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练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奴隶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我国奴隶社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为纽带、以()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3、据商代资料,商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并出现了()继承制。
二、判断题1、夏礼和殷礼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神为核心。
()2、中国法起源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
()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礼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祭祀活动。
()三、简答题: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第二章中国奴隶社会的立法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郑子产所铸的()。
3、第一次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为国以礼还是()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1、铸刑书2、铸刑鼎3、竹刑三、简答题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第三章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分论一、判断1、所谓“三不去”包括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三不去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
()3、奴隶制五刑包括自由刑。
()4、西周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
()二、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2、明德慎罚3、出礼入刑4、五刑5、六礼6、同姓不婚7、五过之疵8、五声听狱讼三、简答题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奴隶制时代重要法制人物点评简答题1、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2、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中国封建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礼与法的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律规范与法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2、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东汉时代的以经注律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途径,魏晋时代的()完成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______________。
《中国法制史》题库

《中国法制史》题库中国法制史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我国古代将刑事、民事案件区分为 ( )A、眚与非眚B、傅别质剂C、狱讼D、钧金束矢2 封建制五刑最初确立于 ( )A、春B、汉C、隋D、唐3 “婚姻六礼”按顺序应为 ( )A、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B、问名、纳采、纳币、纳吉、请期、亲迎C、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D、问名、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 唐朝法律形式为 ( )A、律令格式B、律令科比C、律典疏例D、律令敕例5 《名例律》的最早确立在 ( )A、北齐律B、北周律C、北魏律D、隋律6 秦朝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其中女子承担刑事责任应为身高 ( )A、四尺B、五尺C、六尺D、六尺五寸7 元朝由地方官抄集的法律汇编是 ( )A、大元通制B、风宪宏纲C、元典章D、至元新格8 宋朝理雪的时效为 (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 规定新疆管理的特别法规在清朝是 ( )A、番例B、西宁番子条例C、理藩院则例D、回疆则例10 清末时地方“议会”被称为 ( )A、众议院B、资政院C、咨议局D、参议局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夏朝给予重惩的犯罪有 ( )A、昏B、墨C、贼D、杀2“三不去”的内容包括 ( )A、与更三年丧B、前贫贼后富贵C、有所娶无所归D、妻子患病3 战国时期楚国的立法有 ( )A、铸刑书B、仆区法C、茆门法D、铸刑鼎4 秦朝的羞辱刑为 ( )A、髡B、耐C、完D、赀5 属于汉律六十篇的组成有 ( )A、朝律B、越宫律C、傍章律D、九章律6 唐律规定共犯中的首犯为 ( )A、造意者B、家长C、监主D、化外人7 元朝的立法有 ( )A、《至元新格》B、《元典章》C、《至正条格》D、《大元通制》8 明朝除五刑外又增加了 ( )A、充军刑B、枷号刑C、剌配刑D、廷杖9 适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有 ( )1A、《蒙古律例》B、《西藏通制》C、《苗例》D、《回疆则例》10 《大清商律草案》除总则外还包括 ( )A、商行为B、公司律C、票据法D、海船律三、名词解释:(5×4=20分)1 《临时约法》2 九刑3 七出4 阿党附益5 张杜律四、简答题:(6×5=30分)1 如保评价《法经》的本质。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A.蚩尤B.皋陶C.共工D.黄帝2.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B.商C.周D.秦3.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A.肉刑B.夏政C.禹刑D.五刑4.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叫()。
