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机械学院内燃机六班 2014201045 汤琛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的永恒主题。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成为全球的焦点。严峻的生态环境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马克思的自然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和一些新发展,并论述了其对于解决中国生态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问题

一、自然、自然观的含义

自然概念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界是指整个宇宙,大至宏观星系,小至微观粒子。包括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又包括非人类生物界和人类生物界两个子系统。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不过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和延续。“马克思主义更重视狭义的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人类物质生产中的要素。”糙种狭义的自然界范围小于广义的自然界。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范围会由小变大,程度会由深变浅。只有作为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被人打上人的印记的自然界,才在这种讨论中具有意义。同样,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平衡,首先就是要恢复被人直接和间接破坏了的生态平衡,并且力争不再造成新的危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将这种狭义理解的自然观称为人化自然,而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自然也正是这种人化自然。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其中主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构成,自然界的生成与演变等等,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是贯穿于自然观中的一根主线。不同的人会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不同的自然观。一个完整的自然观应该涵盖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内部构造和演化规律进行科学语意上的描述。二是对自然观发展演进规律进行哲学语意上的描述,即如何从自然界的角度去理解人和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自然界。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发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的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及其人类的总观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实践的角度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立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外部自然界为实践所中介’的含义是人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 使外部自然界与人统一在一起。”’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践的中介作用在于: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个体与类发生联系的现实途径。正是通过实践(生产和交换)才使人超越自身,达到与社会、历史以及日益走向整体化的人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人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生存于现实的社会历史关系之中。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以实践为媒介,人与自然紧密联系。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

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发生。离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从谈起。在人的发展的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人类的实践活动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原始的自然”两部分,并且推动“原始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马克思认为“人化的自然”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而“原始的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发生关系的天然自然。“人化的自然”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人化的自然”的出现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正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自然界才逐步成为“人化的自然”

第三,以实践活动为中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然化过程。

总之,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在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方面,他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3.1 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以系统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一种形态,它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系统科学是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复杂性,并研究这种复杂性事物存在与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多个科学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学科群。故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是其构成学科的思想集成,即构成它的每个学科的理论和思想都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思想。其总体思想理论可概括为:着重于整体,侧重于事物中的联系和交互作用,注意系统内外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注重演化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在强调发展的同时,区分不同的演化方向和趋势,以组织性和复杂性测度进化和发展。

系统自然观是在概括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它认为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还演化着;不仅是确立的,而且具有随机性;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整个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体。

具体而言,系统自然观主要由以下一些观点和特征。第一,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基本方式。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它反映了自然界中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反映了世间万事万物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与演化着。第二,自然界是多性质统一的物质系统。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自组织理论、分型理论和混沌理论等研究成果,开启了对自然界新的认识,揭示了自然界演化与存在的本质和规律。第三,自然界是演化的不可逆系统。自然界演化的不可逆归根结底表现为世间的不可逆性,即时间的进程是单向的;演化的不可逆性表明演化是单向的,但自然界的演化过程的不可逆,表现为既有从有序到无序的不可逆,又有从无序到有序的不可逆,故自然界经历着混沌到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

系统自然观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然后,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其次,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3.2 人工自然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