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是工厂编制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

及要求的依据之一。

1.2工厂承接的加工件,一般均根据本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如果顾

主(客户)另有要求的,或另有标准的,则按顾主的要求或指

定行业的标准进行检验。

1.3当工厂认为自己的手段和能力难以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时,应

事先进行协商,经用户同意,也可按协商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1.4本规程引用标准的参考书目:

a)GB1298

b)GB1299

c)YB9-68

d)YB27-77

e)《机床零件热处理质量检查规程》1964

f)《机床专业金相检验图谱》

g)JB2046-79

h)JB1255-72

i)JB2849-79

j)北京齿轮厂汽车齿轮氰化金相检验标准(Z80054)1978 k)沪机艺(85)第007号

2、热处理质量检验工作的几点规定

2.1质管部门负责执行质量检验工作,在热处理各车间(工段或小

组)设立检验站,进行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

2.2质检工作以专业检验员为主,与生产工人的自检、互检相结合。

2.3在承接业务时,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外观目测检验,有无裂纹、

碰伤、锈蚀斑点。还应调查制件的原材料,预先热处理、铸造

工艺是否恰当,制件尺寸及加工余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合,有变

形要求的要检查来时的原始变形情况,经修复的模具(堆焊、

补焊、砂光等)等制件应说明修复情况并检查登记备查。必要

时应探伤等。

2.4检验人员应按照图纸技术条件、标准、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

项目与方法等,进行首检、中间抽检、成品检验。应监督工艺

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产生成批不合格品与废品。

2.5生产工人对成批生产的制件必经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生

产过程中也应进行中间检验,防止发生问题。当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向检验、当班领导汇报,并采取积极、妥当的措施纠正。

3、检验内容及方法

3.1硬度

3.1.1热处理零件均应根据图纸要求和工艺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或

抽检。

3.1.2光以标准块校对硬度计,确认后方可进行测试硬度。

3.1.3检验硬度前,应将零件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氧化皮,脱碳

层及毛刺等且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机加工痕迹,被测零件的温度以室温为准,或略高于室温但以人手能稳稳抓住为限。3.1.4硬度检测部位应根据工艺文件或由检验、工艺人员确定。

淬火部位检查硬度不少于1处,每处不少于3点,不均匀度应在要求的范围内。被测零件直径小于φ38以下时应予修正。修正值表附后。

3.1.5一般的正火、退火件、调质件采用布氏硬度计检验。对于

尺寸较大者可用锤击式硬度检验,淬火件用洛氏硬度计检验。

对于尺寸较大者,允许用肖氏硬度计代替。渗碳或硬化层较薄的零件,用维化硬度计检验。当使用锉刀检验零件硬度时,必须注意锉痕的位置,应不影响零件的最后硬度。有色金属检验以布氏、HRB为宜。选择加载负荷时,应以零件的具体要求,被测部位的大小、厚薄等作为选择依据,要求换算精度要高、要准确。

3.2变形

3.2.1薄板类零件在检验平台上用塞尺检验其不平度。

3.2.2轴类零件用顶尖或V型块支撑两端,用百分表测量其径向

跳动,细小的轴类件可在平台上用塞尺检查。

3.2.3套筒、圆环类零件,用百分表、游标卡尺、塞规、内径百

分表、螺纹塞规、环规等检验零件的外圆、内孔、螺纹等尺寸。

非标准的被测螺纹由用户提供专用检测工具。

3.2.4特殊零件的变形检验(如齿轮、凸轮等)应由用户配合进

行。

3.3外观

一般机械零件经热处理后,均应用肉眼或低度放大镜观察其表面有无裂纹、烧伤、碰伤、麻点、锈蚀等。

对重要零件或易产生裂纹的零件,应用探伤或浸煤油喷沙等手段检查。

3.4金相(在下列情况进行,但需要计费的)

3.4.1根据客户要求;

3.4.2根据工艺规定的机械中的重要零件;

3.4.3当检验人员对本披零件发生怀疑时;

3.4.4当成批或大批生产变更工艺后,对首披生产或试生产的零

件认为必要时;

3.4.5当分析废品原因时。

3.5材料(应单独计费)

对材料发生怀疑时,可送理化室用看谱镜(光谱仪)或采用磨火花的方式等检验材料是否与图纸规定相符。原材料的检验按有关规定进行。

3.6机械性能(应单独计费)

凡对机性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或应客户的要求,应按有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有关的机械性能试验。试样截取部位及试样尺寸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试样与零件必须是同披材料,并进行同炉处理。

4、各种热处理工序的检验项目及要求

4.1退火、正火

4.1.1硬度检验

按图纸或客户要求进行

4.1.2变形检验

零件变形量原则上小于其加工余量的1/3-1/2,客户有要求的,按客户要求进行(校正工序应计费)

4.1.3金相检验

一般不做金相检验。精密件、重要件或客户要求进行的,应在工艺文件中注明,成批大量生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抽查,并根据技术要求按下列规定协商处理:

a)碳工钢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应为2-4级(按GB1298-77第一

级别图评定)不允许有连续网状碳化物。

纲料尺寸≤60mm的≤2级;>60㎜≤3级(按GB1298-77第二

级别图评定)。

b)合工钢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为2-5级(按 GB1299-77第一级别

图评定)。

c)轴承钢退火后的珠光体组织为2-5级(按YB9-68第五级别图评

定),碳化物网应≤3级(按YB9-68第六级别图评定)。

d)碳结钢、合结钢正火后的显微组织为分布均匀的铁索片+片壮珠

光体,晶粒度为5-8级(按YB27-77钢中晶粒度第一和第二标

准级别图评定)允许出现轻微带状铁索体。

e)经退火、正火处理后的零件,氧化、脱碳层不应超过其加工余

量(直径或厚度)的1/3。

4.2调质件

4.2.1硬度检验

应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4.2.2变形检验

零件的变形量应小于其加工余量(直径或厚度)的1/3-1/2。

4.2.3金相检验

除渗碳、氧化零件外,一般调质件不做显微组织检验。如客户要求时,应在工艺中注明。大批量零件可据实情抽检。

4.3淬火件

4.3.1零件淬火前的检查

a)是否符合工艺路线及工艺规程的要求;

b)有无缺陷(变形、裂纹、碰伤等);

c)钢材是否符图;

d)客户是否有其他要求。

4.3.2硬度检验

a)有关硬度检验参照本规程3.1节中的规定执行。

b)零件淬火后,回火前其硬度值应≥要求硬度中的中限;

c)小零件淬火后不允许有软点,大件(直径或厚度>80㎜)允

许有少量软点;

d)整体加热、局部淬火的零件或局部加热淬火的零件,淬火部位

的尺寸范围允许有一定的偏差,应与客户具体协商(但原则上不得影响其他有硬度或有加工要求的部位)。

4.3.3变形检验

A)平板类零件的不平度变形量不应超过其留磨量的2/3;

