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

合集下载

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五、治疗要点
2.对症及支持治疗 ● 卧床休息,多饮水,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 入量不足者给予静脉补液,以及时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剧烈胸痛者,给予少量镇痛药。 ● 当PaO2<60mmHg时,应予吸氧。 ● 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时,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 ● 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给予地西泮5mg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1~1.5g保留灌肠,禁用抑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链球菌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当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或有免疫缺陷时,肺炎链球菌可进入下呼吸道而致病。 ● 肺炎球菌的致病力是荚膜中的多糖体对组织的侵袭作用,首先引起肺泡壁水肿,迅速出
现白细胞、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易累及胸膜而致渗出性胸膜炎。 ● 典型病理改变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消散期。 ● 炎症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多无破坏,不留纤维瘢痕。
制呼吸的镇静药。
五、治疗要点
3.并发症治疗 ● 3d后体温不降或降后复升,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或其他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 怀疑脓胸者,应积极排脓引流。 ● 防治休克,发生感染性休克时应积极抢救。
六、预后
一般预后较好。 老年人,病变广泛、多叶受累,有并发症或原有心、肺、肾等基础疾病,以及存在免疫缺 陷者预后较差。
五、治疗要点
1.抗感染治疗 ● 首选青霉素G,用药剂量和途径视病情、有无并发症而定。
● 对青霉素过敏或感染耐青霉素菌株者,可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 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等药物。
●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 疗程一般为5~7d,或热退后3d停药,或由静脉用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
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病人的护理PPT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病人的护理PPT
及时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提升康复速度
细致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包括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减轻患者痛苦
通过舒适护理,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不 适。
例如,定期更换体位和提供温馨的环境。
谁是护理的主要责任人?
谁是护理的主要责任人? 护士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提供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
可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营养补充剂。
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可通过谈话、倾听等方式减轻患者焦虑。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护理 计划。
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评估呼吸状态等。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症状加重时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症状时, 应及时干预。
可以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定期评估
护理团队需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 调整护理措施。
如更换药物、调整护理方式等。
什么是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病因
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常通过飞沫传播。
其他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吸烟和慢性病。
什么是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急促和胸痛等。
症状可迅速加重,需及时就医。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为什么需要特别护理? 防止并发症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脓胸 等并发症。
护士负责日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并执行医嘱,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pneumoniae)
易自溶。
2020/1/21
26
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 湿润的菌落。
卵黄双抗(EPV)平板:为无色,光 滑湿润的菌落。
血清肉汤:呈微混浊。
2020/1/21
27
3.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硝酸盐还原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 氧化酶试验阳性
2020/1/21
28
2020/1/21
24
1.形态结构
G-,肾形成双排列 在患者脑脊液标本中位于中性粒细胞
内 无芽胞、无鞭毛,具有荚膜、菌毛。
2020/1/21
25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 基酸、无机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血平板:半透明,灰褐色,圆形,湿润 光滑露滴样菌落。
2020/1/21
47
(三) 微生物学检验
2020/1/21
48
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 物、尿液
立即送检
2020/1/21
49
2.直接涂片镜检
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 G-,肾形双球菌——具有诊断意 义
慢性淋病:镜检较困难
2020/1/21
50
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 抗生素(万古霉素、粘菌素、磺胺 类等)的营养培养基上培养。
2020/1/21
39
1.形态结构
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 有荚膜,无芽胞和鞭毛
2020/1/21
40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 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培养,常用血液、巧 克力等培养基
初次分离,须5-10%CO2才能生长发育 菌落:凸起,光滑、圆形,灰白色,半透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预防和措施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预防和措施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预防和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2. 预防措施 3. 早期识别与就医 4. 公众教育与宣传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什么是肺炎链球菌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常见于儿童,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群体。
肺炎链球菌可通过空气传播,以及接触感染者的 分泌物传播。
公众教育与宣传
倡导健康行为
鼓励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健康活动,如家庭 运动、健康饮食等。
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儿童 的健康水平。
公众教育与宣传
建立支持系统
鼓励社区、学校和医疗机构共同合作,建立 儿童健康支持系统。
多方合作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共同对抗儿童 肺炎链球菌肺炎。
谢谢观看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为什么要预防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呼吸衰竭、脓胸等,甚至危及生命。
及时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感染的风险。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概述 谁是高风险群体
免疫系统较弱、慢性疾病儿童、营养不良儿童以 及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是高风险群体。
这些儿童应给予特别关注和保护。
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
早期识别与就医
定期体检
定期带儿童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高风险儿童, 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进行干 预。
公众教育与宣传
公众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宣传小儿肺炎链球菌 肺炎的知识,增强家长的防病意识。
利用网络、讲座等形式传播预防知识,形成 良好的社会氛围。
健康的生活方式
确保儿童营养均衡,增强其免疫力,适当锻 炼,保持充足的睡眠。

