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眼部感染致盲2例

合集下载

眼部常见细菌眼部常见细菌

眼部常见细菌眼部常见细菌

培养条件
• 多数细菌:35-37℃,24、48小时培养、观察:
48小时无细菌生长:报告无菌生长 有菌生长:鉴定属、种, 药敏试验 疑为淋球菌、肺炎球菌:接种血平皿 放5~10% CO2 环境中,37℃孵育 厌氧菌培养:厌氧培养基,放入厌氧袋 37℃培养48~72小时,观察结果

细菌属种鉴定依据
菌落形态特征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菌体形态 细菌代谢过程中对碳源、氮源利用、 酶类反应等试验
• 梭杆菌属
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多形态,血平板上菌落灰白色, 扁平,边缘不齐,有时表面有珠光斑点
• 消化球菌属
G+,球菌,单个、成双、四联或小堆状。血平 板灰白色,不溶血。黑色消化球菌产生黑色素
• 消化链球菌属
G+,球菌或卵圆形,成双或短链状排列,需含 羊血、血清培基才缓慢生长。菌落小,圆形, 灰白色,不溶血
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 刮片:茅头状双球菌,明显荚膜
• 血平皿:灰白色圆形,小菌落,溶血环:
(1)甲型溶血:甲链和肺炎球菌草绿色溶血环 (2)乙型溶血:乙链,菌落周围透明溶血环 (3)丙型溶血:不产生溶血素
生化反应:
触酶阴性, 一般链球菌不被胆汁溶 解,不分解菊糖。 肺炎球菌溶于胆汁,且多 分解菊糖。
刮片抗酸染色
培养抗酸染色
• 血平皿:
粗糙或光滑型菌落,菌落较小, 暗灰白色
• 生化反应:
触酶试验阳性 对葡萄糖、蔗糖 及其他碳水化合物 尿素的分解试验 做为本属各种间鉴别方法
芽胞杆菌属
• G+,有芽胞的大杆菌,多呈链状。芽胞位
于菌体中心或次末端
• 肉汤培基:混浊生长,上方有菌膜
生化反应:
发酵葡萄糖、麦芽 糖,利用枸椽酸 盐。不产生吲哚

角膜溃疡综述范文3000

角膜溃疡综述范文3000

角膜溃疡综述范文3000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经常暴露在空气里,接触病菌机会多。

常囚异物等外伤,角膜异物剔除后损伤以及沙眼及其并发症、内翻倒睫刺伤角膜,细菌、病垂或真菌乘机而入,引起感染而发生角膜溃疡。

此外,如结核引起的变态反应、维生索A缺乏、面瘫及眼睑疤痕致眼睑闭合不良均引起角膜溃疡。

症状:得病初期,服睛有明显的刺激症状,怕光、流泪、眼痛、鱼膜上山现灰白色小点或片状。

浸润:严重时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睁不开眼,眼痛难忍,视力减退。

球结膜呈紫红色充血,越靠近角膜越严重,角膜表面可见灰白色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如果细菌毒性强,合并慢性泪囊炎或全身抵抗力减低时,溃疡向四周或深层蔓延,形成前房积脓,甚至引起角蟆穿孔,使视力遭到严重的损害。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常在1一2天内造成角膜穿孔,后果十分严重。

而毒菌性角膜溃疡,开始症状较轻,溃疡而不规则,呈灰白色,前房常有积脓现象。

如果角膜溃疡得到及时治疗,溃疡可逐渐修复而愈合,但常结成疤痕,出现混浊。

混浊有薄有厚,最薄的象天上的薄云,叫云翳;较深的溃疡治愈后留下一层象磨沙玻璃样的灰色白色斑,叫斑翳;最厚的叫白斑。

由于溃疡穿孔而使虹膜脱出,粘在角膜上的叫角膜粘连性白斑。

角膜疤痕对视力的影响与发生的部位有关,如疤痕在中央部位速住了障孔时,即使很薄,也严重的影响视力。

得了角膜溃疡,必须及时治疗,以防疤痕形成,影响视力。

首先应针对病因治疗,对泪囊炎、沙眼、内翻倒睫、角膜异物等应彻底治疗。

眼滴拉生素眼药水,1一2小时滴1次,晚上涂眼膏,以减少角膜溃疡摩擦,促使溃疡早日愈合。

溃疡严重时,需在球结膜下注射青、链得素或其他抗生素。

严重者全身用磺胺或注射抗生素。

对较大而深的溃疡,可滴1%阿托品液,每日1次,包扎眼睛、减少摩擦,有利角膜上皮生长,又可减轻疼痛。

溃疡进展期或病毒性角膜溃疡,禁用可的松眼药水。

诊断:细菌性角膜溃疡较多见,是严重的化脓性角膜溃疡。

常见甸行性鱼膜遗疡和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final)

