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病人的护理措施
气胸护理诊断及措施

气胸护理诊断及措施概述气胸是指胸腔内异常积气引起的一种疾病。
气胸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胸痛和呼吸困难。
对于气胸患者,正确的护理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气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
护理诊断对于气胸患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诊断:1. 有效呼吸模式受损气胸会影响患者的呼吸模式,导致呼吸困难和疼痛。
这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快速浅表,肺活量下降。
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气促和呼吸不规则等症状。
2. 疼痛气胸可以引起剧烈的胸痛,特别是在患者进行深呼吸或咳嗽时更加明显。
这可能导致患者对深呼吸和咳嗽的恐惧,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睡眠。
3. 气道清晰度受损由于气胸的存在,患者可能会出现气道清晰度下降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增加呼吸困难的发生。
护理措施对于气胸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气胸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因此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2. 给予氧疗对于气胸患者,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可以帮助改善氧合和减轻呼吸困难。
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使用鼻导管或面罩等适当的氧疗装置。
3. 管理疼痛和焦虑气胸患者常常会经历剧烈的胸痛和焦虑。
为了减轻他们的疼痛和焦虑,可以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镇痛药和抗焦虑药。
此外,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
4. 促进气体排出气胸患者需要积极促进气体排出,以减少胸腔内气体积聚。
促进气体排出的方法包括俯卧位治疗、呼吸训练和胸部物理治疗等。
同时,咳嗽和深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进一步气胸。
5. 干预潜在并发症气胸可能会导致潜在的并发症,如张力性气胸和呼吸衰竭等。
及早识别并干预这些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等操作以排除积气。
6. 宣教和康复指导对于气胸患者,宣教和康复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宣教可以包括有关气胸的病因、症状和治疗的教育,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发作的指导。
气胸的急救措施

气胸的急救措施气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疾病,发生时肺部内的气体逸出到胸腔内,导致胸腔内压力增加,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气胸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针对气胸的急救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保持患者安静:当发现患者可能出现气胸时,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安静。
让患者坐下或卧床,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减少气胸的进一步恶化。
2. 给予氧气:氧气是气胸急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患者佩戴氧气面罩,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帮助患者呼吸。
3. 及时就医:气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在急救过程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以便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处理。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急救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情况,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5. 采取适当的姿势:对于气胸患者,采取适当的姿势有助于减轻症状和疼痛。
一般来说,患者应该采取坐直或半坐直的姿势,以减少胸腔内气体的压力。
6. 避免用力咳嗽:在气胸急救过程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用力咳嗽。
用力咳嗽会增加胸腔内的压力,进一步加重气胸的症状。
如果患者需要咳嗽,可以用柔和的方式咳嗽,以减少胸腔内的压力。
7. 给予镇痛药物:气胸患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胸痛。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8. 预防感染:气胸可能会导致胸腔内的细菌感染,因此在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感染的措施。
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并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9. 监测患者病情: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10. 避免过度插管: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插管。
插管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需要插管,应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以上是针对气胸的急救措施的详细描述。
气胸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

气胸护理查房护士长总结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是指胸腔内发生气体积聚并造成肺部充气不畅的疾病。
气胸的护理是重要的一环,护士长在查房时需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本文将从患者观察、治疗效果评估、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提高气胸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一、患者观察1.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了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
2.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检查有无发绀现象,判断氧合情况。
3.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精神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意识改变等情况。
4.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
5. 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及时给予镇痛措施。
二、治疗效果评估1. 根据医嘱,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了解气胸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2.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胸痛等,评估治疗效果。
