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变更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变更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变更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变更是三个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
1.会计政策(Accounting Policies):会计政策是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规则和做法。
这些会计政策应该是与企业运营相一致的,并且在合理范围内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当企业选择新的会计政策时,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充分的披露。
2.会计估计变更(Change in Accounting Estimates):会计估计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用于处理与无法精确计量的项目相关的金额或信息的方法。
会计估计变更指的是在当前或将来期间发生的情况或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原有会计估计需要调整。
当发生会计估计变更时,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并进行充分的披露。
3.会计差错变更(Correction of Accounting Errors):会计差错是指过去会计期间中由于计量、分类、确认或披露错误而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的情况。
会计差错变更是指在当前会计期间发现之前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存在的错误,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企业需要对这些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总结起来,会计政策是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原则和规则,会计估计变更是由于信息变化导致的会计估计调整,而会计差错变更是修正过去会计期间中的错误。
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这些变更和错误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披露,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
1。
企业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1. 企业会计政策的重要性在企业会计中,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计量基础、计量方法和报告程序的选择。
会计政策一旦确定,就应当连续使用,直到会计政策不再适用。
而会计估计则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运用一定的专业判断和个人主观认识的地方,比如资产减值准备、应计项目的估计等。
2. 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包括法律法规、行业实践、企业规模和特点、市场竞争状况、财务管理目标等。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反映其经济实质。
而在做出这种选择时,需要权衡不同会计政策可能带来的利润、财务状况和风险的影响。
3. 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及原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随着市场、法规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变化,会计政策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变更。
这种变更可能是由于法规的变动、会计准则的变更、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等原因所致。
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时,应当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披露。
4.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会对企业的利润、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在进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时,企业应当审慎、慎重地进行决策,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以保证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财务人员和会计工作者,在处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
在处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当坚持原则性、谨慎性和真实性,始终以反映企业经济实质为目标,真正做到公允、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总结回顾:在企业会计中,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在变更会计政策时需要慎重决策并充分披露。
这些变更可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和会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来处理和决策。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会计领域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一、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核算规则和方法,以及相关财务报表披露的内容和标准。
会计政策的定制意味着企业可以选择其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的计量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其财务报表。
企业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以确保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但是,会计政策的变更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因此,会计政策变更必须经过合适的程序和相关方的知情同意。
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改变其估计值的方法和原则,以反映其业务环境和情况的变化。
会计估计变更包括:1.新情况下的估计值变更,比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
2.新信息作为后期调整估计值。
会计估计变更一般发生在会计期间的结束时,领导层需要评估企业是否需要调整其估计值。
这通常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必须有基于可靠数据的有理基础,以避免任何误解和错误。
三、会计差错更正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做出的错误或疏忽,结果导致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受到影响的情况。
会计差错可能包括计算错误,因信息不完整或欺诈等原因导致的误导性财务报告。
为了更正会计差错,企业必须采用专业方法,首先要识别差错的类型、原因和影响,并随即推动企业全面检视以修复差错。
会计差错的更正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使企业可以更好地服从在当地、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规定。
总体来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恰当地应用和管理这些概念,企业可以确保其财务报告准确,完整和信任被维护。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变更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通过典型案例及分析来说明这三个概念的运用和影响。
一、会计政策变更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决定更改会计政策,从旧的会计政策变更为新的会计政策。
旧的会计政策是采取成本法计量固定资产,新的会计政策则是采取公允价值法计量固定资产。
这样的变更主要基于公允价值法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该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操作。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首先在财务报表上,机构将其前期比较数据调整,以使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
其次,公司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造成影响,比如固定资产从成本法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法计量模式,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
最后,在业绩指标上,公司的固定资产为公允价值计量后,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盈利水平的变化。
二、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在相关信息有限或依据信息要求量不能现实地获得时,企业应当依据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经验判断,应用财务报告日起提供的相关信息,以最好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所要求期间末日事项的合理估计数值。
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了估计法来计算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该公司根据往年经验和市场情况估计出的数值为100万元。
然而,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经重新评估后,该公司认为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为150万元。
会计估计的变更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在该案例中,会计估计的变更导致了应收账款损失的增加,进而影响了负债的计量。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但它显示了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企业决策的重要影响。
三、会计差错变更会计差错是指在过去的会计期间中,因计量错误或其他原因导致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或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等项目和财务信息的计量和披露错误。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处理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处理在企业的财务核算和报告中,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影响着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可能对企业的决策、投资者的判断以及税务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方法。
比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直线折旧法还是加速折旧法等。
而会计估计则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例如,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会计政策与估计的变更呢?这通常是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经营状况或者法律法规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比如,新的会计准则出台,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或者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重大调整,原来的会计政策不再适用;又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获取了更多关于资产使用情况的信息,需要对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等会计估计进行调整。
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追溯调整法,就是要对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就好像重新按照新的会计政策把过去的账再算一遍,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比如说,如果企业原本采用直线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现在决定改为加速折旧法,那么就要按照加速折旧法重新计算以前年度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并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未来适用法,则是指不需要对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新的会计政策从变更当期开始适用。
会计估计变更则通常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这是因为会计估计本身就是基于当前的信息和经验做出的判断,未来有了新的信息或者情况发生了变化,就按照新的估计进行处理即可。
比如,企业原来按照 5%的比例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现在根据最新的情况认为应该提高到 8%,那么从变更当期开始,就按照 8%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辨析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辨析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是会计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中容易混淆的两项不同业务,分别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如果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否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无法采用追溯调整法的才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而会计估计变更一律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而且两种变更应满足的条件和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要求也不相同。
