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

合集下载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PPT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PPT

【治疗】(treatment)
治疗原则(Principals of Treatment): 预防中毒性休克和并发多处感染,
局部治疗应早,力争急性期治愈,防止 死骨形成而转变成慢性骨髓炎,所以早 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1. 抗生素治疗:对疑有骨髓炎的病例立即开始
足量抗生素治疗,5天内使用往往可以控制炎 症,而5天后或对抗生素不敏感,影响疗效。 用药后有以下几种情况:
3.窦道形成,周围有大量的炎性纤维瘢痕,局 部血运不良,修复功能差,窦道反复开放、闭 合,极少数病例长期刺激形成鳞状细胞癌。
【临床表现】(Clinical presentation)
➢ 急性发作时疼痛、表面红肿热、体温升高1- 2度,闭合的窦道口排脓,有时有小的死骨。
➢ 肢体增粗、变形、皮肤菲薄、色泽暗、多处瘢 痕、窦道口流脓、肌肉纤维化可产生关节挛缩 畸形。
3. 局部分层穿刺: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用粗针头在压痛最明显处先穿入软组织, 边抽吸边深入,不可一次穿入骨内,以免将 软组织脓液带入骨内,抽出脓液涂片及细菌 培养,涂片发现多量脓细胞或细菌可明确诊 断。
4.X线检查:2周内无异常,如应用抗生素可 延迟至一月,2周后出现层状骨膜反应及干骺 端骨质疏松->虫蚀状破坏->骨皮质变薄, 内外层不规则->死骨->病理性骨折
教学重点: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 现、诊 治原则。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思考题或作业 :
1、 名词解释:化脓性骨髓炎。 2、 简述骨髓炎的感染途径。 3、 简述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 4、 简述慢性骨髓炎的发生机理及病理转归。
3.全身辅助治疗: 降温、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少量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一、化脓性骨髓炎二、化脓性关节炎一、化脓性骨髓炎依据感染途径可分三类:第一类是血源性骨髓炎第二类是创伤后骨髓炎第三类是外来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又可按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

多见于12岁以下儿童,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

(一)病因致病菌最多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的致病菌有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杆菌,也可见肺炎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出现寒战、高热,达39℃以上。

患儿可烦躁、惊厥,严重时发生休克或昏迷。

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患肢活动受限。

当骨膜下脓肿形成或已进入软组织中,患肢局部红、肿、热、痛或有波动感。

脓肿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时,出现关节红、肿、热、痛。

(三)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90%;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细菌培养:寒战、高热时、用抗生素前取血;局部脓肿穿刺脓液做细菌培养局部分层穿刺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无改变,晚期可出现病骨干骺区骨质破坏;CT检查:可见骨膜下脓肿;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发病48小时可有阳性结果,但不能定性(四)治疗原则1.抗生素治疗:早期应用广谱、联合、足量有效抗生素,抗生应用越早越好,为巩固疗效,退热后3周内不要停药。

2.支持疗法: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

3.局部制动:为减轻疼痛,防止畸形、骨折、脱位,应用局部持续皮牵引或石膏固定。

4.手术治疗:早期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若效果不佳,可予以手术治疗。

引流脓液:一是钻孔,二是开窗,于骨髓腔内置管,应用含抗生素溶液持续冲洗引流。

(五)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急性感染有关。

2.疼痛与急性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化脓性关节炎、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肢体畸形、大剂量抗生素使用的副作用。

(六)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抬高患肢,以利于淋巴和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化脓性关节炎不能吃什么,化脓性关节炎的注意事项

化脓性关节炎不能吃什么,化脓性关节炎的注意事项

化脓性关节炎不能吃什么,化脓性关节炎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化脓性关节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化脓性关节炎的饮食注意事项2. 化脓性关节炎的其他注意事项*二、化脓性关节炎的简介*三、化脓性关节炎的高发人群和危害化脓性关节炎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化脓性关节炎的饮食注意事项饮食禁忌:1.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2、忌吃油腻的食物。

1.3、忌吃刺激的饮料。

忌吃食物:辣椒:辣椒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导致胃肠粘膜肿胀充血,不利于肠道对钙磷,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恢复。

