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汇报人:2023-11-15•应急预案概述•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设施与装备目录•预警与响应•现场处置方案•安全避险与自救互救•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其他事项应急预案概述目的和意义降低财产损失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编制依据030201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突发性水害事故其他相关事故适用范围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联动机制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联系周边矿山、应急联动中心等单位协助救援。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得到及时的外部援助和支持。
与周边矿山、应急联动中心等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应急设施与装备备用发电机有足够的电缆和电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断电情况。
电缆和电线供电时间氧气呼吸器为每位员工配备便携式氧气呼吸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缺氧情况。
避难硐室在井下关键位置建造避难硐室,以供员工紧急避难。
食物和水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应对长时间避难的需求。
安全避险设施预警与响应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预警级别划分预警发布程序1. 监测与预警信息收集2. 信息研判3. 预警发布响应程序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1. 蓝色响应2. 黄色响应3. 橙色响应4. 红色响应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紧急状态,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危急状态,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和处置工作。
启动矿井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入特急状态,组织协调各方面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现场处置方案处置原则当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同时对事故进行总结和评估。
根据救援方案,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现场安全和卫生工作。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
当发生水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相关部门和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人员疏散设备抢修物资保障交通管制安全避险与自救互救03定期演练安全避险措施01制定安全避险计划02配备安全避险设施自救互救措施培训与教育对矿工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使矿工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范本

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范本此次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范本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水害应急预案
1. 应急响应体制建立
1.1 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1.2 分工与协作机制建立
1.3 信息报告与共享机制建立
2. 应急预警措施
2.1 预警信息来源及发布机制
2.2 预警信息接收与应对机制
2.3 预警等级划分与应急响应级别
3. 防御设施建设
3.1 水库、堤坝和河道安全监测与维护
3.2 居民区防洪设施建设与完善
3.3 紧急抢险物资准备和调配
4. 演练与培训
4.1 应急处置演练计划制定与实施
4.2 应急人员培训与专业技能提升
4.3 评估与改进机制建立
二、水害现场处置方案
1. 应急组织与指挥
1.1 应急指挥体系建立
1.2 现场指挥机构与职责划分
2. 灾情评估与情报收集
2.1 灾情评估流程与标准
2.2 情报收集与分析机制
2.3 通信与信息系统建设与保障
3. 人员疏散与安置
3.1 人员疏散流程与路线规划
3.2 临时安置点设立与管理
3.3 特殊群体救援与照顾
4. 抢险与救援
4.1 抢险人员组织与装备调配
4.2 水位控制与排水排涝措施
4.3 溃坝事故应急处置与修复
5. 灾后恢复与救助
5.1 灾后恢复规划与工作组织
5.2 灾后救助工作组织与保障
5.3 安全检查与事故防范
以上提供的是一个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范本的概要,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

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一、前言水害是自然灾害中一种常见且具有毁灭性的形式,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区,水害事故的发生几率更高。
为了能够提前应对和迅速处置水害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损失,制定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2.1预案组织和领导(1)指挥统一、按照“一岗双责、四个统一”的原则,成立水害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关系和分工。
(2)信息报告。
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将突发水害的信息及时报告给上级,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及时处理。
2.2应急响应和处置(1)一级响应。
当水害事故发生,水害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机制,迅速组织力量投入到应急处置工作中。
(2)应急人员和装备。
组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装备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和抢险工作。
(3)确保生命安全。
在救援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严禁冒险行动。