感染性角膜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final)
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因其致敏性及药物不稳定性, 不易保存,不宜制成滴眼剂,需临时配置。考虑可能带 来的不便性及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已经商品化的滴眼制 剂。特殊细菌感染患者再进行配置
1、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滴眼液的经验治疗

首选广谱抗菌药物——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 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

对病情较重患者可以考虑两种抗菌药物联合使 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 [A]
结膜瓣遮盖术 [A] 板层角膜移植术, LKP [B] 穿透角膜移植术, PKP [C]

(1)角膜溃疡清创联合药物治疗
适应证
角膜溃疡偏中心位置、浸润较浅,或位于中央但溃疡面积较 小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行溃疡清创治疗40天,溃疡愈合, 遗留较淡斑翳
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同的致病菌感染角膜会造成不同的角膜病变特征 革兰阴性细菌所致的角膜炎,如铜绿假单胞菌 所致的角膜炎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由于铜 绿假单胞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板层融解并迅速 坏死,往往24小时波及全角膜,常伴有多量前房积 脓,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内炎
铜绿假单胞菌

同时进行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和细菌培养药物 敏感试验等
目前眼科可选的抗菌滴眼剂
• 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滴眼液等 •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眼膏等 • 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眼膏等 • 氯霉素类:氯霉素滴眼液 • 利福平:利福平滴眼液 • 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等
抗生素分类
2、细菌性角膜炎的风险因素
局部因素 慢性泪囊炎 外伤、异物 角膜接触镜 倒睫 角膜暴露 污染的眼药制剂等

一例眼外伤致化脓性角膜溃疡合并棘阿米巴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一例眼外伤致化脓性角膜溃疡合并棘阿米巴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一例眼外伤致化脓性角膜溃疡合并棘阿米巴角膜溃疡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6-04-08T16:03:04.5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作者:杨乐杨志群谭均英[导读]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眼部棘阿米巴感染其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不仅会引起视功能障碍,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 537200 【摘要】目的:探讨及时正确的诊疗、护理对低龄儿童眼部棘阿米巴感染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一例儿童眼外伤致化脓性角膜溃疡合并棘阿米巴角膜溃疡的手术前后进行细致正确的护理,观察其视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结论:患儿眼部棘阿米巴感染,早期症状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相似易误诊,对高度怀疑的病人应进行多次实验室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及时就诊,精确诊断、细致护理,是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而降低致盲率。

【关键词】儿童;眼内异物;阿米巴角膜溃疡;护理儿童眼内异物是眼外伤中较常见的急症,但由此感染棘阿米巴的机率却很小,眼部棘阿米巴感染其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不仅会引起视功能障碍,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近来我科收治了一名患儿,一例眼外伤致化脓性角膜溃疡合并棘阿米巴角膜溃疡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李某,5岁,因“左眼外伤后疼痛一天”于2015-08-10收入院,患儿父亲诉患儿于9日下午4点和堂姐玩耍时被树枝尖端戳伤左眼,当时自觉伤眼疼痛不能睁眼,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昏迷,当晚未做处理,10号早上来我院急诊检查发现左眼角膜异物滞留、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结膜囊内可见大量黄白色粘脓性分泌物,巩膜完整,拟“左眼角膜异物”收入我科。

入院后予全麻下行角膜异物剔除术+结膜修补术,于8-14在全麻下行角膜活组织检查,角膜活检:未见真菌、细菌,术后予美多丽滴眼液,典必殊滴眼液、复达新静脉滴注。

8-25在全麻下行第二次角膜活组织检查,角膜活检:gram 和 giemsa见棘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术后予抗感染、抗阿米巴对症治疗(复方两性b霉素、灭滴灵、典必殊、复达欣、那他霉素、氟康唑、克霉唑、美多丽眼药水;四环素可的松眼膏、阿托品眼膏、贝复舒凝胶、灭滴灵凝胶、秦利必妥凝胶,静脉滴注复达欣)积极治疗后患者左眼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角膜瞳孔区偏上一大小约4. 4mm,的溃疡面无明显修复,达深基底层、周边浸润,边界不清,前房尚清,半见明显前房积脓,纤维渗出膜。