3. 密切关注患者的氧合情况,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判断气胸治疗的效果。
4. 注意观察患者的排气情况,判断胸腔引流的畅通情况。
5.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调整镇痛措施。
三、护理措施1.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帮助气体排出胸腔。
2. 保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3.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4. 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如胸部按摩、呼吸训练等,促进气体排出。
5. 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6. 规范胸腔引流,定时记录排液量和排液性质。
7. 定期更换胸腔引流瓶和引流管,避免感染风险。
8.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总结:气胸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护士长在查房时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提高气胸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护士长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不断总结和学习,提高气胸护理的技能和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气胸病人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概述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腔,导致胸腔压力升高,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为保障气胸病人的生命安全,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成立气胸病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小组、医疗救治小组、护理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
三、应急预案措施1.患者发现(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医护人员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初步判断。
2.现场急救(1)患者保持安静,及时呼救。
(2)医生在患者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进行胸膜穿刺、放气,排气的时候一开始不宜过多、过快,一般首次排气不宜超过800ml。
(3)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4)遵医嘱,给予镇咳剂和镇痛剂。
3.转运与送医(1)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医院,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途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
4.医院救治(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跳、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指标。
(2)根据病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排除胸腔内气体。
(3)给予抗感染、止咳、镇痛等对症治疗。
(4)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安慰和支持。
5.后续护理(1)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
(2)心理安慰: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心理疏导。
(3)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呼吸,预防复发。
四、应急预案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气胸病人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现场急救、转运、医院救治、后续护理等环节。
3.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总结1.加强气胸病人应急救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能力。
2.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医院与社区、家庭的沟通协作,提高气胸病人的早期发现和救治率。
4.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气胸的认识,降低气胸发病率。
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气胸病人的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气胸护理问题及措施

气胸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如何缓解气胸症状、预防感染以及促进肺部复张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护理措施:
休息与活动:气胸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以降低呼吸频率,缓解气促症状。
在恢复期内,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活动,如跑步、踢球等。
如果已经做了胸腔穿刺或者闭式引流,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情绪稳定:保持情绪稳定可以有助于缓解气胸症状。
患者应避免大声说话或大喊大叫,以免加重呼吸困难。
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梨子、苹果、胡萝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升高,加重气胸症状。
同时,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等,以增强体质,促进肺部复张。
避免用力动作:患者应避免用力屏气、提重物等动作,以免增加胸腔压力,加重气胸症状。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气胸症状,因此患者应戒烟戒酒。
及时就诊:一旦发生气胸,患者应立即采取半坐半卧位,不要过多移动或活动身体。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吸氧。
家属以及其他人要保持镇静,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总之,针对气胸的护理问题及措施主要是通过充分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避免用力动作、戒烟戒酒以及及时就诊等方式来缓解气胸症状、预防感染以及促进肺部复张。
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引言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外部伤害的情况下,由于肺组织的破裂或漏气导致的气胸。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它可能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和其他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在处理自发性气胸的过程中,护士们在提供治疗同时还起到了关键的护理作用。
本篇文档将介绍自发性气胸护理的基本措施。
护理措施1. 观察病情观察病情对于护理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非常重要。
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包括胸痛的程度、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频率和强度,以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