(4)资源调度。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度相关资源,包括人员、装备、物资等。
(5)疏散安置。
对于受灾居民进行及时疏散安置,并提供相应的救助和帮助。
2.3预案修订与演练(1)定期修订。
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定期对水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2)定期演练。
组织定期的水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1现场概述(1)情况了解。
在接到水害报警后,快速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范围、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受灾人员情况等。
(2)危险评估。
对事故现场进行危险评估,判断可能存在的风险,尽量避免抢险救援人员受到危害。
3.2抢险与救援(1)紧急控制。
尽快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水害事故的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
(2)抢修设备。
组织专业人员对受损设备进行抢修和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基本生活和生产秩序。
(3)救援受灾人员。
对受灾人员进行救援和疏散,确保其生命安全,并提供相应的生活帮助和救助。
3.3事后处理(1)损失评估。
根据事故发生后的情况,对损失进行评估,为后续的赔偿和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煤矿水害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水害现场处置方案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地下水的渗漏、涌泉、涌水、冒水、泥石流、地陷和突涌等现象,它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开采、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中,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思路,对煤矿水害进行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煤矿水害的发生和扩大。
煤矿水害现场处理方案是指在实际应对煤矿水害时,根据煤矿水害的类型、程度和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的一套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处置方案。
下面就煤矿水害现场处理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一、煤矿地下水涌泉、涌水的处置方案煤矿地下水涌泉、涌水是一种常见的水害,它的发生不仅会导致煤矿井下工作区域被淹,威胁煤矿安全,还会导致煤矿生产停滞,造成经济损失。
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1. 防止涌水泛滥:在煤巷内安装好防水隔板以防止涌水泛滥,并及时建设混凝土堰墙。
2. 薄壁固结:对出现涌水的煤体围岩,采取薄壁固结的方法,加强声波、雷射等先进技术勘探,提出稳定围岩的支护方案。
3. 集水、抽水:在地下水涌泉或涌水的位置周围开挖多个水井,将水流集中到一个水池中再使用安装的电泵抽尽水。
二、煤矿地下水冒水、突水和泥石流的处置方案煤矿地下水冒水、突水和泥石流都是比较危险的水害,需要综合考虑煤矿井下的环境及地质情况,执行特定的处置方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1. 打通连通隔水很差的煤柱:如果有连通隔水很差的煤柱,就可以利用方案打通连接燃烧室,来防止水位上升。
2. 排水工程:对于淹水的煤矿,应该成立专门的排水小组。
安装光纤液位监测,对水位进行监控,及时实施抽水排放等措施,锁定水井位、排放量、泵站台数等参数,并设置复杂条件下的应急预案方案。
3. 特种液体灌浆:可以使用特种液体灌浆控制粘性差、自流性强的水和泥石流,提高煤矿围岩的抗挫性。
三、煤矿水害处理方案的优化要达到最佳的效果,除了针对性强的处置方案外,还应该优化煤矿水害处理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对方案进行科学评估:首先,应对方案的经济、技术、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判定其可行性,适应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一、水害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准备工作:(1)各级政府机关及有关单位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明确洪涝灾害的级别、范围和预计对地区或部门造成的危害程度,形成适应本地区情况的应急预案。
(2)制定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应当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包括危险区域排查、人员疏散、救援物资调配、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工作。
(3)各级政府机关及有关单位应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应急队伍具备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4)在水害发生前,要对可能涉及到的重点地区和重要设施进行排查,对于存在危险隐患的区域和设施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
(5)应急预案应当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应急处置能力的不断提高。
2、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危害等级、危害范围和预计损失情况的确定。
(2)应急队伍的组建、训练和指挥体系的建立。
(3)人员疏散、安置、防疫等方面的措施。
(4)救援物资、设备等资源的调配和管理。
(5)信息发布和宣传工作的规定。
(6)应急演练和评估的内容和程序。
二、水害现场处置方案1、风险评估和现场勘察在水害现场勘察和疏散人员时,必须要对现场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建筑物有无损坏、电器的是否漏电等。
2、人员疏散和安置在水害发生后,要对危险区域进行人员疏散,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并进行安置。
同时,要采取防疫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3、救援物资和设备调度在水害现场,要采取紧急措施调度救援物资和设备,包括救生筏、拯救工具等。
4、协调和指挥水害时,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指挥系统,以确保救援队伍和疏散人员的安全,及时获取现场情况和进行指挥调度。