100道选择题,带详解

100道选择题,带详解

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是A.有种属特异性和病毒特异性B.无种属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C.无种属特异性,有病毒特异性D.有种属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E.只有病毒特异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作用。

干扰素是非特异天然免疫的组成部分,不同病毒均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

干扰素作用于邻近细胞,使之合成一些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这些细胞中复制。

因此,干扰素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但与病毒种类无关。

2、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经常检测的特A.IgMB.IgGC.sIgAD.IgAE.IgE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IgG出现时间晚,但持续时间长,只有检测发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且恢复期效价较早期4倍增高才有意义,不能用于快速诊断。

但是,IgM产生时间早,持续时间短,检测到高水平特异性IgM,提示近期有该病原感染发生。

3、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共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脂蛋白C.外膜D.磷壁酸E.脂多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细胞壁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的周围,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

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中的主要组分,为原核细胞所特有。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常引起A.化脓性脑膜炎B.龋齿和心内膜炎C.流产D.中耳炎E.化脓性腹膜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亦称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

镜下常呈短链状或成双排列。

血琼脂平板上形成α溶血环。

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有轻型链球菌、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等5个种。

龋齿是一种常见病,与变异链球菌关系密切。

变异链球菌可分解蔗糖产生高分子量、黏性很大的不溶性物质,如葡聚糖或果聚糖,将口腔中众多的菌群黏附于牙齿表面形成菌斑。

其中乳杆菌进一步发酵多种糖类产生大5、与肺炎链球菌抗吞噬、致病性最相关的物质是A.荚膜B.溶血素C.神经氨酸酶D.自溶酶E.胆汁溶菌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荚膜是肺炎链球菌主要的致病因素。

细菌真菌病毒性角膜炎

细菌真菌病毒性角膜炎
刮片Gram染色和 Giemsa 染 色 , 是 早 期 诊 断 真 菌 常 用 的 法。
▪ 当角膜刮片及角膜培养均为阴性,而临床又 高度怀疑为真菌性角膜炎时,可考虑作角膜 组织活检确诊。
▪ 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感染灶,可直接发现真 菌病原体(菌体或菌丝)
治疗
▪ 局部应用抗真菌类药物,应频繁点眼, 且在临床治愈后,仍应维特点眼一段时 间,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二 、细菌性角膜炎
▪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病情 多较危重,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 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即使药物能够 控制,也遗留广泛的角膜瘢痕、角膜新 生血管或角膜葡萄肿及角膜脂质变性等 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病因
▪ 最常见的致病菌: 葡萄球菌、细球菌、链球菌、 假单胞菌等。
发病机制
▪ 人的原发性 HSV -Ⅰ型感染,常 发生于幼儿,在三叉神经支配的 体表(头、面部皮肤和粘膜)发 生单疱感染。
▪ HSV从感染的上皮组织到达受感染 的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突进人 感觉神经节的细胞体内,HSV的染 色体随之进入神经元的细胞核,以 潜伏状态存留下来。
▪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受刺激时.潜 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可活化,沿神 经轴突逆行到感觉神经末梢.引起 复发感染。
▪ 角膜基质炎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局部应 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造 成的角膜炎症性破坏。
▪ 已穿孔病例或遗留角膜白斑者可行穿透性角 膜移植。
激素应用的原则
▪ 树枝状、地图状角膜溃疡,禁用皮质类固醇, 否则可导致感染扩散,角膜穿孔。但对于盘 状角膜炎,可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下短 期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以减轻病毒抗原 引起的免疫反应造成角膜的炎症破坏,但应 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使用,且及时减少浓度 及频度。

阿奇霉素片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片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片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阿奇霉素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本文对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做了详细的介绍。

标签:阿奇霉素;临床应用;安全评价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的抗生素,阿奇霉素的抗菌谱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同。

对各种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比红霉素略差,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但本品对某些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比红霉素强。