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指导治疗的调整。
2. 卧位调整对于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卧位调整是一个重要且常用的护理措施。
护士应该将患者安置在一个舒适的卧姿中,通常是半卧位或坐位。
这样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减少胸痛,并提供最佳的气道通畅度。
3. 氧气供应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呼吸困难时,可考虑给予氧气供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正确设置氧气流量,并确保氧气面罩或鼻导管正确放置在患者的鼻子或嘴部,以确保氧气的正常输送。
4. 疼痛管理自发性气胸患者常常伴有胸痛,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士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包括非药物疼痛管理技术(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和药物疼痛管理(如镇痛药物的给予)。
在给予药物疼痛管理时,护士应确保按医嘱正确选择和给予药物,并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的效果。
5. 休息和活动休息是自发性气胸患者恢复的关键。
护士应鼓励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适当的休息,并避免剧烈活动和体力劳动。
此外,护士还应适时地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转位、肢体活动或被动活动,以保持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6. 情绪支持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护士应积极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7. 教育和指导教育和指导是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帮助患者理解并遵守治疗计划的关键。
气胸病人的护理

注意观察是否有缺氧、发绀、胸 闷、胸痛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 重程度。
评估呼吸困难程度
根据气胸的程度和症状,评估患者的 呼吸困难程度。
观察患者是否有端坐呼吸、呼吸急促 、口唇发绀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 程度。
判断有无并发症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如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脓气胸等。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胸 腔闭式引流、抗感染等。
协助排痰
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病人 ,可协助其排痰,如拍背 、吸痰等。
保持呼吸道湿润
在协助排痰过程中,应注 意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 过度干燥导致黏膜损伤。
氧气吸入护理
监测氧饱和度
监测病人氧饱和度,确保其处于正常 范围。
调整氧气流量
观察不良反应
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 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及时采取相应 措施。
观察引流液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红色或无色液 体,如出现血性或脓性液体,应
及时报告医生。
记录引流液量
准确记录每日引流液的量,以便 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更换引流瓶
根据病情需要,定期更换引流瓶 ,并做好消毒工作。
根据病人病情和氧饱和度情况,调整 氧气流量,确保有效吸氧。
04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引流管的固定与通畅
固定引流管
确保引流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避免移位或脱落,避免堵塞。
观察引流情况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引流液的观察与记录
03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 及时报告医生。
气胸的急救措施

气胸的急救措施引言概述:气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疾病,常见于年轻人和身体健康的人群中。
当气胸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以避免严重后果。
一、立即就医1.1 尽快送患者到最近的医院急救室。
1.2 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尽量保持患者平卧,避免剧烈运动。
1.3 在急救车上,告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症状和发作时间,以便医护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
二、给予氧气2.1 在急救车上或医院急救室,给患者吸氧气以帮助缓解呼吸困难。
2.2 氧气可以帮助增加氧气在血液中的含量,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2.3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氧气的给予方式和浓度。
三、胸腔穿刺3.1 在医院急救室,医护人员可能会进行胸腔穿刺以减轻气胸带来的压力。
3.2 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气胸的方法,可以帮助排出胸腔内积聚的气体。
3.3 医护人员会在专业设备的辅助下进行胸腔穿刺,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四、胸腔引流4.1 在部分情况下,医护人员可能会进行胸腔引流以排出胸腔内积聚的气体或液体。
4.2 胸腔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气胸的方法,可以帮助恢复胸腔内的正常压力。
4.3 医护人员会在监护下进行胸腔引流,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密切观察5.1 在医院急救室,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症状变化。
5.2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3 患者也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遵守医嘱,加快康复进程。
结论:气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急救措施以避免严重后果。
立即就医、给予氧气、胸腔穿刺、胸腔引流和密切观察是治疗气胸的关键措施,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三科.王金梅