A.蒙士B.大理C.大司寇D.小司寇5.夏启夺取政权后将所征服的地域划分为()。
A.九牧B.九州C.九鼎D.九洲6.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A.《礼记.王制》B.《左传》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7.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制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8.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B.商C.西周D.秦朝9.“禹刑”最先见于()。
A.《史记》B.《左传》C.《尚书》D.《竹书记年》10.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B.杀C.鞭刑D.徒刑1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12.夏朝法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天意发布的()。
A.王命B.天命C.禹刑D.礼仪13.《五刑》又称为()。
A.汤刑B.甫刑C.赎刑D.正刑14.关于《五刑》的起源,最早见于()。
A.《尚书.大传》B.《尚书.尧典》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15.“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16.炮烙之刑出现于()。
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17.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A.商王B.贵族C.卜者D.掌戮18.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19.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一、单选题1、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正确选项:大理院2、“八议”中有“议宾”一项,指的是()。
正确选项:前朝皇帝的后代3、“八议”最早规定在()。
正确选项:魏律4、“贿选宪法”的正式名称是()正确选项:《中华民国宪法》5、“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最早规定在()。
正确选项:西周6、“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作为断案的依据,最早规定的时间在()。
正确选项:西周7、《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正确选项:具律8、《永徽律疏》的篇目共()。
正确选项:十二篇9、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正确选项:秋官大司寇10、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
正确选项:晋律11、典卖法律关系制度化,始于()。
正确选项:宋朝12、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
正确选项:魏律13、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
正确选项:见知故纵14、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作()。
正确选项:决事比15、汉代对当事人进行判决叫()。
正确选项:断狱16、汉代致仕的年龄是()。
正确选项:七十17、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正确选项:儒家思想18、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法正确选项:习惯法19、旧贵族的代表叔对成文法公布向表示正确选项:反对20、哪派学说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正确选项:道家21、哪位将成文法条文私自刻在竹简上,编制成“竹刑”正确选项:邓析22、哪一位认为人性本恶导致了社会对礼义和法制的需要正确选项:荀子23、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审判制度实行()正确选项:三级三审制24、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
正确选项:廷行事25、秦朝的鬼薪适用于男犯,它的刑期为()。
正确选项:三年26、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
正确选项:定杀27、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的法律形式是()。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法律文献是哪部?A.《周礼》B.《九章算术》C.《程虚中山法书》D.《唐六典》答案:A2. 关于汉代的法律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汉代以律令为主,罚则较重。
B. 汉代倡导法治理念,重视制度建设。
C. 汉代取消了“众刺”的刑罚。
D. 汉代法律制度没有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B3. 清朝刑律体系中规定的重要刑罚有:A. 鼻割、耳割、流放。
B. 鞭刑、钉耳、流放。
C. 宫刑、流放、笞刑。
D. 凌迟、受刑。
答案:D4.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刑律大纲》对哪个领域的法律提出了较多的规范和完善?A. 财产犯罪B. 人身安全犯罪C. 道德犯罪D. 反动活动答案:B5. 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在哪一年?A. 1979年B. 1996年C. 2012年D. 2018年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答案:战国时期的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和商鞅。
他们强调法律的严明和严厉执行,主张以法治国。