肺炎链球菌的毒力因子研究

肺炎链球菌的毒力因子研究

▪ 毒力因子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1.肺炎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从 而逃避免疫识别和清除。 2.毒力因子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使其趋向于促炎或抗炎 反应,影响疾病进程。
毒力因子与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对毒力因子的识别
1.宿主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肺炎链球菌的毒力因子,触发针对性的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能够清除病原体,但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恶化。
毒力因子的调控机制
1.探究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的表达调控机制,分析环境因素和信号转导通路对毒力因子表达的影响 。 2.研究毒力因子在细菌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变化,以揭示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3.鉴定调控毒力因子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和调控元件,为干预毒力因子表达提供新思路。
总结与展望
▪ 宿主与肺炎链球菌的相互作用
1.分析宿主细胞对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的识别和应答过程,揭 示宿主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作用机制。 2.探究肺炎链球菌如何利用毒力因子逃避免疫监视和清除,为 增强宿主免疫力提供理论支持。 3.研究不同宿主对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的差异反应,为个体化 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 疫苗设计与评估
1.基于对毒力因子的深入研究,设计新型肺炎链球菌疫苗,提 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覆盖范围。 2.建立有效的疫苗评估体系,包括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确保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分析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和持久性,为优化疫苗接种策略 和提高疫苗普及率提供指导。
毒力因子的遗传调控机制
1.毒力因子的表达受到严格调控,受到环境信号和遗传因素的 影响。 2.研究毒力因子的遗传调控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肺炎链球菌的 致病机制,并为新型治疗策略的设计提供思路。
毒力因子的作用机制
▪ 毒力因子的变异与化

肺炎链球菌检验

肺炎链球菌检验

3
生物标记物发现
质谱技术可以发现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生物 标记物,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生物信息学在肺炎链球菌检验中的应用
数据整合与分析
01
生物信息学可以对来自不同实验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
挖掘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药物设计
02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预测和设计针对肺炎链球菌的新型
兼性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为兼性厌氧菌,在 有氧或无氧环境下均能生长。
营养要求高
肺炎链球菌对营养要求较高, 需要丰富的铁、维生素B等才
能正常生长。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01
02
03
致病物质
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产生 毒素和酶致病,如荚膜多 糖、溶血素等。
感染途径
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 物品传播。
设备和专业操作。
药敏试验
总结词
药敏试验用于检测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详细描述
药敏试验通过在培养基上接种肺炎链球菌,并添加不同抗菌药物,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从而判断细菌对抗菌药 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药敏试验对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 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疾病类型
感染后可引起大叶肺炎、 脑膜炎、中耳炎等多种疾 病。
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病学
季节性流行
肺炎链球菌感染有明显的 季节性,冬季和春季是高 发季节。
人群易感性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 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肺炎链球 菌感染的报道,但发病率 和病死率存在地区差异。
02

肺炎链球菌肺炎诊疗规范

肺炎链球菌肺炎诊疗规范

肺炎链球菌肺炎诊疗规范肺炎链球菌肺炎是肺炎链球菌(亦称肺炎球菌或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病变常呈叶、段性分布,通常称大叶性肺炎。

当前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呈大叶分布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已不多见。

但这种细菌引起的肺炎在当前社区获得性肺炎中仍居首位。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常有受寒、疲劳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

发病急骤,高热(38~40℃)、寒战并可有肌肉疼痛及乏力等。

呼吸道症状为咳嗽,咳粘液或脓性痰,血性痰或“铁锈色痰”,可有胸痛。

病变范围广泛者可有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病例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及中毒性心肌炎。

2.体检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部分患者可有口周疱疹,严重病例及既往有基础肺病者可有发绀,有些患者可有黄疸。

早期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典型者病变肺部叩诊呈浊音,语颤、语音增强,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严重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并有核左移,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痰涂片及痰培养可查见肺炎链球菌。

特异性多糖体测定有助于快速诊断。

部分患者血培养阳性。

3.血生化检查可见血清酶学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胆红素增高。

动脉血气分析可正常,严重病例可有PaO2及PaC02降低,pH增高,呈低氧及呼吸性碱中毒,休克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则pH降低。

4.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部有均匀淡影,典型表现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呈叶、段分布。

【治疗原则】(一)抗菌药物治疗目前首选药物仍然是青霉素,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在我国虽然已达20%,但是高耐株﹤2%,因此对于普通耐药株通过提高青霉素剂量,依然有效。

