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歌曲《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歌曲《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外国影视音乐》歌曲《小小少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小小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外国影视音乐》的第一课时,是一首歌唱课。

《小小少年》是1970年出品的德国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

《英俊少年》讲述了一个善良、正直的男孩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父亲洗刷冤屈,并最终获得家庭团聚的感人故事。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明快,将一个小男孩纯净无暇的心灵描绘的十分充分。

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都是由两个变化重复的乐句构成,结构十分简单、明了。

整首歌曲的音域不宽,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节奏稍有对比,但音乐整体很规整,十分易于掌握。

这首插曲用简单、淳朴的音乐语言生动刻画了影片中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影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小小少年》是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循序渐进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要素,但也有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他们从心理上对唱歌产生了畏难情绪,逐步对唱歌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唱。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适应学生这一客观规律,注重学生歌唱生理和歌唱心理的保护,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清唱、低唱。

适当调整演唱和欣赏的比例,增加节奏、旋律创作内容,既减轻声带负担又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以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促使学生思想情感健康地发展。

教师应把握六年级的学生心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体会音乐之美。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方法。

熟练掌握这首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唱准音符时值。

能够区分主歌和副歌。

2、过程与方法:体验作品内涵和情感,感受探究音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像小主人公一样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

四、教学重点用阳光有朝气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并准确表达歌曲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数量掌握附点节奏,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方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七、教学活动【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在上个学期的音乐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种作品类型叫做影视音乐,请你们来说一说,你都了解哪些代表作品。

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程教学过罗马时代的宏伟建筑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古迹和文物。

德国: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

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

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欣赏《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
1.欣赏《瑞士山歌》:听一听什么感觉?
2.介绍约德尔唱法:这是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歌曲的特殊唱法。

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在演唱开始时的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而且用这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一会儿真声,一会儿假声,形成奇特的效果。


3.再听一遍:你听到了歌声中的“咿、噢、来”等各种衬腔吗?这种源于山里牧羊人呼喊的声音有什么特征?
4.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这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作品,听一听,歌曲的演唱与《瑞士山歌》有哪些相似之处?
5.复听:请在“来咿噢都”处轻轻地和着拍子拍手。


6.模仿一下大跳的唱法。


三、拓展:原生态唱法
1.介绍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

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

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也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教学过程
6. 分析结构
二部曲式,快板,这个主题音乐具有明显的快速舞曲特点。

最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最新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最新苏少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第一单元:七彩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迎宾曲》2.唱:《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1.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教学过程一、以乐激情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初步感受。

3.教师介绍歌曲表现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1)教师出示《迎宾曲》曲谱,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从歌词中分析判断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何时、何事、何地。

(2)观看影片《客从何来》片段,教师简介一年一度的“广交会”。

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7.教师小结: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

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

[2.学唱歌曲(1)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连线的读法。

2/4 ××× | ×— || 2/4 ×.× | ×××× ||2/4 ××× | ×— || 2/4 ×× 0 | 0××× ||(2)合唱练习: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

《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唱:苏木地伟 什么结籽高又高课件》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2149.

《第四单元 欢腾的边寨——唱:苏木地伟 什么结籽高又高课件》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下册2149.

什么是山歌?
❖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
❖ 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 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 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 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
《什么结籽高又高》
猜谜语
❖ 什么结子高又高? ❖ 什么结子半中腰? ❖ 什么结子成双对? ❖ 什么结子棒棒敲?
我们来对歌
规则:大家分成几个组来创编歌 词,每组选出领唱一人,其他同 学帮唱,看看怎么能难住对手?
广西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竹竿舞Βιβλιοθήκη 结下课喽学唱歌曲❖ 什么结籽高又高 - 小蓓蕾儿歌_标清.flv
小问答哦,你会吗?
❖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中速)
情绪又是怎样?
(激昂的 高亢)
歌曲的节拍调式 是什么?
❖( 3/4 2/4 G大调)
❖轻松 ❖ 一刻
电影搞笑版的对歌
❖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 李连杰搞笑片段【方世玉雷老虎对歌】嗨!
天一亮来练唱歌锵锵锵_标清.flv电影经典对 歌部分。
《什么结子高又高》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
正安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温志勇
广西风光
刘三姐