对细胞内的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的作用也与红霉素相似。

1 临床试验文献总结1.1药理作用[1] 阿奇霉素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包括:革兰阴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

1.2药动学[1] 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

单剂口服0.5g后,达峰时间为2.5~2.6h,血药峰浓度(Cmax)为0.4~0.45mg/L。

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在巨嗜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高,前者能将阿奇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

1.3临床适应症及给药剂量[1] 适应症:①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②敏感性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③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④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⑤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1.4临床试验1.4.1呼吸系统感染王慧玲等[3]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红霉素作为对照药,比较研究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组入选病例63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60例,安全性评价61例;给予阿奇霉素250mg ivd bid 疗程上呼吸道感染3~5d,下呼吸道感染5~7d对照组入选病例69例,临床疗效评价病例60例,安全性评价62例。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细菌性角膜炎(bacterialkeratitis)它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传染性角膜病。

20世纪70年代以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和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迅速增加,但细菌性角膜炎仍然是发病率和致盲率最高的传染性角膜病。

一、病因随着时代的变化,致病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肺炎球菌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0世纪80年代,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铜绿假单胞菌相对减少,而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相对增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他革兰阴性菌,如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粘质沙雷菌和厌氧细菌,逐渐增多。

根据国内外文献,常见的致病菌如表1所示。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四种,即革兰阳性菌中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和莫拉菌(moraxella,M)简称为SSPM感染。

据日本横滨大学近年来对120例细菌性角膜炎的统计,SSPM感染占72。

5%.(87例)上述4种致病菌分别为15种%(18例),11。

%(14例),35。

%(43例)、10%(12例),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同样的统计结果。

这种倾向不仅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菲律宾最近统计了1762例,SSPM 感染占92。

2%(1624),分别为4。

%(83例),42。

%(745例),26。

%(468例)和18。

%(328例)。

创伤是细菌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性眼前外伤有6个%会发生细菌性角膜炎。

在农村地区,5例细菌性感染发生在角膜擦伤患者中。

%。

由于各种原因,角膜上皮和基质的创伤首先暴露在结膜囊的正常菌群中,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角膜异物和污染水溅入是外部细菌进入角膜的重要载体;如果患者有慢性细菌性眼睑炎或泪囊炎,这些细菌很容易导致角膜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6.
实验与检验医学 2 0 1 7年 2月 第 3 5卷 第 1 期 E x o e r i m e n t a l a n d L a b 0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 F e b . 2 0 1 7 , V o 1 . 3 5 , N o . 1
素、 阿莫 西 林/ 克 拉维 酸 、 头孢 曲松 、 头孢 吡肟 、 红霉
素、 四环 素 、 复 方新 诺 明均 耐 药 , 对美 罗 培南 、 左 氧 氟 沙星 、 莫 西沙星 、 泰利霉 素 、 利奈 唑胺 、 万 古 霉 素、 氯霉 素均 敏感 。 P C R检测 及测 序分 析 , S p 1 菌株 c p s A基 因 阳性 . 且 为不 常 见 血 清 型 . 5种 毒 力 基 因
肺炎 链 球 菌是 定 植 于正 常 人 群 鼻 咽部 的条 件
0 . 1 m1 ) 。 术 中见 前房 及玻璃 体 腔大量 黄 白色脓 性分
致病 菌之 一 。当机体 免疫 力低 下 时 . 多 由鼻 咽部 入
侵肺 部 、 鼻窦 、 中耳 、 血 流 等部 位 而致 病 , 常 见 的感 染有 肺 炎 、 化 脓性 中耳炎 和 鼻 窦炎 、 化脓 性 脑 膜 炎 等 .而 由其 引 起 的化 脓性 眼部 感染 较 为少 见 [ 1 - 3 1 . 2 0 1 4年 l 2月笔 者 医 院连 续 收 治 2起 由该 菌 引起 的化脓 性 眼部感 染致 盲病 例 . 现报 告如 下 1 资料及 结 果