5、信息发布和宣传在水害发生后,必须要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和宣传防灾知识,以帮助民众应对灾害。
同时,要对媒体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避免谣言传播。
6、应急演练和评估为了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在水害发生前,应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和评估工作,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的效率。
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黄色预警
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水害事 故。
红色预警
可能造成特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水害事 故。
预警发布程序
1. 监测与预警信息收集
通过矿井水文地质监测系统、人员观察和井下电话等方式收集相关 信息。
2. 信息研判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判,确定预警级别。
3. 预警发布
根据研判结果,按照预警级别分别向矿区全体干部职工、相关单位 和地方政府发布预警信息。
评估总结
对应急演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 措施。
编写评估报告
将演练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为今后应急预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
08
其他事项
预案修订与更新
定期修订
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以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的一 致性和有效性。
及时更新
当发生煤矿水害事故时,应立即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更新,以便更 好地应对类似事故。
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和现场处置方案
汇报人: 2023-11-15
目录
• 应急预案概述 • 应急组织与职责 • 应急设施与装备 • 预警与响应 • 现场处置方案 • 安全避险与自救互救 • 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 • 其他事项
01
应急预案概述
目的和意义
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将煤矿 水害事故对工人生命安全的威胁降到最低。
人员疏散
设备抢修
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疏散现场人员,确 保人员的安全。
对于损坏的设备和设施,应组织专业人员 进行抢修和恢复。
物资保障
交通管制
确保事故现场的物资供应和保障工作,包 括食物、水、药品等。
水害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3)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3)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3)四.预防与预警 (9)五.信息报告程序 (11)六.应急处置 (11)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5)1.事故特征 (15)2.应急组织与职责 (16)3.应急处置 (16)水害事故应急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本矿井主要是防治地表水渗入井下和井田内采空区积水,危害程度相对较大。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2、坚持灾害性天气影响到安全生产立即停产撤人的原则。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根据应急救援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矿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办公室。
由矿领导、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电科、调度室、工会、综合办、供应科、保卫科、施工单位等单位组成。
3.1.1成立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水害应急指挥系统图3.1.2水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名单总指挥:胡同计副总指挥:李振乾姜满歧李昊赵军涛仪瑞亮矿山救护队队长成员:魏永任华川徐军雷肖飞王小勇党永斌王栋冯忠民张文杨松王金龙孙德奇胡波王文辉3.1.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测科,负责日常应急救援业务工作,由魏永为办公室主任3.1.4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10个组1、现场指挥组:由矿领导、公司矿山救护队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2、抢险救灾组:由公司矿山救护队、矿调度室负责人及矿抢险救灾队三个分队每队15人组成;3、技术处理组:由矿技术负责人、救护队技术负责人和有关技术负责人组成;4、物资供应组:由供应科部门负责人组成;5、通信信息组:由机电科和通防科部门负责人组成;6、警戒保卫组:由保卫科和里兰派出所负责人组成;7、医疗救护组: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组成;8、后勤保障组:由供销科、综合办等部门负责人组成;9、善后处理组:由工会、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10、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

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跳跃。
一想到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我仿佛已经置身于一场水害应急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的构思中。
一、预案制定背景咱们得明确一个前提,那就是我国是个多雨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地区,雨季一来,简直就像打开了水龙头,关都关不住。
所以,制定一套完善的水害应急预案那是相当必要的。
1.1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
尤其是洪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1.2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增加。
