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笔记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9.1.1审计抽样的定义1.定义:指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
审计抽样可在逆查、顺查和函证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3.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的区别①详细审计一一全部项目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
②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进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的方法也不属于审计抽样。
4.审计抽样与抽查的区别9.1.2审计抽样种类(-)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一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关系综合比较如下:(-)按审计抽样所了解总体特征的不同一一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9.1.3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1.关系:在审计抽样构成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2.错误观点:①统计抽样能够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②统计抽样可以取代专业判断。
X9.1.4样本的设计(抽多少,充分性)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称为样本设计11.审计目的I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 ►相关性、完整性C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抽样风可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C I①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的产生,降低审计效率增加审计工作量[②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导致CPA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V 危险啊C(1)人为错误I"非抽样风险y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
L(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设计样本的]基本因素/ 4.可信赖程度(=>注册会计师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抽样风险+可信赖程度=100%5.可容忍误差=>孑控制测试的可容忍误差-------------- 所愿意接受的最大误差,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愿意接受的最大金额误差。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应用指南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应
用指南
一、引言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是审计师应用审计程序时必须遵循的一项法规,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
它旨在给会计师提供一些有关如何进行审计抽样的建议,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审计抽样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证据、事实或者事物进行检查,从而确定这些证据、事实或者事物的总体状况。
它是审计技术在审计程序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余额和现金流量是否符合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三、审计抽样的目的
审计抽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抽样测试,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余额和现金流量是否符合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审计抽样旨在降低审计师在确定被审计单位记录是否真实可靠时的错误风险,并可以在审计工作中使用,以减少审计师需要完成的细节审计工作的数量。
四、审计抽样的技术要求
审计抽样程序应该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技术要求来确保审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审计抽样的技术要求包括:
1、选择正确的审计抽样方案:审计抽样方案的正确选择将有助于保证审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便对总体进行推断。
审计抽样方法的选择对于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审计抽样方法。
首先,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每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从而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随机抽样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等方式进行。
其次,系统抽样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系统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有序性的情况。
系统抽样可以通过等距抽样和等比抽样等方式进行。
再次,区间抽样是将总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后,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有序排列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减少随机性带来的误差。
最后,判断抽样是一种根据某些特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审计对象具有一定特征或特定情况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审计目的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抽样方法,以达到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进行抽样时,还需要注意样本的大小和抽样的精度,以及对样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总之,审计抽样方法在审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对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审计抽样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计中的数据抽样和统计分析

审计中的数据抽样和统计分析数据抽样和统计分析是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抽样和统计分析,审计人员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样本进行测试,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合规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审计中的数据抽样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
一、数据抽样的目的和重要性数据抽样是指从被审计单位的大规模数据中选取一部分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检查,得出对整体数据的合理推断。
数据抽样在审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有效利用资源:被审计单位往往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审计人员进行核查,通过抽样,可以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2. 提高工作效率:数据抽样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快速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关键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处理,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3. 风险评估: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检查,可帮助审计人员发现潜在的错误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防范。
二、数据抽样的方法数据抽样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目的抽样。
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它能够确保每个样本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
在审计中,随机抽样可以避免选择性偏见,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一种按照固定间隔选取样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具有一定规律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抽样时间和成本。
3. 目的抽样:目的抽样是基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特定问题或风险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选取样本进行检查。
它适用于需要对某个特定方面进行深入核查的情况。
三、统计分析在数据抽样中的应用统计分析是对抽样数据进行量化和推理的过程,有助于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合规性。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和异常值分析。
1. 趋势分析:通过对抽样数据的时间序列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观察到一段时间内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
趋势分析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波动和趋势,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审计程序中的抽样方法

审计程序中的抽样方法抽样是审计程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从总体中选取适当数量的样本,对样本进行审计测试,从而得出对总体的合理判断。
在审计过程中,抽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审计程序中常用的抽样方法以及其应用。
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按相同的概率,以无偏差地选取样本,从而保证每个总体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这种抽样方法在审计程序中常用于对总体进行全面检查。
简单随机抽样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总体:确定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2. 确定样本容量:根据总体大小和置信水平等因素确定样本容量。
3. 编制总体名单:将总体单位逐一列举,并编制总体名单。
4. 选取样本:按照无偏的原则,用随机数表或随机数发生器来选取样本。
5. 进行检查: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总体进行比较。
6. 得出结论:根据样本的结果,对总体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通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系统地选取样本,从而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单位有规则地排列或组织的情况下。
系统抽样的步骤如下:1. 定义总体:确定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2. 确定样本容量:根据总体大小和置信水平等因素确定样本容量。
3. 计算间隔:将总体的大小除以样本容量,得出间隔。
4. 选取起始点:随机选取一个起始点,从而确定第一个样本单位。
5. 依次选取样本:从起始点开始,每隔一个间隔选取一个样本单位,直到满足样本容量为止。
6. 进行检查:对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总体进行比较。
7. 得出结论:根据样本的结果,对总体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小组,然后从这些小组中随机选取若干个小组作为样本进行检查。
整群抽样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内部结构特征的情况。
整群抽样的步骤如下:1. 定义总体:确定进行抽样的总体范围和特征。
审计抽样-审计抽样的种类

