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及规划图
2022年西昌房地产市场报告

442
113
海河南山
邦泰龙玺
洋房、叠拼
738
313
碧桂园领地南山府
高层、叠拼
2149
1328
领秀南山
高层、叠拼、双拼
516
247
西部新城
鼎能天玺
高层/洋房
1491
1303
翡翠台
高层/洋房
1048
851
观海云岭
高层
1610
1201
云海间
高层/洋房
1221
355
启宸
高层/洋房
1290
1092
星月湖畔
住宅
37650
0.40%
2629.43
九洲千城置业
观海云岭
2020-7-23
西部城区A2-03地块
西部城区
57482.51
2.5
143706.27
住宅
37750
0.67%
2626.89
鼎能
天玺
2020-9-10
城东南片区建昌水镇二期拟出让地块C-04-02
城东
25721.17
0.6
15432.70
69450.98
2.0
138901.96
住宅
62550
0.08%
3503.00
西昌国资
海河南山片区NSD1-01号地块
55902.55
1.5
83853.83
住宅
39200
7%
4675
成都城投
海河南山片区NSD1-03号地块
68993.31
1.2
82791.97
住宅
39200
3%
西昌临空经济发展概况

西昌临空经济发展概况1、区域简介西昌青山机场属军民合用机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距市中心14公里。
成凉工业园紧临机场,是西昌市的临空经济区,也是西昌市最主要的工业发展集中区。
园区依托机场、高速、铁路等优越交通通行能力,在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凭借西昌青山机场、规划中的西昭高速、安宁河谷快速路、成昆铁路,将形成以航空物流为代表的专业物流产业,成为河谷地区重要的物资转运和交流中心。
2、战略定位西昌临空产业园将“引领攀西、辐射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作为未来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整合攀西两地的清洁能源、特色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西昌作为川滇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以中医药材、特色农副产品贸易为切入点,以国际性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东盟乃至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发挥园区的“引擎”作用,建设攀西地区经济战略高地。
3、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为建设成为西南最大的烟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水电、冶金钢结构加工产业基地和攀西地区最大物流中心,“三化联动”、“两化融合”的示范区,机关报型绿色低碳工业化基地,区域合作的典范,城市发展的新组团、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分期建设目标为: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2030年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4、园区规划通过科学合理地园区发展规划,西昌临空经济区提出明确的产业规划:“一区、两园、三组团、四条产业链” 。
“一区”即成都·凉山工业园区,“二园”即加工园区、物流园区,“三组团”即烟草食品医药等农特产品加工组团、金属加工及设备制造组团、现代物流业组团,“四条产业链”即烟草加工产业链、食品加工产业链、医药制造产业链、金属加工及设备制造产业链。
5、发展现状园区成立一年时既基本上解决了主导产业不明晰、产业布局凌乱、功能分区不合理等问题,基本做到了产业成链发展、关联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要素集聚使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及规划图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一、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1、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至2015年中期:2016年至2020年远期:2021年至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2、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分为二个层次,即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西昌市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8镇29乡共37个乡镇,总面积265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西昌市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00.72平方公里。
二、市域村镇体系规划1、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做强城区,吸纳人口;突出特色,分区统筹;城乡一体,设施均衡;社会和谐,保障公平。
2、城镇化水平预测近期城镇化水平为58%,中期城镇化水平为65%,远期城镇化水平为75%。
3、村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带多点”的村镇空间结构。
“一心”是指中心城区,“一带”是指安宁河谷村镇发展带,“多点”是指围绕一心一带分布的若干村镇。
4、村镇体系职能结构一级1个:中心城区(含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高草乡、裕隆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二级3个:重点镇(礼州镇、佑君镇、黄联关镇);三级10个:重点乡集镇(西溪乡、月华乡、琅环乡、樟木箐乡、黄水乡、阿七乡);四级42个:中心村(其中12个乡驻地)5、市域综合交通(1)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西昌主要对外交通通道,重点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以此提升西昌与国内交通网络的连通度;优化市域公路网络,提高等级与密度,以此加强西昌中心城市对市域和凉山州的交通辐射力;构建和完善西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西南地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2)公路交通规划形成“一环两竖五放射”的公路网主构架。
