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给垃圾一次生命--变废为宝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你的巧手变废为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你的巧手变废为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你的巧手变废为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你的巧手变废为宝引言: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本教案提供了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小学生的巧手,将废弃材料变废为宝。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活动背景介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纸张、塑料瓶、旧衣物等。

这些废弃物可以被重新利用,创造出有用的物品,减少浪费和环境负担。

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会将废弃材料收集起来,通过小学生们的巧手和头脑,进行创意的再利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倡导废弃材料的再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三、活动流程:1. 收集废弃材料:老师在活动开始前,提前通知学生们将废弃材料如纸张、塑料瓶、旧衣物等带到学校,准备用于活动中。

2. 废物分类:老师在活动开始时,向学生们介绍废物分类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不同材料的再利用方法。

学生们进行分组,将废物分类整理。

3. 创意设计: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收集的废弃材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一种有用的物品或装饰品。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但鼓励学生们尽量发挥自己的创意。

4. 材料整理和准备:学生们收集和整理自己所需的废弃材料,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 制作过程:学生们在小组内展开制作过程,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实现他们的创意设计。

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尽量要保持学生们的主导地位。

6. 作品展示与分享:学生们将自己制作好的物品或装饰品进行展示,并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分享制作过程和创意思路。

这样可以让他们欣赏到其他小组的作品,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保持团队合作的和谐和效率。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变废为宝的奇迹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变废为宝的奇迹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变废为宝的奇迹1. 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品回收变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们要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回收废品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发散思维的很好的机会。

2. 目的•告诉学生废品能够变废为宝,教育学生辨别日常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厨余垃圾。

•利用小组学习形式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通过手工创作实现设计的能力。

3. 活动准备•老师要提前准备好各类废品放在课堂上供学生选择。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回收分类知识手册,让学生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收。

•准备好绘画纸、彩笔、剪刀、白胶等手工制作材料以及精美的装饰物。

4. 活动流程4.1 第一阶段(10分钟)通过介绍环保知识,告诉学生废品不一定是垃圾,还可以变成宝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废品从中发掘价值,正确认识废品的概念,以及明确为什么需要废品分类。

4.2 第二阶段(2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废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分成小组按照废品的分类要求将不同类型废品进行分类,再通过观察、品尝等方式分辨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等。

4.3 第三阶段(30分钟)由于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变废为宝,老师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类废品进行再创作,并给出了具体的创作要求及创作思路。

比如:用废冲牛奶盒、饮料瓶等制作“小硬币包”,废纸做成“艺术画架”等,通过创作可以让学生挖掘废品的潜在价值。

4.4 第四阶段(20分钟)小组展示环节。

由小组几位学生代表向大家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并介绍创作的过程和注意要点。

同学们可以从展示中获得灵感和启示,更好地理解变废为宝的理念。

4.5 第五阶段(10分钟)评价阶段。

老师和同学们将从创意、设计、实现难度、材料利用率等方面,评价小组的创作成果。

5. 教学效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将获得如下的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思维。

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引言:垃圾是我们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产物,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将其变废为宝。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垃圾的种类和危害,并探索垃圾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活动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 探索垃圾再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处理垃圾。

二、活动准备1. 垃圾分类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废纸、废塑料瓶、废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

3. 创意手工材料,如胶水、剪刀、彩纸等。

三、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展示垃圾分类的图片或幻灯片,简要介绍垃圾的种类和分类标准。

(2)与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提供自己所了解的垃圾种类,并解释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 探索垃圾再利用的方法。

(1)呈现废纸、废塑料瓶、废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

(2)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垃圾可以如何再利用,可以制作哪些有用的物品。

(3)分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回收利用的手工作品。

可以制作废纸手工、废塑料瓶花盆等。

3. 环保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安排垃圾回收桶,让学生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2)每周组织一次垃圾收集和分类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