B)渗碳件、轴类淬火件的全长径向跳动变形量不应超过直径留磨量的1/2

4.3.4金相检验

一般零件淬火后不做金相检验,客户如有要求,须在工艺文件中注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可据实情抽查。

a)碳结钢、合金钢零件淬火后马氏体等级应为1-6级,7-8级为

过热,9-10级为严重过热组织。按《机床专业金相标准图谱》中结构钢淬火马氏体标准评定。

b)碳工钢、合工钢零件淬火后马氏体应为≤3.5级(分别按

JB-2406-79《工具钢热处理金相检验》中第十和第九级别图评定)。

c)轴承钢零件淬火后的显微组织1-3级为合格,不允许有4-5级

的过热针状马氏体组织,残留粗大碳化物不应超过第8级,按JB“1255-72滚铬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标准”第二级别图评定。零件有效厚度>12㎜,钢球直径>25.4㎜,在硬度合格的情况下,距表面3㎜的心部屈氏体不予控制。

d)零件淬火、回火后,其表面脱碳层应小于加工余量的(单面)

1/3。

4.3.5外观检验

a)零件淬火、回火后不应有裂纹、碰伤等;

b)淬火、回火后零件表面应清理干净,以防生锈(视需要)。

4.4渗碳件

4.4.1试样应与零件材料相同,批次相同。试样直径>10㎜,

表面光洁度应在5级光度以上,有吊装小孔,对于批量较小件,亦可直接用工件检验。

4.4.2渗碳层深度(按产品图纸规定)

渗碳层深度包括共析层、共析层过渡(亚共析层),其中过共析层+共析层为渗层总深度的50-70%。

测量方法:

合金钢:从试样表面测至心部组织处

碳素钢:从试样表面测至过渡区1/2处

4.4.3渗碳层组织(平衡状态)

渗碳的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少量网状碳化物,网碳不超过4级(按20Cr钢渗碳网状碳化物标准评定),重要的渗碳件心部晶粒度应为5-8级。

4.4.4渗后需机加的零件,其硬度值一般不高于HRC30度,高

合渗碳钢HRC≤35度。

4.5渗氮件(硬氮化)

4.5.1渗氮前热处理

一般零件均须进行调质处理,其基体组织为均匀的索氏

体。机加工的零件应消除应力,渗氮零件表面不允许有脱碳层,试样材料应与零件同批,径相同预先热处理,并有同等的光洁度。

4.5.2渗氮层深度

其测定以金相法为主,辅以硬度法。渗氮层深度的计算,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100倍或200倍从表面测至心部原始组织止。当深度不易用显微组织准确辨认时可用100克负荷的显微硬度法作出仲裁。合结钢从表面测至高于心部硬度值30-50个HV止。

如38CrMnAL钢测至高于心部HV50处,其他合结钢可测至高于心部硬度HV30处。

4.5.3渗碳层硬度

其测定以维氏硬度计负荷10公斤为准(层深<0.2㎜的可用5公斤负荷=常用材料渗氮后的硬度要求见表1

4.5.4渗氮层的脆性

采用维氏硬度计的菱形压头,负荷规定用10公斤(特殊情况也可用5公斤或30公斤,但须经换算,见表三),压痕在放大100倍下检查每件测三点,其中至少有两点处于相同级别,根据压痕周边碎裂程度评定,见表二

表三不同负荷压痕级别换算

通常:1—3级为合格,对于留有磨量的零件,允许磨去加工余量后再测定。

4.5.5渗氮层的显微组织

检验同炉有代表性的渗氮试样,渗氮层组织不应有网状氮化物和鱼骨状氮化物,渗氮层的扩散层中氮化物形态级别图五

级标准中1-3级合格,(按“JB2849-79钢铁零件渗氮层金相检验”评定)。渗氮后不再进行磨加工的工件应检验化合物层厚度,一般不应大于0.03㎜(离子氮化有意获得的单相化合物层不在此限)。

4.5.6抗蚀氮化物的抗蚀性检验

抗蚀渗氮的零件应检验∑-相厚度与抗蚀性能。∑-相厚度是在试样腐蚀后,用显微镜放大100倍进行测量。抗蚀性能检验可将零件或试样浸入6—10%硫酸铜水溶液中保持1—2分钟,检验表面有无铜的沉积,如无沉积铜为合格。也可将零件或试样浸入溶有10g赤血盐和20g氯化纳的蒸馏水溶液中1—?分钟,零件表面若无兰色印迹即为合格。检验过蚀性的零件,必须立即用水清洗干净。

4.6铁素体状态下的碳氮共渗(软氮化)

4.6.1零件表面氮碳共渗前应无锈斑、油污、碰伤等,试样应

与零件同批材料,具有相同的显微组织和表面光洁度。

4.6.2致密性

氮碳共渗后应具有均匀致密的化合物层,其致密度在放大500倍下评定应符合渗氮层疏松级别图5级标准中的1-3级为合格(按JB2849-79钢铁零件渗氮层金相检验评定)。4.6.3碳氮共渗的化合物层厚度,显微硬度和氮碳共渗层总深度见表四:

注:a)氮碳共渗层总深度只对有疲劳强度要求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查;

b)显微硬度检验使用负荷为100g或50g。

4.6.4变形检验

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检查

4.7碳氮共渗件(奥氏体状态下的)