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水害,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二、预案编制内容咱们来聊聊预案编制的内容。
这个预案主要包括预警、响应、处置和恢复四个阶段。
2.1预警阶段预警阶段主要是通过监测、预测和预警,提前发现水害风险,为后续响应和处置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2.1.1监测建立水害监测体系,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环境等多方面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水害风险。
2.1.2预测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历史水害案例,进行水害风险预测。
这有助于我们提前预判水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1.3预警当预测到水害风险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做好防范措施。
2.2响应阶段响应阶段主要是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水害风险。
2.2.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巡查、疏散转移、加固堤防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前消除水害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2.2应急处置1.抢险救援:组织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转移安置:将受水害影响的人民群众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
3.交通管制:对受水害影响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4.供水供电:确保受水害影响区域的供水供电不受影响。
2.3处置阶段处置阶段主要是对水害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灾害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隧道突水现场处置方案) 1、总则 1.1目的和依据 根据某隧道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为了对隧道突水作出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1.2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地点、原因、性质和后果 1.2.1可能发生的地点:某隧道Ⅰ线正洞、平导及某隧道泄水洞。 1.2.2可能发生的原因:a)某隧道处在复杂的大型暗河(小溪口暗河)系统中,山体岩溶管道、溶隙与上部暗河构成联系的复杂网络系统。溶腔并存的破碎带、节理裂隙带、岩溶网络系统组成复杂的富水带,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扎;b)由于岩溶地质的复杂性,现有探测技术、手段和方法难以查清深部岩溶的空间位置、形态、规模和充填物的性质特征等,难以准确预测突水的位置、规模等;c)现场人员、材料设备撤离不及时。 1.2.3性质:意外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1.2.4可能发生的后果:a)人员伤亡,b) 财产损失。
4 应急后勤保障 应急保障系统在项目部应急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设以下小组: 4.1 通讯联络组:组长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担任,成员由办公室及相关人员组成。其职责是:确保与现场指挥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2 技术保障组:组长由项目部总工担任,成员由工程部技术人员组成。其职责是: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4.3疏散引导组:组长由项目部工程部长担任,成员由工程部技术人员及施工队现场负责人等组成。其职责是:负责将隧道各工作面人员迅速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水灾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矿井水文边界条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充水因素 1.1.1矿井含水层情况 矿井含水层共8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第四系含水砂层,第三系砾岩,山西组砂岩,太原组第 一、第四层石灰岩,徐灰、草灰、奥灰。 1.1.1.1第四系含水砂层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一部分由蒸发及地表径流泄出,另外主要部分由地下径流缓慢泄于小汶河,地下水流向西南。第四系潜水由于其下数百米第三系红色粘土质粉砂岩所隔,与煤系各含水层无水力联系。 1.1.1.2第三系砾岩与二层煤距离在60~220m,平均121.4m,单层开采是冒落带及裂隙带最大高度一般为单层采厚的20~30倍,则总高度为40~60m,由于本区老顶多由砂岩组成,这样冒落裂隙带高度将达不到上述高度,故对回采无水害威胁。 1.1.1.3山西组砂岩水属物钾钠,说明该处地下水的循环条件相当差,该层在本区内无地表水补给,含水程度以所处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断层带附近及靠近次级背斜部位含水性较强,以静水储量为主,仅在西边界F22及井田北边界通过莲花山断层接受对盘奥灰水的侧向补给,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1.1.1.4第一层石灰岩厚1.40~3.29m,平均2.36m,全区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上部质不纯,含泥质较多,下部灰褐色裂隙不发育,钻孔岩芯统计,裂隙率为3~8.4%,井下实见裂隙不发育,且多为方解石脉充填,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全区所有钻孔皆无明显消耗现象。一灰本为极弱的含水层,在井田-350轨道暗斜井揭露一灰,致密无水,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1.1.1.5第四层石灰岩为十三层煤直接顶板,厚度变化不大,全区稳定,厚5.2~9.5m,平均6.81m,水质类型属硫酸钾的钙型水。矿井揭露资料,在-510南翼总回风巷揭露四灰致密上部质不纯,含泥质较多,下部灰褐色裂隙不发育,揭露仅在局部地段有少量淋水。四灰在本井田内埋藏较深,无地表水补给,可作为中弱含水层对待,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1.1.1.6徐灰、草灰为富水性较差的非均质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厚7.16~22.7m,平均12.02m,据翟镇矿350号孔徐草灰混合抽水结果表明,基本无水, 2007年矿井施工徐草灰观测孔1个揭露情况,徐草灰基本无水,徐草灰含水层现阶段对矿井无突水威胁。 