宜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小麻椒:肥肉含有大量的油脂,容易滋生细菌,容易导致化脓性关节炎炎症加重,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宜吃清淡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

白酒:白酒含有酒精,容易刺激肠道粘膜,以及抑制对钙离子的吸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宜吃不含酒精的饮料。

饮食适宜:1.1、宜吃具有消炎抗菌的食物。

1.2、宜吃富含高钙的食物。

1.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宜吃食物:荷兰豆:荷兰豆是具有抗菌、消炎,增强组织新陈代谢的功效,有利于化脓性关节炎的恢复。

每天100-230克为宜,清炒或者清炖着吃。

排骨:化脓性关节炎容易导致骨质的破坏,钙离子的丢失,排骨富含钙子,为机体提供钙离子,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每天200-350炖汤喝,宜久而慢的炖,使钙元素到烫中,更利于吸收。

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也含有丰富的钙离子,具有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每天350-500毫升为宜。

2、化脓性关节炎的其他注意事项 2.1、一般护理按时测量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般每4h一次,特别要注意体温的变化情况,持续高热时要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关节疼痛明显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在征求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2、全身护理帮助和提醒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保持正确的固定位置,一方面可以减轻疼痛,另一方面也能预防关节畸形。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接触较大量的抗生素,因此要密切注意有无继发感染的倾向,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还应注意预防褥疮。

外科学(第八版)word第六十八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外科学(第八版)word第六十八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第六十八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变.包括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组织的炎症。

感染途径有三种:①血源性感染:致病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如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疖肿、毛囊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部位,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称血源性骨髓炎;②创伤后感染:如开放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后出现了感染,称为创伤后骨髓炎;③邻近感染灶;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脓性指头炎引起指骨骨髓炎,慢性小腿溃疡引起胫骨骨髓炎,糖尿病引起的足部骨髓炎,也称为外来性骨髓炎。

本章主要叙述血源性骨髓炎。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占第二位,其他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亦可是肺炎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本病的致病菌系经过血源性播散,先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一般位于皮肤或黏膜处,如疖、痈、扁桃体炎和中耳炎。

原发病灶处理不当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发生菌血症或诱发脓毒症。

菌栓进人骨营养动脉后往往受阻于长骨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内,原因是该处血流缓慢,容易使细菌停滞。

儿童骨骺板附近的微小终末动脉与毛细血管往往更为弯曲而成为血管袢,该处血流丰富而流动缓慢,使细菌更易沉积,因此儿童长骨干骺端为好发部位(图68-1)。

发病前往往有外伤病史。

儿童常会发生磕碰,因此创伤的真实意义不详,可能局部外伤后因组织创伤、出血而易于发病。

外伤可能是本病诱因。

【病理】本病的病理变化为骨质破坏与死骨形成,后期有新生骨,成为骨性包壳。

大量的菌栓停滞在长骨的干髓端,阻塞了小血管,迅速发生骨坏死,并有充血、渗出与白细胞浸润。

白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破坏了细菌、坏死的骨组织与邻近的骨髓组织。

渗出物和破坏的碎屑成为小型脓肿并逐渐增大,使容量不能扩张的坚硬骨腔内的压力更高。

脓肿不断扩大并与邻近的脓肿合并成更大的脓肿。

常见骨科感染的处理

常见骨科感染的处理

常见骨科感染的处理概述骨科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真菌侵入骨骼系统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骨科感染包括骨折感染、人工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等。

及时准确的处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受伤处渗脓等症状时,应警惕骨科感染的可能性。

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X光、MRI、CT扫描)和实验室检查(血液培养、脓液培养)来确诊。

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感染病例,如化脓性骨折或人工关节感染,可能需要手术清创和引流。

3.支持疗法:补充充足的营养、加强休息,提高免疫力。

常见骨科感染骨折感染骨折感染是指骨折部位发生细菌感染,可能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创、抗生素治疗等。

人工关节感染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约1%的病例可能发生术后感染。

需要进行关节腔引流、抗生素治疗或人工关节再置换。

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关节感染,患者表现为局部红肿、剧痛、功能受限等症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