4. 教育扩展(1)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分类处理厂,让他们亲眼见到垃圾是如何分类处理的。

(2)邀请环保志愿者或专家来学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四、活动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制作手工作品过程中的参与和创意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分类准确性和参与度。

3. 听取学生对于活动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对垃圾处理和环保的观念变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变废为宝》主题活动设计精选全文

小学综合实践《变废为宝》主题活动设计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综合实践《变废为宝》主题活动设计学校综合实践《变废为宝》主题活动设计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同学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加环保意识。

2、通过垃圾怎样变废为宝来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和想象力量。

3、通过活动,增加同学动手实践力量和参预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预备:1、让同学观看四周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怎样变废为宝?2、老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3、废旧的垃圾物品活动过程:一、计算导入:"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讨论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假如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珠海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假如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假如一年以365天计算,海宁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2、同学计算。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今日,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有关垃圾的问题。

怎样变废为宝?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念挑战这个难题?'二、观看录象:"我们就从自己熟识的某市来开展讨论。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状况!'1、同学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三、讨论方案:要求:(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全部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假如你有不同看法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假如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小组设计废品制作小制作方案。

3、随机补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行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变废为宝的奇迹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变废为宝的奇迹   全国通用

变废为宝的奇迹教材分析“废物”是环境科学术语,统指我们人类在环境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

例如废热、用过的化学制品、采掘工业的无用岩石、废金属制品、废气和废水,以及任何其他动物的排泄物和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这种废物跟我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每个家庭、每个场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具体又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每个大类下有分别具有不同的具体种类: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废物;厨余垃圾是指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其他垃圾包括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这些生活垃圾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开发生活垃圾减少及资源循环使用的方法。

了解相关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变废为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缺少实践环节的认识要浅薄很多。

那么,学习好本课内容,还需要我们做一些与家庭生活垃圾相关的实践调查。

通过调查自己家庭一周生活垃圾的数量、种类、去向,经过观察和思考,会加深学生对处理生活垃圾的意义的了解。

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孩子们还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垃圾还没得到分类处理;人们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一些不当的垃圾处理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如果这些垃圾能够有效处理,对废物进行有效利用,将会节约大量资源,极大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变废为宝的奇迹”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实践上。

这里,教材列举了世界各处变废为宝的具体例子:纽约艺术家利用废纸,做成的璀璨无比的“宝石”;用卫生纸卷芯制作的工艺品;用旧地图制作的礼服裙;用硬纸筒做成的能够承受20个人的重量的纸桥。

还有用废旧塑料瓶做成的植物墙;由数百万可回收绿色及棕色啤酒瓶建成的寺庙;啤酒瓶盖做成的装饰画;这些例子,让学生叹为观止的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原来“变废为宝”这么神奇!就连原先被我们认为完全无用的厨余垃圾,也可以经过工业发酵,生产出对农作物、畜牧业、排水系统、垃圾污染、家居生活有重大作用的环保酵素。

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方案

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方案

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方案一、实践目标本次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培养参与者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实践对象本次活动可以面向学校学生、社区居民或企业员工等群体。

三、实践准备1、知识储备组织参与者学习废弃物分类、环保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材料收集提前收集各类废弃物,如废旧纸张、塑料瓶、易拉罐、旧衣物等。

3、工具准备准备好剪刀、胶水、针线、颜料、画笔等制作工具。

四、实践内容1、废弃物创意手工制作(1)将废旧纸张制作成纸艺作品,如纸雕、纸艺花朵、纸灯笼等。

(2)把塑料瓶改造成花瓶、笔筒或收纳盒。

(3)利用易拉罐制作成简易的小凳子或装饰品。

2、旧衣物改造将旧衣物裁剪、拼接,制成背包、坐垫、靠枕等实用物品。

3、废弃材料搭建模型用废弃的木材、塑料板等搭建房屋、桥梁等模型,激发创造力。

4、厨余垃圾的再利用(1)学习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用于种植花草蔬菜。

(2)探讨如何将厨余垃圾转化为动物饲料。

5、举办废弃物创意展览展示参与者的作品,分享创意和经验,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五、实践步骤1、宣传与组织通过海报、传单、网络等渠道宣传活动,吸引参与者报名。