4.7.1共渗层深度的检验按零件图纸进行。

4.7.2共渗层表面硬度检验:应为洛氏硬度HRC58-64

4.7.3共渗层的显微组织检验

应为马氏体、残奥及碳氮化合物,按“汽车碳氮共渗齿轮金相检验标准”评定。

a)碳氮化合物:应为A型及B型,两型图片均为7级,1-5级

合格。

b)马氏体及残奥:按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级别图评定,1-5级

合格。

c)心部组织:以低碳马氏体为主。其中铁素体含量按铁素体级

别图评定,1-5级合格。

4.7.4 碳氮共渗件的检验取样及检验部位(批量齿轮的共渗件)

a)试样应在齿轮的横段面截取,分析由齿顶到齿根的整个断

面;

b)共渗面应沿着齿廓分布,深度以1/2全齿高附近工作面处为

准。

4.7.5检验方法

a)齿面显微组织应在放大400倍以下进行评定;

b)齿面黑色组织应在淬火状态下,用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

在400倍下进行评定,其深度应从表面测至黑色组织密集

处;

c)共渗层深度的测量应在平衡状态下放大100倍,由表面测至

原始组织处。对已淬过火的零件,则需经860℃重新加热20

分钟后转移至640℃炉中等温15分钟进行处理,再按上述

方法测量。

4.8高频加热淬火件

4.8.1零件进厂时的检验(操作工淬火前检查内容通过)

须检查零件是否有氧化皮(未加工出)毛刺、碰伤,径向跳动应符图,表面应清洁,光洁度一般应≥4级。淬火前须进行必要的预先热处理。

4.8.2硬度检验

硬度应符合图纸技术要求。在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测量硬度取平均值,一般硬度值不均匀度不应大于HRC5度。零件淬火后硬度≥规定值的上限。淬硬层深应测至含50%马氏体的区域处。

4.8.3轴类零件淬硬层的检验

a)局部高频淬火的轴、淬硬长度允许有一定的偏差,但不得影

响其他有硬度或有加工要求的部位;

b)阶梯轴高频淬火后,允许在阶梯处有未淬硬区;

c)淬火部位带槽和孔时,允许距槽或孔边≤8mm处不淬硬区;

d)淬火部位带槽的轴,在槽内两端应有2-3mm的倒角,若不允

许倒角时,其两端须允许有≤8mm软带;

e)带有退刀槽的轴淬火时,距退刀槽处允许有≤5mm的软带;

f)花键轴在淬火时,其槽底硬度允许较槽顶部硬度低HRC5度,

外径定位花键轴槽底淬硬层深≥0.5mm,内径定位花键轴槽底

淬硬层深应≥1.0mm;

g)长轴如一次不能淬火,则交接处允许有8-10mm的软带(软带

部位应与客户协商确定)。

4.8.4平板及槽类零件淬硬层的检验

a)槽底要求淬硬的零件

槽深度在≤10mm时,在槽两侧尖角处允许有≤8mm,深度为5mm

的淬硬区;槽深度≥10mm时,允许距槽底5mm不淬硬,尖角

处允许淬硬层较深。

b)法兰盘及阶梯轴端面须淬硬时,允许比相邻轴颈大5mm的圆

周范围不淬硬区。淬硬层允许深一些,可达5mm(重载的转动轴除外)。

c)若零件直角两面均须淬火时,允许在一个表面处有8mm的和

回火软带,或允许其中一面距相交边缘5mm范围不淬硬。(外平面交)

d)小型结合子齿部淬火时,为防止齿底应力集中,允许齿底淬

硬。

e)零件平面如有细长槽,且槽宽≥8mm,则此细长面允许不淬硬。

f)两面交平面均须高频淬火时,其交角处允许有≤8mm的不淬

硬区,且交角处应有退刀槽或圆角。(内平面交)

g)零件端面有孔时,其孔的边缘距淬硬表面应在6mm以上,或

为了防止淬硬开裂,允许有孔部位一定范围内不淬硬。

4.8.6套筒类零件淬硬层的检验

a)较高套筒类零件内孔须高频淬火时,当其淬硬部分距两端面

高度H≥200mm,套同孔中间允许有段不淬硬,或允许有≤10mm的软带(软带部位应与客户协商确定).

b)套同内径>200mm的内表面要求淬硬时(且高度H<350mm)允许

有宽度≤8mm的纵向软带,或允许有≤8mm的不淬硬.若内部有槽时,允许槽部不淬硬(感应圈引伸臂处对准槽部).

c)套同厚度≤10mm者,不能同时要求内外表面都进行表面淬

火。

4.8.6齿轮类淬硬度的检验

a)模数<4的非渗碳齿轮,为避免根框应力集中,最好沿轮廓硬

化,如受设备限制,端面齿底要求有≥0.5mm淬硬层或允许全

齿淬硬, 齿中间剖面允许齿底不淬硬,但淬硬层应在齿的节

园以下.

b)模数在4.5-6的齿轮,采用同时加热淬火时,在齿根部允许有

1/3齿高不淬火.受重载,冲击负荷模数4-6的齿轮应采用超

音频或中频淬火。

c)双联或三联齿轮其两联间距离在≥8mm、≤16mm时,允许其

中较小的齿轮淬硬层稍带斜度。

d)同时加热淬火的齿轮,其齿宽中部剖面淬硬层深度允许≥端

面淬硬层深度的2/3。

e)内齿轮模数≤6mm时,允许其淬硬层稍带斜角。

f)模数≥6的齿轮,如采用单齿同时加热淬火,允许齿根部分

有≤1/3齿高处不淬硬。采用单齿连续淬火允许齿根部分有

≤1/4齿高不淬硬。

4.8.7金相检验

a)模数<4的齿轮,高频淬火后马氏体应为5-7及(按“机床专

业金相检验标准图谱”结构钢感应淬火马氏体级别评定)。模

数≥4的齿轮,以及硬化层要求较深或由于工艺要求加热时

间较长的零件(如平面淬火,离合器、齿轮沟槽等的淬火)

