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件表面检验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热处理零件检查方法及性能要求

热处理零件检查方法及性能要求

表1
代号 组别 铸件工作条
检验项目

0
零组
一般铸件 几何尺寸,表面状态
Ⅰ 第一组 比较重要铸 几何尺寸,表面状态,材质

化学成分中磷、硫,100%
检查硬度 Ⅱ 第二组 重要铸件 几何尺寸,表面状态,材质
化学成分中磷、硫、抗弯σ w,挠度 Y(或抗拉),按 图纸规定作水压试验。
2. 锻件及型钢
表2
代号 组别 检验项目

炉号检验材质σb、δ、HB。
Ⅱ 第二组 重要铸件 几何尺寸,表面状态,按同
炉号检验材质σb、δ、HB
和化学成分,按图纸规定作
水压试验和无损探伤。
4. 按炉次验收时,每炉处理的零件应分炉堆放,并注明热处
理炉号,不能将不同炉次的零件混为一批交检。
5. 机械性能试验不合格时,可将不合格项目取双倍试样重复
试验,若重复试验中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允许将零件重新
热处理。但重新热处理次数不得超过二次,补充回火不算
重新热处理。
(二) 零件检验组别的规定
1.
灰口铸铁和低合金铸铁
热处理零件检查方法及性能要求
(一) 热处理零件的检查方法:
1. 零件热处理后应根据“热处理零件明细表”所列的技术要
求及检验组别检查验收。
2. 机械性能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一组试样,包括一个拉力试样和两个冲击
试样,对钢板是包括一个拉力和一个弯曲试样。
3. 作机械性能试验的试样,应由每批零件中选取具有最高和
最低硬度的零件。

铸件 热处理炉号检验σs、σb、δ、Ψ
和化学成分。
Ⅱ 第二 重要铸件 几何尺寸,表面状态,按同一熔炼,

热处理标准规范

热处理标准规范

热处理标准规范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金属或合金材料的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工艺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工程和使用要求。

因此,热处理标准规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热处理标准规范应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在进行热处理之前,应该对材料的成分、硬度、强度等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以便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此外,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表面清洁和预处理,以确保热处理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氧化的影响。

其次,热处理标准规范应明确热处理工艺的参数和要求。

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关键参数的设定和控制要求。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控制对于最终材料的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确保热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另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后的检验和评定要求。

热处理后的材料需要进行金相组织分析、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一系列检测,以验证热处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评定,才能确保热处理后的材料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除此之外,热处理标准规范还应包括热处理设备和环境的要求。

热处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加热和冷却控制能力,以及稳定的温度和时间记录系统。

同时,热处理车间的环境条件也应符合相关的安全和卫生标准,以确保操作人员和材料的安全。

总的来说,热处理标准规范对于确保热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规范的要求,才能保证热处理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从而满足不同工程和使用要求。

因此,制定和执行热处理标准规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测

热处理质量控制和检测
X射线荧光光谱仪、激光显微光谱仪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4 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包括: 波谱仪(WDS):一次单个元素,分辨 率高,样品要求高。 能谱仪(EDS):一次多个元素,分析精 度低,可测断口。 点、线、面扫描测定(图)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点扫描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 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热处理设备管理与质控 1.设备选择:满足技术、品质要求 2.安装调试:达标、验收、记录 3.合理使用:持证上岗、交接规范、维护
良好、 严格操作规程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5热处理生产过程品质控制 热处理设备管理与质控 4.检查维修:及时、定期检修 5.计量管理:计量器具保持在规范状态,
群控 质检:自动检测、判定、输出 档案及信息检索:工艺、原始数据存储,
调阅 工序品质分析:用数理工具进行分析、
判断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7 热处理品质检验
硬度检验 畸变检验 外观及裂纹 金相检验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检验
4.1 热处理&质量控制
4.1.7 热处理品质检验
4.2 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重量分析法
用某种方法把待测定组分从样品中分 离出来,根据分离物的质量算出被测组 分的含量
分离方法:沉淀法、气化法或电解法
4.2材料化学成分的检验
4.2.2 化学分析法(常规湿法) 钢材化学分析
①取样:具有代表性(心部),足够数量 (每元素/5g),屑状(湿法、溶解),
4.1热处理&质量控制
4.1.2 产品设计中热处理质量保证

外协热处理检验规范

外协热处理检验规范

外协热处理检验规范文件编号:版号:编制:批准:受控状态:分发号:1、目的金属零件的内在质量主要取决于材料和热处理。

因热处理为特种工艺所赋予产品的质量特性往往又室补直观的内在质量,往往需要通过特殊的仪器(如:各种硬度计、无损检测、各种力学性能机)进行检测。

在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中,要求对机械产品零部件在整个热处理过程中一切影响因素实施全面控制,反映原材料及热处理过程控制,质量检验及热处理作业条件(包括生产与检验设备、技术、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均要求控制,才能确保热处理质量。

