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 含解析

宁夏银川一中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 含解析
宁夏银川一中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 含解析

1.现代养生学认为,一个人吃得太多,他就要害病。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一个人应当只吃适量的食物。与这一观点吻合的思想是

A.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答案】C

【解析】

【详解】“吃得太多,本来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也变成有害的东西”体现的是矛盾是相互转化的,这是道家朴素的辩证思想,结合所学可知,C项是道家思想,故C项正确;AB是儒家,D项是法家,都不符合题意。

2.如图为汉代中原地区“虎吃女魃”墓葬画像砖石(魃: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大量此类画像砖石的出土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原的农业生产技术衰退 B. 农本思想在民间影响深刻

C. 天人感应现象影响广泛?

D. 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魃: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可得知,其涉及到与农业相关的内容,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农本思想,而这种思想影响到民从的生活,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生产技术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天人关系,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到与农业有关的内容,没有涉及到商业,故D项错误。

3.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钟离睿水指出李渔《十二楼》的创作目的是“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

以人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可推知明清小说

A. 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B. 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

C. 使人们普遍受到文化熏育 D. 有利于强化社会政治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鼓吹经传……接引顽痴”等内容可知明清小说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更不能说明使人民普遍受到文化熏育,排除AC项;明清小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价值观,不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排除B项。故选D。

4.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一般包括教育功能、筹划功能、补过功能等,但在实际运行中,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明代政治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大或小,或强或弱。这主要是由于

A.内阁是传统相权的翻版?B. 阁臣与皇帝关系的亲疏

C. 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

D. 皇帝亲信并尊崇阁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的功能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权力的来源是皇帝,受到与皇帝关系的亲疏的影响,故B项正确;内阁与丞相不一样,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5.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这学者旨在

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B. 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 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D. 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解析】

【详解】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国存在七误,总体是清政府战前判断失误、战争中指挥失误,即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故答案为C。该学者主要是总结了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没有体现要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和主张进行改革,排除AB项;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失误并不意味这当时中国的军备远远落后于日本,排除D项。故选C。

6.《万国公报》编辑范玮曾言:“至每月发行之《万国公报》,尤明目张胆讲平等,说自由,推美国之民主主义与立宪政体,而叹息痛恨于满洲朝廷之不进步。后来种族思想勃发而不可遏,中华民国成立于一举之间,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据此可知

A. 舆论宣传促进戊戌变法运动 B. 《万国公报》是近代报刊的先驱

C. 清政府注重舆论构建与引导?D. 公共传媒具有启迪民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则广学会之书报与之有劳也”可得出材料强调《万国公报》等报纸传媒有启迪民智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戊戌变法运动,排除A项;“先驱”表述不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清政府的行为,排除C项。

7.下表为1921—1927年中共党员发展情况表。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B.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 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

D. 中共党组织不断完善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中共一大到五大党员人数增加看,正是由于此时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有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事业,故A项正确;B 项是1924年才建立,排除B项;此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排除C项;D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项。

8.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版画《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该作品

A. 继承了中国画注重写意的基本风格

B. 反映了农民珍惜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C. 折射了美苏对抗的国际政治局势

D.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这一标题及1950年的时间来看,此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折射了美苏对抗的国际政治局势,故C 项正确;该画是写实的,排除A项;此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还未显现,排除B 项;双百方针于1956年提出,排除D项。

9.美国学者赞恩指出,如果没有罗马法学家若干世纪致力于罗马法精致体系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我们的法律制度会是什么样子,真是难以想象。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罗马法

A. 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法学家

B. 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C. 形成欧美国家法律的具体规则

D. 其历史价值在于其自然法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可得出材料强调罗马法中的自然法对西方法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根本动力这一表述有误,排除A项;B项本身正确,但并不符合材料中对“一般原则的开创和具体规则的研究”的表述,故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C项错误。

10.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

A. 推动了现代管理学的诞生

B.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 使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

D. 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可以看出企业注重做好相关的计划,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现代管理学的诞生,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自由放任政策的内容,排除D项。

11.1908年,美国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

A. 失去民心,徒有其表

B. 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C. 脱离国情,违背潮流

D. 分歧缩小,利益趋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