1.1.1.7奥灰为富水性不均一的非均质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根据矿井水文观测资料,2007年矿井在-510南翼总回风巷施工奥灰观测孔1个,开孔标高-507.4米,观测水压4.5Mpa,水位-57.4米。根据矿井中长期接续计划,预计下组11层煤第一个回采工作面,在2009年10月份投产,年度内奥灰含水层对矿井无突水威胁。 1.1.2矿井的主要水文边界 王家寨井田位于新汶向斜北翼,莲花山断层南侧。地质构造复杂,煤系地层赋存较深,上有数百米第三系红色粘土质粉砂岩(夹砾岩多层)所覆盖,割断了煤系内各主要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煤系地层被数百米厚的第三系官庄组红色粘土质粉砂岩所覆盖,地表以丘陵山坡地形为主要特征,地表迳流排泄条件好,煤系内各主要含水层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或补给微弱,富水性弱至中等。下伏徐灰、草灰无地表出露区,奥灰仅在北部边界有零星断块出露,岩溶裂隙不发育,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潜水的补给能力较弱,富水性弱至中等,以静水量为主。断层的切割错动,致使各含水层之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煤系地层内的各主要含水层无地表露头,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补给循环条件不畅,以静水为主。与相邻矿井均按防水煤柱标准留设了边界煤柱,开采后对本矿无影响。煤系下部徐草灰无地表露头,仅奥灰在北部边界接受少量大气降水补给。 1.1.3根据2008年《王家寨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批复,开采上组煤阶段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类型矿井,开采下组煤阶段矿井水文类型属中等类型矿井。 1.1.4目前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4.6m3/h,根据矿井实际开采资料分析,主要充水水源为煤系顶底板砂岩水。 1.2矿井排水系统构成及能力 现开采水平为-350水平、-510水平,排水方式为二级排水。 1.2.1 井下-350中央泵房装有型号PJ150*11水泵3台,每台排水量300m3/h,电机功率1#、2#为900KW,3#为1050kw,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300m3/h,工作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600m3/h,排水高度713.9m,排水管为两趟,排水管直径273mm,水仓实际容量为3030m3。供电方式:采用双回路供电,即Ⅰ回路来自地面降压站GY-07号开关柜,Ⅱ回路来自地面降压站GY-13号开关柜,每条回路都能满足泵房的排水要求;两回路之间采用联络开关进行连接,当有一回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泵房的正常供电,即排水泵房供电是可靠的。 1.2.2 井下-510中央泵房装有型号D450—60×4水泵3台,每台排水量450m3/h,电机功率为500kw,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450m3/h,工作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900m3/h,排水高度240m,排水管为两趟,排水管直径273mm,水仓实际容量为3015m3。符合规程规定要求。供电方式:采用双回路供电,即Ⅰ回路来自-350中央变电所GY-62号开关柜,Ⅱ回路来自-350中央变电所GY-75开关柜,每条回路都能满足泵房的排水要求;两回路之间采用联络开关进行连接,当有一回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泵房的正常供电,即排水泵房供电是可靠的。 1.2.3引水装置 -350、-510两水平中央泵房分别配有SZ-2型真空泵两台作为主排水泵的引水装置,其控制电源分别来自两水平中央变电所低压两段母线上。 1.3 井上主要水情分析 1.3.1塌陷斑裂区水情分析 根据地表斑裂情况调查报告,2006年9月份,仅在榆山村以西中部农田内发现一条(东北—西南走向,长度150米,裂缝最大宽度30mm),在小王家寨村以南,矿矸石山西北农田内发现一条(西北—东南走向,长度130米,裂缝最大宽度35mm),这些斑裂缝线随土地整理后填埋消失,在今后的调查中未再次发现 斑裂缝线。经过近几年矿井涌水量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地表水与井下涌水无水力联系,对井下安全生产无水害影响。 1.3.2封闭不良钻孔水情分析 王家寨煤矿原井田地质勘探报告共提供钻孔40个,其中,因调整边界和换发新采矿许可证而调出井田边界的钻孔有8个(泉189、泉31、泉82、泉180、泉71、55#、304、305),新划入1个钻孔为四采区的41#孔,现剩余33个。经生产采区实际揭露和控制的钻孔有327、114、4、113、115、45、313、312、102、110、105、111、17、泉199#等14个;生产采区未揭露的钻孔有泉158、泉184、泉115、泉152、41#等5个;位于大巷护巷煤柱及工广保护煤柱之内的钻孔有320、116、103、313、108、337孔等6个;F12断层以北的有112、311、109、101、104、106、319、107孔等8个。本井田地表全部位于山丘丘陵地带,所有钻孔孔口均位于丘陵斜坡地带,地表径流排泄条件良好,无积水条件。其中,在生产实际揭露的14个钻孔均与封孔资料相符,封孔合格。在对钻孔排查过程中只发现2个封闭不合格钻孔,分别为319孔和泉158孔。319孔,开孔标高200.07米,终孔标高-544.67米,而且该孔位于莲花山大断层下盘以东无煤区, 所以对今后矿井的安全开采无水害威协。地表位于石灰峪村北丘陵斜坡中段地带,该孔因封闭段距仅100米不合格,钻孔穿越岩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表土(层厚0.6米)、第三系红层(层厚573.5米)、四灰(层厚3.0米)、奥灰(层厚0.74米)。泉158孔,开孔标高189.42米,终孔标高-459.82米,井下位于设计四采区,此采区未开拓,该钻孔由于孔内故障为一废孔未封闭,地表位于赵家庄北部丘陵斜坡中段地带, 该孔穿越岩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表土(层厚0.50米)、第三系红层(层厚648.74米), 终孔位于可采煤层二层煤以上80米位置,不会给生产造成水害威胁。2009年度不会接近封闭不良钻孔,对矿井安全开采无威胁。 1.3.3邻近矿井水情分析 王家寨井田周边共与六处煤矿相邻,分别是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山东阳光矿业有限公司崖头煤矿、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山东明兴小港煤矿(集团)、新泰市莲花山矿业有限公司,山东鲁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六处煤矿调查情况如下: 1.3.3.1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 矿井西南边界以采矿许可证3#和4#点的连线垂直切割与山东良庄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