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案例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网络成瘾案例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学生网络成瘾案例报告

摘要: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大,工作、生活、学习都离不开它。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带给人们诸多方便,但是如果控制不好,也会让人沉溺其中,大受其害。本文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个体辅导案例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案例报告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77-1

一、案例分析

陈海,男,十四岁,初二年级学生,性格外向。来自句容县城,父亲经常外出谈生意,母亲则经营一家印刷厂,家庭很富裕。

父母比较娇惯陈海,物质上对他是有求必应,但很少关注他内心想法,双方基本上没有沟通。小学时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是周围孩子的“典范”。初一开始接触网络,开始还好,初一下学期开始沉迷网络。逃课、逃学,最终退学在家,天天上网吧玩游戏,有时甚至彻夜不归。

和陈海初次见面,他是打着哈欠、一脸倦容,原来又是玩了通宵。在和他交谈时,他不太配合,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据陈海母亲说,陈海的一天可以总结成这样一句话:要么在网吧,要么在去网吧的路上。但以前的陈海和现在判若两人。初一上半学期前,陈海成绩优异,在校表现良好,下半学期,他就突然像变了个人。在家几乎不说话,特别冷漠,开始沉迷于网络。

我又找到陈海的同学和班主任老师,从他们那我了解到:1.陈海要么不玩游戏,要玩就要玩到最好,玩到最好后他又觉得没意思,就另换一个游戏玩,如此重复。2.陈海在初一上半学期快结束时,班里搞了次郊游,陈海带了几瓶酒,几个男生哄了起来,为此老师给了陈海一巴掌。

二、诊断

1.诊断结果:对陈海进行心理测验,结果为网络成瘾。

2.初步分析:陈海同学网络成瘾的最初原因是想逃避现实。老师的那一巴掌对陈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青少年需要自我实现,他们急需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需要在人前表现自己。但大庭广众下的那一巴掌扇掉了孩子的自尊,扇掉了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扇掉了他对学习的热情。另外陈海的父母很少和儿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尤其是陈海的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老师给了陈海一巴掌后,父亲回家又为此事狠狠揍了他。在这双重影响

下,初一下学期的陈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不断逃学去网吧,寻求网络的慰藉。

三、辅导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辅导目标:转变陈海同学对网络认识;减少上网次数,控制上网时间,引导其正确使用电脑与网络;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

四、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条件,向三方渗透辅导理念。(约1周)

(1)和陈海沟通,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经过几次的接触,我已经取得了陈海的信任,基本上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我问他游戏好玩吗他说有时觉得很有成就感,有时又觉得挺空虚的。但学校里我没面子去,家里没人真正在乎我,在网络上寻求刺激我才觉得我的存在。我让他自己把网络游戏的好处和坏处写下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写的坏处远远多于好处。明确网络游戏我们可以适度玩,但过犹不及。

(2)和陈海老师沟通,改变其不合理信念。我主动和打陈海一巴掌的老师取得联系,向他陈述青少年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尤其在青春期,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敏感,他们很注重在同伴和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建议他能抽时间

找陈海聊聊。老师同意了,并说会为动手的事向陈海道歉。

(3)和陈海父母沟通,帮助他们改变不良教育方式。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方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内心成长,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第二阶段:家校合作,实施行为辅导措施。(约7周)(1)在此期间,陈海的老师与陈海进行了交流,他为自己动手打陈海道歉。说自己是因为看重陈海,才会“恨铁不成钢”,但事后也很后悔,伤了他的自尊,并表达了相信陈海能成功戒除网瘾,重拾往日信心的美好愿望。谈话结束后,我问陈海还恨老师么还想回学校好好上课么他腼腆地笑着说:“我不应该那么固执,老师也是为我好。我还能改好并追上同学的步伐吗”我说只要你愿意改变并作出努力,肯定会成功。

(2)布置家庭作业。我对陈海提出如下建议,当他想上网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自我暗示:如果又有了想上网的念头时反复自我暗示,如“不行,现在我可以做会运动,等会再说”,“我一定能戒除”,每当抵制住了诱惑,就自我鼓励。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刺激,加强自己的意

志,使上网的欲望得到抑制。②转移注意法:在其他活动中寻找快乐,如欣赏一曲优美抒情的音乐,去运动场跑步等等。③行为契约法:成瘾者与家长共同商定戒网的行为契约,成瘾者签定契约并成为契约的遵守者,家长则担任契约的执行者,从而规范成瘾者的上网行为,也培养其自我约束能力。

第三阶段:巩固辅导效果。(约2周)

适当进一步缩短陈海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并制定奖惩方法,用契约形式约束其执行。引导他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科学合理地利用业余时间,在学习方面加大引导力度。

学期快结束时,对陈海的心理和行为辅导已经进行十周了。据父母反映,陈海基本能够很好地分配学习活动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不再逃课,愿意和父母同学交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现在父亲还和他一起报了个羽毛球班,父子一起锻炼,感情也好了很多。心理健康辅导初见成效。

作者系句容市大卓中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明宏主编.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