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辛弃疾宋词赏析

合集下载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曾亲自集结两千余人起义以抗金,后投入北方最强大的抗金队伍耿京领导的起义军。

《水龙吟》辛弃疾宋词赏析

《水龙吟》辛弃疾宋词赏析

《水龙吟》辛弃疾宋词赏析【作品介绍】《水龙吟;听兮清佩琼瑶些》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词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

【原文】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

听兮清佩琼瑶些。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

块予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予之乐,乐箪瓢些。

【注释】“些语”是《楚辞》的一种句式或体裁。

“些“音suò(所的去声),为楚巫禁咒句末所用特殊语气助词。

【赏析】瓢泉在江西铅山县东二十五里,泉水清冽,风景幽美。

作者在这里有处旧居。

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作者被解除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职务后,便来这里“新葺茅檐”。

闲居宁宗庆元二年(1196)又移居退隐。

这首词大致是闲居瓢泉时期写的。

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仇兆鳌注概括其意为:“此谓守贞清而改节浊也”。

这首词在意境上同杜甫《佳人》诗有相近之处。

杜甫以“佳人”作为寓传,作者则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

上阕起笔二句,从视、听觉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

“清佩琼瑶”是以玉佩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曾写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镜秋毫”是可以照见的秋生羽毛之末来形容泉水的明净。

这两句给瓢泉以定性的评价,表明了山泉能保持其可爱的本色,以下通过泉水所处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反映作者对泉水命运的设想、担忧及警告。

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突出“出山泉水浊”之意。

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

“流昏涨腻”取意于杜牧《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虎豹”句,用《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和“此皆甘人”。

虎豹以人为美食,渴了要饮泉水,它岂同于猿猱(之与人无害),不要为其所用。

辛弃疾《水龙吟》的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的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的翻译赏析《水龙吟》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前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翻译】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

我看着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

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

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

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翻译/译文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诸山留顾。

云屯水神居住的府邸,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阕与嵩山旧隐,巢父与许由故友,南柯一梦,遽如许!回首金兵南侵的气焰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释伊嵩:伊阕与嵩山。

伊阕,今龙门石窟所在地,伊水西流,香山与龙门山两岸对峙,宛如门阕,故名伊阕。

巢由:巢父与许由,皆尧时隐士也。

铁锁横江:三国后期,司马炎篡魏灭蜀,惟东吴未平。

吴主孙皓守将吾彦以铁索横江,欲以天险阻敌,然终为王濬所破。

梁父:梁父吟,又名梁甫吟,原汉乐府的曲名,传乃诸葛亮所作。

喻功业未成而怀匡时之志也。

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

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白羽:白羽箭。

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辛弃疾《水龙吟》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鉴赏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宋代:辛弃疾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

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

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

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

堂上更阑烛灭。

记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壮志未酬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

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

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

不久后,被任命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

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不久后,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辛弃疾被降为朝散大夫、提举冲佑观,又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但他推辞不就职。

之后,他还被进拜为宝文阁待制,又进为龙图阁待制、知江陵府。

朝廷令辛弃疾赶赴行在奏事,试任兵部侍郎,但辛弃疾再次辞免。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水龙吟宋词赏析1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奁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白莲。

词的上片可分为四层来理解。

第一层,“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着眼于白莲的风韵,点明赏莲的具体环境和时间。

“冰肌”首先点破“白”字,“天真”是生来具有的自然天性,这是指白莲的纯洁无瑕。

“晓”是具体时间,“玉立”,亭亭的样子,形容极其标致轻盈苗条。

“瑶池”,是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池名,西王母的居所,这里形容白莲花生长的池塘广大浩淼。

全句的意思是冰雪一样的肌体表现着白莲纯真无瑕的天性,在清爽明丽的清晨,亭亭玉立在广淼的池塘里。

第二层,“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这是对白莲的个体描写。

“亭亭”是耸立的样子,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盈盈”,仪态佼美的样子,《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是说白莲高耸挺立的绿色叶子,如同标致的伞盖,白净美丽的面庞,显露在洁净时髦的服饰中。