刘三姐是位勤劳美 丽、明喉善歌的奇女子, 她以善歌为武器,与封 建官府、地主老财作斗 争,被人们称之为“歌 仙”。
欣赏
❖ 《刘三姐》片段原人 原唱 原电影画面_标 清.flv
❖ 边看边思考: ❖ ⑴对山歌有什么特点? ❖ ⑵对山歌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唱: 来和我划船》教学设计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单元《唱:  来和我划船》教学设计
3、再听做划船动作,体会三拍子的旋律仿佛让人们置身于荡漾的小船中
4、跟琴用“em”哼唱旋律体会歌曲意境
5、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唱歌谱
6、划旋律线唱谱,体会八度跳进以及下行模进旋律营造出蜿蜒水巷,流动清波的诗情画意。
7、竖笛吹奏
提示:长音吹足时值
交叉指练习
中音“do”的气息控制
8、齐奏,师用三角铁伴奏
9、部分学生吹竖笛,部分学生带词唱
单 元

课 题
来和我划船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来和我划船
总 课 时
授课时间




1、通过学习意大利民歌,在轮唱中关注与他人合作,能有意倾听并注重声部之间的均衡与和谐。
2、利用竖笛进行歌曲教学,辅助进行轮唱练习,使得唱歌与竖笛技能相互促进提高。
3、体会歌曲三拍子韵律特点,感受歌曲意境美,体验到合作的愉悦。
重点
6、生分成四组
唱歌一声部、二声部
竖笛一声部、二声部
7、综合表演
竖笛吹奏组
诵读(演唱)组
拟声伴奏组拍手 捻指
打击乐器伴奏组三角铁
通过由简到繁、逐层加入的方法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表现时要相互倾听与配合,注意声音效果的美感。
四、总结下课
师:让我们在尤克里里的伴奏下,唱着歌儿,跳着三步,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10、跟录音划拍有感情演唱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三、轮唱
1、请女生齐唱,师加入二声部
问:什么演唱形式
卡农:此起彼伏,陶醉其中
2、分声部,听录音,找到自己声部默唱,对口型
3、跟录音轻声合唱
注意倾听,声音和谐统一,声部均衡
4、师弹一声部,生吹二声部,琴和笛轮奏

2024年秋学期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期末测试
1
1
4
09.18—09.20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欢乐歌 卜算子·咏梅
姑苏风光 水乡外婆桥
1
中秋节
5
09.23—09.27,09.29
采集与分享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竖笛练习(二)
1
6
09.30
机动学习周.12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山村来了销售员 跑旱船
唱得幸福落满坡 掏洋芋
1
8
10.14—10.18
五指山歌 牛角出来尖对尖
1
13
11.18—11.22
露一手
竖笛练习(五)
1
14
11.25—11.29
第六单元 连绵白桦林
波兰舞曲 天鹅湖组曲(选段) 跳蚤之歌
故乡 蓝色的雅德朗
1
15
12.02—12.06
我的编创
竖笛练习(六)
1
16
12.09—12.13
第七单元 溯流探源(一)
向阳花 森吉德玛
李玉莲调 森吉德玛 苏格兰的蓝铃花
露一手 我的编创
竖笛练习(三)
1
9
10.21—10.25
第四单元 滔滔多瑙河
瑞士山歌 孤独的牧羊人
爱尔兰风笛 水上音乐(片段)
幽静的山谷 来和我划船
1
10
10.28—11.01
采集与分享
竖笛练习(四)
1
11
11.04—11.08
期中复习与测试
1
12
11.11—11.15
第五单元 南国风情
步步高 军民团结一家亲
1
17
12.16—12.20
我的评述
竖笛练习(七)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孤独的牧羊人》是一首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的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一个孤独牧羊人的生活和情感。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已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歌词意境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的美。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音响:用于播放歌曲。

