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模具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20201127101155)

霰金件1.范围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飯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空调器需注意的要求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出口的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飯金零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2.相关标准QJ/MK02. 001-2001a房间空气调节器GB/T13914-1992冲压件尺寸公差QJ/MK05. 022-2002冷轧板喷涂件技术条件QJ/MK05. 910-2001连续电镀锌钢板及钢带QJ/MK05. 912-2001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3.内容3. 1冲裁件3.1.1冲裁件最小冲孔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厚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冲孔方式有直接关系。
在设计方孔、圆孔、长方孔、椭圆孔、异形孔等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见表一1,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见表一2,精冲腰形孔的emin/t见表一3。
表一1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注: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表一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注: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表一3精冲腰形孔的emin/t3.1.2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寿命,最小孔边距见表一4。
表一4最小孔边距注:精冲时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3.1. 3在设计弯曲件和引伸件上的孔时,孔边缘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 定的距离,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见图一1。
图一 1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3.1. 4冲裁件转角处需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见表—5、表一6o表一5普通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工件邻边间的最小夹角注:当t<lmm 时,以t 二1mm 计算表一精冲件的最小圆角半径3. 1・5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最小宽度与其长度及材料厚度有关。
设计冲裁件时需考虑此因素,普通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尺寸见表一7°表一 普通冲裁件凸出和凹入部分的尺寸注:聚氨酯冲裁件的局部凸、凹宽度一般大于2—4t3.1.6设计冲裁件时要考虑合理的精度等级范围及合理的尺寸公差,冲裁件的合理精度等级和尺寸公差见表一8、表一9。
汽车钣金模具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目录一、模具通用规格要求二、模具设计结构、强度要求三、模具材料及淬火硬度四、模具零件制造精度要求一、模具通用规格要求1.1退料装置退料装置要求设计合理,必须保证足够退料力,稳定可靠地将工件和废料退出凸模和凹模口之外,无任何滞阻和粘附现象。
1.2 进料、出料装置1.2.1 合理设计模具进、出料装置,保证进、出料方便可靠。
1.2.2 根据工件特征及模具结构,在进、出件侧要求设置托架,防止板料及冲压的磕碰划伤。
1.2.3 托架长度超出模具底部时,要求设计成折叠式。
1.3 托架装置为便于送料取件要求设置托架装置,采用气动装置或弹性装置(视情况而定),应保证冲压件可靠、平稳升起,冲压件外表面不变形、无擦伤。
气管接头采用3/8,设置在上料者的右侧。
1.4 导向部分采用导柱、导板或导柱加导板三种结构。
1.5 起重装置1.5.1 起重和用于翻转模具的起重,起吊装置采用甲方认可的标准设计,模具尺寸(长+宽)<2500mm时模座应采用起重棒结构,模具尺寸(长+宽)≥2500mm时模座采用插入吊棒式吊耳结构,起重棒要求安装于模具的前后侧。
1.5.2 凡取放不方便的零部件均要求设置起吊螺孔或起重孔,但不得破坏模具结构强度。
1.5.3 起吊螺孔采用公制标准螺孔。
起重孔采用M12或M16,深度为直径的2.5倍。
1.6 安全性及设施1.6.1 模具上的活动部件均要求有安全防护措施,应有防护板、防护罩等。
1.6.2 模具码放用限位器、安全块、防护板、防护罩等可按甲方认可的乙方标准设计。
模具零部件必须充分考虑防松、防崩、防脱落、防反、防冲击等措施;模具的布置应考虑到压机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操作方便性。
1.6.3 模具结构设计,要求充分考虑抗冲击强度,合理的操作空间以及操作的方便性、安全性。
1.6.4 导向机构、限位器、斜楔机构等尽量远离操作区;限位器要求定位可靠并且满足操作方便性。
1.6.5 模具应便于拆装,维修,调整;所有模具结构必须考虑生产中进、出料防护装置及冲压件的顶出装置等;保证手工操作的安全性,良好的视野以及足够的操作空间。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材料力学性能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1) 90 度直角外圆角系列半径为r2.0,r3.0、r5.0,r10,2)135 度的斜角的外圆角半径统一为R5.0,:冲裁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小,其值见图1-10:图 1-10 冲裁件的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冲裁件的搭边最小尺寸图1-14 冲裁件孔中心距的公差:表1-7 孔中心距的公差表单位:mm普通冲孔精度高级冲孔精度公称尺寸L 公称尺寸L12图1-14 冲裁件孔中心距的公差:表1-7 孔中心距的公差表单位:mm普通冲孔精度高级冲孔精度公称尺寸L 公称尺寸L材料厚度<50 50~150 150~300 <50 50~150 150~300<1 ±0.1 ±0.15 ±0.20 ±0.03 ±0.05 ±0.081~2 ±0.12 ±0.20 ±0.30 ±0.04 ±0.06 ±0.102~4 ±0.15 ±0.25 ±0.35 ±0.06 ±0.08 ±0.124~6 ±0.20 ±0.30 ±0.40 ±0.08 ±0.10 ±0.15注:使用本表数值时所有孔应是一次冲出的。