预防措施1.术前消毒:手术前对皮肤进行充分消毒,减少手术感染的可能性。

2.术中无菌操作:手术过程中确保无菌操作,避免细菌的感染。

3.术后护理:术后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结语骨科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及时准确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和患者本身都应该加强预防意识,减少感染的发生机会。

对于已发生的感染,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化脓性关节炎完整课件

化脓性关节炎完整课件

▪ 局部症状
患病关节红、肿、热、痛
患肢处于关节囊较松弛的位置以减轻胀痛,欲改 变此肢体位置时,疼痛加剧。
随着关节内积液积脓增多,关节周围肌肉痉挛, 可并发病理性脱位或半脱位。
关节内积脓向外溃破,可形成窦道。未得及时正 确的治疗者,最终可出现关节强直。
关节部位压痛明显。关节内有积液,在膝关节则 浮髌试验阳性,表浅的关节可扪及波动感。
因跌仆闪挫,瘀血停滞,郁而化热,热毒 流注关节而发病。
传播途径
本病的感染途径经常为细菌从身体其 他部位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环传播至关节 腔,即血源性传播。有时为化脓性骨髓炎 骨质破坏,脓液进入关节腔。也可因开放 性损伤,细菌经伤口进入关节。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 次为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 菌、肺炎球菌等。
最后病变愈合后,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融合。
节肿

▪ 病变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发展过程 中有时并无明确的界限。
▪ (1)、浆液渗出期:关节滑膜充血、水肿,有白细 胞浸润。关节腔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关节软骨尚 未被破坏,这一阶段若治疗正确,渗出液可被吸 收,关节功能不受影响。
▪ (2)、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期:渗出液增多且粘稠混 浊,关节内纤维蛋白沉积而造成关节粘连。由于 中性多核细胞释放大量溶酶体类物质,关节软骨 遭破坏,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程长,继而出现午后潮热、白汗。关节肿 病变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有时并无明确的界限。
皮肤可有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胀,但不红,溃破后脓液清稀且夹有干酪 随着关节内积液积脓增多,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可并发病理性脱位或半脱位。
也可因开放性损伤,细菌经伤口进入关节。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科普知识PPT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科普知识PPT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预防感 染。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预防 及时处理伤口
外伤后及时清洗和处理伤口,避免细菌感染。
在医疗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很重要。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预防 定期体检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 潜在感染。
及早干预可以降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
这类感染会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定义及成因 引发原因有哪些?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有时,感染也可能通过血流传播至关节。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定义及成因 易感人群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以及有基础关节疾病的人 群更易感染。
外伤后也可能导致细菌进入关节,增加感染风险 。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 常见症状
患者通常会感到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和发热 。
关节功能明显受限,患者可能难以移动受感 染的关节。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 系统性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 和食欲减退。
这些症状可能伴随感染的严重程度而变化。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 症状发展
在严重感染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关节引流 以排出脓液。
引流可以缓解疼痛并促进康复。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 康复与支持治疗
物理治疗和适当的休息对功能恢复非常重要 。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逐步恢复关节 功能。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
谢谢观看
关节液抽取和细菌培养可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
X光、超声或MRI可用于评估关节的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关节疾病。

化脓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化脓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如局部冷敷或热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减轻 关节炎症。
护理计划
疼痛护理
给予患者有效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或注射 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运动康复
在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 和肌肉力量的锻炼,以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压 力和焦虑。
并发症预防
05
护理实践与经验分享
护理操作技巧
疼痛管理
01
应用各种疼痛评估工具,及时发现并处理疼痛,避免疼痛对患
者的不良影响。
关节功能锻炼
02
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早期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
萎缩。
营养支持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 感染的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
定期检查下肢静脉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血栓 。
预防压疮
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 长期受压,防止压疮的发 生。
患者教育及心理护理
患者教育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增强患者信心。
发病季节
无特定季节,全年均可发病。
地区分布
无特定地区分布特点。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发热、乏痛等。
功能障碍
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
02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学
细菌感染
化脓性关节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链球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节镜技术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关节镜技术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综合整理,得出在关节镜直视下行清理术,配合术后多功能引流管持续灌洗,加上手术前后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关节镜;临床护理Arthroscopy of clinical car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suppurative arthritis were reviewed【abstract】Of clinical care an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arthroscopic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suppurative arthritis of the synthetical consolidation, draw a clear look straight down the arthroscope surgery, with multi-functional drainage tube after continuous lavag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of suppurative arthritis, with high cure rate, fewer complications etc advantages.【key words】suppurative arthritis;arthroscopy;clinical care骨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称化脓性关节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内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发生于髓、膝等负重关节,其次是肩、肘、踝关节,发生于胸锁关节、颞颌关节较少见。