由前一层的总体形象,推出了近景,对其单株进行静态描写。

第三层,“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太”是极大的样子,太液指莲塘的水;“霓裳舞”是唐代的宫廷音乐。

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吸取了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所制,宋代著名词人姜白石在其残曲上注有工尺谱,此舞的音乐、舞蹈、服饰都极力描写仙境和仙女的形象。

这里是以此比喻莲叶在风中的舞姿和气韵。

“断魂”在这里作销魂解,情意极其深长的样子。

韦庄《春怨》:“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林逋《山园小梅》中更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欲知合断魂”的名句。

这一层是写白莲的动态,莲塘之中微波荡漾,荷叶兴致勃勃地舞了一曲霓裳羽衣曲,脉脉的流水摇曳护卫着白莲花,一往情深。

辛弃疾《水龙吟》全文鉴赏

辛弃疾《水龙吟》全文鉴赏

⾟弃疾《⽔龙吟》全⽂鉴赏⾟弃疾《⽔龙吟》全⽂鉴赏 《⽔龙吟·登建康赏⼼亭》写于⾟弃疾三⼗岁于建康任通判之时。

词中舒发了他抗⾦壮志未酬的苦闷⼼怀以及世⽆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苦闷惆怅。

词风纵横豪迈,为⾟词风格的代表作之⼀。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弃疾《⽔龙吟》全⽂鉴赏,欢迎参考 楚天千⾥清秋,⽔随天去秋⽆际。

遥岑远⽬,献愁供恨,⽟簪螺髻。

落⽇楼头,断鸿声⾥,江南游⼦。

把吴钩看了,栏⼲拍遍,⽆⼈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

可惜流年,忧愁风⾬,树犹如此! 倩何⼈唤取,红⼱翠袖,英雄泪! 赏析: 赏析: 读⾟弃疾的词,总有种豪迈⼜⼤⽓的感觉。

不愧是能提着⼑杀⼊⼏万⼈敌军⼤营的英雄⼈物啊! 整篇词脉络的铺陈⾮常清晰爽利。

从远处的⼭⽔风景切⼊,再由外部事物(“孤鸿”)联想到⾃⼰,继⽽舒展情绪,再表达平⽣抱负,随后回到现实,感慨时光流逝、英雄⽼去。

畅意淋漓,⼀⽓呵成。

第⼀段开头先写景。

举⽬远眺,⼀⽚远阔天地。

“遥岑”指远⼭,是说远远望去,⼭峦叠嶂就像⼥孩⼦头上的簪⼦和发髻,形态各异。

然⽽这样的风景并没有为他带来欣喜,反⽽“献愁供恨”,不断地使他产⽣“愁”和“恨”。

为何愁,为何恨呢?因为他看见落⽇下⼀只落单的⼤雁,顷刻想到了⾃⼰的'处境。

⾟弃疾祖籍⼭东,出⽣时北⽅已经沦陷在⾦兵统治下。

他⼀路南下,投奔南宋朝廷。

所以说⾃⼰是“江南游⼦”。

“落⽇楼头,断鸿声⾥,江南游⼦。

”这⼀句有很深的含义。

“落⽇”让⼈感伤,让⼈联想到结束和没落。

那⼀刻,不知他⽬送着太阳落⼭,是否也想到了正在下沉的南宋王朝。

“江南游⼦”,亦想回家,想要⼀路杀回去,收回中原⼟地,解放家乡。

然⽽⼀切都太难了。

故⽽“愁”,故⽽“恨”。

“千⾥清秋”是这样的壮阔⽽肃杀,⽽登亭远眺的游⼦是这样的孤独⽽⽆助。

但如果仅仅是孤独,那也就泯然众⼈了。

我个⼈觉得第⼀段最出彩的就是后⾯⼏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翻译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翻译赏析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 我能让谁来召唤歌儿歌女,为我擦干壮志难酬的泪水![出自]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释:建康:今江苏南京。