图1-15 孔中心距与边缘距离公差:图 1-15 孔中心与边缘距离的公差冲压件设计尺寸基准的选择原则1)冲压件的设计尺寸基准尽可能与制造的定位基准相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尺寸的制造误差。
2)冲压件的孔位尺寸基准,应尽可能选择在冲压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参加变形的面或线上,且不要与参加变形的部位联系起来。
3)对于采用多工序在不同模具上分散冲压的零件,要尽可能采用同一个定位基准。
钣金设计规范(1)

钣金设计规范一.范围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UPS需注意的要求本设计规范适用于UPS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它产品可参考使用二.常用板金材料及加工工艺1. 常用的钣金材料对照表2.常用钣金材料,厚度,规格,表面保护处理。
(1)电镀锌钢板(SECC):耐指纹,具有很优越的耐蚀性,及有较佳的烤漆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用途:UPS机壳、门板、面板及内部结构件。
(2)冷轧板(SPCC): 无防锈能力,表面需电镀或烤漆。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用途: 山特仅使用3mm SPCC,表面电镀或烤漆。
(3)覆铝锌钢板(SGLD): 是一种包含富铝及富锌的多相合金材料,外观美观,耐划伤性能,耐蚀性,其能力比SGCC高出很多。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用途:常用于热插拔模块,但价格较贵。
(4)铝板(AL):强度较低,成形性能优良,焊接性和耐腐蚀性好,散热能力强。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2.5、3.0、4.0、5.0用途:使用时表面需做拉丝氧化处理,常用于要求重量轻机器上。
(5)热浸锌钢板(SGCC):外观美观,有两种锌花,小锌花,很难看出锌花;大锌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那种六边形的花块。
具有耐蚀性、上漆性、成形性、点焊性。
常用板厚:0.8、1.0、1.2、1.5、2.0、3.0用途:用在对外观要求较好的地方,因价格较贵,基本用SECC代替。
3.NCT钣金加工(1)冲孔要求钣金上的开孔尺寸一般大于板厚,否则易损伤模具。
NCT冲压的最小孔径见附表(2)孔距边缘的距离小于料厚时,冲方孔会导致边缘被翻起,方孔越大翻边越明显。
NCT冲(3)攻芽孔:由于直接攻芽会形成毛刺,因此在攻芽孔正反面加冲一小沙拉孔,可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4)NCT冲沙孔的成形深度一般不大于85%(T<2.5mm)(5)由于铝材比较软上下模间隙稍微偏大,则很容易产生毛刺,特别是在冲网孔时,可明显看出.(解决方法:减小上下模的间隙).(6)NCT冲半剪凸点的高度不超过0.6T,如大于0.6T则极易脱落。
钣金设计要求

钣⾦设计要求钣⾦设计规范⼀、前⾔1、⽬的本规范为了确保钣⾦类零件在设计时能够满⾜使⽤性能、加⼯⼯艺等相关要求使设计⼈员进⾏参考。
2、使⽤范围本规范适⽤于我⼚所有钣⾦结构件及钣⾦配件⼆、钣⾦结构件可加⼯性钣⾦结构件的⼏何形状、尺⼨和精度对加⼯⼯艺影响很⼤。
良好的设计有利于加⼯⼯艺节省材料、减少⼯序、提⾼模具使⽤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1、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部分的深度和宽度,⼀般情况下,应不⼩于l . 5t (t 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强度3、冲孔要求冲孔优先选⽤圆形孔,冲孔最⼩尺⼨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最⼩孔径见下表材料圆孔直径b 矩形孔短边宽⾼碳钢 1.3t 1.0t低碳钢、黄铜 1.0t 0.7t铝0.8t 0.5t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定的限制,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时,该最⼩距离应不⼩于材料厚度t ;平⾏时,应不⼩于1. 5t 。
以下是⼏种在设计中具体遇到的情况:5、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定的距离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件直壁间距离 6、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孔 7、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 ,应优先保证过孔d2 。
D1M2M2.5M3M4M5M6M8M10D22.2 2.83.54.55.56.59 11D1 M2 M2.5 M3 M4 M5D2 ?2.2 ?2.83.54.55.5 D 4 5.56.5910H (参考尺⼨) 1.21.51.652.72.7a908、折弯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内层受到压应⼒,从拉到压之间有⼀既不受拉⼒⼜不受压⼒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展开长度的基准。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钣金件设计规范是指针对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钣金件是指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零件。
