金港
大学英语Ⅳ
第 1、2 节 8:00~8:45 8:50~9:35
东 6-206 (网络) 2011 年 06 月 22 日 (08:00-10:00)
管理信息 系统
王求真 紫金港 管理学院 实验室 西 2-202(多)
电路原理实验 【双周】
熊素铭 紫金港
2010 年 11 月 9 日 (10:30-12:30)
复变函数 积分变换 第 3、4 节 9:50~10:35 10:40~11:25
应文隆 紫金港 西 1-103 2010 年 11 月 08 日 (08:00-10:00)
模拟电子 技术基础
沈红 紫金港 西 2-202 2011 年 01 月 19 日 (10:30-12:30)
星期四 夏
星期五 春 夏
系统理论
第 1、2 节 8:00~8:45 8:50~9:35
系统工程
颜钢锋 玉泉 教 4-403(多)
运动控制 技术 第 3、4 节 9:50~10:35 10:40~11:25
孟濬
现场总线 技术
韦巍 玉泉
嵌入式系统
颜钢锋 玉泉 教 4-406(多) 2012 年 06 月 13 日 (10:30-12:30)
微机原理 接口技术
高锋 玉泉教 4-401 电气学院 系统系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 与通信
张森林 樊臻 玉泉
系统建模 分析仿真
叶旭东 玉泉
控制理论
张森林 颜文俊 玉泉 教 4-401(多)
教 4-401 2011 年 11 月 07 日(08:00-10:00) 教 4-413 2012 年 01 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9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10日
矩阵论
矩阵论
11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12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13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14日
矩阵论
矩阵论
15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工控新楼105上课
16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考试)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31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十一月
1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工控新楼105上课 Nhomakorabea2日
矩阵论
矩阵论
工控新楼105上课
3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4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5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6日
矩阵论
矩阵论
7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矩阵论>3学分48学时吴俊教授、章辉副教授jwu@;zhanghui@
地点:工控新楼501室
温馨提示:若无特别通知,教学考试教室均安排在玉泉校区工控新楼501
浙江大学控制系在职工程硕士课程表
(2014年10月——2014年10月)2014年7月
月份
日期
上午8:30开始
下午13:00开始
晚上18:30开始


十月
26日
系统辩识自适应
系统辩识自适应
工控新楼501上课
27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28日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29日
矩阵论
矩阵论
30日
工控新楼105上课
17日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考试)
18日
矩阵论
矩阵论(考试)
备注:
<辨识滤波与自适应> 3学分48学时刘山副教授; sliu@
<无线传感器网络> 3分48学时陈积明教授;jmchen@
<线性控制系统理论> 3学分48学时毛维杰教授;wjma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