为此,为了提高本公司热处理产品质量,遵循热处理相关标准,按零件图纸要求严格执行,特制定本规范。

采购人员与检验人员需依此检验规范进行采购和验收。

2、范围本检验规范规定了本公司外协热处理技术要求、测试方法、验收规则。

3、职责检验员:负责依据检验规范及相关产品规格的标准资料执行各项目检验。

采购人员:负责依本规范的质量要求进行产品的采购。

仓库员:负责来料的外协热处理报检和入库管理。

检验责任人:负责审批相关检验记录表,协调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热处理责任人:负责审批外协的热处理工艺和确认外协热处理报告。

4、工作程序4.1来料检验员取得公司质量检验员任职资格,了解热处理的相关术语及要求,熟悉公司流程。

4.2检验设备及工具游标卡尺、卷尺、硬度计、磁粉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样品4.3检验前准备:4.3.1确认材料料号、厂牌及图面资料,承认书及检验注意事项。

4.3.2核对料号与验收单的料号是否符合。

4.3.3来料检验记录表。

5、硬度检验:5.1通常是根据金属零件工作时所承受的载荷,计算出金属零件上的应力分布,考虑安全系数,提出对材料的强度要求,以强度要求,以强度与硬度的对应关系,确定零件热处理后应具有大硬度值。

为此,硬度时金属零件热处理最重要的质量检验指标,不少零件还时唯一的技术要求。

5.1.1公司重要销轴热处理硬度HB220-280,齿轮热处理硬度HRC34-40。

Q-ZZ 30021锻件热处理验收规范-2011(下发 版)

Q-ZZ 30021锻件热处理验收规范-2011(下发 版)

Q/ZZ锻件热处理验收规范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前 言本标准代替QZZ 30021—1996《锻件热处理验收规范》。

本标准与QZZ 3002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的编排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进行了调整;——对原标准中3.2条、3.3条进行了修订,并取消了原标准中5.3.2条;——删除原标准3.4条对等温退火工艺晶粒度检测,增加调质工艺;——对原标准3.5条增加了“如没有规定,一般锻件按取样部位处总脱碳层深度,每边应小于或等于有效厚度的1%”——对原标准中3.6条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但当锻件尺寸不够取拉伸试样时,则应按强度与硬度值进行换算后,对该锻件在取拉伸试样部位进行硬度检测。

”——对原标准中5.3.3条进行了修订,取消金相组织半级的规定;——在新标准中增加了3.8条和3.9条对过热和过烧的规定;——原标准中规定了拉伸性能,在新标准中修订为力学性能,并增加了对冲击韧性的检验规定; ——新标准中增加了非调质钢的有关规定;——取消了原标准5.3.2中所列出的各种具体钢号;——因GB/T 13320-2007较91版作了很大的改动,故金相组织评级图参照GB/T 13320-2007; ——原标准中取样位置已经不适用,对力学性能的取样位置按DIN EN 10083-1:2006-10重新作了规定;——增加了5.4.1和5.4.2条款,对热处理硬度的测定位置进行了明确规定;——对金相试样的取样位置重新作了规定,取消原标准中对边部和心部金相组织的判定依据; ——取消了原标准5.5.3中对金相试样的硬度检测;——因GB6397已取消,所以本标准中取消了GB6397标准;——本次修订删除了原标准中的“斯达—斯太尔汽车”、“等温退火”等词语;—— 增加了GB/T 229冲击试验标准和DIN EN 10083-1:2006-10 力学性能取样标准;——对原标准的附录A进行了修订。

热处理的标准

热处理的标准

热处理的标准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控制金属或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和耐蚀性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的标准,包括热处理工艺、热处理设备和热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热处理的标准应包括热处理工艺的要求。

热处理工艺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要求。

在加热阶段,需要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均匀性,以避免产生过热或过冷区域,影响产品性能。

在保温阶段,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组织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冷却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速度,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这些工艺参数都应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以便操作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其次,热处理的标准还应包括热处理设备的要求。

热处理设备包括加热炉、保温炉、冷却装置等,这些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热处理的质量。

在标准中,应规定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指标和操作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热处理工艺的要求。

同时,还应规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求,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操作安全。

最后,热处理的标准还应包括热处理质量控制的要求。

热处理质量控制包括工艺参数的监控、产品性能的检测和质量记录的保存等内容。

在标准中,应规定工艺参数的监控方法和频率,以及产品性能检测的项目和标准。

同时,还应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和方式,以便对热处理质量进行追溯和评定。

总之,热处理的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才能保证热处理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因此,热处理的标准应该是企业进行热处理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制定和执行热处理标准应该予以重视。