下面是关于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材料选择在设计钣金件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钣金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特性。
2. 设计几何形状钣金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应具备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复杂度,避免过于细小的结构和过于复杂的平面形状。
设计时应考虑材料利用率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3. 尺寸公差设计钣金件时,需要在设计图纸中规定尺寸公差。
合适的公差范围能够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来确定。
4. 强度分析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进行强度分析,以确定零件的最佳结构和材料。
5. 过冲与收口在钣金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过冲和收口的问题。
过冲是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弹性回弹问题,而收口则是为了提高钣金件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6. 表面处理钣金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漆、喷粉、电镀等。
7. 组装与安装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组装和安装的便利性。
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合理选择,并且连接点应容易访问和维修。
8. 质量控制在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清楚了解设计要求,确保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9. 制造工艺钣金件的制造工艺有很多种,包括切割、冲压、弯曲、焊接等。
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要求不同,设计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
10. 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标准等。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制造和验收,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钣金件设计规范

Q/HRLM 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5)1范围和简介 (6)1.1范围 (6)1.2简介 (6)1.3关键词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冲裁 (6)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4折弯 (10)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4.9弯曲件的回弹 (14)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14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5拉伸 (15)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16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16)6成形 (16)6.1加强筋 (17)6.2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17)6.3百叶窗 (17)6.4孔翻边 (18)7附录 (19)7.1附录A: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 (19)7.2附录B 压印工艺、压花工艺简介 (20)7.2.1压印工艺 (20)7.2.2压花工艺 (20)8参考文献 (21)前言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钣金模具设计规范

模板材质,厚度及热处理标准
基本要求
一.螺丝孔(螺丝沉头孔),导柱孔及固定销孔在模板上的基本分布.
1.1>.下模板
下面例图为下模板螺丝沉头及导柱孔,固定销孔的基本排布尺寸,螺丝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之间,导柱孔位置及固定销位置需设计防呆(设定直径相同,釆用位置不同防呆)对角之沉头孔内需攻牙,以方便拆装模板;
1.2>.脱板螺丝分布与下模板类似•
1.3>.折弯块上之螺丝沉头孔尽量设计呈三角形分布.,并要打①12的固定销;下垫板限位槽深
10.0MM,折弯块后要做挡块,如图
螺絲
*
H F「
/'jh-
-10- e己恥
\jj f
固定銷一
—擋塊—擋塊
導柱—
螺絲一固定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材质,厚度及热处理标准
基本要求
一. 螺丝孔(螺丝沉头孔),导柱孔及固定销孔在模板上的基本分布.
1.1>. 下模板
下面例图为下模板螺丝沉头及导柱孔,固定销孔的基本排布尺寸,螺丝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 之间,导柱孔位置及固定销位置需设计防呆(设定直径相同,釆用位置不同防呆) 对角之沉头孔内需攻牙,以方便拆装模板;
1.2>. 脱板螺丝分布与下模板类似.
1.3>. 折弯块上之螺丝沉头孔尽量设计呈三角形分布.,并要打Φ12的固定销;下垫板限位槽深
10.0MM,折弯块后要做挡块,如图
1.4>. 螺丝沉头尺寸对照表
1.5>.
所有模具上下模座之间要锁附限位柱,控制模具闭合高度并保障模具安全; 1.6>. 所有模具不允许垫垫片,
二. 冲头制做规范
2.1)常见冲头制做形式
备注:冲头做补强时,脱料板必须用下图所示结构.
三 .五金零件设计规范
3.1),模具上所有用到的辅助导柱必须设计在Ø38以上,(如图)
3.2)300以上的模板其固定销必须设计为Ø12.
3.3)模具上所有导柱必须设计在Ø20-Ø25之间.
3.4)模具上所用到的打杆须在Ø12-Ø16之间,优力胶直径不超过Ø80(如图)
3.5)模具上所用到的弹簧必须为进口弹簧.
