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双语教案

《会计学基础》双语教案
《会计学基础》双语教案

《会计学基础》教案

时间:周一第二大节(上午9:40---10:25;10:30---11:15)

单周周四第一大节(上午7:50---8:35;8:40---9:25)

地点:康庄506 学时:48

班级:会05-1.2.3.4 学分:3

答疑时间:周一上午:11:15---12:00

考试方式:英文。闭卷

考试时间:第21周周四第三大节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Part 1 Basic Concepts and the Balance Sheet

所需课时:3课时

课程目标:

1.让学生对“会计”一词有初步的认知,明确会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了解财务报表的作用,明确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要素;

3.对会计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初步认识;并正确理解和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4.了解三个会计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对意义。

---复式记账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

---会计主体原则。

课程设计:

第一课程段:师生交流(30分钟)

1.通过点名及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相互认识。并询问同学选择学系会计专业的理由以及对会计的认识程度,通过这种交流了解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Q::What ‘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What’s you hobby?

Are you interesting in Accounting?

Why you chose accounting be your major?

2.在交流的基础上,列举国内外企业的实例,以及会计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阐述学好会计的重要性。

Q: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accounting is?

3.介绍目前国内、国外与会计专业有关的职业及考试类别,增强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今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Q:Being a student graduated in accounting, what kinds of job he can do? Or how many choices he has? Such as which company?

4.向学生介绍所选教材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课后自学,提高学习效果。

Text book : Introduction How to use this book

参见part 1 .ppt

第二课程段:教师讲解(60分钟)

1.以教材内容为主讲授相关概念,注意讲授中尽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

Key Terms:

accounting , financial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element,

assets, liabilities , equity , accounting equation,

the dual-aspect concept , creditor, investor,

the money-measurement concept, the entity concept.

2.依据教材特点,边讲边练。

从1-1至1-55,共55小段。具体内容参见教材及幻灯片。

第三课程段:学生实战(35分钟)

1.对教材中出现的实例,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如:1-15,1-16,1-20,1-22,1-23,1-28,1-35,1-36,1-44,etc.

2.教师提供部分练习素材,供学生讨论、练习。并找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练习。

3.教师总结本章重点、难点,再次讲解学生在实务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课程段:布置课后作业(10分钟)

Homework:

?Review Part 1

?Complete Post text 1 on page 229 by yourself

?Check the answer on page 245.

?Review Part 1 again.

?Do exercises 1 to 4.

?Please preparing Part 2 .

Exercise 1

1.June has a business with assets in the amount of $60,000 and liabilities that total

$35,000.What is the amount of her owner’s equity?

2.Black’s business has assets of $80,000 and owner’s equity of $42,000. How much are the

liabilities of his company?

3.Sharla Knox’s has a business with liabilities that total $21,000 and owner’s equity in the

amount of $72,000. What is the total of the assets?

Exercise 2

Dan Pike’s company has the following account balance as of October 31, 2001:

Cash $ 25,000 Accounts Payable $ 5,000

Equipment 50,000 Dan Pike, capital 100,000

Automobile 36,780 Dan Pike, Drawing 15,000

Retained earnings 21,780

Required:

Prepare a balance sheet in account form as of October 31, 2001.

Exercise 3

The total assets and total liabilities of Toys“R”Us Inc.and Estee Lauder Companies Inc. follow.

Toys‘‘R’Us Estee Lauder Companies

(in millions) (in millions)

Assets $8,003 $3,219

Liabilities 4,585 1,867

Required:

Determine the stockholders’ equity of each company.

Exercise 4

Determine the missing amounts (in millions)for the 2001 balance sheets (summarized below) for The Limited Inc.,Federal Express Corporation,and Eastman Kodak Co.

Federal Eastman

The Limited Express Kodak

Assets $4,088 (b) $13,362

Liabilities (a) $5,323 10,468

Stockholders’ equity 2,317 4,248 (C)

Part 2 More About the Balance Sheet

所需课时:3课时授课时间:2005.9.29 10.10

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以下会计原则:

--- 持续经营原则

--- 资产计价原则

成本(历史成本)

市价(公允价格)

2.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资产负债表

3.明确资产负债表各具体项目的含义

--

课程设计:

第一课程段:复习前章要点(20分钟)

1.会计的定义及特点

2.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3.会计基本要素的概念

4.会计等式

5.3个会计原则

第二课程段:教师讲解(70分钟)

1以教材内容为主讲授相关概念,并结合企业是计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

易懂。

Key Terms:

The going-concern concept, fair value, monetary assets,

The asset-measurement concept, cost, nonmonetary assets,

current assets, cash, market securities,

noncurrent assets, securities, inventories,

account receivable , promissory note, tangible assets,

note receivable , prepaid expenses, intangible assets,

patents and trademarks, current liabilities, long-term debt

goodwill, noncurrent liabilities, paid-in capital,

property, bank loan payable, retained earning,

estimated tax liabilities, current ratio.