正确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对于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减少会计差错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含义(一)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其中,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会计原则。
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即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二)会计估计及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以最近可以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会计估计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第二,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第三,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靠性。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也就是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由一种估计的数额变更为另一种估计的数额,估计的数额发生改变就是会计估计变更。
浅谈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差异

分 ,是非常必要 的。本文拟以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定 义为切入
点, 分析 了二者 之间的差 异 , 并对划 分基 础进行 了详细论述 , 同时 列举并说 明经济事项 中常见 的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 。
资产包的账 面价值 , 以后继续清偿 。 应该做( ) 3 的分 录的同时 , 进行 资产包资料的备查登记 。 以后再收 到清偿金 额的时候 , 当 借记 “ 银
行存款”贷记 “ , 营业外收入——资产包清偿 收益 ” 。
国有资产运 营公 司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 , 不断调理 国家资金 的经 营与运转 , 很好地控制了国家资产 的发展运行 和极 大程度上稳定 了国家资产 的平衡。国有资产运 营
豁免债务的让 步 , 则应该 结转资产包账户 , 确定损失金额。3 债务 () 人偿还的金额大于资产包账面价值 , 以后不再清偿 。 国有资产运营公 司资产包价值变动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 也非
常重要 的, 为了便于说明 , 先假设 以下账务处理时 以现 金清偿 , 以
现金以外的资产进行债务清偿的 ,按照非货 币资产交换准则的相 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假设偿 还部分债务 , () 且清偿金额小 于等 于资产包 的账面价值 ;2 当资产包涉及债务人破产 、 () 政策性规定
公司针的不 良资产处理方法不仅要遵循严谨原则 ,还需要全 面监 督 国家资产的流转去 向,为 国家经济的多快好稳发展提供 一定 的 条件 。 同时, 还需要不断在资产的运营中 , 发展创新会计处理方法 ,
总 结 出一 套 不 良资产 评 估 方 法 和 全 面 的会 计 处 理 技 巧 方式 ,最 大
第23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因为估计是 建立在确凿证据的前提下,而不是随意的。
2020/6/16
31
企业应当披露重要的会计估计,不具有重要性 的会计估计可以不披露。企业应当披露的会计估 计(15项见教材)
(一)追溯调整法 1.追溯调整法的概念
追溯调整法——是指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 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2020/6/16
12
2.追溯调整法会计处理步骤
(1) 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 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2020/6/16
33
2.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企业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会计估计变更: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2020/6/16
34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只采用未来适用法 对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即,在会计 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 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更前
差异 税影 差异
折 减 折 减 公允价值变
响
旧 值 旧 值 动收益
2009年 150 0 0 0
0
150 37.5 112.5
2010年 150 0 0 0
200
350 87.5 26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
第一条 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
计变更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会计
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行
为及其信息披露工作。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
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第四条 上市公司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操纵利润、所有者权益等财务指标。
第五条 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的,应该在董事会审议批准后两个交易日内向本所提交董事会决议并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六条 上市公司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其披露的会
计政策变更公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情况概述,包括变更的日期、变更的原因、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变更
后采用的会计政策等;
(二)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包括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公司业务的范围,变更会计政
策对财务报表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的影响等;
(三)董事会审议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
(四)本所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应当在董事会审议批准后,提交专项审计
报告并在定期报告披露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一)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净利润的影响比例超过50%的;
(二)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比例超过50%的;
(三)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致使公司的盈亏性质发生变化;
上市公司在召开前述股东大会期间,必须向投资者提供网络投票渠道。
第八条 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在董事会作出相关决议后,向本所提交以下文件:
(一)董事会决议及公告;
(二)董事会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合理性的说明;
(三)独立董事意见、监事会意见;
(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适用于需股东大会审批的情形);
(五)本所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九条 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的董事会决议公告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情况概述,包括变更的日期、变更的原因、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变更
后采用的会计政策等;
(二)董事会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合理性的说明;
(三)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包括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公司业务的范围,变更会计政
策对定期报告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的影响等;
(四)如果因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最近两年已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公司已披露
的报告年度出现盈亏性质改变的,公司应该进行说明;
(五)独立董事意见、监事会意见;
(六)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适用于需股东大会审批的情形);
(七)关于股东大会审议的安排;
(八)本所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未按本指引第五条要求履行披露义务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
照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处理。
第十一条 上市公司变更重要会计估计的,应在董事会审议批准后比照自主变更会计政策履行披露义
务;达到以下标准之一的,应当提交专项审计报告并在定期报告披露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一)会计估计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净利润的影响比例超过50%的;
(二)会计估计变更对定期报告的所有者权益的影响比例超过50%的;
(三)会计估计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致使公司的盈亏性质发生变化。
上市公司在召开前述股东大会期间,必须向投资者提供网络投票渠道。
第十二条 本指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定期报告,是指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日后尚未披露的最近一期定期报告;
(二)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比例,是指上市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后,定期报告现有披
露数据与假定不变更会计政策定期报告原有披露数据的差额的绝对值除以假定不变更会计政策定期报告
原有披露数据的绝对值;
(三)会计估计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比例,是指上市公司变更会计估计后,定期报告现有披露数
据与假定不变更会计估计定期报告原有披露数据的差额的绝对值除以假定不变更会计估计定期报告原有
披露数据的绝对值;
(四)所有者权益,是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五)净利润,是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六)会计政策变更日,是指变更以后的会计政策开始起用的日期;
(七)会计估计变更日,是指变更以后的会计估计方法开始起用的日期;
(八)重要会计估计,是指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的规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重
要的会计估计,包括: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4.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各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
5.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6.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
的净额的方法;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的确定;
7.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8.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9.债务人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
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债权人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
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10.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11.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12.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
13.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折耗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折旧方法;
14.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15.其他重要会计估计。
第十三条 本指引由本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