多由金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细菌侵入关节的途径较多,主要有血源性、外伤性或临近病灶扩散,临床多表现为急性期症状[1]。

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结构特点,本病多发于儿童,早期症状不典型或患儿不能配合治疗,易失治误治,导致关节功能的严重破坏,遗留关节强直、畸形改变、致残率高,影响日后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慢性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都增加了关节感染的潜在风险,而随着人工关节病例的增多,术后感染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特殊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强大杀菌作用抗生素的问世,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近年来关于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报道也并非少见,特别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和农村,失治误治率仍然很高[2]。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早期明确诊断,尽快使用大剂量的有效抗生素,关节穿刺冲洗或切开闭合性持续冲洗,控制感染,防止关节软骨破坏,减轻疼痛,防止关节畸形是避免肢体功能障碍的关键。

在恢复期的治疗方面,应注意病变关节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的纠正。

Morrey提出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处理的三原则[3]:(1)关节充分引流;(2)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3)关节制动于功能位。

1、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Under the arthroscope treatment of suppurative arthritis research status)随着关节镜技术发展,近年来用关节镜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对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其优势越来越受重视。

李仕臣[4]等认为采用关节镜下手术,可以在直视下较彻底清除关节腔内各个角落的脓性组织和炎性纤维蛋白,避免了单纯灌洗的不彻底性。

在关节镜直视下可以有效放置引流管,保证关节冲洗到关节各部位,大大提高了疗效。

而对于化脓性关节炎后期、膝关节已经严重粘连的患者,因为缺乏足够的关节腔隙或者操作空间,关节镜手术将很难进行,因此本方法仅适用于早中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

伍旭林,朱伟民等[7]认为关节镜下做好正确的治疗,保持灌洗引流管通畅是确保疗效的关键,而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

宣涛,徐斌等[9]认为应用关节镜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具有以下优点:①直视下依次探查关节内各个腔室,判断病变的病理阶段,采用相应方式对关节腔进行清理,较开放手术清理更合理且更具针对性。

②通过不断刨削刮除,反复灌洗引流,去除关节腔内坏死组织、炎性介质和纤维蛋白凝块,同时作多个辅助切口彻底清理关节内各个腔室,可同时处理半月板或软骨损伤。

曾文魁,杜尧等[13]认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及术后持续冲洗引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清楚彻底等优点,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关节炎症的消除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治疗时间越早,病变清除越彻底,效果越显著。

术后早期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有利于早期康复,改善膝关节功能。

罗高斌,吴昊等[15]认为关节镜诊断可靠,镜下置管简便、易行。

赵飞[24]认为关节镜下清理及持续灌洗引流术治疗膝关节化脓感染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

周运勇,唐刚健等认为通过关节镜技术配合中药可有效早期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该方法清创彻底,创伤小,可及时控制感染,最大限度保持膝关节功能。

于情[30]认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解决了传统治疗中不能有效清除附着于关节软骨、滑膜表面的纤维蛋白及坏死软骨的弊端,在关节镜监视下置管保证了置管的有效性,避免了冲洗管在关节腔内打折,保证了引流的通畅。

周保军,胡开泰等[33]认为关节镜下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为微创手术,住院时间短。

病灶清除直接、彻底,有效地缩短了疗程,避免单纯抽吸和灌洗的不彻底性。

避免因手术切开所引起的关节粘连、僵硬、功能障碍等弊端,最大限度保护了关节功能。

术后关节内持续抗生素滴注引流,疗效可靠,减少复发。

术后患肢适当制动,减少感染扩散,防止发生病理性脱位及畸形。

只有2个长度为0.5cm的切口,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可早期行膝关节的主动、被动康复训练,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唐波,王艳芬等认为关节镜治疗化脓性关节炎有很多优势,但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冲洗液外渗造成术后关节肿胀;②早期坏死滑膜块堵塞引流管;③冲洗管与引流管放置的位置要得当,避免之间造成短路;④冲洗管一定要在试夹24~48h,病情无反复方可拔管。