2 结合教材特点,注意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和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意义、目的。

从2-1至2-83,共83小段。具体内容参见教材及幻灯片。

3.举例说明已涉及的5个会计原则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影响。

第三课程段:学生实战(40分钟)

1. 完成教材中提供的所有练习。并结合中文教材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会计与外国会计科目名称的不同。

2. 教师提供有一定难度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对本章知识点、重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四课程段: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

Homework:

●Review Part 2

●Please finished Post test 2

●阅读《会计学基础》教材: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熟记本章第四节会计科目与账户P28-32的一级账户名称及性质

●完成《会计学基础》教材P35 习题一、习题二

●Do exercise 1

●Preparing Part 3

Exercise 1

Jeffrey Blackwell owns an advertising agency called Blackwell & Associates.At

the end of March, his statement of owner's equity showed an ending capital balance of $32,750 (after net income was added and withdrawals were subtracted).In addition, he has the following ending balances in the general ledger:

Cash $22,250

Supplies $4,000

Equipment $18,000

Accounts Payable $7000

Notes Payable $4,500

Required:

Prepare a balance sheet and report form for March 31,2004.

Part 3 Balance Sheet Changes; Income Measurement

所需课时:3课时

课程目标:

1.学习几种经济业务的类型;

2.各种经济业务类型的变化对峙产负债表平衡关系的影响

3.了解损益表的结构及特点,理解损益表对信息使用者的作用。

课程设计:

第一课程段:复习前章要点(15分钟)

Balance Sheet

Retained earning

The assets--measurement concept

第二课程段:教师讲解(70分钟)

Key terms:

transaction, income, revenue,

expense, profit(earning ), double entry system

income statement.

The example of several types of transactions:

On January

1.2 Smith deposit 10,000 on the bank account to started Glendale Market.(P37)

1.3 Glendale Market borrowed 5,000 cash from a bank, giving a note. (P39)

1.4 G purchased inventory costing 2,000, paying cash. (P39)

1.5 G sold merchandise for 300. Receiving cash. Cost is 200. (P41)

1.6 G purchased merchandise for 2,000 and added it to its inventory. (P43)

1.7 merchandise costing 500 was sold for 800,which was received in cash. (P44)

1.8 merchandise costing 600 was sold for 900. The customer agree to pay 900 within 30 days. (P44) 1.9 G purchased a one year insurance policy for 200,paying cash. (P45)

1.10 G purchased two lot of land of equal size for a total of 10,000. Paying cash 2,000 and giving a ten year mortgage for the balance 8,000. (P45)

1.11 G sold one of the two lots of land for 5,000. The buyer paid 1,000 cash and assumed 4,000 of the mortgage. (P46)

1.12 Smith received an offer of 15,000 for his equity in G. (P46)

1.13 Smith withdrew for his personal use 200 cash from G bank account, and also withdrew merchandise costing 400. (P47)

1.14 Smith learned that the person who purchased th eland on 1.11 for 5,000, sold it for 8,000. The lot still owned by G. (P47)