3.6)模具上所有螺丝全为公制牙.
模具总图的绘制:
绘制总图时,最好用1:1的比例,这样比较直观,易发现问题.
总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及局部视图等,此外还有工件图,排样图和零件明细表等.
主视图: 一般为模具在工作位置的剖视图,表示了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工作情况及其它各种零件的配合情况.按模具的习惯画法,常将模具中心线的右边画成模具的闭合位置(即:上模在最低位置时)
俯视图: 按习惯画法,常将上模拿掉或拿掉一半而绘制.
侧视图,仰视图及局部视图等: 可选择绘制,达到完全清楚表达所有零件位置及尺寸的目的.
工件图: 一般工件图画在总图的右上角,对于由数套模具完成的工件,则还需绘出前工序的工件图.
排样图: 绘出坯料排样情况,对于连续模最好能画出工序图.
明细表: 包括零件的编号,材料,数量及标准等.
技术要求及说明:
所选压力机型号,模具闭合高度等,说明部分包括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时的特殊要求等.
绘制各非标准零件图:
标注全部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其它条件要求.
可编辑
复合模的开模注意事项
一. 对复合模的开模作如下要求:
1.一般冲压类模具(如SECC素材料),模板要用SLD料,弹片类冲压模具(如SUS素材料)及厚板类冲压模具(素材料厚超过1.5MM及以上),模板要镶入块或整体式釆用SKH-9料;模板厚度为30MM;
2.模板上的导柱,固定销要有位置防呆设置,超过400*400以上的模具固定销要用Φ12,内导柱不论模板大小全用Φ20以上;
3.模板上的相似或相同的入块及冲子要有防呆设置;
4.模板上的刀口入块以锁沉头螺丝方式或加固定销方式固定;
5.与导柱导向配合的导套或模板要在非钢料上进行排气处理,禁止在热处理板上进行加工;
6.脱料板材质釆用SKD11料,厚度为25MM;
7.下垫板的异形逃料孔需线割加工;
可编辑
8.当模具上冲孔较多,有打沙拉,压线,打字母时,上下垫板要用热处理的钢料;
9.上下模座板之间要锁附限位柱,控制模具闭合高度;
10.上下模座板之长宽要大于上下模板单边40~50MM,以方便架模;
11.当模板在300以上时,上下模座板厚度要求在(50-60)MM之间;模板在300以下时,上下模座板厚度为45MM
12.上下模座板应根据实际需要,依据所使用机台的T型槽尺寸加工出U型沟槽;
13.上模冲子禁止烧焊单面挂台,釆用串销时,串销必须要充满避位槽;
14.圆形冲孔小于3MM以下时要釆用A型冲头,宽度小于3MM以下的异型冲头要考量增加补强,脱板上面铣避位,利用下部刀口尺寸线割导向;
二.所有模具必须作限位块以作下死点保护
冲孔折弯模的开模注意事项
一. 对冲孔折弯模的开模作如下要求:
1.一般冲压类模具(如SECC素材料),模板要用SLD料,弹片类冲压模具(如SUS素材料)及厚板类冲压模具(素材料厚超过1.5MM及以上),模板要镶入块或整体式釆用SKH-9料;模板厚度为30MM(300*300以下的模板可取25MM厚);
2.模板上的导柱,固定销要有位置防呆设置; 400MM以上的模具固定销要用Φ12,不论模板大小其内导柱的规格必须设计在Φ20以上
3.模板上相似或相同的入块及冲子要有防呆设置;
4.模板上的刀口入块要用锁沉头螺丝,或加固定销的方式固定;
5.与导柱导向配合的导套或模板要在非钢料上进行排气处理,禁止在热处理板上进行加工;
6.脱料板材质要釆用SKD11料,厚度为25MM.