青霉素剂量可用至800~1200万u/d。

对于高耐青霉素者及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三嗪或左旋氧氟沙星。

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已达70%,故对于已明确的肺炎链球菌肺炎不推荐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新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罗红霉素等。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也有例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检出过耐optochin 的肺炎链球菌,并发现大多数的缓症链球菌和部 分口腔链球菌对optochin的抑菌环直径>=14mm。 应注意鉴别。 但大多数肺炎链球菌对苯唑西林(Oxacillin,OX) 是敏感的(除外PRP),而缓症链球菌和口腔链球 菌对OX耐药。这可作为辅助鉴别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概述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俗称 肺炎球菌(pneumococcus)。经常寄居于 正常人的鼻咽腔中,一般不致病,只形成 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 尤其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或婴幼儿、老年 体弱者易发生肺炎链球菌性肺部感染。
肺炎链球菌不产生外毒素,主要靠 荚膜侵袭力致病。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 人类大叶性肺炎,肺炎后可继发胸膜炎、 脓胸,也可引起中耳炎、乳突炎、副鼻 窦炎、支气管炎、心内膜炎、腹膜炎、 关节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1)试管法:
取新鲜培养物分装于两支试管内(每支 1ml),其中一支加入10%的去氧胆酸钠溶液 0.1ml或纯牛胆汁0.2ml,另一支加入无菌盐水 两滴(对照),15min后,阳性者细菌被溶解, 试管内液体呈透明状,阴性者无变化。
(2)平皿法:
加一滴10%的去氧胆酸钠溶液或纯牛胆汁 于被检菌菌苔上,15min后,阳性者细菌菌苔 被溶解,阴性者无变化。试验应有已知肺炎链 球菌作阳性对照。
表1 非β 溶血链球菌的鉴别



———————————————————————————————————— 菌 种 Optochin 胆汁 胆 汁 6.5%NaCl 吡咯烷 卫星现象 CAMP 血清群 敏 感 溶菌 七叶苷 肉汤 酮酶 ———————————————————————————————————— 肺炎链球菌 + + — — — — — — 牛链球菌 — — + — — — — D 无乳链球菌 — — — d — — + B 草绿色链球菌 — — — — — — — — 营养变异链球菌 — — — — + + — — ———————————————————————————————————— *d.不同菌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8 球菌(coccus)
pyogenic cocci化脓性球菌 G+: 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Streptococcus 链球菌、 enterococcus 肠球菌 G- :N. meningitidis 脑膜炎奈瑟菌, N. gonorrhoeae 淋病奈瑟菌 no flagellum, no
Fab
Fc
90%以上的金葡菌有 特性:与人和一些动物IgG1,IgG2,IgG 4的 FC段非特异性结合。 意义: 致病作用---与抗体结合后有抗吞噬,促细胞 分裂、 超敏反应等作用。 协同凝集试验---利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 载体,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出。
coagulase凝固酶
概念 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游离凝固酶free coagulase 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
意义 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 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i)
Morphology Typical Organisms Gram positive spherical cells 革兰阳性球菌 grape-like clusters 葡萄串状
culture
grow readily on most media
Ordinary plate普通平板 Blood plate 血平板
MRSA
Pathogenesis & Immunity Virulence Factors致病物质
表面结构
Enzymes酶
Coagulase 血浆凝固酶 thermostable deoxyribonuclease耐热核酸酶
Toxins 毒素 staphylolysin葡萄球菌溶素 leukocidin杀白细胞素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Enterotoxins (A to E)肠毒素 Exfoliative toxin表皮剥脱毒素
Colonies round, smooth raised, and glistening
form pigment 色素 golden yellow 金黄色 white lemon yellow柠檬黄 有些菌溶血
产生溶血环(hemolytic zones )
Biochemistry reaction
Clinical findings :
Invasive侵袭性 disease(suppur ative inflammation化 脓性炎症)
Toxinosis毒素 性疾病
Local infection局部感染 boil疖,carbuncle痈,bronchitis支 气管炎,pneumonia,meningitis Systematic infections全身感染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
综合征(TSS)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肠毒素(enterotoxin)
Septicemia败血症, pyemia脓毒血症 Food poisoning食物中毒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Toxic shock syndrome毒性休克综合征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假膜性肠炎
致病性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
Resistance抵抗力
Their resistance is strongest among
nonspore-forming bacteria 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孢菌 sensitive to alkali dyes 对碱性染料敏感(龙胆紫) drug-resistance耐药性
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heat-stable (resist boiling for 30’)耐热
resistant to the action of gut enzymes抗胃肠
液中蛋白酶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恶心呕吐 ( nausea and vomiting)为主要症状的食物 中毒
金黄色 葡萄球菌
pigment色素
ferment mannitol
发酵甘露醇
表皮 葡萄球菌
白色
腐生 葡萄球菌
白色或柠檬色
金黄色
+
+ + + + +
-
-
coagulase凝固酶
αhemolysins溶素
thermostable deoxyribonuclease 耐热核酸酶
SPA
Pathogenicity
触酶阳性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菌分解甘露醇
Antigenic structure抗原构造
capsule
polysaccharide (teichoic acid)
SPA
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Protein A is a surface protein of S aureus which binds IgG1, IgG2, and IgG4 molecules by their Fc region.
classificaion 色素、生化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 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
有无凝固酶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positive staphylococcus)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