马氏体等级允许4-7级。

b)连续淬火件,马氏体等级应为4-7级。

c)合工钢感应淬火件按JB2406-79的第九级别图评定,马氏体

≤4级为合格。

碳工钢感应淬火件按JB2406-79的第十级别图评定,马氏体≤

4.5级为合格。

4.8.8淬火变形的检验

a)齿形变形

模数<4的齿轮,齿厚<40mm的,齿形允许变形为0.01mm;模

数≥4的齿轮,齿形变形允许为0.015mm。

b)花键孔变形

模数<4的齿轮,当壁厚与全齿高之比>2者,允许缩小0.03mm。

当壁厚与全齿高之比>2者,允许缩小0.05mm。

c)轴类与板类零件的变形

轴杆类零件径向跳动变形小于直径留磨量的1/2,板类零件不

平度变形应小于留磨量的(单面的)2/3。

d)超音频、中音频淬火可参照此标准或另行规定。

4.9火焰加热淬火件

4.9.1零件淬火前的检查

淬火前须检查零件是否有氧化皮、毛刺、碰伤等,工件表面应清洁。

4.9.2 硬度检验

a)在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测量硬度,取其平均值,一般硬度

值不均匀度应≤HRC8度;

b)零件淬火后其硬度值应≥规定值的上限;

c)一般火焰淬火件不允许有回火软带产生,但对特殊件允许

有部分回火软带的,其宽度应≤12mm。

4.9.3淬硬层检验

一般淬火硬层深度不应小于1.5mm,模数>8时,齿部淬硬的高度应为模数的1.7倍;

模数小于8时,应有2/3齿高淬硬。

4.9.4金相检验

一般火焰淬火件不做金相检验,如需要做时,要在工艺文件中注明。成批生产的零件可酌情定期抽检。

4.9.5变形及其他

a)零件淬火后变形应小于工艺规定;

b)局部火焰淬火的轴类零件,淬火长度允许偏差为正负5mm,

大件允许偏差为正负8mm;

c)淬火后零件表面不应有烧熔、氧化及裂纹等。

4.10 发兰件(发黑件)

4.10.1氧化膜的色泽

发兰后色泽应均匀,不允许有斑点及未覆盖氧化膜的部分。同一零件由于表面光洁度不同,或有局部淬火或焊接部位的零件,允许有色泽差异。碳钢、低合金钢零件发兰后,应有均匀的黑色氧化膜。铸件及含硅合金钢零件,发兰后允许为宗黄色或褐色。

4.10.2氧化膜的强度

氧化膜与主体的结合强度,以干布用力摩擦,不应呈现金属光泽(也可根据工艺规定,采用流砂冲击法检验)。

4.10.3氧化膜的致密性

在零件发兰——皂化后,涂油前以3%硫酸铜水溶液侵蚀30秒钟,零件表面不允许有镀铜出现。但尖边、棱角和焊缝部位允许有少量镀铜斑点出现。

4.10.4氧化膜的抗蚀性

以3%食盐水溶液侵蚀3个小时,不应生锈。

4.10.5零件的光洁度及其他

发兰件的光洁度应在4级以上,零件在涂油前不应有冲洗不良现象。发兰冲洗后,滴1-2滴酚酞酒精溶液于工件上,如酚酞酒精溶液呈粉红色,说明清洗不干净。

4.11铸铁件时效的质量检验

4.11.1铸件时效前后应检验硬度,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4.11.2检验员应经常检验铸件时效工艺执行情况。要根据升温、保温

和冷却曲线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以及铸件时效后的硬度高低来判断时效质量是否合格。

4.12普通圆柱螺旋弹簧的质量检验

4.12.1用碳素弹簧钢丝和硬状态的青铜线冷卷的弹簧均需进行回火

处理,其硬度不予考虑。用淬火冷硬青铜线卷的弹簧应进行时效处理。

4.12.2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冷卷弹簧,淬火次数不得超过三次,回火

次数不限,其硬度值在HRC44-52范围内。用铍青铜冷卷的弹簧

须经淬火时效处理,淬火不得超过三次,时效次数不限。

4.12.3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冷卷弹簧,显微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允许

有少量索氏体和未溶碳化物。经等温淬火的弹簧显微组织应为

下贝氏体。

4.12.4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冷卷弹簧,单边脱碳层(铁素体+过度层)

的深度,允许比原材料标准规定的脱碳层深度再增加材料直径

的0.25%。

4.12.5经淬火、回火处理的热卷弹簧,其硬度值在HRC40-50范围内。

4.12.6经淬火、回火处理的热卷弹簧,单边脱碳层允许比原材料标准

规定的脱涂碳层深度再增加材料直径的0.5%。

4.12.7弹簧的永久变形的检验

将弹簧成品压缩(拉伸、扭转)五次到工作极限负荷下的高度

(长度或工作极限扭转角度φj)Hj ,测量第四次和第五次的高

度Hj(或长度、角度)其值不变,则认为没有永久变形。

4.12.8弹簧成品的负荷及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应

在检验永久变形后进行,但负荷及尺寸公差永久变形前也应合

格。其检验方法按有关规定进行。

4.12.9簧的疲劳试验、冲击试验、模拟试验等应按图纸规定进行。

4.12.10弹簧表面质量用目测或5倍放大镜进行试验。

5.抽查率

一般大批或成批生产时,其抽查百分比可按表五规定进行,如客

热处理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热处理炉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正式版

热处理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非本设备定员不得操作本设备。 2、严禁带有腐蚀性、挥发性以及爆炸性气氛的工件(物品)在炉内加热。 3、装、卸工件时,必须切断加热器和台车电源。 4、检查台车触头,应校正触头面,严禁触点错位接触,每炉都要扫干净触头、台车,炉膛都要保持干燥,不得雨淋,严防漏电。 5、工件在装炉时四周必需留有100mm 以上的间隙,工件应叠放整齐、牢固可靠,防止台车工作时工件倒塌损坏炉衬。