3.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示范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创作同类题材的歌曲。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名称、作者、情感表达等。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爱尔兰风笛-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爱尔兰风笛-教案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爱尔兰风笛-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六上第四单元爱尔兰风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爱尔兰风笛的音乐魅力。

教材中包含了爱尔兰风笛的起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对爱尔兰风笛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世界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民族音乐,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基础。

但爱尔兰风笛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乐器,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感受其音乐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爱尔兰风笛的起源、特点及代表作品。

2.能够倾听和欣赏爱尔兰风笛的音乐,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3.提高学生对世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爱尔兰风笛的起源、特点及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感受爱尔兰风笛的音乐魅力,提高对世界音乐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爱尔兰风笛的音乐魅力。

2.对比教学法:通过与其他乐器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爱尔兰风笛的特点。

3.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多听、多感受,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爱尔兰风笛的音乐素材,包括音频、视频等。

2.准备其他乐器的音乐素材,用于对比教学。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爱尔兰风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乐器。

然后播放一段爱尔兰风笛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爱尔兰风笛的起源、特点及代表作品。

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对爱尔兰风笛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爱尔兰风笛的音乐进行欣赏和分析。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巩固(5分钟)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了解爱尔兰风笛与其他乐器的区别。

可以播放其他乐器的音乐,让学生进行分析。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世界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过罗马时代的宏伟建筑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古迹和文物。

德国: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德国造就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门德尔松、瓦格纳等。

柏林爱乐乐团更是享誉世界。

教堂、宫殿和古堡德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欣赏《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

1.欣赏《瑞士山歌》:听一听什么感觉?

2.介绍约德尔唱法:这是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歌曲的特殊唱法。

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在演唱开始时的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而且用这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一会儿真声,一会儿假声,形成奇特的效果。


3.再听一遍:你听到了歌声中的“咿、噢、来”等各种衬腔吗?这种源于山里牧羊人呼喊的声音有什么特征?

4.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这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作品,听一听,歌曲的演唱与《瑞士山歌》有哪些相似之处?

5.复听:请在“来咿噢都”处轻轻地和着拍子拍手。


6.模仿一下大跳的唱法。


三、拓展:原生态唱法

1.介绍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民歌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

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

这些歌由大众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歌词越加精炼,曲调渐臻完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它并不是将简简单单的生活语言直接拿来,而是也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言的精华。


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
教学过程
6. 分析结构
二部曲式,快板,这个主题音乐具有明显的快速舞曲特点。


7.边听边思考:作曲家用了哪些手法使该曲具有了“戏谑”的情趣。


三、听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过渡语: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来听赏“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中最短小,然而也是最具抒情性的一首。


1. 欣赏第一主题,提问:
主奏乐器?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速度如何?

2. 欣赏第二主题,提问:
与前一主题相比,速度和情绪有何变化?
3. 出示表格,进行对比

4. 教师小结:这两个主题是情绪色彩上的对比。

它们共同构成了灿烂辉煌的第一乐章。


四、综合音乐活动:《水上音乐》

1. 仔细聆听音乐,并随节拍摇摆身体或作划船状,体验音乐摇曳的动感。


2. 分工练习课本上呈示的三段伴奏型。


3.和着音乐循环演奏伴奏型,教师提示学生在音乐进入不同段落
时同步更换伴奏型。

4.
再次和着音乐循环演奏伴奏型,调出部分学生随音乐做舞蹈或
划船律动表演。

五、竖笛练习
1.师范奏,提问:旋律是怎么样的?
2. 分句视唱乐谱
3. 徒手练习,注意升sol,升re的指法
4. 分句吹奏,注意气息、重音及节奏的连贯。

5. 完整演奏。

六、小结
XX 学校--教学资料 用心用情 服务教育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