1.15 G paid off 2,000 of its bank loan, giving cash. (P48)

1.16 G was changed to a corporation. John Smith received 100 share of common stock in exchange

会计学原理笔记 会原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笔记会原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填空、判断 2、会计是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理伦依据 编制利润表的基础: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无论经济业务采用哪种方式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企业在取得收入时可能会影响到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不受影响。 4、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5、会计的基本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填空 会计核算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填空 会计核算主要表现为(记账、算账、结账、报账)等具体工作。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填空 会计监督职能: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填空、多选 会计核算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依据;同时,如果只有会计核算而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就不能发挥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应有的作用。 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6、会计对象新增职能: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 7、(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填空、多选 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判断 资金的耗用不属于资金运动。 8、并非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判断 9、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填空 1)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办公室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填空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会计核算概述 本章重点:会计核算对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精要脉络: 一、 计核算的基本环节以及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环节:确认、计量、报告 特别注意:1、会计确认标准; 2、会计确认基础; 3、会计计量的属性。 (二)、主要内容: 特别注意:1、资本和基金的增减;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一、判断题 1、会计是一种活动,是以货币作为唯一计量单位进行核算(错 ) 2、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 3、会计计量是会计处理的第一步,用货币计量来表示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错 ) 4、款项和有价是单位的一项资产,也是流动性最强的两类资产。(对) 5、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资本公积。(错 ) 6、会计记录的文字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外国文字。(错 ) 7、会计循环是记录、确认、计量、报告的一整套循环过程。(错 ) 二、单项选择题: 1、 会计要素的确认,这一会计述语最早是由( D)学者提出。 A、英国 B、美国 C、意大利 D、中国 2、( D)是会计核算的第三步,它反映每笔经济业务事项是如何入帐的。 A、会计确认 B、会计计量 C、会计报告 D、会计记录 三、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确认的标准是( ) A、可计量性 B、可靠性 C、合规性 D、确定性 2、会计确认基础主要有( ) A历史成本计价 B、权责发生制 C、净值计价 D、收付实现制 3会计计量的属性主要有( ) A、可变现净值 B、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C、现行市价 D、现行成本 4、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 )

A、财产清查 B、利润的计算 C、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 D、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答案: 判断1错,2对,3错,4对,5错,6错,7错; 单选1B,2D; 多选1ABCD,2BD,3ABCD,4BCD

《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docx

《会计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 第一章总论 教学内容: 会计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的核算方法与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含义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与特点;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熟悉会计的核算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讲授中应注意对会计概念和会计对象的理解、分析。同时,应注意对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前提和信息质量要求中难点问题的扌巴握。 教学方式: 以讲授为主,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本章共3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引入:同学们印象中的会计是什么?(要求大家畅所欲言,然后引入正题)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关心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关心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劳动耗费和取得的劳动成果。即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就是会计活动。自从人类社会有了生产,就产生了会计活动。它是管理生产经营过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 1.古代会计 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于自己从事的生产活动最初只能用头脑来记忆。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和劳动成果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用石子、树枝来计量,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此时的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需要记录的事项日益增加,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清代学者焦循这样来解释“会计":“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清册”是我国古代会计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得入门课程,也就是财务会计专业得专业基础课,就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得基础。对于其她相关专业得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得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得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得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得定义、会计核算得职能、会计核算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得基本前提与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得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得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得填制、账簿得登记与会计报表得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得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得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得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得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得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得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与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得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得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得互动。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得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得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得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得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得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得现场化、实验资料得标准化、实验手段得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得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得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得基础。 四、本课程得总要求

最新会计学基础试题(一)及答案

《会计学基础》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用货币计量的资源,该资源预期能。 2.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 3.会计科目就是为了进行会计核算对,按照其经济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名称或标志。 4.总分类账户是根据开设的账户。 5.“财务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为。 6.在“累计折旧”账户中,贷方登记固定资产的。 7.会计凭证按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凭账证两种。 8.投入资本是指。 9.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组成。 10.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后的()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或者填制的() (1)技术信息(2)财务资料 (3)书面保证(4)书面证明 2.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其结果必然是() (1)每个负债类账户的贷方数额等于借方数额 (2)每个负债类账户的借方数额大于贷方数额 (3)所有负债类账户的贷方数额都大于或等于借方数额 (4)所有负债类账户的贷方数额都大于资产类账户的借方数额 3.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是不同性质的账项,其原因是() (1)应付账款是债务,预付账款是债权 (2)应付账款是人欠,预付账款是欠人 (3)应付账款是支出,预付账款是收入 (4)应付账款是资产,预付账款是负债 4.一切经济业务都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记账凭证直接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种记账程序(或者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一般被称为() (1)科目汇总表记账程序(2)记账凭证记账程序 (3)汇总记账凭证记账程序(4)多栏式日记账程序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基础》期末试题 考试班级: 04会计本科①②、04财管本 一、名词解释(4×3=12分) 1.负债 2.复式记账法 3.会计凭证 4.账户 二、单项选择(15×1=15分) 1.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 A、时间范围 B、空间范围 C、期间费用范围 D、成本开支范围 2.账户余额一般与()在同一方向。 A、减少额 B、增加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3.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增加的是()。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B、以现金发放工资 C、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D、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并存入银行4.下列科目中属于债权类科目的是()。 A、盈余公积 B、营业费用 C、预收账款 D、应收账款 5.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导致会计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A、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B、从银行取得借款并存入银行 C、收回应收账款并存入银行 D、收到投资者以无形资产进行的投资 6.某企业2002年10月末负债总额120万元,11月份收回应收账款20万元,用银行存款归还借款15万元,预付购货款6万元,11月末负债总额为()。