“一环”:围绕西昌中心城区和泸山邛海风景区的公路环路;“两竖”:贯穿安宁河谷的南北向快速通道(由现状雅攀高速公路西昌段改造而成),以及西移到安宁河西侧的新规划雅攀高速公路;“五放射”:雅攀高速公路南、北段(国道108)、西昭高速公路、西巧公路(省道212)、西盐公路(省道307)。
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一、城市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1.自然地理(1)区位条件西昌市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
西昌市距成都574公里,位于安宁河谷中段,在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
南北长约70公里,东西宽约63公里,东临昭觉、普格、喜德县,南接德昌县,西靠盐源县,北连冕宁县,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西昌市地处横断山脉东缘,位于著名的川滇南北构造体系的北半部,在地质构造上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压性断裂和有机联系的秩序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组成,海拔高度4180~1160米。
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势以高原中山为主。
境内岭谷高差十分悬殊,最高点在西昌、普格、德图1-1 区位分析图昌三市县交汇处的螺髻山,主峰海拔4359米;最低点在雅砻江深切河谷的荞地乡桐子林,海拔1160米。
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西昌城区处于安宁河谷中段,西昌盆地之中。
安宁河谷平原北起冕宁观音桥,南至米易县得石乡,长200余公里,西昌市境内河段处于平原的中游。
河谷宽3~7Km,最宽11Km,现代河床弯曲平缓,平均比降1.66‰,沿线漫滩河曲发育,两岸广布Ⅰ-Ⅱ级冲积阶地及冰碛~冰水堆积Ⅲ-Ⅳ级阶地与大规模山前洪积扇群。
Ⅰ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3~5m,Ⅱ级阶地高出河床10~20m。
西昌盆地位于西昌市东南侧,长18~20km,宽5~8km,由东河、西河等形成的全新统冲洪积扇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一断陷堆积盆地。
(3)气候条件西昌夏半年受西南和东南暖湿季风控制,降水集中,盛夏不热,夏秋温凉湿润。
冬半年受极地大陆的气候特点。
晴天多,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急剧增温,夜晚晴空辐射大量散失,气温下降快,致使昼夜温差大,有“一年之中无冬夏,一日之间有四季”之说。
西昌平均温度为17.2℃,8月最高23.8℃,1月最低9.4℃。
西昌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8版

兼容用地性质
中类
一、二研用地
小类
住宅 用地
服务设 施用地
图书展 览用地
文化活 动用地
科研用 地
大类
中类
小类
类别代 R11/
R12/R22
A1
码
R21
A21
A22
A35
附录一 用词说明和名词解释............................................................. 78 附录二 计算规则................................................................................. 83 附录三 建筑间距图示......................................................................... 89 附录四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91 附录五 西昌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总平面图编制规定.................... 94 附录六 西昌市建筑日照分析管理办法.............................................97 附录七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分类....................................................... 100 附录八 西昌市建设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电子图形数据标准.......... 105
第九条 建设用地的使用应遵循兼容性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明确兼容 性范围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 划未明确兼容性范围的,根据表2.1的规定或规划专项论证确定其兼容性范围。
七彩西昌 城市与产业共兴

七彩西昌城市与产业共兴西昌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中部,是一个以彝族文化为底蕴、以火箭发射和旅游业为主导的城市。
近年来,西昌的经济发展有了快速的跃升,成为了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城市与产业的共兴,催生了七彩西昌蓬勃发展的景象。
一、城市建设西昌市在经济发展中也注重城市建设,建设出的城市是充满了彝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其中,生态城区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生态城区景观优美,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自然公园。
城区内道路宽敞,绿地广阔,空气清新,人们在这里可以饮茶聊天、运动健身、嬉戏玩耍,享受着城市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同时,西昌城区建有多口大型公厕,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优质的卫生条件。
西昌城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也以景观工程为重点,向游客展现了彝族的民俗文化。
城区内有各种各样的雕塑、彝族文化展馆、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室、彝族民居等。
这些建筑与景观都随处可见,像展示馆里的服饰、室内的陈设和器具,让游客更容易地了解到彝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这也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西昌体验彝族文化。
二、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产业发展则是城市与经济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昌市经济主推产业是火箭发射和旅游业。