4.变量抽样方法的选用
一般来说,在被审总体较接近于正态分 布,样本的平均值将能较好地代表总体 的平均值情况下应选用单位平均数推算 法。若发现被审总体中各项目的真实值 与其帐面值近似于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则选用比率推算法会更为恰当。而在总 体各项目的误差较接近于正态分布,样 本的平均差额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平均 差额情况下,选用差额推算法更为恰当。
二、审计抽样的有关概念
1.总体——审计抽样总体是指为了某一 审计目的,准备要用审计抽样方法进行 审计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待查项目(可 以是经济业务、会计记录或有关资料) 的集合。总体中所包含待查项目的数量 叫总体量,一般用 N 表示。
二、审计抽样的有关概念
2.抽样单位——构成抽样总体的各个项 目或元素称为抽样单位。 3.样本——样本是指从被审总体中抽出 的用于审查测试的若干个抽样单位。样 本中包含抽样单位的数量叫样本量,一 般用 n 表示。
(5)选取并审查样本 (6)从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样本发现的误差率小于或等于总体预 计的违反率,因而可导出此项内部控制 有效,可以依赖的结论。
样本发现误差率大于总体预计的误差 率。此项内部控制无效,应扩大相应的 实质性审查。
2.停-走抽样
采用停-走抽样进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 试的步骤如下: (1)确定审计目的与抽样总体。 (2)定义“违反”的标准。 (3)确定抽样要求的可靠程度和可容 忍的最大误差率。 (4)确定初始样本量。 (5)选出并审查样本,进行停-走抽
1.(1)确定审计的目的和抽样总体 (2)定义“违反”的标准 (3)确定抽样要求的可靠程度、可容 忍的最大误差率(即精确度上限)和总 体预期的误差率。 (4)确定样本量
固定样本量抽样的样本量 确定
审计抽样方法

CPO 客户采购订单
填置一式两联预 先编号销售订单
输入销售订单
注:财务经理编制一 份经批准的客户名单 和赊销额度。新客户 必须经过财务经理的 批准 经批准的客户 名单和信用额度 否 终结业务并 将SO1归档 CPO SO2 批准
销售订单 信用审查 和批准 批准 是
CPO SO1 SO2
被否决
CPO SO1 SO2
统计抽样的步骤
• 1. 2. 3. 4. 5. 抽样的步骤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 确定抽样总体; 确定抽样规模; 随机抽取样本; 详细审查样本; 推断总体,作出结论。
总体的确认
• 总体的确定主要根据审计的目标和审计业 务的具体特征进行。 • 1、剔除重要项目(剔除方法:P243) • 有一些重要的项目非进行审计不可,应当 将其从总体中剔除,作为必须审计的样本。 例如,假定应收账款有1000个明细账(客 户),其中,有两个账户的金额非常大, 要对其进行详细审计,则这两个账户就要
元单位抽样的步骤
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思考】为何不考虑误拒风险? 审计测试 抽样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 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效果 效率 效果
符合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
误拒风险
效率
元单位抽样的步骤
6. 估算总体中的误差率 7. 决定初始样本量 8. 随机选取样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9. 实施审计程序 10. 推断总体 11. 分析误差 12. 结论
• 与账户余额成比例,金额大的抽取的可能 性更大。余额为1 000和10 000的两个账户。 • 与属性抽样相比较,不需要定义属性和偏 差。 • 不足点是对于漏计错误敏感性较差。
元单位抽样的步骤
1. 2. 3. 4. 5. 确定审计测试的目的 规定错误 规定总体和抽样单位 确定可容忍的错误:与重要性水平有关。 确定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实质性测试有 关的抽样风险: (一) 误拒风险: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 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并不存在重大错误的 可能性; (二) 误受风险:抽样结果表明账 户余额不存在
第 九 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非抽样风险【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
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D.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B不恰当。
C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
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D),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审计程序。
A、观察、函证和计算B、检查、观察和询问C、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D、盘点、计算和询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
A、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B、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C、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D、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表【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5.在以下因素中,除()外,均与样本成正向关系。
A、审计总体规模B、可信赖程度C、可容忍误差D、预期总体误差【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可容忍误差越小,为降低审计风险就需要采用较大规模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