A、115万元 B、111万元 C、 105万元 D、121万元 7.下列各账户中,期末可能有余额在借方的是()。 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营业费用 D、生产成本 8.待摊费用是指() A、先预提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B、先计入成本或损益后支付的费用 C、先预收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D、先支付后计入成本或损益的费用 9.某企业“本年利润”账户5月末账面余额为58万,表示() A 5月份实现的利润总额 B 1~5月份累计实现的营业利润 C 1~5月份累计实现的产品销售利润 D 1~5月份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10.年末结转后,“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余额表示()。 A、未分配利润 B、利润分配额 C、未弥补亏损 D、利润实现额 11.通过“累计折旧”账户对“固定资产”账户进行调整,反映固定资产的()。 A、原始价值 B、净值 C、折旧额 D、增加价值 1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预提费用”账户属于 ( )。 A、负债账户 B、调整账户 C、跨期摊提账户 D、费用账户 13.下列项目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有()。 A、增值税发票 B、购料发票 C、银行对账单 D、领料单 14.会计人员在结转前发现,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时,误将600元记成6000元,而记账凭证无误,应采用()。 A、划线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 D、蓝字登记法 15.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的会计核算形式是()。 A、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B、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试题及标准答案(最终完美版)

会计学原理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C) A.预测和决策 B.控制和考核C.反映和监督D.分析和判断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C) A.全部经济活动 B.商品运动C.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D.财产物资运动 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 A ) A.特定单位 B.投资者C.债权人D.管理当局4.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B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凡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C) A.营业外支出 B.收益性支出 C.资本性支出D.税后利润支出6.某项经济业务使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该项经济业务应表述为(D ) A.购入全新的固定资产B.出售全新的固定资产 C.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D.接受投资人的固定资产投资 7.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依据是( D ) A.客观性原则B.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谨慎原则 8.把帐户分为借贷两方,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要根据( D) A.记帐规则B.记帐形式C.核算方法D.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 9.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帐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称为( C ) A.记帐凭证 B.记帐方法C.会计分录D.会计方法 10.“银行存款”帐户按其用途和结构划分,属于( D ) A.结算帐户B.收入帐户 C.所有者投资帐户D.盘存帐户 11.“累计折旧”帐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A ) A.资产类帐户 B.费用类帐户 C.备抵调整帐户 D.计价对比帐户 12.将会计凭证划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两大类的依据是( C) A.填制时间 B.填制的方法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D.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13.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许多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称为( B ) A.原始凭证总表 B.累计凭证C.汇总凭证 D.复式凭证 14.月末,企业将期间费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 D ) A.“生产成本”帐户借方B.“制造费用”帐户借方 C.“管理费用”帐户借方 D.“本年利润”帐户借方 15.在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的情况下,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按规定 ( B ) A.只填收款凭证 B.只填付款凭证 C.既填收款凭证又填付款凭证 D.只填转帐凭证 16.平行登记法是指同一项经济业务在(D) A.汇总凭证与有关帐户之间登记B.各有关总分类帐户中登记 C.各有关明细分类帐户中登记D.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户之间登记

《会计学基础》双语教案

《会计学基础》教案 时间:周一第二大节(上午9:40---10:25;10:30---11:15) 单周周四第一大节(上午7:50---8:35;8:40---9:25) 地点:康庄506 学时:48 班级:会05-1.2.3.4 学分:3 答疑时间:周一上午:11:15---12:00 考试方式:英文。闭卷 考试时间:第21周周四第三大节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Part 1 Basic Concepts and the Balance Sheet 所需课时:3课时 课程目标: 1.让学生对“会计”一词有初步的认知,明确会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了解财务报表的作用,明确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构成要素; 3.对会计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初步认识;并正确理解和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4.了解三个会计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对意义。 ---复式记账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 ---会计主体原则。 课程设计: 第一课程段:师生交流(30分钟) 1.通过点名及自我介绍与学生沟通,相互认识。并询问同学选择学系会计专业的理由以及对会计的认识程度,通过这种交流了解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Q::What ‘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What’s you hobby? Are you interesting in Accounting? Why you chose accounting be your major? 2.在交流的基础上,列举国内外企业的实例,以及会计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阐述学好会计的重要性。 Q: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accounting is? 3.介绍目前国内、国外与会计专业有关的职业及考试类别,增强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今后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Q:Being a student graduated in accounting, what kinds of job he can do? Or how many choices he has? Such as which company? 4.向学生介绍所选教材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课后自学,提高学习效果。 Text book : Introduction How to use this book

