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客观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其永恒的循环中是按照规律运动的”;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1、自然界是现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

自然界是先于人存在的自然界,它是建立在人的实践基础上的,是人们依据实践基础所认识的自然界;自然界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历史性属性,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自然界。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1)各种“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转化的物质运动形式”,“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和在工业中实现这种转化”;物质运动在转化过程中,它的“运动的量是不变的”,既不会增多,也不会消失;物质运动都遵循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有机物可以从无机物中被制造出来,它们遵守共同的化学定律;有机体都是从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动植物的物种之间可以相互融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有机界的僵硬系统”。

(3)自然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彼此并列的历史”和“前后相继的历史”;它“是生成着和消逝着”以及循环着,“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3、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发现其中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一经发现,就要尽可能从经验上加以证明”;它主张“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转移”,反对孤立地看待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它反对无条件地使用不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非此即彼”的认识方法,主张“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这样的辩证思维方法是唯一在最高程度上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它“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自然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原 始 星 云
原 始 星 云 开 始 转 动
1、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康德 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星云 假说
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 星云假说
1796年 , 法国科学家 年 拉普拉斯( 拉普拉斯 ( 1749—1827) ) 宇宙系统论》 一书中, 在 《 宇宙系统论 》 一书中 , 用牛顿力学详细地论证了 太阳系起源演化过程, 太阳系起源演化过程 , 也 提出了一个类似康德的、 提出了一个类似康德的 、 更趋完整的星云假说。 更趋完整的星云假说。
1873年,英国著名物 1873年 理学家麦克斯韦(1831— 理学家麦克斯韦 1879) 出版《 电学与磁 出版《 学通论》, 》,建立了电磁 学通论》,建立了电磁 场的20个基本方程, 20个基本方程 场的20个基本方程,即 麦克斯韦方程,把电荷、 麦克斯韦方程,把电荷、 电流、 电流、电场和磁场间的 普遍联系完全统一起来, 普遍联系完全统一起来, 同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同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 这样完整的电磁理论就 建立起来了。 建立起来了。
4、化学上的三大发现
道尔顿的原子论 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律 维勒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德国青年化学家维勒 ),在 (1800—1882),在1828 ), 发表了论文《 年发表了论文《论尿素的 人工合成》, 》,他公布了从 人工合成》,他公布了从 氰酸银、氢酸铝、 氰、氰酸银、氢酸铝、氨 水和氯化氨等无机原料中 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的实 验,这不仅打破了无机物 和有机物之间的人为界线 ,开创了人工合成的新纪 元,而且从化学上证明了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星云假说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
化学发现
生物进化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作用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1.1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

你看那大树啊,不光是根、干、枝、叶紧密相连,它的存在还和土壤、空气、水分等因素息息相关。

简而言之,万事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种不断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

1.2 自然界的不断发展这个观点还强调了自然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就像我们看到的四季轮回,冬去春来,世界在不断地变换着。

这种变化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体现了自然界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就好像一块大石头,经过风霜雨雪,慢慢变成了小石子,变化虽然缓慢,却是持续不断的。

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2.1 指导科学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它还实实在在地指导着科学研究。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揭示自然界的各种规律,这背后其实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起作用。

比如说,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层次,了解地球的历史演变,这就是在运用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2.2 影响我们的生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还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个例子,咱们在农田里种地时,知道了土壤的结构、气候的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这个过程就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通过了解和利用自然界的规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3. 总结3.1 理论的实际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很大的意义。

它教会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现象,理解万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3.2 对未来的启示这种观点也让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加科学和理智的思考方式。

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还要深入挖掘背后的联系和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通过其对自然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深刻认识,为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指导和帮助。

它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混沌理论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他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 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02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对自然的认识从存在深入到演化,试图在存在于演化之间架 起一座桥梁。
◆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 系统自然观 基本内容
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
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 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
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成功地用无机物(氰、氨及其化合物) 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的观念。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发表《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一 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发表 《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指出动物 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机 制,发现了动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 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尔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存在于自 然界的热、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现象,实际上是能量之间相互 联系和转化的表现,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 的旧观念。
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所谓的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 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 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性的特征。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11
3.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自发的唯物
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带有直观性、思辩性和
猜测性的缺陷,包含了以后分裂的种子。
古希腊的“原子论”、“活火说”,中国
古代的“阴阳五行说”等
12
(1)古希腊自然观

古希腊还没有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意 义上的自然科学,它的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是人类历 史上自然观的最初形态。
一》、《论无限宇宙和世界》等著作,
从多方面补充了哥白尼的学说,并且比
哥白尼还前进了一大步。他认为宇宙是
无限的,太阳不过是无数恒星之一,宇 宙中可以居住的星球也是无限多的。
21
“天空立法者”开普勒 (1571—1630年)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光学家。1571年12月27日 生于德国魏尔,父亲早年弃家出走,母亲脾气极 坏。他是七个月的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四岁 时的天花在脸上留下疤痕,猩红热使眼睛睛受损, 高度近视,一只手半残,又瘦又矮。但他勤奋努 力,智力过人,一直靠奖学金求学。1587年进人 蒂宾根大学学习神学与数学。他是热心宣传哥白 尼学说的天文学教授麦斯特林的得意门生,1591 年取得硕士学位。1609-1619年开普勒根据第谷的 观测资料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8
法布里修斯(1537—1619)