法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刑罚的威慑作用,提出“赏罚分明”、“轻重明白”等原则,强调法律的公正和权威性。
法家思想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对后世的法治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简述明清时期的法律特点。
答案:明清时期的法律体系以明代的刑律为基础,并在清代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明清时期的法律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律体系逐渐完备,刑律编纂较为系统。
其次,法律执行方式多样,包括官制、厂刑和民间习惯等。
再次,明清时期的法律注重治安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对财产犯罪和人身安全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
最后,明清时期的法律制度对一些先进的刑法理论进行了吸收和借鉴,如儒家的“仁政”思想和西方的启蒙思想等。
3.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刑法发展历程。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刑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和修订。
其中,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刑法典,对战争罪和经济犯罪进行了规范。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秦律C. 唐律疏议D. 法经2. 秦朝实行的法律制度是:A. 法家思想B. 儒家思想C. 道家思想D. 墨家思想3. 汉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A. 九章律B. 汉律C. 唐律D. 宋律4.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九章律B. 唐律疏议C. 宋律D. 大明律5.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A. 宋律B. 大明律C. 唐律疏议D. 九章律6. 明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大明律B. 唐律疏议C. 宋律D. 九章律7. 清朝时期,法律体系的名称是:A. 大清律例B. 大明律C. 宋律D. 唐律疏议8. 中国古代的“五刑”指的是:A. 笞、杖、徙、流、死B. 笞、杖、徒、流、死C. 笞、杖、徒、徙、死D. 笞、杖、徒、流、死9.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体系,制定的第一部近代法律是:A. 大清律例B. 大清民律C. 大清刑法D. 大清新律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颁布于:A. 1949年B. 1954年C. 1956年D. 1978年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的“三法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秦朝的法律制度以________为主导思想。
13. 唐朝时期,法律体系的编纂者是________。
14. 宋朝时期,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是________。
15. 明朝时期,法律体系的编纂者是________。
16.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法律体系,制定的第一部近代法律是________。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 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9.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1、中国历史上正式颁行的第一部民法典是()。
A、中华民国民法B、大清民律草案C、民律第二次草案D、现行律民事有效部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基本内容是()。
A、没收一切土地收归苏维埃政府所有B、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土地制度C、乡村中的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土地D、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经营不受侵犯E、减租减息3、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单行商事法规是()。
A、银行法B、交易所法C、票据法D、公司法和海商法E、破产法4、清末法律改革中,清政府颁布的主要法律有()。
A、钦定宪法大纲B、大清新刑律C、十九信条D、大清民律草案E、刑事民事诉讼法5、明朝官员构成奸党罪的言行包括()。
A、渎职B、专擅选官C、交结近侍D、上言大臣德政E、谋反、谋大逆6、唐朝有四次重大立法活动,即()。
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D、开元律7、三国两晋南北朝刑法基本原则主要有()。
A、八议B、官当C、准五服以制罪D、重罪十条E、秋冬行刑8、汉朝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出现的诉讼审判制度有()。
A、三司会审B、录囚C、疑狱奏谳D、秋冬行刑E、《春秋决狱》9、西周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判决,可向天子上诉,上诉的方式有()。
A、路鼓B、邀车驾C、肺石D、打登闻鼓E、上表陈情10、商朝的刑罚主要包括()。
A、炮烙B、具五刑C、醢刑D、脯刑E、城旦舂1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是()。
A、六礼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一夫一妻多妾制E、七去三不去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禹刑》B、《法经》C、《铸刑书》D、《竹刑》E、《秦律》13、秦朝常用的死刑方法有()。
A、具五刑B、族诛C、枭首D、醢、脯E、弃市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确立的对后世封建法制有重大影响的刑法原则有()。