6、炉门关闭时,钢丝绳应处于微紧的状态,严禁关闭后钢丝绳处于松变状态,炉门提升应平衡。 7、在确定来电安全正常的情况下,打开电柜开关根据热处理工件的技术要求输入相应的程序,前区、中区、后区三个区域的数据应相同。 8、按PRG键进行编程区,按SEL键依次输入技术要求相应的数据,程序输入完毕,回到00段按PRG键退出编程区,开通三区按钮通电。 9、热处理加热完毕,及时关闭三区电源。 10、每两周清除炉底的金属屑和氧化物,保证台车、炉膛电阻丝的正常使用。

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是工厂编制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 及要求的依据之一。 1.2工厂承接的加工件,一般均根据本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如果顾 主(客户)另有要求的,或另有标准的,则按顾主的要求或指 定行业的标准进行检验。 1.3当工厂认为自己的手段和能力难以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时,应 事先进行协商,经用户同意,也可按协商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1.4本规程引用标准的参考书目: a)GB1298 b)GB1299 c)YB9-68 d)YB27-77 e)《机床零件热处理质量检查规程》1964 f)《机床专业金相检验图谱》 g)JB2046-79 h)JB1255-72 i)JB2849-79 j)北京齿轮厂汽车齿轮氰化金相检验标准(Z80054)1978 k)沪机艺(85)第007号

2、热处理质量检验工作的几点规定 2.1质管部门负责执行质量检验工作,在热处理各车间(工段或小 组)设立检验站,进行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 2.2质检工作以专业检验员为主,与生产工人的自检、互检相结合。 2.3在承接业务时,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外观目测检验,有无裂纹、 碰伤、锈蚀斑点。还应调查制件的原材料,预先热处理、铸造 工艺是否恰当,制件尺寸及加工余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合,有变 形要求的要检查来时的原始变形情况,经修复的模具(堆焊、 补焊、砂光等)等制件应说明修复情况并检查登记备查。必要 时应探伤等。 2.4检验人员应按照图纸技术条件、标准、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 项目与方法等,进行首检、中间抽检、成品检验。应监督工艺 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产生成批不合格品与废品。 2.5生产工人对成批生产的制件必经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生 产过程中也应进行中间检验,防止发生问题。当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向检验、当班领导汇报,并采取积极、妥当的措施纠正。 3、检验内容及方法 3.1硬度 3.1.1热处理零件均应根据图纸要求和工艺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或 抽检。 3.1.2光以标准块校对硬度计,确认后方可进行测试硬度。 3.1.3检验硬度前,应将零件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氧化皮,脱碳

外协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编号: 外协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石油装备公司 2012年2月 编号: 外协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石油装备公司 2012年2月

外协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对产品外协热处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采取措施保证不合格热处理产品不转序、不使用、不出厂。 2、范围:适用于抽油机产品(或部件),试板在外协热处理前的质量控制,热处理后的质量和原始资料的验收,产品试样的制作和机械性能试验。以及出现不合格项时程序控制 3、职责: 3.1、质检部是热处理产品质量主管部门,负责对产品(或部件),产品试板热处理前后质量的检验和控制;负责对原始资料和有关报告的审查和归档;负责对热处理产品试样的机械性能试验;有权提出不合格热处理品的返修和报废。 3.2、技术部负责对产品热处理工艺卡的设计和编制。 3.3、采购部负责热处理产品的对外联系,过程质量监督,以及热处理资料的收集;返修事项的协调。 3.4、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工艺卡的审核,负责对不合格产品、报废品的审核。以及返修通知单,报废通知单的审批。 3.5、质保工程师负责产品返修,报废的终极审批。 3.6、加工厂负责整个流程中涉及本单位的配合工作。 4、程序: 4.1、产品、产品试板热处理前的质量控制。 4.1.1、质检部对产品试样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通知进行下道工序—探伤。

4.1.2、质检部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或部件),产品试板进行无损探伤,填写探伤报告,并通知进行下道工序。 4.2、热处理工艺文件编制 4.2.1根据图纸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技术部编制热处理工艺卡。 4.2.2、热处理工艺卡经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批后,下发到有关部门(技术部一份、质检部一份、由采购部连同产品,试样送达外协厂一份)。 4.3、外协热处理控制 4.3.1、采购部将质量合格的产品(或部件)、产品试样、热处理工艺卡送达外协热处理厂,详细交代工序要求。在条件可能时,监督其生产过程。 4.3.2热处理完成后,由采购部将产品试板以及热处理工序原始资料【包括:温度、时间曲线图(简称曲线图)和热处理检验报告】一同接收回厂,并通知质检部验收。 4.4、热处理产品质量验收控制。 4.4.1、质检部将原始资料对照热处理工艺卡有关参数进行核查,并填写热处理验收报告中执行工艺部分的内容。 4.4.2、若参数与工艺要求严重不符,则质检部可对产品质量提出异议,并出具产品返修通知单。 4.4.3、质检部对产品(或部件)产品试板外观进行检查,若有开裂、过烧、和严重变形现象,则可以提出返修或报废意

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精铸、砂铸产品的热处理,材质为各种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及有色合金。 3术语 3.1退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降温出炉的操作工艺。 3.2正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下来的操作工艺。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每次装炉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把炉底板上的氧化渣清除干净,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间隙,轻拿轻放,装炉应结实,摆放合理。 5.2装炉时大铸件产品放在下面,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铸件,必须 作好防变形或反变形处理,力学性能试样应装在高温区,对特别小的铸件采用铁桶或其它框类工装集中盛放。 5.3炉车上的铸钢件入炉时,应缓慢推进,仔细观察铸钢件是否与炉 壁碰撞,关闭炉门,通电后应经常观察炉内工作状况。 5.4作好铸件产品后续热处理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出炉温度,对水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热处理件表面检验验收标准

热处理件表面质量检验验收标准 一、目的 为保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规范热处理件表面质量的检验方法,对热处理件产品生产、出厂或外购的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以保证检验结果一致性、全面性及准确性,同时防止材料表面缺陷影响后道工序的生产及品质,特制定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湘重公司生产及外购或委外加工的热处理件表面质量检验及验收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822 磁粉探伤方法 GB/T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T3721 磁粉探伤机 JB/T9218 渗透探伤 GB/T 231 《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7394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0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1 《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8449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6402 《超声波探伤标准》 四、表面质量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4.1对于生产或购买的热处理件,表面质量具体检验项目及标准如表1:

