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与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合集下载

《国别史专题:法国》

《国别史专题:法国》

法国:
(一)思想近代化: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

伏尔泰:抨击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提倡“天赋人权”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为法国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二)政治近代化:
1、法国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家
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人权宣言》:(自由、平等)
发展: 1792年,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高潮: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雅各宾派上台执政
结束:1794年,“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
2、拿破仑帝国:
帝国建立: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帝国巩固:
对外: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很多地方
帝国灭亡:1814年,拿破仑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三)经济的近代化:
18、19世纪,先后完成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结束于1799年。

这是法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时期,标志着法国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移的过渡时期。

法国大革命在当时不仅仅是法国国内的事件,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背景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低谷。

封建专制制度下,法国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日益增长的国家开支、贵族豪华生活以及近代化进程的迟缓,给法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满。

1789年,国家虽立志要进行改革,但遭到了贵族和教士阶层的打压,改革的进程一度陷入了停滞。

事件1789年5月5日,在路易十六国王的支持下,国民议会成立。

这个议会解散了三个非常时期下的三级会议,并让平民有机会进入政治制度。

同年7月14日,巴士底狱事件爆发,使法国大革命正式开始。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象征,被视为民众掌握了政治力量的标志。

之后的事件中,国民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和“宪法”,从而废除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1792年8月10日,革命的部分参与者试图推翻君主制度,使路易十六在一次政变中被推翻。

几年后,他在国民公会的审判中被定罪并处决。

意义法国大革命对法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法国向资本主义转型。

此外,法国大革命也为全球民主、平等和人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这场革命中也存在着暴力冲突、社会动荡、革命火患等负面影响,给法国社会带来了长期的混乱。

法国大革命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最具有争议的事件之一,许多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它的历史重要性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历史上的政治自由与平等权益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历史上的政治自由与平等权益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历史上的政治自由与平等权益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革命。

它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政治观念,如自由和平等。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人们享受的权益非常有限,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这使得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愈发强烈。

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秩序。

在这个新的秩序中,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每个公民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自由是法国大革命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旧制度下,人们缺乏自由,不论是思想自由还是行动自由。

国王行使着绝对的权力,人民的言论、出版等自由被压制。

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统治,建立了一个以民主为基础的制度,并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宣言权、言论自由、教育自由等成为人们享有的基本权利。

法国大革命后,以法律和宪法为基础的政治制度使人们的自由得到了保障,人民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参与政治。

平等是法国大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在旧制度下,法国社会存在着天生不平等的现象。

贵族享有特权,而普通人往往生活在贫困中。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贵族特权,宣布人人平等,废除了特权制度。

在大革命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再联系于出生,而是根据个人所贡献和能力赋予的。

通过实行普选制度,人们可以平等地参与政治,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机会成为国家的领导者。

自由和平等的推行,使法国得以摆脱封建农奴制度下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社会。

法国大革命后,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还在法律和社会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例如,民法典的颁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法国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各种社会改革也宣告了法国进入了现代社会,如教育的普及,减少贫困,改善劳动条件等。

然而,尽管法国大革命为自由和平等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自由和平等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探索。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历史上,人们总是在不断地争取更多权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法国的大革命后继政治动荡和现代化

法国的大革命后继政治动荡和现代化

法国的大革命后继政治动荡和现代化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社会变革事件,也是近代国际体系格局的起点之一。

它为后面的政治动荡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大革命后继政治动荡、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封建制度和身份不平等,贵族和教会享有特权,而农民和工人则负担沉重的税收。

同时,经济困窘使得民众面临生计困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这种不满情绪促使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二、大革命后继政治动荡1. 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君主制度的崩溃,1791年法国宪法制定了君主立宪制度,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然而,在这一政治体制下,政府权威不断被动摇,政党分裂和冲突不断。

2. 法国内战和拿破仑崛起大革命后,政治力量的分裂导致法国内战的爆发。

1792年至1799年间,法国经历了革命战争、恐怖统治、执政议会时期等一系列政治动荡。

最终,拿破仑·波拿巴在1799年发动政变,建立了拿破仑帝国。

三、现代化进程1. 法兰西民法典的制定拿破仑在权力掌握后,提倡现代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制定了法兰西民法典。

这个法典深刻影响了后来世界各国的立法工作,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基础。

2. 教育改革和近代化的推进为了建立现代化的法国,拿破仑推动了教育改革。

他建立了许多高等学府和专业学校,充实了法国的教育体系,为法国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3. 工业化的推动拿破仑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建立了法国的工业基础设施。

他通过鼓励工业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促进了法国的工业发展,使法国逐渐成为欧洲的工业大国。

4. 对外扩张和雄心壮志拿破仑不满足于国内的现代化进程,他积极扩张领土,建立了一个包括法国在内的广阔帝国。

这为后来现代化的法国奠定了基础,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后继政治动荡和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大革命后,法国政治局势不断动荡,最终拿破仑崛起建立了拿破仑帝国。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异途殊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异途殊
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和中国人民 思想愚昧,不开化。因而开始西方的思想文化。
3.向西方学习的第三阶段:学西方的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前期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反对孔教。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
定了思想基础。 逐步唤醒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华民族为争取民
族独立的革命浪潮成为当时的时代最强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近代化历程对比
西方