以火箭发射产业为例,西昌东风发射基地是中国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
自1984年首次成功发射一颗国际通讯卫星以来,已经成功发射150多颗卫星,成为中国探空、气象、导航、地球观测、通信等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争相向往的地方。
地理位置是西昌成为火箭发射基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西昌地处蒙藏高原和四川基础,无高山遮拦、天气稳定,是卫星发射、火箭发射的理想场所。
此外,西昌火箭发射基地还与美国、法国等国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发射卫星服务,也成为了一个军事科技研究中心。
旅游业是另一个重要的产业。
西昌地区拥有多种自然景观,包括海拔4000米的4A级景区松潘国家地质公园、堪称世界领先的华山草原、巴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
这些优良景观可以提供全年游玩的可能性,也能满足各类旅游需求。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及规划图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一、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1、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至2015年中期:2016年至2020年远期:2021年至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2、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分为二个层次,即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西昌市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8镇29乡共37个乡镇,总面积265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西昌市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00.72平方公里。
二、市域村镇体系规划1、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做强城区,吸纳人口;突出特色,分区统筹;城乡一体,设施均衡;社会和谐,保障公平。
2、城镇化水平预测近期城镇化水平为58%,中期城镇化水平为65%,远期城镇化水平为75%。
3、村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带多点”的村镇空间结构。
“一心”是指中心城区,“一带”是指安宁河谷村镇发展带,“多点”是指围绕一心一带分布的若干村镇。
4、村镇体系职能结构一级1个:中心城区(含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高草乡、裕隆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二级3个:重点镇(礼州镇、佑君镇、黄联关镇);三级10个:重点乡集镇(西溪乡、月华乡、琅环乡、樟木箐乡、黄水乡、阿七乡);四级42个:中心村(其中12个乡驻地)5、市域综合交通(1)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西昌主要对外交通通道,重点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以此提升西昌与国内交通网络的连通度;优化市域公路网络,提高等级与密度,以此加强西昌中心城市对市域和凉山州的交通辐射力;构建和完善西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西南地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2)公路交通规划形成“一环两竖五放射”的公路网主构架。
“一环”:围绕西昌中心城区和泸山邛海风景区的公路环路;“两竖”:贯穿安宁河谷的南北向快速通道(由现状雅攀高速公路西昌段改造而成),以及西移到安宁河西侧的新规划雅攀高速公路;“五放射”:雅攀高速公路南、北段(国道108)、西昭高速公路、西巧公路(省道212)、西盐公路(省道307)。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起止时间:2001.5-2003.3项目负责人:靳东晓闵希莹主要参加人:孙志涛曾浩孔彦鸿张莉关丹合作单位:西昌建设局古城保护一、城市概况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距成都574公里,市域面积2655平方公里,总人口61.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为26.13万人。
西昌市位于安宁河中段的邛海之滨、安宁河畔。
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
境内绝大部分地域处于海拔1500米以上,形成了“八分山地二分坝,坝内八分土地二分水”的地貌形态。
西昌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立邛都郡以来,成为历代的郡、州、府、司等的治地,目前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用地规划图二、规划构思在规划中着重考虑了三个因素对总体布局的影响:1.对自然灾害因素的考虑西昌处于扬子江板块与康藏板块之间,新构造运动表现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国家地震局评定西昌地震烈度为九度。
城区南部及东部虽有一系列优势发展条件,但工程地质较不稳定,本次规划对于建设用地的选择给予了特别关注。
2.关于城市发展职能在城市规划布局中的深化落实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是我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商业卫星发射中心,西昌是举世瞩目的窗口城市,在规划中充分突出了航天博览基地与城市布局的关系。
此外,充分考虑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如何发扬彝族传统文化,突出城市特色问题的研究。
3.在规划中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明确提出建设邛海“亮海工程”及邛海口生态园、南山植物生态园、小庙生态园等项目。
用地评价图三、空间布局根据西昌的自然特征与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本次规划延续了上版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强调了城西组团对于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中心组团发展方向主要向西、向北,控制向东发展,开辟西河、南安河之间桑坡一带为新的建设区域。