基础会计学原理试讲教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涵义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 1.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的 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概念 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 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 进而进行预测、控制、分析和决策,提供经济信息, 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 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 1.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芽时期,只是在 生产的同时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和成果。 2.私有制出现——人们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职能。 3.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公元前一千多

年前,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 “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并以此出现“会计”一词。在宋朝初期出现了“旧管(期初余额)、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余额)”。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过程,方法日趋完备,内容日益丰富。 1.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 记录 2.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 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入-去= 余 │││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 本期结存 3.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 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 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 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 “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 算盈亏。其计算公式为: 进-缴=存-该 ││││ 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 5.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 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 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对每笔账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账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20世纪60年代,发 展为收付、增减、借贷三种复式记账方法。70年代又引进了管理会计,至 此,会计已运用大量数据资料加工整理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成 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按所 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划分的会计制度。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 业会计制度、商业会计制度、饮食服务业会计制度等。

会计学原理(完全版)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会计学的基础。本章要求了解会计历史发展过程,对会计学科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理解并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一、会计的内容 ●通常指会计所要核算、监督和分析的内容。 ●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指的是会计核算的内容。 ●不同的行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有所不同。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定期编制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活动的全过程。 ●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企业单位经营资金的运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 二、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 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

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会计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在不断地扩展,在反映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会计还具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和参与经济决策等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 向哪些人提供会计信息 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如何提供这些会计信息? ●一般使用者: ●财务报告;包含“通用”信息的会计报表。 ●特殊使用者,如税务机关: ●特殊报告,如按税法规定编制的特别报表及报告。 第三节会计的含义 什么是会计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由于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的。 会计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基础会计学教案

基础会计学 教案 一、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各门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基本理论部分:要求概括了解会计的掌握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方法部分:要求重点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基本技能部分:要求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复式记账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一整套会计的基本技能。本教案以会计七大核算方法为主线索,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以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具体应用构造内容体系,力求向读者展示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工作流程,做到理论和实践、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相结合。本教案的显着特点是: 1、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比传统的会计原理教学更加重了会计的理论知识和会计法规知识部分。 3、开篇均以小案例导入教学内容,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并列出每章

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明确各章内容的纲要。 4、课后案例与每章重要知识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配合课堂教学增加实验室模拟训练,帮助学生自学和复习。 二、课程各章学时与分配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1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2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基础会计学教案 第 3次课 2 学时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

《会计学基础》考试试题与答案

《会计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要收好了哦2011.12.22阅读(16) |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控制职能 B、监督职能 C、核算职能 D、计算职能 2.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A、核查 B、核算 C、计 算 D、控制 3.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 A、所有者权益 B、实收资 本 C、未分配利润 D、盈余公 积 4.会计任务的提出取决于会计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并受()特点的制约。 A、会计方法 B、 会计程序 C、会计主体 D、 会计对象 5.收付实现制基础是以收到或支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A、权 利 B、责任 C、现 金 D、成本 6.会计的基本环节是() A、会计决策 B、

C、会计分析 D、会计核算 7.亏损就其本质而言是() A、负债的减少 B、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收入的减少 D、成本的减少 8.在会计期末,收入减费用计算出的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以后,其留归企业部分为 () A、资产的增加 B、营业利润的增加 C、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未分配利润的增加 9.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各种商品实际成本的增减变支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是() A、制造费用账户 B、生产成本账户 C、库存商品账户 D、半成品账户 10.产品生产过程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 A、产品消费费用 B、管理费用计算 C、制造费用计算 D、产品成本计算 11.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资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是() A、集合分配账户 B、计算账户 C、盘存账户 D、结算账户 12.债权结算账户亦称() A、现金结算账户 B、权益结算账户 C、负债结算账户 D、资产结算账户 13.原始凭证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内容通称为() A、凭证名称 B、凭证要素 C、经济要素 D、凭证因素 14.典型的累计凭证是企业的() A、制造费用分配表 B、领料单 C、限额领料单 D、收料单 15.属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是() A、产品生产成本表 B、制造费用明细表 C、利润分配表 D、利润表 16.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和应付未付给投资者的利润的账户是() A、应付账款 B、应付股利 C、利润分配 D、应付税费 17.反映企业已实现而尚未分配的利润数额的账户是() A、利润分配 B、