2、分组与分工根据参与者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明确每组的任务和分工。

3、实践操作在指导老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4、交流与分享定期组织交流会议,各小组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5、成果展示与评估举办成果展示活动,对优秀作品和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使用工具时,要提醒参与者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环保原则整个实践过程要遵循环保原则,避免产生新的污染。

3、团队协作鼓励参与者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及时总结活动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实践方案。

通过以上变废为宝的综合实践方案,相信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废弃物的价值,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五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16三年级上册

《五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16三年级上册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中常见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培养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废物利用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废弃物品转化为有价值的艺术品或实用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旧衣物等)以及制作完成的“宝物”(如纸盒小房子、塑料瓶花瓶等)。

2. 准备彩色纸、胶水、剪刀等工具。

3. 安排教学活动场地,并进行适当的布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废品变为美丽的艺术品,引导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变废为宝。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图),问:1. 你看到了什么?2. 图片上的花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二)教师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旧报纸、易拉罐、废旧布料、塑料瓶、纸盒等物品可以变废为宝。

(三)组织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以下活动:1. 搜集本校、家庭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变宝,请学生实践尝试;2. 设计一张废旧物品利用表,看看可以制作哪些工艺品,记录好后拿到学校与同学进行交流;3. 根据同学的设计进行动手制作;4. 在小组展示评比中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相关废旧物的资料、欣赏教师的示范作品,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观察,相互启发,感受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可以引导并展示纸藤画、易拉罐制作小挂饰、布贴画、废旧纸盒制作机器人等作品。

(四)展示评比1. 小组内展示,组内互评;2. 全班展示,师生共评;3. 评选出班级“环保小卫士”和“变废为宝”创意奖。

(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生活动情况,强调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将身边的废旧物品再次利用,变成有价值的手工作品。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创意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变废为宝——制作实用收纳盒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变废为宝——制作实用收纳盒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变废为宝制作实用收纳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制作收纳盒,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收纳盒。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

2. 学生自备一些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

3. 教室布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张桌子,桌上放置废旧物品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易拉罐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废旧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将这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制作成实用的收纳盒。

二、新课1. 教师出示一些制作好的收纳盒,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收纳盒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这些收纳盒都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它们具有实用、美观、环保等特点。

3. 教师讲解制作收纳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收纳盒?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发言。

5. 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三、制作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教师或其他同学。

3.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独特、实用的收纳盒。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纳盒,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收纳盒。

二、制作实践1. 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教师或其他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案例--《给垃圾一次生命--变废为宝》

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王俭

案例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丢弃很多垃圾,数量触目惊人。这些垃圾,处理不当,
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会引发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
我设计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试图通过该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
的危害;了解在自己身边废物污染的情况;知道该如何减少危害,并变废为宝;如何积极宣
传保护环境。并以此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案例构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在自己身边
废物污染的情况。
2、通过相互交流寻找到一些减少垃圾危害,变废为宝的金点子。
3、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二、教具、学具: 旧报纸 易拉罐 塑料瓶 玻璃瓶 药盒 废布 胶水 针线 彩笔 双面
胶 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
(一) 活动准备:
1、统计每个人家中的垃圾类型,做好统计。
2、观察周边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3、安排学生用照片、漫画、统计表等形式汇报废物调查情况。
(二)活动过程:
1、画面导入
教师分别向学生出示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一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的图片,让学生谈
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图片的差别带动了学生心理上的强烈对比,美好干净的环境令人愉
悦,而浑浊肮脏的环境令人作呕,学生在情绪的对比中更能深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
为此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调查反馈
(1)你调查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学生说时,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于黑板上)
家庭:剩菜,剩饭,废纸,废旧电池,一些坏掉的物品等;
菜市场:果皮,菜叶,动物的内脏羽毛,塑料袋等;
商店:废纸,废弃的物品,包装袋等;
工厂: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
建筑工地:建筑材料等;