7.下垫板的异形逃料孔要线割加工;
8.当模具上有较多冲孔,打字模,打压线,打沙拉孔,打凸点时,上下垫板要镶入或整体釆用热处理的钢料;
9.上下模座板之间要锁附限位柱,控制模具闭合高度;
10.上下模座板之长宽要大于上下模板单边40~50MM,以方便架模;
11.当模板在300以上时,上下模座板厚度要求在(50-60)MM之间;模板在300以下时,上下模座板厚度为45MM
12.上下模座板应根据实际需要,依据所使用机台的T型槽尺寸加工出U型沟槽;
13.上模冲子禁止烧焊单面挂台,釆用穿销时,穿销必须要充满避位槽;
14.圆形冲孔小于3MM以下时要釆用A型冲头,小于3MM以下的异型冲头要考量加补强,脱板上面铣避位,利用下部刀口尺寸线割导向;
15.折弯块要镶入垫板内10.0MM深,折弯块的宽度要达到45~50MM,并装Φ12的固定销定位,螺丝要三角形斜排,禁止直线排布;
16.折弯成形的定位要有基准面定位,不允许垫垫片;
17.冲子,压线,成形入块,折弯块等下面禁止垫垫片;
18.折弯釆用滑块时,本体与滑块不共享同出应各自备料线割,保证配合间隙0.02MM,且滑块热处理硬度在HRC53~55为宜;
19.釆用优力胶外脱料时,优力胶规格必须设定在Φ60-Φ80MM之间;
20.上或下打板要离开模座板表面3MM,(即打杆高出模座面3MM);
21.上下模座板上的外导柱须用Φ38MM以上的导柱;
二. 所有模具必须作限位块以作下死点保护;
精选
推平模的开模注意事项
对推平模的开模作如下要求:
0.所有模具的外导柱规格必须设定在Φ38以上,(导套釆用台阶式)
1.模板上的导柱,固定销要有位置防呆设置; 超过400*400以上的模具固定销要用Φ12,不论模板其内导柱规格必须设定在Φ20以上
2.脱料板材质要釆用SKD11料,厚度为25MM;
3.所有上下模座板之吊模螺丝须釆用M20;
4.上下模座板之长宽要大于上下模板单边40~50MM,以方便架模;
5.当模板在300以上时,上下模座板厚度要求在(50-60)MM之间;模板在300以下时,上下模座板厚度为45MM;
6.上下模座板应根据实际需要,依据所使用机台的T型槽尺寸加工出U型沟槽;
7.所有模具的螺丝要用公制牙;
8.挡块要镶入垫板内10.0MM深,挡块的宽度要达到30~35MM,并装Φ12的固定销定位,挡块外侧需加补强块,螺丝要三角形斜排,禁止直线排布;
9.所有压块,挡块,推块等不允许垫垫片,
10.釆用日产弹簧压料,弹簧直径釆用Φ50MM;
精选
连续模开模注意事项
对连续模的开模作如下要求:
1.一般冲压类模具(如SECC素材料),模板要用SLD料,弹片类冲压模具(如SUS素材料)及厚板类冲压模具(素材料厚超过1.5MM及以上),模板要镶入块或整体式釆用SKH-9料;模板厚度为30MM;
2.所有连续模必须作双面定位送料结构(要加双面侧刀);
3.连续模必须要预备空位1~2步,以利图面改变修改用;
4.模板上的导柱,固定销要有位置防呆设置; 400以上的模具固定销要用Φ12, 不论其模板大小其内导柱规格必须设定在Φ20以上
5.模板上相似或相同的入块及冲子要有防呆设置;
6.模板上的刀口入块要釆用锁沉头螺丝或加固定销的方式固定;
7.与导柱导向配合的导套或模板要在非钢料上进行排气处理,禁止在热处理板上进行加工;
8.脱料板材质要釆用SKD11料,厚度为25MM;
9.下垫板的异形逃料孔要线割加工;
10.上下模座板之间要锁附限位柱,控制模具闭合高度;
11.上下模座板之长宽要大于上下模板单边40~50MM,以方便架模;
12.上下模板板厚度要求为50MM以上;
13.上下模座板应根据实际需要,依据所使用机台的T型槽尺寸加工出U型沟槽;
14.上模冲子禁止烧焊单面挂台,釆用穿销时,穿销必须要充满避位槽;
15.圆形冲孔小于3MM以下时要釆用A型冲头,小于3MM以下的异型冲头要考量加补强,脱板上面铣避位,利用下部刀口尺寸线割导向;
16.所有模具的弹簧要用日产进口弹簧;
17.所有模具的螺丝要用公制牙;
18.冲子,压线,成形入块,折弯块等下面禁止垫垫片;
19.折弯釆用滑块时,本体与滑块不共享同出应各自备料线割,保证配合间隙0.02MM,且滑块热处理硬度在HRC53~55为宜;
20.釆用优力胶外脱料时,优力胶规格必须设定在Φ60-Φ80MM之间;
21.上下垫板要釆用D2料或同等材质的钢料且需热处理;
22.上下模座板上的外导柱须用Φ38MM以上的导柱;
23.所有模具的吊模螺丝孔釆用M20 ;
24.当成品料厚在0.6MM以上时,产品必须要压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