为发现血液循环而迈出下一 步的是法布里修斯(1537—1619)。 他是意大利人,在帕多瓦大学学习 医学,是法娄皮欧(1523—1562)的 学生,而后者曾经是维萨留斯的学 生,也是输卵管的发现者。 在出版于1603年的《论静脉

瓣膜》一书中,法布里修斯描述了
34
(2)细胞学说 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 施莱登(1804-1881)发表 《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 一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 组成的; 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 施旺(1810-1882)发表了 《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 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明确指出动物和植物一样, 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 承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大的理论工作: 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 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辨证法观点; 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 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 法思想, 在上述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 义 1、基本思想: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 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 机能;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 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 动和发展;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 程中,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3、重大意义 (1)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局限性,吸取了它关于 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机械论和 形而上学。 (2)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和科 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 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指出只有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 基础上,才能使自然科学真正成为人的科学。
19世纪自然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 18 世纪下半叶,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 革命。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生产过渡,生产突 飞猛进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19 世纪,自然科学研究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 进入对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和理论概括的阶段, 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一系 列重大发现。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他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是: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相对立,把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优先性看作人类研究自然界的认识前提。

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又克服了机械自然观中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这就突破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以往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界还包括了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

这种人化的自然界的思想,超越了以往狭义的自然观念,而且强调了人的参与,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中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地方,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与机械论自然观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约束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并不因为人的活动而消失;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性;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并不单纯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对人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

唯物主义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他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唯物论。

方法论和辩证法。

中文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地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个方面,唯物论。

方法论和辩证法。

诞生标志,《反杜林论》哲学篇。

形成背景。

18世纪中叶以来。

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这一时期。

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

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

接着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描述了地层的缓慢演化。

生物学家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

德国的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

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

在物理学中。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证明了电。

磁。

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揭示了物理-化学过程的不可逆性等等。

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

大体描绘出了一幅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

于是。

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

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20世纪以来。

自然科学经历了从物理科学到生物科学。

从理论科学到技术科学的一系列革命。

更广泛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所固有的辩证法。

从而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它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自然界。

现代科学表明。

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讲稿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
自然界是客观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
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
自然界是先于人存在的自然界,它是建立在人的时间基础上的,是人们依据实践基础所认识的自然界。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1)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转化
(2)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有机界僵硬系统
(3)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彼此并列的历史和前后相继的历史
3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从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出发,去发现其中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已经发现就要尽可能从经验上加以证明(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1实践性
自然界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界;即使先于人类存在,也实在人类的实践基础上被人们所认识2历史性
自然界不仅具有空间上扩张的历史,而且具有时间上生成的历史;自然界生成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的历史,是人类史和自然史相统一的历史3辩证性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物质统一性,又承认其运动变化和循环发展,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既承认自然界的天然的先在性又承认其人工的现实性,实现了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既承认人类生成自身的历史又承认其创造自然界的历史,实现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统一……
4批判性
否定了“神创论”和“上帝第一推动说”,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批判力杜林的自然观、毕希纳的庸俗唯物论、孔德的实证论哲学、社会达尔文主义、宇宙热寂说以及歪曲劳动的本质并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等……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
1古希腊哲学
2德国古典哲学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1星云假说和地质“渐变论”
2人工合成尿素和元素周期律
3电磁场理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1)扬弃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并运用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对自然界及其人类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成果,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回归
(2)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经验反映论,克服了其只承认人的受动性而忽视其能动性等缺陷;吸收了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辩证法思想,客服其抽象地认识人的能动性等缺陷,实现了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然界的否定性活动,人的劳动实践使人在与其他的劳动对象发生物与物的自然关系的同事,还发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它是自然史与社会历史相统一的衔接点,是的自然界不仅是先在的自然界,而且是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自然界。

(2)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是共同遵循辩证法辩证法规律的统一的历史过程,主张自然史是社会史的基础,自然史的发展和社会史的发展都受到统一的客观规律的支配,从而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辩证思维方式“对于现今的自然科学来说”,“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辩证法才为自然界中出现的发展过程,为各种普遍的联系,为一个研究领域向另一个研究领域过度提供类比,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4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1)主张人来源与自然界且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人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从而为二者研究对象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2)人类及其实践活动室的自然科学进入人的生活,并与人类社会形成了现实的、历史的关系,也和社会科学发生了关联,为二者研究内容的融合奠定基础
(3)反映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社会科学也是从反映自然物质运动形式的自然科学中发展出来的,为二者的生成和发展的融合奠定基础
(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
1被现代物理学证实和发展
1物理学的新发现,表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相对论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辩证统一
2被复杂性系统科学丰富和发展
复杂性系统科学改变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新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丰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式,促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