表一表面质量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4.2热处理件有上述缺陷,允许清理,但表面清理深度不得大于5mm,清理处应圆滑无棱角,清理宽度和长度分别不得小于清理深度6和8倍,清理处的残存钢渣应予以铲除。 4.3其它未尽事宜,可由供方与需方协商解决处理。 五、热处理件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5.1 对于生产或购买的热处理件,表面质量具体检验方法如表2: 表二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

编号:SM-ZD-76102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电炉使用守则(.气体渗碳电炉.) 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 2、输液及送气管道应完好畅通无渗漏.排气管.冷却水管.输液器必须畅通. 操作保养: 1、应经常注意继电器的可靠性.在进出炉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 2、工件进出炉时.动作要平稳迅速 3、根据工作需要.炉门打开后应勤关上.以保护炉内胆急冷而损坏.减小炉温波动. 以确保产品质量和节约用电. 4、工作时应先开风扇.后按通电热体开关.不允许只接通电热体.不开动风扇进行工作. 5、炉内氧化皮.炭黑等垃圾应根据程度及时清理.一般每

周不少于一次. 二、B网带电炉使用守则 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 2、输液及送气管道应完好畅通无渗漏.排气管.冷却水管.输液器必须畅通. 操作保养: 1、应经常注意继电器的可靠性 2、控制好油池油温.超过设定油温应打开冷却塔冷却油.防止燃烧 3、控制好网速.进炉量.进炉量应均匀. 4、操作时应经常注意网带中心位置. 5、经常给运动部加油. 6、发现网带异常松动部位应紧固.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热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1总则 1.1为确保压力容器产品或零部件为消除残余应力,防止变形,稳定尺寸,改善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要求的热处理质量,本程序规定了热处理质量责任及质量控制要求。 1.2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压力容器产品或零部件的热处理质量控制工作。2职责 a.压力容器生产中产品或零部件的热处理质量控制工作由技术部门归口管理。 b.生产部门负责热处理外协委托,质检部门负责热处理试件进场验收和热处理报告、记录等文件的确认。 c.供应部门负责热处理分包方的评价和选择。 3控制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本公司的产品热处理应委托有资格的合格单位进行分包。 3.1.2 热处理的分包方应经公司供应部门组织按Q/XHJ-B703-2010 《供方评价和选择程序》规定对热处理分包方的人员素质,设备条件,测量手段,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审合格,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 之中。 3.1.3需进行热处理的产品或零部件,在委托之前必须检验合格,须返修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前返修合格。热处理后不得再进行焊接修补或在受压件上焊接装配件。 3.1.4经热处理后返回公司的产品或零部件,应经检验员检验合格,方可流转使用。 3.1.5热处理前准备(包括热处理设备和测量仪表,热处理前对热处理工艺、检验资料审核、测温点的布置,热处理试板在炉内位置等),热处理操作过程、热处理设备和测量装置、热处理检验和试验等方面质量控制由热处理分包方负责。 3.2热处理工艺 3.2.1热处理工艺编制审批和修改由热处理分包方负责,条件允许时,第I、H类压力容器和第皿类简单的热处理(如局部焊后热处理、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等)可由本公司编制热处理工艺表卡(表样D06.39)热处理工艺表卡由公司焊接技术人员编制,经热处理责任人审核认可。

[机械制造行业]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机械制造行业)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 程

1、热处理质量检验工作的几点规定 2.1质管部门负责执行质量检验工作,在热处理各车间(工段或小 组)设立检验站,进行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 2.2质检工作以专业检验员为主,与生产工人的自检、互检相结合。 2.3在承接业务时,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外观目测检验,有无裂纹、 碰伤、锈蚀斑点。还应调查制件的原材料,预先热处理、铸造 工艺是否恰当,制件尺寸及加工余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合,有变 形要求的要检查来时的原始变形情况,经修复的模具(堆焊、 补焊、砂光等)等制件应说明修复情况并检查登记备查。必要 时应探伤等。 2.4检验人员应按照图纸技术条件、标准、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 项目与方法等,进行首检、中间抽检、成品检验。应监督工艺 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产生成批不合格品与废品。 2.5生产工人对成批生产的制件必经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生 产过程中也应进行中间检验,防止发生问题。当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向检验、当班领导汇报,并采取积极、妥当的措施纠正。 2、检验内容及方法 3.1硬度 3.1.1热处理零件均应根据图纸要求和工艺规定进行硬度检验或 抽检。 3.1.2光以标准块校对硬度计,确认后方可进行测试硬度。 3.1.3检验硬度前,应将零件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氧化皮,脱碳

层及毛刺等且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机加工痕迹,被测零件的温度以室温为准,或略高于室温但以人手能稳稳抓住为限。 3.1.4硬度检测部位应根据工艺文件或由检验、工艺人员确定。 淬火部位检查硬度不少于1处,每处不少于3点,不均匀度应在要求的范围内。被测零件直径小于φ38以下时应予修正。修正值表附后。 3.1.5一般的正火、退火件、调质件采用布氏硬度计检验。对于 尺寸较大者可用锤击式硬度检验,淬火件用洛氏硬度计检验。对于尺寸较大者,允许用肖氏硬度计代替。渗碳或硬化层较薄的零件,用维化硬度计检验。当使用锉刀检验零件硬度时,必须注意锉痕的位置,应不影响零件的最后硬度。有色金属检验以布氏、HRB为宜。选择加载负荷时,应以零件的具体要求,被测部位的大小、厚薄等作为选择依据,要求换算精度要高、要准确。 3.2变形 3.2.1薄板类零件在检验平台上用塞尺检验其不平度。 3.2.2轴类零件用顶尖或V型块支撑两端,用百分表测量其径向 跳动,细小的轴类件可在平台上用塞尺检查。 3.2.3套筒、圆环类零件,用百分表、游标卡尺、塞规、内径百 分表、螺纹塞规、环规等检验零件的外圆、内孔、螺纹等尺寸。 非标准的被测螺纹由用户提供专用检测工具。