检验与临床 ・
肺炎链球茵 引起 的化脓性 眼部感染致盲 2例
魏 丹 丹 , 吴丽 丽 2 7 刘盼盼 , 王 莲 慧 , 刘 洋 , 万腊根
( 1 、 南 昌 大学 第 一 附属 医院 检 验 科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0 6 ; 2 、 丽 水 出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 , 浙 江 丽水 3 3 0 0 0 6 ) 关键 词 : 肺炎链球菌 : 眼部 : 感 染 致 盲
G l y的 氨 基 酸 置 换 ; p b p 2 x序 列 出 现 了 T h r 3 3 8 一
A l a 、 L e u 4 5 V a l 的氨基 酸置换 ; p b p l a 序 列 出现 了
T h r 3 7 1 _ Al a 、 P r o 4 3 2 - - + T h r 、 Gl n 5 7 6 - - + Gl y 、 P h e改 为万 古霉 素 5 0 0 m g , 每 日 2次静 脉滴 注 , 1 0 g / L万古 霉 素稀 释液
确诊 断 为 全 眼球 炎 ( 右) 、 外 伤 性 白内 障 ( 右) 、 角 膜
穿通伤 ( 右) 。人 院 当天 给予 静 脉 输 注 克林 霉 素 0 . 6 g , 2次/ d , 静脉输注头孢 硫米 1 . 0 g , 2次/ d , 左 氧 氟 沙星 滴 眼液 点 眼 . 4次/ d 次 日于 全麻 下 行 玻 璃
院就 诊 人 院查 体 : 体温 3 6 . 5 ℃, 心率 1 2 6次/ mi n , 呼吸 2 3次/ a r i n , 血压 9 6 / 6 1 m mH g ; 神志清楚 , 发 育
插入 序列 均发生 基 因突变 . 其中 p b p 2 b序 列 出现 了
T h r 4 4 5 - - + Al a 、 r h r 4 5 l —} Al a 、 Gl u 4 8 1 - -  ̄ Gl y 、 Al a 6 2 4 - - -  ̄
泌 物 。术后 给予 静 脉 输注 青霉 素 1 4 0万 U. 每 1 2 h
给 药 一次 , 静 脉输 注 头孢 硫 米 1 . O g . 2次/ d 。 左 氧氟
沙 星滴 眼 液点 术 眼 . 4次/ d .妥 布 霉 素地 塞 米松 滴
眼 液点 术 眼 , 4次/ d , 氧氟 沙 星 眼膏 涂 术 眼 . 2次/ d 。 3 d后 . 复查 眼部 B超示 有 眼玻 璃体 絮状 浑浊 . 视 网 膜合 并 脉 络膜脱 离 可 能 . 球壁 增 厚 。脓 液 培 养 : 青 霉 素耐 药 肺 炎 链球 菌 S p 1 .药敏 试 验 显 示 对 青 霉
病例 1 : 患者女 , 4岁 , 因“ 右 眼被 桌 角 磕 伤 后
视 力下 降 1 1天 ”来 南 昌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就诊 患者 右 眼 1 1天前 不 慎 被桌 角 磕 伤 . 随 即 出现 右 眼 痛、 眼红 并 伴 视 力 模 糊 、 视力下降 , 于 当 地 医 院 行 角膜 穿 通 伤 清创 缝 合术 及抗 炎 治 疗 后 .未 见 明显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7 8 . 1 +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1 1 2 9 ( 2 0 1 7 ) 0 1 — 0 0 7 6 — 0 2
D O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4 - 1 1 2 9 . 2 0 1 7 . O 1 . 0 2 3
( p s p A、 l y t A、 p s p A、 p l y 、 n a n A) 检测 结 果 均 为 阳性 , 在 p b p 2 b 、 p b p 2 x 、 p b p l a基 因保 守 序列 附近 、 内部及
好转 .为 求进 一 步 治疗 于 2 0 1 4年 1 2月 9日来 我
正常 . 营 养 良好 . 心肺 腹 未见 明显 异常 : 专科检查 :
右 眼 睑 结膜 充 血 、 球 结膜 混合 充 血 . 表 面 可 见 大量 黄 色 分 泌物 。 角 膜 雾样 水 肿 , 缝 线在 位 , 前房消失 , 房水不清 , 瞳孔前黏连 . 晶状 体 白色浑 浊 . 与 眼 内 结 构窥 不 清 , 眼部 B超 及 C T结 果 显 示 : 右 眼玻 璃 体 絮状 浑浊 . 球壁 增厚 完善 相关 专科 辅助 检查 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