会计学原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精品 基础会计试题 ( 三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 1.不能作为记帐依据的是()。 A .发货票B.收货单C.入库单 D.经济合同 2.通过试算平衡能够查出的错误有()。 A .漏记经济业务B.重汇经济业务C.记帐方向错误 D .借贷金额不对 3.企业预付保险金,应借记()帐户。 A .预提费用B.待摊费用C.银行存款 D. 管理费用 4.通常在年度决算之前,要()。 A 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技术推算盘点B.对企业所有财产进行全面清查 C.对企业一部分财产进行清查 D .对企业流动性较大的财产进行全面清查 5.下列不属于采购费用的项目有()。 A .材料买价B.运杂费C.途中合理损耗 D. 采购员差旅费 6.三栏式现金日记帐一般由()登记。 A .会计B.经手人C.出纳 D .会计主管 7.在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帐面上应登记的内容有()。 A.存货的增加B.存货的减少C.结存的存货 D .存货的损耗 8.损益类帐户期末应()。 A .没有余额B.借方余额C.贷方余额 D .借贷方均有余额 9.企业本月销售产品10000元,收到货款6000 元,收到上月产品成本销售货款8000 元,收到预收货款7000 元,则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应确认为本月收入的是()元。 A . 21000 B .18000C. 14000 D . 10000 10.下列凭证中,不能用来登记总分类帐户的是()。 A .原始凭证B.记帐凭证 C.汇总记帐凭证 D .科目汇总表 11.某企业购入丙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20000 元,增值税3400 元,发生包装费,运杂费共计300 元,丙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A. 20000 元B.23400 元C.20300 元 D .23700元 12.“预提费用”帐户是用来核算()。 A .先计入成本后支付的费用B.先支付后计入成本的费用 C.先预提后计入成本的费用D.先预提后摊销的费用 13.某企业 99 年末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1:3,则所有者权益是资产的() A . 40%B. 25%C. 33%D. 75% 14.对应收帐款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时,其明细帐格式应采用() A .多栏式B.三栏式C.数量金额式 D. 数量式 15.将现金 2000 元存入银行,出纳人员应填制()。 A.转帐凭证B.原始凭证C.收款凭证 D .付款凭证 16.会计报表中反映一定日期财务情况的报表是()。 A .损益表B.利润分配表C.资产负债表 D .财务状况变动表 17.企业发生原材料盘亏价值500 元,经查明属企业管理制度不严所致,此项业务应在()帐户中核算. A.应付帐款B.营业外支出C.管理费用 D .其他应收款 18.限额领料单属于()。 A.累计原始凭证B.汇总原始凭证C.一次凭证 D .转帐凭证 19.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材料货款,发生的变化是()。

基础会计情景模拟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 情景教学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马帅 制定时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

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手工会计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45套,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尺子、算盘、印章、装订机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墙壁悬挂有关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要求等图表。 (3)学生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心得体会

我作为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基础会计》是我们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总的来说,基础会计的基础一定要打牢,这样,后面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认识。 通过对基础会计的逐步系统学习,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的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从而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基础会计中的会计业务的核算是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而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供→产→销,即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三个环节,以上三个环节即为一个营业周期,资金循环一次。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全面,了解了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流程,对其他行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能触类旁通,有利于会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三、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后会计课程学习的基础。 基础会计,顾名思义是会计知识的基础,是入门课程,比如,它对会计核算业务的介绍虽然是以经济业务比较全面的工业企业为对象的,但它对经济业务介绍的深度是很浅的,各项会计核算都很简单,是以单位最基本、最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的。正是这样,所以对会计核算的全面较深的讲解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而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则是成本会计的内容,而通过会计核算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则要学习管理会计,同样,会计电算化、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审计也都要以基础会计为基础,所以,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打的牢不牢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基础会计的学习要以知识的扎实为主。 四、基础会计学习应注意的一些方法和态度 1、学习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