热处理炉安全操作规程

1热处理人员接到任务时首先检查热处理炉的状况是否满足热处理的条件,包括以下项目: 1.1温层是否完好。 1.2挡风墙是否完好。 1.3油泵、风机是否能正常工作。 1.4测温仪表是否正常。 1.5风冷要求是否能满足。 1.6炉车运行是否完好。 1.7油库油量是否满足生产需要。 1.8油嘴调节系统是否灵敏可靠。 1.9以上情况正常时,可进行下面操作;如不正常,应查出原因并使其恢复正常。 2热处理人员根据生产安排合理吊装工件,工件摆放应符合以下规定: 2.1弯管在炉车上的排列应考虑散热不受阻隔,风冷散热方便,火嘴墙应便于火焰通过,但不直接烧在弯管上。 2.2弯管应用垫砖垫放牢靠平稳,防止钢管变形,并应考虑垫砖承受能力。 2.3两层码放时,应注意上下层管子之间尽量避免相压而以垫砖承受为主,当不可避免时,相压部位必须有支点不得悬空。 2.4两层码放时,对大口径薄壁管,第二层必须以耐火砖为支点,不得压在底层弯管上,且管口必须支撑,支撑物必须靠牢吃力。

2.5工件摆放完毕后应画管子摆放图以便记录管子编号。 3装炉结束后,将炉车开进炉内,放下炉门,将炉门与炉车、炉车与后炉墙之间的缝隙用沙土、石棉布等加以密封 4启动油泵、风机、点燃火嘴。 5调整火嘴及风量,使炉内温度按照热处理工艺曲线的要求控制升温速度恒温时间及冷却速度。 6控制炉温和工件温度的热电偶必须经计量合格,且在计量的有效期内。热电偶的安装位置应能正确反映炉温和工件的真实温度。 7热处理炉的油系统管路,接头应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如有渗油现象应立即排除。 8吊装管件时,应先检查钢丝绳及卸卡物是否合格,注意吊装角度, 并合理使用钢丝绳及卸卡。 9每次工作完毕要拉闸断电。 10炉车的耐火砖垫块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 11热处理炉车轨道下不得放置障碍物,炉车进炉或出炉时,必须 一人在外瞭望,一人操作。 12点火前应进行炉周围检查,清理易燃易爆物后才允许点炉,引 火防止烧伤自己,不得在眼前点火,应侧脸点火。 13经常检查油路系统是否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处理。 14出炉前,应注意检查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品 15做好班前安全交底,班后安全总结,做好自身安全保护工作。 16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如进入车间戴安全帽,穿绝缘鞋等。

热处理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热处理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1前言 众所周知,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组织使机械零件或产品获得所需性能并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热处理的质量特性是其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得到完全的验证,并且热处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很大,所以在GB/T19000系列标准中,热处理被认定为“特种工艺”,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实施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由于国内各企业热处理的装备、人员素质、零件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控制零件或产品质量的各项特殊措施亦存在差异,并且热处理具有连续生产作业的特点,因此,寻求一种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达到满足和提高热处理零件质量尤其是大批量生产零件质量的目的尤为重要。 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 2.1转变质量保证模式的思路和观念 过去,我们对热处理零件的质量质量保证模式和质量管理重点的思路和观念停留在传统单纯靠最终检验把关,只注重了质量结果,没有把重点工作放到质量形成的控制上来,把热处理缺陷消灭在质量形成的过程中,曾不断出现零件缺陷或漏检,造成一定的质量损失。各类人员每天忙碌于零件结果的处理,结果是越忙越乱,重复性和低级错误屡次发生,工作异常被动。我们痛定思痛,静心总结和吸取失败的教训,寻找和探索成功的方法,对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通过学习热处理标准的相关内容和借鉴热处理管理成功企业经验,明确了提高热处理质量首先必须转变各类人员对质量保证模式的思路和观念,即将过去传统的单纯靠最终检验被动把关,转变为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验相结合的主动控制的质量保证模式,树立了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严明奖惩和将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科学方法集中统一以及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管理“三管齐下”的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思路和观念。几年实施结果表明:思路和观念的转变是全面有效地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和关键。 2.2强化“四种管理” (1)强化热处理标准的落实和控制要素的规管理 热处理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特殊工序,在生产全过程中控制的要素是什么、员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规范和做的更好的行为准则是真诚地贯彻和实施热处理标准。作为一个生产军工产品和外贸民品的企业,我们首先组织热处理各类人员分阶段,按标准类别学习了热处理基础标准、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工艺方法标准、工艺材料标准、安全、能耗和环保标准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和注重了用心和责任诚信履约标准的控制要素,用“硬权力”将控制要素贯穿落实热处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于每一个细节,对照热处理标准,从人、机、料、法、 相关文献热处理生产过程的质量控

热处理检验报告

热处理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2BE1253产品编号 部件名称材质件数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要求冷却方式 起始温度 ℃升温速度 ℃/h 保温温度 ℃ 保温时间 h 出炉温度 ℃ 侧端盖H2508退火20100500 2160空冷热处理结论: 2BE1253侧端盖产品(零件),热处理符合工艺要求,同意验收。 检验员: 日期: 审核: 日期: 质检专用章热处理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2BE1253产品编号

部件名称材质件数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要求冷却方式 起始温度 ℃升温速度 ℃/h 保温温度 ℃ 保温时间 h 出炉温度 ℃ 泵体Q235B4退火20100720 3720空冷热处理结论: 2BE1253泵体产品(零件),热处理符合工艺要求,同意验收。 检验员: 日期: 审核: 日期: 质检专用章热处理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2BE1253产品编号 部件名称材质件数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要求冷却方式 起始温度 ℃升温速度 ℃/h 保温温度 ℃ 保温时间 h 出炉温度 ℃

主轴(调质)45#4淬火60080870 5870油冷 回火35060 640 8 350 空冷 热处理结论: 2BE1253主轴产品(零件),热处理符合工艺要求,同意验收。 检验员: 日期: 审核: 日期: 质检专用章热处理检验报告 产品名称2BE1253产品编号 部件名称材质件数热处理方 式 热处理工艺要求冷却方式起始温度 ℃ 升温速度 ℃/h 保温温度 ℃ 保温时间 h 出炉温度 ℃ 轴套304(0Cr18Ni9)8退火20100350 4300空冷分配器304(0Cr18Ni9)8 退火20 100 350 4 300 空冷