轴承零件热处理检验规范

轴承零件热处理检验规范
4.2、检查项目及数量: 4.2.1 硬度检查:套圈及滚动体均取 2—5 件。 图 1 布氏硬度检查
图 2-4 洛氏硬度检验
4.2.1.2 硬度:去掉脱碳层,套圈在端面上等分三点;园锥或园柱滚子在外径上等分三点;退火件在布 氏硬度计上检查;淬、回火件在洛氏硬度计上检查。回火后每个品种每批轴承零件应进行硬度抽查。 4.2.2 酸洗检查:按 JB/T1255—2001 文件中附录 C 执行。 4.2.2.1 套圈取 2—5 件。滚动体取 2--5 件。 4.2.3 金 相 检 查 : 套 圈 及 滚 动 体 均 取 1 — 2 件 。 也 可 不 定 期 检 查 , 图 1-4 。
现超过变形值者,可不进行检查,但在下车间发现有超过变形值者,仍由热处理检查负责。 (2)检查方法和适用的仪器,变形:检查套圈变形使用百分表、D913、D713。 4.2.5 裂纹检查:轴承零件淬回火后,不允许有裂纹,裂纹检查可用磁力探伤﹑冷热酸洗及其他仪器方法检 查,有争议时已探伤检查为准。 4.2.6 脱碳及软点检查:表面脱碳及软点可用冷酸洗检查,脱碳层深度以最深处为准,成品不允许有软点。 4.2.7 外观检查:热处理淬回火产品必须经过抛丸处理,表面必须光亮,均匀。不允许有花倒角,滚子小端
第3页共4页
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作业规范
Q/QCHJ30006—2013
面麻点黑斑现象。 5、检查员应经常检查操作者执行工艺的情况,对违犯者有权制止。 6 批的处置
判定为合格的批次,有质检部检查员抽查合格后签字允许专递至下工序加工。检查过程中所发现 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标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重新加工。 5.本规范自二〇一三年五月五日执行。 6.本规范技术质检部起草
超过

Mix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1. 引言本规程是为了保证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质量,并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制定的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过程中的监督检验及验收。

2. 检验准备2.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2.2 检验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要求,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2.3 检验样品应从合格的生产批次中选择,并进行标识。

3. 检验项目及要求3.1 外观检验3.1.1 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1.2 检查零件是否有缺损、裂纹、气孔等缺陷。

3.2 尺寸检验3.2.1 检查零件的重量、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2 确保各部位的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3 组织结构检验3.3.1 采用金相显微镜方法观察和评估零件的金属组织结构。

3.3.2 确保组织结构均匀、细致,并无明显的缺陷。

3.4 硬度检验3.4.1 采用硬度计测量零件的硬度值。

3.4.2 确保硬度值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的不均匀性。

3.5 铸件缺陷检验3.5.1 通过X射线或超声波等方法检查零件的铸件缺陷。

3.5.2 确保零件无裂纹、夹杂、疏松等缺陷。

4. 检验方法4.1 外观检验4.1.1 目测外观,检查表面有无明显的缺陷。

4.1.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细节,检查是否有微小的缺陷。

4.2 尺寸检验4.2.1 使用测量仪器,如卡尺、游标卡尺等,对尺寸进行测量。

4.2.2 根据设计要求,对测得的尺寸数据进行比对和评估。

4.3 组织结构检验4.3.1 提取合适的试样,并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

4.3.2 根据相关标准对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进行评估。

4.4 硬度检验4.4.1 使用硬度计对试样进行硬度测量。

4.4.2 根据设计要求,对测得的硬度值进行比对和评估。

4.5 铸件缺陷检验4.5.1 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设备对试样进行缺陷检测。

4.5.2 根据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件表面质量检验验收标准
一、目的
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规范热处理件表面质量的检验方法,对热处理件产品生产、出厂或外购的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以保证检验结果一致性、全面性及准确性,同时防止材料表面缺陷影响后道工序的生产及品质,特制定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湘重公司生产及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热处理件表面质量检验及验收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822 磁粉探伤方法
GB/T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3721 磁粉探伤机
JB/T9218 渗透探伤
GB/T 231 《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7394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1 《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8449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6402 《超声波探伤标准》
四、表面质量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4.1对于生产或购买的热处理件,表面质量具体检验项目及标准如表1:
表一表面质量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4.2热处理件有上述缺陷,允许清理,但表面清理深度不得大于5mm,清理处应圆滑无棱角,清理宽度和长度分别不得小于清理深度6和8倍,清理处的残存钢渣应予以铲除。

4.3其它未尽事宜,可由供方与需方协商解决处理。

五、热处理件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5.1 对于生产或购买的热处理件,表面质量具体检验方法如表2:
表二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5.2 热处理件尺寸检验
5.2.1 长度尺寸检验
可用直尺、卡钳、卡尺或游标卡尺等通用量具进行测量。

5.2.2 高度(或横向尺寸)与直径检验
一般情况用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如批量大,可用专用极限卡板测量。

5.2.3厚度检验
通常用卡钳或游标卡尺测量,若生产批量大,可用带有扇形刻度的外卡钳来测量。

5.2.4 圆柱形与圆角半径检验
可用半径样板或外半径、内半径极限样板测量。

5.2.5角度的检验
热处理件上的倾斜角度,可用测角器来测量。

5.2.6孔径检测
(1)如果孔没有斜度,则用游标尺测量,也可用卡钳来测量。

(2)如果孔有斜度,生产批量又大,则可用极限塞规测量。

(3)如果孔径很大,则可用大刻度的游标卡尺,或用样板检验。

5.3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5.4 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六、检验规则
6.1 热处理件的表面质量由供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后,再由需方进行确认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