而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如果将关节镜技术与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相配合,能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2、术前护理(Preoperative nursing)2.1环境护理给患者提供优美,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能让患者心情舒畅,并减少各种不良刺激。

2.2术前一般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有医疗恐惧的患者,对患者提供精神支持,热情接待,同情,关心和爱护,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鼓励,安慰患者的同时,注意与家属的沟通,对患者进行了解,并告知将要进行的检查与治疗方法,请求家属的配合,让患者能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种化验检查,做好术前护理,交待禁食水等事宜,做好手术的物品准备[41]。

3、手术方法(Operation method)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和铺巾。

大腿上部扎好气囊止血带备用。

取膝关节标准前内、前外侧入路,行关节镜检查,镜下髌上囊、外侧间沟、内侧间沟、髁间凹和内外侧关节间隙各腔室内均可见脓苔及坏死组织,滑膜充血水肿,表面坏死物附着,比较典型处采取滑膜组织送病理活检。

检查完毕后止血带充气,压力为600mmHg。

在关节镜下用刨削器依次行髌上囊、外侧间沟、内侧间沟、髁间凹以及内、外侧关节间隙清创[32]。

清创时首先清除各个腔室内的脓液、坏死组织、粘连条索、纤维蛋白凝结块以及覆盖在关节软骨面上的纤维蛋白层,刨除水肿的滑膜,包括相应部位的滑膜下脂肪层,直至有丰富渗血的关节囊纤维层露出。

在清创的同时对半月板、软骨等的损伤或者病变进行相应治疗,清创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然后经上外侧入路放置1根引流管入髌上囊经下内侧入路放置1根引流管入关节腔,缝合各入路切口。

患膝棉卷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长腿支具维持膝关节处于完全伸直位[33]。

4、术后处理(Postoperative treatment)4.1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前或术中常规取关节液培养加药敏,因化脓性膝关节炎大多数为金葡菌感染,故在未得到培养结果前主要采用对金葡菌敏感的抗生素。

细菌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34]。

4.2持续关节腔冲洗术后开始每天用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8万u进行持续关节腔冲洗,速度为8滴/min,保持引流管通畅。

同时嘱患者经常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按压膝关节,使各关节腔室均得到充分冲洗、引流,直至引流液未见明显肉眼下血性液体为止。

若病人症状明显好转,引流液转清,通常于术后一周拔除引流管。

若关节腔脓液较多,病人症状尚未缓解,可延长冲洗时间,待病人全身症状消失,关节疼痛缓解,血常规及体温正常,连续24h引流液清亮后停止冲洗,拔除灌洗管,继续观察24h未见有脓性引流物即可去除引流管。

术后膝关节用石膏托临时制动,止痛及保护膝关节,同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功能训练[35]。

4.3内服中药治以凉血利湿,清热解毒。

方选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湿热重者加薏苡仁、茯苓、泽泻;血热者加生地、丹皮;炽热伤津者加麦冬、五味子。

1剂/d水煎,分2次服,1~2周为1个疗程[28]。

5、术后护理(Postoperative nursing care)5.1术后一般护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全面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严密观察全身症状。

重点观察全日的体温变化,每日至少测量4次体温。

患肢抬高约10°左右,以利于患肢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42]。

加强护理及原发病治疗: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导致或加重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是导致化脓性关节炎患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除了要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更应密切观察局部和全身的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要加强肢体肿胀程度的观察,应用甲氨蝶呤减轻关节水肿及炎症反应;对痛风性关节炎应采用别嘌呤醇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43]。

5.2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经过和患者术后情况,说明患者术后应要注意的事项,耐心地安慰和鼓励患者,建立其对医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后期的康复[44]。

5.3冲洗引流护理术后每天用0.9%NaCl溶液500ml加头孢呋辛钠0.75g进行关节腔冲洗,冲洗时嘱患者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按压膝关节,使各关节室都得到充分的冲洗、引流,直到引流液未见明显肉眼血性液体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