(2)同学们调查得真详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用录像演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污染)
(3)交流展示同学们拍的照片或自己画的漫画。
(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
经验。)
(4)大家了解到了许多环境污染的现象,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污染有什么危害呢?请
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课前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调查,并以照片、漫画、数据收集等形式在活动中加以展
示交流,让被污染的环境走进课堂,使之具有真实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环保的重要性
与迫切性的认识,并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综合实践能力。)

(5)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
垃圾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污染大气 (2)污染水源
(3)污染土壤 (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3、环保大行动落实
我们在认识了垃圾的类别和危害后,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地球妈妈的健康,
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一片天地,保护环境,保卫地球。现在我们就用我们的智慧,从我做
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寻找拯救环境的良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创写环保的公益广告。
(2)在校园里开展"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签名活动。
(3)在校园里号召大家合理丢弃垃圾,不要污染环境。
(4)在班级开展一次爱护环境的演讲会。
4、垃圾变废为宝的制作和展示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装饰,下
面让我们来试一试:

(1) 取出一些废弃物:旧报纸、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等
(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2 )请你发挥想象,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
(组内讨论,自己思考)

(3)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制作,也可以全组共同制作)

(教师要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帮助学生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
制作,并维持纪律。对于速度较慢的学生要进行帮助和提醒。如果有的学生制作完成,可随
时展示,及时表扬。通过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动手制做水平,
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创新精神,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4) 活动后展示作品,评出各奖项。

作品举例:雪碧的瓶子改制成的花篮;
旧报纸做的灯罩;
碎布条做成的拖把;
易拉罐做成的烟灰缸;
没用的CD做成的装饰门帘;
小药盒做成的针线盒;

同学们的手真巧,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

请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要求大家保护环境的话语,然后评出最佳创意奖和优秀设
计奖等若干奖项。(设奖的目的不仅肯定了同学的智慧,也激发了他们创新发明的兴趣。)

(三)活动总结
环保及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环保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而应该是
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付诸每个小小的行动,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建设,
珍惜任何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我们的头脑思考,我们的心灵体会,把
废弃物中可以再利用的丰富资源,用我们的聪明智慧与灵巧双手,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力!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吧!

(四)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不意味着我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行动也宣告结束。相反,
我们应该通过此次活动,更加积极地加入到爱护地球的行动中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爱护环境,并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你在这次活动结束后,还
会继续怎样做呢?
(1)争取多一点时间和机会呼吁全校师生行动起来;
(2)留心观察,发现有严重污染的环境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向社会中的各界宣传环保知识;
(4)严格监督自己以及身边的亲人,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增强环保意识。

案例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索,去经历,去感受,这样虽不一定
有明显的外显结果,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发
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这不正是最好的"结果"
吗?使我惊喜的是,给学生的一缕阳光,让我收获到了无数灿烂的太阳!
以前,总为学生设计的太多,总想当然地把学生想象成种子,自己是土壤。但在这次
的整个活动中,孩子自己走入生活,走入社会中去,用他们智慧的双眼去找寻环境的污染,
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整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参与,发现,思考,真正享受了综合
实践课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收获。我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面对他们亲手用垃圾改
制成的一件件可爱的作品的时候,我意识到,孩子们需要这样的实践机会成就他们的双手和
大脑。我更惊讶于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道德,有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可能并没有重视
垃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没有重视保护环境,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大家都很积极地反省,
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人。令我倍感欣慰。
给孩子一个飞翔的理由,他们会飞得更高更远;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舞台,他们会完美
得完成自身的成长;给孩子一次综合实践的机会,他们会获得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机
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