11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4、胸腔引流装置的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约1OOcm,它可垂直降到引流瓶,但不能垂下绕圈,以避免阻碍引流。 可用橡皮筋或胶带条环绕引流管,以别针穿过橡皮筋或胶带条,再固定于床上。或将 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引流瓶放置应低于胸腔引流出口 60cm以上,并妥善安置,以免意外翻倒。搬运病人前,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将引 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在松开止血钳前需先把引流瓶放到低于胸腔的位置。 5、维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通畅时有气体或液体排出,或引流瓶长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应注意 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折曲、阻塞、漏气等。引流液黏稠、有块状物时,应定时挤压 引流管。 6、体位与活动: 最常采用的体位是半坐卧位。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可在引流管两旁垫以砂袋或折 叠的毛巾,以免压迫引流管。鼓励病人经常深呼吸与咳嗽,以促进肺膨胀,促使胸膜 腔气体与液体的排出。当病情稳定,病人可在床上或下床活动。 若引流瓶意外打破, 应立即将胸侧引流管折曲夹闭。若引流管脱落,应迅速用无菌敷料堵塞、包扎胸壁引 流管处伤口。搬动病人时用两把止血钳交叉夹紧胸腔引流管。 7、胸腔引流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引流液量、性状。创伤后如出血已停止,引出胸液多呈暗红色。引流液呈鲜红 色,伴有血块,考虑胸腔内有进行性出血,应当即通知医师,并准备剖胸手术。
内三科.王金梅
5
张力性气胸:
◆ 病因和病理: 由于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裂口呈活瓣状,进入胸膜腔的 空气不断增多,压力逐渐升高,超过大气压。患侧肺严重 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健侧肺受压,产生呼吸、循 环功能的严重障碍。高压气体经支气管、气管周围疏松结 缔组织或壁层胸膜裂伤处,进入纵隔及面、颈、胸部皮下 形成气肿。 ◆ 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意识 障碍等。查体可见伤侧胸部饱满,常触及皮下气肿,叩诊 呈高度鼓音,呼吸音消失。
内三科.王金梅
4
开放性气胸:
◆ 病因和病理: 胸膜腔积气而且气体经体表伤口随呼吸自由出入胸膜腔。 当体表伤口大于气管口径时,空气入量多,胸内压几乎等 于大气压,伤侧肺完全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出现纵隔 扑动 ,影响静脉血液回流,最终引起呼吸和循环障碍。 ◆ 临床表现: 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休克。胸壁伤口处能 听到空气出入胸膜腔的吹风声。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 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内三科.王金梅
9
病情观察:
◆ 对于气胸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升高、寒战、 胸痛加剧,血白细胞升高,则可能并发胸膜炎或脓气胸, 应及时通知医师,取痰液标本及胸腔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 遵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于原发疾病则应根 据年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应注意血压、 脉搏及呼吸的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细 弱等休克症状,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气胸病人的护理措施
内三科
王金梅
气胸的概念:
◆ 胸膜腔内积气称之为气胸。气胸的形成多 由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食管破裂, 空气逸入胸膜腔,或因胸壁伤口穿破壁胸 膜,外界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
内三科.王金梅
2
气胸的分类:
◆ 气胸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根 据脏层胸膜破坏的情况,和气胸发生后对 胸膜腔内压力的影响,一般将气胸分: 1.闭合性气胸 2.开放性气胸 3.张力性气胸
内三科.王金梅
8
护理措施:
◆ 2.排气治疗: 根据症状、体征及X线所见,判断气胸类型,是否需要进行排气治疗。 (1)闭合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气量少于该侧胸腔容积20%时,气体可在2~3周自行吸收,可不抽气 ,但宜定期作 胸部X线检查,直到气胸消失。 气量较多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 。 (2)开放性气胸: 紧急处理的原则是将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 。可使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加棉垫 盖住伤口,以绷带包扎固定;在紧急时也可利用手边任何物品,如手帕、围巾等将胸壁伤口紧密盖 住,直到拿来凡士林纱布为止。然后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当凡士林纱布密闭伤口后,应严密观察 病人有无张力性气胸的现象,如果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立即将敷料打开。送至医院后应给予输血、 补液纠正休克,给氧、清创、缝合伤口,并作胸腔闭式引流。 (3)张力性气胸: 由于病情严重危急,必需紧急进行减压处理 。为了有效地持续排气,一般安装胸腔闭式引流, 详见后文。
内三科.王金梅
3
闭合性气胸:
◆ 病因和病理: 胸内压仍低于大气压。肺萎陷的程度与胸内压改变相一致。 随着胸膜腔内积气增加,肺裂口缩小、封闭,吸气时也不 开放,气胸趋于稳定。 ◆ 临床表现: 胸闷、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随胸膜腔积气量和肺萎陷 程度而不同。胸膜腔少量积气,肺萎陷30%以下者,多无 明显症状。大量积气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气管向健侧移 位,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内三科.王金梅
10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1、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排除胸腔内液体、气体,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 2、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端置于引流瓶水中,维持引流 单一方向,避免逆流,以重建胸膜腔负压。 引流气体时,一般选在锁骨中线 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引流液体时,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 6~8肋间 。 3、胸腔引流的种类及其装置: 1)、单瓶水封闭式引流: 一个容量2000~3000ml的广口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生理盐水,两根中空的 管由橡皮塞上插入,短管为空气通路,下口远离液面,使瓶内空气与外界大 气相通,长管一端插至水平面下3~4cm,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引流管连接。 2)、双瓶水封闭式引流: 一个空瓶收集引流液,而另一个是水封瓶。空引流瓶介于病人和水封瓶之间, 引流瓶的橡皮塞上插入两根短管,一根管子与病人胸腔引流管连接,另一根 管子用一短橡皮管连接到水封瓶的长管上 。
内三科.王金梅
6
治疗原则:
◆ 以抢救生命为主要原则,处理包括封闭胸 壁开放性伤口,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排除胸 腔内积气和防止感染。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 并发症。
内三一般护理: 提供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 如果胸腔内气体量少,一般无明显呼吸困难,可不用吸氧, 应限制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如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应 给予半坐卧位,并给予吸氧,必要时排气治疗。饮食方面 应给予蔬菜和水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减少大便用力引起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延误胸膜裂口愈合。 对于剧烈咳嗽者应给予镇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