2.城市其它组团(含发展点)沿安宁河东岸,以市中区为中心,以雅攀高速公路、成昆铁路线为重要发展轴,着重向南北发展、适当向东西两翼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
一、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
1、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至2015年
中期:2016年至2020年
远期:2021年至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2、规划层次与范围
规划分为二个层次,即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西昌市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8镇29乡共37个乡镇,总面积265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西昌市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00.72平方公里。
二、市域村镇体系规划
1、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做强城区,吸纳人口;突出特色,分区统筹;城乡一体,设施均衡;社会和谐,保障公平。
2、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城镇化水平为58%,中期城镇化水平为65%,远期城镇化水平为75%。
3、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多点”的村镇空间结构。
“一心”是指中心城区,“一带”是指安宁河谷村镇发展带,“多点”是指围绕一心一带分布的若
干村镇。
4、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一级1个:中心城区(含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高草乡、裕隆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
二级3个:重点镇(礼州镇、佑君镇、黄联关镇);
三级10个:重点乡集镇(西溪乡、月华乡、琅环乡、樟木箐乡、黄水乡、阿七乡);
四级42个:中心村(其中12个乡驻地)
5、市域综合交通
(1)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西昌主要对外交通通道,重点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以此提升西昌与国内交通网络的连通度;优化市域公路网络,提高等级与密度,以此加强西昌中心城市对市域和凉山州的交通辐射力;构建和完善西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西南地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2)公路交通
规划形成“一环两竖五放射”的公路网主构架。
“一环”:围绕西昌中心城区和泸山邛海风景区的公路环路;
“两竖”:贯穿安宁河谷的南北向快速通道(由现状雅攀高速公路西昌段改造而成),以及西移到安宁河西侧的新规划雅攀高速公路;
“五放射”:雅攀高速公路南、北段(国道108)、西昭高速公路、西巧公路(省道212)、西盐公路(省道307)。
(3)铁路交通
规划建设成昆高速铁路新线,其中西昌段选择在安宁河西侧南北向
通过。
(4)水运交通
加强全市乡镇客渡码头建设和农村渡改桥建设。
适应旅游发展需要,改造和升级旅游船舶。
(5)航空港
加强西昌青山机场的维修改造,全面启动公路、铁路、民航运输的联合运作,提高机场的综合利用率。
6、市域重大基础设施
(1)共设3个联合集中供水区,建设7个集中供水厂。
(2)扩建中心城区现有邛海污水处理厂,迁建小庙污水处理厂,新建经久污水处理厂;新建12个镇乡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尽量就近处理和回用。
(3)建设完善佑君500kV超高压变电站及配套工程,作为西昌地区的主供电源站。
建成220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25座。
(4)在礼州新建油库1座,并对经久油库进行扩容。
(5)建设液化天然气气化站一座。
三、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性质和职能
(1)城市性质
中国航天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攀西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职能
文化、商贸、金融、信息和物流等区域服务职能;旅游基地职能;攀西地区工业基地职能;州域范围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职能;州域范围聚集人口、创建宜居城市的职能。
2、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预测中心城区人口2015年为48万人,2020年为55万人,2030年为70万人。
(2)用地规模
预测201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7.27平方公里,2020年为54.16平方公里,2030年为68.92平方公里。
3、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轴四片,双心两区”的组团型城市,共同构建城景一体、互为依托、田园相间、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指城市东西、南北两个城市发展轴。
一轴(东西轴)为依托航天大道形成东西向的城市拓展轴。
一轴(南北轴)为安宁河谷城镇发展带。
“四片”,指老城片区、城西片区、安宁片区和经久片区四个城市片区。
“双心”,指一主一副两个城市中心,以老城片区月城广场、东河周边区域形成城市主中心,以城西片区高铁车站—小庙区域形成城市副中心。
“两区”,指邛海泸山风景区、邛海盆地东部田园休闲旅游区。
4、用地布局
(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
发展片区中心,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完善。
(2)居住用地
规划形成9个居住片区。
(3)工业用地
规划形成3个工业集中连片发展的区域(安宁片区、经久片区、太和片区)。
5、城市道路交通
(1)道路系统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景区及景观道路五个等级规划建设。
(2)公共交通系统由快速公交系统和常规公交组成。
6、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由外围山体绿化、郊野公园、楔形绿地、沿河流、主干道两侧绿带和公园等构成。
规划到2030年人均绿地达到11.95平方米。
附:规划图纸
01、规划层次划分图
02、市域村镇等级结构规划图
03、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
04、远景发展构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