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遥岑:岑,音cén。

远山。

玉簪螺髻:簪,音zān;髻,音jì。

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了:音liǎo。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

《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

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季鹰:张翰,字季鹰。

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求田问舍,置地买房。

刘郎,刘备。

才气,胸怀、气魄。

流年:流逝的时光。

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化用宋·苏轼《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树犹如此:用西晋桓温典。

《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龙吟》辛弃疾宋词赏析
●水龙吟辛弃疾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

听兮清珮琼瑶些。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

块予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子之乐,乐箪瓢些。

辛弃疾词作鉴赏瓢泉在江西铅山县东二十五里,泉水清冽,风景幽美。

作者在这里有处旧居。

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作者被解除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职务后,便来这里新葺茅檐。

闲居宁宗庆元二年(1196)又移居退隐。

这首词大致是闲居瓢泉时期写的。

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仇兆鳌注概括其意为:此谓守贞清而改节浊也。

这首词在意境上同杜甫《佳人》诗有相近之处。

杜甫以佳人作为寓传,作者则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

上阕头二句,从视、听觉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

清珮琼瑶是以玉珮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曾写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镜秋毫是可以照见的秋生羽毛之末来形容泉水的明净。

这两句给瓢泉以定性的评价,表明了山泉能保持其可爱的本色,以下通过泉水所处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反映作者对泉水命运的设想、担忧及警告。

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突出出山泉水浊之意。

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

流昏涨腻取意于杜牧《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虎豹句,用《楚辞。

招魂》虎豹九关,啄
害下人些和此皆甘人。

虎豹以人为美食,渴了要饮泉水,它岂同于猿猱(之与人无害),不要为其所用。

大而流江海三句,反用《庄子。

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对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的语意,谓水积而成大江海,可以视大舟如草叶而倾覆之,泉水不要去推波助澜,参预其事。

这些都是设想泉水不能自守而主动混入恶浊之中,遭到损害而又害人的危险情况。

以上几种描述,想象合理,恰符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

下阕作者自叙,贞洁自守,愤世嫉俗之意。

路险山高,块然独处,说明作者对当前所处污浊险恶环境的认识。

故小隐于此,长与瓢泉为友,以期求得下文所描写的三乐即饮酒之乐、品茶之乐、安贫之乐。

词的上下阕恰好形成对比。

前者由清泉指出有三险,后者则由无聊想到有三乐。

其实三乐仍是愤世嫉俗的变相发泄。

瓢泉甘洌,可酿松醪(松膏所酿之酒),写饮酒之乐,实寓借酒消愁;瓢泉澄澈,可煮龙凤茶,品茗闲居,却不被世用;最后写安贫之乐,古人既往,聊寻同调,则与一箪食一瓢饮颜回一样的便是同志。

箪瓢之瓢与瓢泉之瓢恰同字,以此相关,契合无间。

总观全词,可以用刘辰翁对辛词的评语:谗摈销,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

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须溪集》卷六《辛稼轩词序》),来领略这首词的思想情调。

瓢泉的闲居并未能使作者的心情平静下来,反而是郁积了满腔的愤怒。

流露出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并不是衰婉之调,而是一种激昂之声。

不可以视之为流连光景,志业之终。

尽管词的上片阕似乎构成了不和谐的画面。

(上去阕多激愤,下阕多欢乐),但贯通一气的还是愤懑,不同流合污,自
守贞洁的浩然之气。

这就是刘辰翁所说的英雄感怆,有在常情之外,其难言者未必区区妇人孺子间也。

寓悲愤于欢乐之中,益感其悲愤的沉重。

含泪的微笑大概是最悲愤不过的了。

这首词是词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以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作韵脚的惯例,而是用《楚辞》语尾字些作后缀的尾字,又另用平声萧、肴、豪韵部的字作实际的韵脚,这就是所谓的长尾韵。

这种格律声韵具有和谐回应的美,犹如是有两个韵脚在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