A、八议B、官当C、准五服以制罪D、重罪十条E、秋冬行刑15、以下()为“十恶”重罪。
A、谋反B、奸党C、谋大逆D、谋叛E、不义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刷的法典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单项选择题1.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称为( )。
A.傅B.别,C.质D.剂2.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3.秦朝强制男性犯人服修城墙、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为( )。
A司寇B.鬼薪,白粲C.城旦,舂D.迁4.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定财物的刑罚是( )。
A赀刑B.赎刑C.夏作D.罚作5.最早确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皇帝是( )。
A汉武帝B.汉文帝C.汉献帝D.汉宣帝6,“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A.《晋律》B.《魏律》C.《唐律》D.《北齐律》7.首创流刑五等之制的是( )。
A.《北周律》B.《北齐律》C.《新律》D.《晋律》8.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中书省9.“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 )的规定。
A. 类推B.法律适用C.法律解释D.自由裁量10.宋代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A.举取B.举债C.负债D.出举11.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没有以下哪些A.依法案有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C.女犯不得刑讯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12.中华法系形成—个完整的体系是在()A.隋朝B.唐朝C.清朝D.明朝13.宋朝路一级设置的司法机关称( )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司C.肃政廉访司D.行御史台14 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B.刑无等级C.重典治国D.德主刑辅15 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御史台16 廷杖制度设立于( )。
A.隋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7.明代地方省一级的司法机关是( )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使司C.肃政廉访司D.通政使司18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A.《大清例律集解附》B.《大清新刑法》C.《大清会典》D.《大清律例》19.“奸党”之条首创于( )A.秦律B.汉律C.元律D.明律20.明朝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
A.九卿会审B.三司会审C.朝审D.秋审21.周王王位的继承人为( )A.嫡长子B.庶长子C。
庶兄D.嫡孙22.“傅”即债券,债券一分为二称“别”,债权人一般执( )。
A.左券B。
右券C.上券D,下券23.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A郑国的刑鼎B.晋国的刑鼎C.竹刑D.《常法》24.秦律规定,共同犯罪加重处罚。
按法律共同犯罪是指多少人所实行的犯罪( )。
A,五人以上B,两人或两人以上C,三人D,四人25.汉朝废除残人肢体的肉刑的刑罚改革始(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6.《刑名》篇首次置于篇首的法典是( )A.《九章律》B.〈北魏律》C.《晋律》D.《魏律》27 为《晋律》进行注解的律学家是()A,陈群B.陈寿C.崔诰D.张斐28.“十恶”中危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是()A,内乱B.谋叛C.大不敬D.谋大逆29.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中书省30.“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关( )的规定。
A,类推C.法律解释B.法律适用D.自由裁量31,唐律规定,官吏犯罪需划分为公罪、私罪,处理上()A.私罪从重B.公罪从重C.酌情处理D.量刑相同32.宋朝把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称为( )。
A,翻供B.覆供C.翻异D.否供3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A.《唐律疏议》B.《大明律》C.《元典章》D.《宋刑统》34.宋朝的中央司法机构不包括( )A.御史台B.丞相C.刑部D.宫中审刑院35.以下不属于宋代时期刑罚的主要变化()。
A.折杖法B.重法地法C.刺配法D.凌迟刑人律36.元朝把臣民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低的是( )。
A.南人B.色目人C.蒙古人D。
汉人37.明朝,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是( )。
A.《大明律》B.明《大诰》C.《大明令》D.《明会典》38.《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是( )。
A.《囚法》B.《贼法》C.《杂法》D.《具法》39.“八议人律”始于( )。
A.《魏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40.唐朝第一部正式的基本法典是( )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律疏议》41.明朝最高审判机构是( )。
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内阁49.传说夏桀曾将商汤“囚之夏台”“夏台”指的是( )。
A,地名B.人名C.中央监狱D.罪名50.商朝前期实行父死子继制和()A,指定继承制B.夫死妻继制C,兄终弟继制D.任意继承制52.下列名称中,( )不是商朝的监狱名称。
