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细集料表观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09试验: 复核: 试验(技术)负责人:
河北
省公

工程
质量监督站监制
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0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1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2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3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4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17-细集料试验记录表

17-细集料试验记录表
饱和面干密度g/cm3
毛体积相对密度
砂当量%
毛体积密度g/cm3
吸水率(烘干)%
砂当量均值%
吸水率(饱和)%
含泥量
试验次数
1
2
泥块含量
试验次数
1
2
试验前试样烘干质量g
1.18mm筛上烘干质量g
试验后试样烘干质量g
试验后试样烘干质量g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含泥量均值%
泥块含量均值%
备注
试验:记录:
振实状态
表观相对密度g/cm3
试验次数
1
2
1
2
表观密度g/cm3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坍落筒法
试验次数
1
2
均值
松方密度kg/m3
水温℃
松方密度均值kg/m3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空隙率%
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g
砂当量
试验次数
1
2
水和瓶总质量g
试筒中集料沉淀物高度mm
烘干试样质量g
饱和面干相对密度
试筒中絮状物和沉淀物高度mm
细集料试验记录表
委托单位:合同号:试验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取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
工程用途
试验日期
集料种类规格
集料产地
主要设备编号
试验方法



试验次数
1
2
均值
松方密度、空隙率、间隙率
水温℃
水温℃
容量筒水及玻璃板总质量g
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g
试筒体积cm3
试样烘干质量g
水、瓶总质量g
试样、水及瓶质量g
试验方法
堆积状态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一、表观密度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瓶:500ml;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温度计等。

2.实验步骤:1)按规定取样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线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步骤“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结果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二、堆积密度与空隙率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经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验步骤:1)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吸水率试验 试验次数 1 2 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g) 水、瓶总质量(g) 试样烘干后质量(g) 表观相对密度 表干相对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平均值 表干相对密度平均值 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 水温(℃) 水温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g/cm²) 表干密度(g/cm³) 毛体积密度(g/cm³) 备注: 监理评鉴: 签名: 试验: 复核: 日期: 日期: 年 月 1 2 饱和面干试 样质量(g) 烘干试样 吸水率 质量(g) (%) 中交一公局(天津)中陆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温州绕城 记录编号: 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第四标段工地试验室 委托/任务 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饱和面干吸水率 吸水率平均值(%) 饱和面干吸水 (%) 率平均值(%)

材料检验取样标准

材料检验取样标准

➢高速公路工程试验项目及频率一览表序号项目检验内容采用标准抽样频率取样方法1 土工颗粒分析界限含水量试验每5000m3 一次取具有代表性的扰动土。

击实试验室内CBR试验每种土质每2万m3 一次2 细集料筛分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以进场数量为一检验批,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400m3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组成一组样品。

3 粗集料筛分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400m3或不超过600t,先铲除表面处无代表性的部分,然后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取得大致相等诉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

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洛杉矶磨耗值磨光值必要时做4 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200t,散装500t。

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分取等量样品作为一组试样,样品总量至少12kg。

5 粉煤灰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三氧化硫含水量抗压强度比,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200t。

从每批中任抽10袋,每袋取试样不少于1kg,混拌均匀后按四分法取样两份,一份试验,一份封存留样,每份重量大于3kg。

高速公路工程试验项目及频率一览表序号项目检验内容采用标准抽样频率取样方法6 焊接钢筋闪光对焊拉伸闪光对焊弯曲以300个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批。

从不同部位随机取样,闪光对焊取6根,搭接焊取3根。

7 钢筋原材外观拉伸冷弯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60t。

取拉伸试样2根,长度不少于(230+5d)mm,取冷弯试样2根长度不少于(150+5d)mm。

8 钢绞线外观机械力学性能机械力学性能试验: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60t。

松驰试验:同一生产厂家每一种规格或型号检验一次。

任选3盘,每盘取一根做拉伸、一根做松驰,每根长度应大于70cm。

9 锚板夹片外观硬度静载试验,每批次进场检验一次,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100套。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紧装容重)试验记录表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紧装容重)试验记录表

试验条件
试验依据
JTG E42-2005
样品名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施工单位

试验日期鼓风干燥箱、天平、Fra bibliotek孔筛、容量筒等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取样说明
施工路段
K135+600-RK161+600
堆积密度 (松容重)
试验次数
盛器容积 (mL)
V
1
2
平均
紧装密度 (紧密容重)
1 2 平均
盛器质量 (g) m0
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 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表
建设项目:
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建设工程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计量测试中心连霍洛三(豫 陕界)段改扩建工程LM-6标段工地试验室
附属工程
委托/任务编 号
样品描述
样品编号
合同号: 报告编号:
D-27 LXLM-2
盛器与砂的总 质量 (g) m1
砂的质量 (g) m1-m0
密度 g/cm³ ρ=(m1-m0)/V
表观密度 (视比重)
试验次数
试样的烘干 质量(g)
m0
水与容重瓶 总质量(g)
m1
试样、水与容 量瓶总质量 (g) m2
温度修正系数 αt
1
视比重 g/cm³ ρ=[m0/(m0+m1-m2)αt]
2
平均
备注
依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试验,试验结果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 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试验:
复核:
日期:

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

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 仪具与材料(1)台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约最早为1L。

(3)标准漏斗(见图T70331-1)。

(4)烘箱:能控温在105℃土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3 试验准备3.1 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3.2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T0331—1)式中:V——容量筒的容积(mL);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m2′_______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 试验步骤4.1 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

4.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5 计算5.1 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0331-2)(T0331-3)式中:ρ——砂的堆积密度g/cm3)ρ′——砂的紧装密度(g/cm3) m o——容量筒的质量(g);m1——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m2——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V——容量筒容积(mL)。

公路细集料报告及记录

公路细集料报告及记录

2.563
平均值
1.35
2.662
2.569
2.656
2.563
表观密度(容量瓶法)
试验水温(℃)
21.0
水的密度(g/cm3)
0.99802
试验次数
试样烘干质量 (g)
水及容量瓶总 试样、水及容量瓶
质量(g)
总质量(g)
表观相对密度
平均值
表观密度 (g/cm3)
平均值(g/cm3)
1
300
692
877
棱角性(流动时间法)
集料规格(mm)
漏斗
试样
0.075-2.36
孔径
12
表观相对密度 2.613
(mm)
γa
单份 试样质量
(g)
967.8
检验编号
1
2
3
4
5
棱角性(s)
31.6
31.1
31.8
31.2
31.8
平均棱角性(s)
31.5
试验次数
容器 空质量 m0(g)
1
/
水+容器 质量 m1(g)
/
间隙率法
人工砂
试验条件
温度: ℃ 湿度: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 设备及编号
来样中>9.5mm的颗粒含量(%)
1.0
第一组总质量(g) 500.0 第二组总质量(g) 500.0
筛孔尺寸(mm)
第一组
第二组
累计筛余 质量通过
分计筛余 质量(g)
分计筛余 百分率 (%)
累计筛余 百分率 (%)
分计筛余 质量(g)
100.0 100.0
97.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