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药理学》实验讲义.

(整理)《药理学》实验讲义.
(整理)《药理学》实验讲义.

《药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一、目的

1. 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 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3. 培养科学思维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时

⑴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

⑵实验操作按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⑶注意节约实验药品;

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3. 实验后

⑴各组同学将实验动物处死,实验台擦干净,将实验方盘送回准备室;

⑵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将死亡动物送至指定场所;

⑶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1. 题目

2. 目的

3. 原理

4. 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 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 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 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 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

四、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原则

1.随机原则

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2.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指在不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照);阴性对照也称假处理对照(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含药物的溶媒);阳性对照也称标准对照(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进行对照)。

3.重复原则

能在类似的条件下,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才能算是可靠的实验,重复实验除增加可靠性外,也可以了解实验变异情况。

五、实验动物

1. 动物的选择

(1)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也较适用于避孕药实验、抗炎镇痛药实验、中枢神经系统药实验、抗肿瘤药及抗衰老药实验等。

(2)大白鼠:比较适用于抗炎药物实验,血压测定、利胆、利尿药实验,也可用于进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3)豚鼠: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选用于抗过敏药、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心房、肠管实验。又因它对结核敏感,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实验。

(4)家兔:常用于观察研究脑电生理作用,药物对小肠的作用。由于家兔体温变化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用于热原检查。

(5)狗:狗是记录血压,呼吸最常用的大动物。还可利用狗做成胃瘘、肠瘘,以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在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时,也常采用狗。2. 实验动物的编号

狗、兔等较大的动物可用特制的铝质号码牌固定在颈部或耳上。大鼠、小鼠如为白色可用黄色苦味酸在不同的体表标志上标记。

3. 动物固定及给药

(1)小鼠捉拿

小鼠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比较容易抓取固定。通常用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将其放在鼠笼盖或其它粗糙表面上,在小鼠向前挣扎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耳及颈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即可将小鼠完全固定。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可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如尾静脉注射架或专用小鼠固定筒。如要进行手术或心脏采血应先行麻醉再操作,如进行解剖实验则必须先行无痛处死后再进行。

(2)小鼠灌胃

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轻微的阻力,此时可略改变一下灌胃针方向,以刺激引起吞咽动作,顺势将药液注入。一般灌胃针插入小鼠深度为3~4cm,大鼠或豚鼠为4~6cm。常用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1~5ml。

(3)小鼠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 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较多。

(4)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

即可进行注射。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侧下腹部;豚鼠在后大腿内侧、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脊背部淋巴囊注射;狗多在大腿外侧注射,拔针时,轻按针孔片刻,防药液逸

(5)家兔捉拿

右手握住兔颈背部皮肤轻轻提起,再以左手托起其臂部,使兔呈坐位姿势。(6)家兔耳缘静脉注射

采用外耳缘静脉,因其表浅易固定。注射部位除毛,用75%的酒精消毒,手指轻弹兔耳,使静脉充盈,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的近心端,拇指绷紧静脉的远心端,无名指及小指垫在下面,右手持注射器,尽量从静脉的远端刺入血管,移动拇指于针头上以固定,放开食、中指,将药液注入,然后拔出针头,用手压迫针眼片刻以止血。

实验二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给药途径)[目的] 观察药物从不同途径引入机体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速度、强度的影响。

[原理]

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解痉。镁离子抑制运动神经末梢对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传导,使骨骼肌松弛,故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抽搐(子痫),但是注射过量镁离子会镁因会与钙发生拮抗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与钙离子的偶联作用减弱,使心肌细胞兴奋性减弱,从而脑供血不足,而死亡;

②口服难以吸收,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使肠道扩张,使肠壁感受器受到刺激,导致腹泻;

[器械] 1ml注射器2支,小白鼠胃管一支,。

[药物]饱和硫酸镁溶液(饱和度为1000ml,水中溶解440g 硫酸镁)。

[动物]小白鼠2只。

[方法]

取体重大小相似的小白鼠两只,称好体重,按下面两种途径给药,观察并记录。

①按每10g体重0.2ml作肌肉注射饱和硫酸镁,

②用同样剂量灌胃。

[结果] 记录: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思考题]

同一种药物以不同途径给药时为什么会影响药物效应?

实验三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目的:了解热板法的实验原理,观察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二、原理:

小鼠的足底无毛,皮肤裸露,在温度55±0.5℃的金属板上产生疼痛反应,表现为舔后足,踢后腿等现象。镇痛药可提高痛阈,推迟小鼠疼痛出现时间。

三、材料:

雌性小鼠2只、热板仪、0.4%乙酰水杨酸溶液、生理盐水、

四、方法:

1.准备工作

调定热板仪温度使之恒定于55±0.5oC。

2.小鼠的选择及正常痛阈的测定

取小鼠数只,依次热板仪上,按“开始”键记录时间。自放入热板仪至出现舔后足所需的时间(秒)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在30秒内不舔足或逃避者弃置不用。取筛选合格的小鼠3只,各鼠编号后重复测其正常痛阈值一次,将所测两次正常痛阈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3.给药及给药后痛阈值测定

各组的动物注射下列药品0.1ml/kg,并记录给药时间。

一只用0.4%乙酰水杨酸溶液(400mg/kg);另一只,用生理盐水。

给药后10min、30min后各测小鼠痛阈值1次。60秒仍无反应,应将小鼠取出,痛阈值以60秒计。

4.实验完毕后,收集全实验室数据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同时间的各鼠痛阈提高百分率:

痛阈提高百分率(%)= 给药后平均痛阈值–给药前平均痛阈值

×100%给药前平均痛阈值

5.以时间(min)为横坐标,痛阈提高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各组的时-效曲线。

【注意事项】

⒈本实验应选用雌性小鼠,雄性小鼠遇热时阴囊松弛下垂,与热板接触影响实验结果。

⒉室温应控制在13±18℃,此温度小鼠对痛反应较稳定。

⒊正常痛阈≥30s、≤10s以及喜跳跃的小鼠均应弃用。

⒋测痛阈时若60s仍无反应,应立即取出小鼠,以免烫伤足趾,且痛阈按60s计。

实验四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一、目的:

观察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分析药物作用表现为兴奋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二、原理:

自发活动是正常动物的生理特征。自发活动的多少往往能反映中枢兴奋或抑制作用状态。镇静催眠药均可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小鼠自发活动减少的程度与镇静催眠药作用强度成正比。

三、材料:

小鼠2 只

小鼠自主活动记录仪、注射器(1ml×2)、天平、4%水合氯醛溶液。

四、方法:

取小鼠2只,称体重,分别进行腹腔注射,

对照组一只注射生理盐水,另一只注射4%水合氯醛溶液10ml/kg 。

给药30min后将各组小鼠分别放人自主活动箱中,每隔5min记录1次各组小鼠活动数。连续观察到20min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活动数,用公式计算各给药组小鼠20min累计自发活动抑制率:

对照组小鼠自发活动数-给药组小鼠自发活动数

自发活动抑制率=×100%

对照组小鼠自发活动数

【注意事项】

⒈小鼠应尽量选取活泼者,同性。

⒉实验前禁食禁水24h。

⒊实验最好在20℃以上室温下进行,室温过低常影响小白鼠活动。

⒋实验最好在上午做,以为小鼠的活动通常在中午及下午减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