A.“圜土”B.“囹圄”C.“羡里”D.“钧台”53.春秋时期监狱已改为通称( )A.“囹圄”B.“王畿”C.“圜土”D.“钧台”55.“周公制礼”里的周公是周武王之( )A.父B.子C.兄D.弟56.周礼以( )原则为基础。
A.明德慎罚B.“亲亲”、“尊尊”C.宗法制D.忠君57.西周婚姻实际上实行的是( )A.一夫多妻制B.一夫一妻多妾制C.一妻多夫制D.一夫一妻制58.西周时的借贷契约称为( )A.傅、别B.质C.剂D.合同59.宗法制以( )为纽带,与国家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
A.地域B.人情C.宗族血缘关系D.物质利益60.西周时的借贷契约称为( )。
A.傅、别B.质C.剂D.合同63.“六礼”作为法定的婚姻成立条件确定于( )。
A.西周B.商朝C.汉朝D.夏朝64,在女方答应议婚后,由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宗庙以定吉凶的过程被称为( )。
A“纳吉”B.“纳征”C.“问名”D.“请期”65.婚期之日男方迎娶女子至家的过程被称为( )。
A.“纳吉”B.“纳征”C.“问名”D.“亲迎”66.西周时女子若犯“七出”之条,不能提出休弃的是( )。
A.丈夫B.公公C.婆婆D.姑嫂67.“三不去”的离婚限制确立于( )。
A.夏B.商C.西周D.汉朝69,西周时中央的最高司法官司称为()A,大司寇B,大理C,小司寇D,蒙士70,“明德慎罚”的前提是()A,以德配天B,实施德教C,用刑宽缓D,德主刑捕71,在“明德慎罚”的前提下,将()原则制度化、法律化,是西周法制的基本特点。
A,敬天保民B,德主刑辅C,亲亲、尊尊D,明刑弻教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 )以后才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
A西周末期B.春秋早期C.春秋中期D.春秋末期73.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的人是( )。
A.子产B.邓析C.孔子D.叔向74.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 )。
A.郑国的刑鼎B.晋国的刑鼎C.竹刑D.《常法》75.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 )。
A.晋国B.鲁国C.郑国D.韩国76.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私造的刑书()。
A.吕刑B.竹刑C.九刑D.汤刑77.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邓析B.子产C.商鞅D.赵鞅78晋国“铸刑鼎”的内容是( )A“竹刑”B.郑国的刑书C.范宣子的刑书D.《法经》79.春秋时期,( )竭力反对晋国铸刑鼎。
A.孔子B.叔向C.韩非子D.李悝80春秋时期,( )竭力反对郑国铸刑书。
A.孔子B.李斯C.公孙龙D.叔向81.战国时期的《法经》是由( )制定的A.李悝B.吴起C.商鞅D.管仲。
82.《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A《囚法》B.《贼法》C.《杂法》D.《具法》83.支持李悝进行社会改革的是()A.魏孝公B.魏孝侯C.魏文侯D.魏文公84.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法家是()A,韩非B,李悝C,商鞅D,吴起86.战国时期,推行“善平籴”的改革家是()A.荀寅B.商鞅C.李悝D.子产87.《法经》中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的法律规定的部分称为( )。
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88.《法经》中关于“盗贼”以外的其他犯罪与刑罚的规定称为( )。
A.《盗法》B.《网法》C.《捕法》D.《杂法》8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较完整的封建法典是( )。
A.《常法》B.竹刑C.《法经》D.《茆门法》90在中国历史上“改法为律’’的是( )A.吴起B.商鞅C.韩非D.李悝92.商鞅为打击旧贵族的特权,命令废除( )制,实行奖励军功。
A.井B.分封C.世卿世禄D.荐举制93.秦律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
A.眚B.不眚C.端D.不端94.秦朝男子的刑事责任年龄是身高达到( ) 。
A.六尺五寸B.六尺二寸C.八尺D.五尺六寸95.在众人聚集的闹市上,对犯人执行死刑的方法是( )。
A.弃市B.枭首C.辜D.诛96.《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两段记载:“甲盗,赃值千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 同论。
”“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知盗,乙论何也?毋论。
”这两段区分的是( )。
;A.故意和过失B.有无犯意C.自首和告发D.主犯和从犯97.秦朝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
A一种死刑B.一种作刑C.一种赀刑D.一种自由刑98.秦朝刑法中强制男性罪犯去山林砍柴以供祭祀的刑罚被称为( )A.城旦B.鬼薪C.白粲D.复作99.秦朝中央最高司法机关长官是( )A.太尉B.廷尉C.御史大夫D.大理卿100.在秦朝,借用前代实事讽喻非议当朝统治的行为将会被判处( )罪。
A“不道”B.“妄言与非所宜言”C.“以古非今”D.“谋反”101.在秦朝,犯“妄言与非所宜言”罪的人将会被处以( )刑罚。
A.车裂B.弃市C.具五刑D.族、102.秦律规定,凡犯“以古非今处以( )。
A迁刑B.族刑C.弃市D.作刑103.秦律规定,共同犯罪加重处罚,共同犯罪是指( )所实行的犯罪。
A.五人以上B.两人或两人以上C.三人D.四人,104.秦代盗窃超过六百六十钱者,要被处( )A.罚役三十天B.黥劓以为城旦C.黥为城旦D.耐为隶臣105.秦代的徒刑中没有()A.司寇B.鬼薪C.隶臣D.枷号106.赀刑是秦代的一种独立刑,( )不可作为赀刑的客体。
A.甲B.盾C.箭D.徭役107.在秦代若教唆未满十五岁的人抢劫杀人,即使分赃仅为十钱,教唆者也要被判处( )。
A.腰斩B.碎尸刑C.车裂D.夷三族108.秦律规定“不告奸者”()A.腰斩B.磔C.车裂D.夷三族109.“城旦舂”的刑期一般为( )(A.二年B.三年C.终身D.四到六年110.“司寇”的刑期一般为( )A.二年B.三年C.终身D.四到六年111.秦朝的耻辱刑中有“耐”刑,就是( )。
A.剃去犯人头发B.剃去犯人胡须C.在犯人脸上刺字D.割去犯人的耳朵112.从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西汉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