思想

政治

经济
(成功)
中国 ↓
经济 ↓
政治 ↓
思想
(失败)
归纳:西方的近代化是高屋建瓴,是 成功之路。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是反其道而行之,是符合中 国人的认识规律,采取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而 实施的,不符合规律,因而是失败的。
所以:
中西方近代化的异途殊归。
总局等,后又创建三支海军(南洋、
北洋、福建)但在甲午战争中全军 覆没,洋务运动破产。究根源是利 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
2.向西方学习的第二阶段:学西方的 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前后持续103天,由于光绪帝手中没 有实权,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太强而失 败。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和中国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与不敢发动群众,所以也以失败而告 终。
简介: 1、向西方学习的第一阶段:即经济上的工业
化、商品化——洋务运动 思考:为什么中国人首先会向西方学习经济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下面这个 问题。)
分析:近代以来我们在反对外来侵略 时为什么总打败仗?
归纳:枪炮船不如人,所以开始学
习制枪炮,制船技艺,具体指洋务 运动前期“自强”,发展军事工业, 创办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二 中外近代化探索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二 中外近代化探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俄国面临着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中“三个原则”产生的积极影响。 问题: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发展,使国家出现经济危机。积极影响:为 农奴获得解放提供了可能,缓解了俄国国内阶级矛盾。
(2)材料二中的“殖产兴业政策”是哪次改革中提出来的?根据材料二, 指出日本能够实行诸多筹集资金途径的原因,并概括“殖产兴业”对日 本的作用。 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原因:政府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作用:促进了日 本经济发展,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统的封建社会已经开始解体,逐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①经济近代化:由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②政治近代化: 含义 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③思想的近代化:学 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
经济工 洋务运动——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洋务派以“自强”“求 主要 业化 富”为口号,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筹 内容 (经济 建海军、创办新式学堂等,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
(3)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支撑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略者的斗争。
(4)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 的成功。
角度二:原因类 2.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中国封建势力的腐朽。 (2)西方列强的入侵。 (3)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他们”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他们”的活动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作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 教的统治地位,使人民受到科学与民主的洗礼,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 传和铺垫作用;思想解放作用。

国别

国别

要求: (1)文中需包含材料提及的四项重大史实,并谈谈其中对你触动最大的一项史实的影响, 以及它带给你的一点思考。 (2)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80字左右。
3、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 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一)思想近代化: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兴起。 1、启蒙思想产生的原因: ①17—18世纪, 迅速发展; ②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③ 依然存在,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 力量壮大。 2、启蒙思想家: ①伏尔泰: 抨击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他把批 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他把教士称 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针对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 提出了“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 ②孟德斯鸠: ; 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提倡“天赋人权” ③卢梭: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3、思想核心: 4、意义: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 支援; ②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奠定思想基础); ③对亚洲的影响也很大,比如中国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及日本的明治 维新等。
(四)一战前后的英国: 1、一战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界工业中 的垄断地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 ④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之前,英国的对外政策是: 放弃的原因: 签订军事协约的时间: 和 ,分别与法国、俄国签订了军事协约,最终形成了 “三国协约”,又称 。 2、一战期间: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 3、一战后: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 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战后,英国实力被严重削弱、但 综合国力仍居世界第一位,控制着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时间: 中心问题: 结果: 实质: 《巴黎和约》:内容:① ; ② ; ③ ; ④ 。 影响:

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战争欧洲大陆的动荡与变革

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战争欧洲大陆的动荡与变革

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战争欧洲大陆的动荡与变革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欧洲大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被称为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战争不仅在欧洲大陆造成了巨大的动荡,也引发了一系列变革,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的动荡和变革。

一、法国大革命引发的动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整个欧洲大陆陷入动荡。

法国君主制的崩溃以及法国人民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激发了其他国家的民众的不满和渴望自由平等的情绪。

法国大革命的思潮迅速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激发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

这一切都使得欧洲大陆进入了剧烈的动荡之中。

二、拿破仑的崛起与战争的爆发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拿破仑·波拿巴逐渐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法国的领袖。

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的战争导致欧洲大陆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各国相继卷入战争。

三、战争对欧洲大陆的影响1. 领土重划与疆域扩张:拿破仑的战争导致欧洲大陆的领土发生重大改变。

他陆续吞并了许多国家,建立了包括法兰西帝国在内的众多傀儡政权。

这些领土的重划和扩张,不仅改变了欧洲各国的版图,也使得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2. 社会制度的改革: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对被他占领的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推行了近代化的行政、经济、教育和法律制度。

这些改革对欧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现代化社会的基础。

3. 经济变革: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一方面,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破坏了许多城市和农田。

另一方面,战争也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拿破仑的战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为欧洲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4. 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变革:拿破仑战争前后,欧洲各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旧有的王朝被推翻,新的政权诞生。

拿破仑试图通过武力统一整个欧洲,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一系列变革重塑了欧洲的政治与国际关系格局,为未来的和平建设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