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3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3.1 烘炉 3.1.1热处理炉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3.1.1.1炉体砌炉及炉辊密封处浇注料经检查合格,打开炉门,自然风干7-9天,最少5天方可执行烘炉操作。 3.1.1.2 确认炉内无人员和其他杂物。 3.1.1.3 测试炉体的密封性,确定保压试验合格。 3.1.1.4 检查并确认炉辊的安装正确,炉辊手动盘转正常,电机减速机通电,做模拟信号确认炉底辊自动运转正常。 3.1.1.5炉辊润滑点全部接好并注入润滑油,加油系统运转正常。 3.1.1.6装料炉门、出料炉门调整完毕,炉门升降机构操作停位准确,炉门运转灵活,关闭时严密,汽缸压紧和松开位置准确。 3.1.1.7对光栅、PLC操作控制系统等进行单机试车合格。 3.1.1.8 炉子空、煤气、氮气、气动空气管道及排烟管道试压合格,测量仪表调整合格。 3.1.1.9 冷却水压力正常,循环顺畅。 3.1.1.10打开炉内氮气,保证炉内氮气压力和残氧分析仪数值正常。 3.1.1.11 助燃风机及排烟风机运转正常,风机进出口的阀门开关灵活。 3.1.1.12 烘炉前应对燃烧控制系统、炉压控制系统等热工仪表和各种调节进行安装检查,并确认调整完毕,操作灵活,指示正确,控制灵敏。 3.1.1.13 炉子周围及坑内环境清洁整齐。 3.1.1.14烧嘴控制器的各种操作模式正常。 3.1.1.15 手动打开出风口的蝶阀,启动排烟风机,吸风口阀门自动缓慢打开,待风机达到正常运转并确定烧嘴前喇叭口处有风吸入。 3.1.1.16 打开助燃风机出风口的挡板,启动风机,入口处的调节阀自动缓慢打开,调节回流阀防止风机喘震。注意风机电流和管道压力数值。出现异常要停风机,查明原因再试。 3.1.1.17 点炉前对烧嘴的空燃比进行调节。 3.1.1.18 检查助燃空气管路有无漏风和受阻、受堵现象,确认空气已达到每个烧嘴前。 3.1.1.19 煤气管道经过吹扫和放散,管道内充分达到要求。煤气系统运行正常,煤气已经送至炉前总阀。 3.1.1.20 煤气防护人员到达现场,各煤气放散点40米范围内禁火。炉子周围停止施工,断开临时电源,不得随意动火。

热处理过程质量控制

热处理过程质量控制 1. 前言 众所周知,热处理是通过改变材料组织使机械零件或产品获得所需性能并保证使用安全可靠的工艺过程,是机械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热处理的质量特性是其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得到完全的验证,并且热处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很大,所以在GB/T19000系列标准中,热处理被认定为“特种工艺”,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实施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由于国内各企业热处理的装备、人员素质、零件技术要求、生产纲领、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各不相同,所采取的控制零件或产品质量的各项特殊措施亦存在差异,并且热处理具有连续生产作业的特点,因此,寻求一种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达到满足和提高热处理零件质量尤其是大批量生产零件质量的目的尤为重要。 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 2.1转变质量保证模式的思路和观念 过去,我们对热处理零件的质量质量保证模式和质量管理重点的思路和观念停留在传统单纯靠最终检验把关,只注重了质量结果,没有把重点工作放到质量形成的控制上来,把热处理缺陷消灭在质量形成的过程中,曾不断出现零件缺陷或漏检,造成一定的质量损失。各类人员每天忙碌于零件结果的处理,结果是越忙越乱,重复性和低级错误屡次发生,工作异常被动。我们痛定思痛,静心总结和吸取失败的教训,寻找和探索成功的方法,对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通过学习热处理标准的相关内容和借鉴热处理管理成功企业经验,明确了提高热处理质量首先必须转变各类人员对质量保证模式的思路和观念,即将过去传统的单纯靠最终检验被动把关,转变为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验相结合的主动控制的质量保证模式,树立了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严明奖惩和将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科学方法集中统一以及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管理“三管齐下”的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思路和观念。几年实施结果表明:思路和观念的转变是全面有效地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和关键。 2.2强化“四种管理” (1)强化热处理标准的落实和控制要素的规管理 热处理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特殊工序,在生产全过程中控制的要素是什么、员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规范和做的更好的行为准则是真诚地贯彻和实施热处理标准。作为一个生产军工产品和外贸民品的企业,我们首先组织热处理各类人员分阶段,按标准类别学习了热处理基础标准、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工艺方法标准、工艺材料标准、安全、能耗和环保标准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和注重了用心和责任诚信履约标准的控制要素,用“硬权力”将控制要素贯穿落实热处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渗透于每一个细节,对照热处理标准,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规范生产的全过程,用“软权力”培养员工执行标准的诚信意识和细节作风,使各类人员自觉主动地将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影响质量因素按控制要素内容实施全面、有效、规范的控制。这不仅体现了标准落实的有效性,更主要的是控制要素的规范管理,使员工理解和明确了过程要求、识别和懂得了过程特性,运用和掌握了过程方法,形成了有序和规范的生产秩序。因此强化热处理标准的落实和控制要素的规范管理是实现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和重要措施。 (2)强化各类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诚信和细节管理 热处理除具有与其行业不同的质量特性外,还表现在生产特点为集体作业。因此我们在诚信和细节对提高生产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的作用上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为克服过去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或避免因一个人不诚信和一件小事做的不到位影响团队情绪和产品质量,我们用“情商”提升员工在生产过程的忠诚和诚信能力,用“智商”激发员工关注生产过程细节的热情和潜能,培养员工用诚信的精神和细节的作风提高生产过程团队的凝聚力和制度的执行力,引导员工在承认和欣赏别人优点时,学会包容和尊重个性差异,并通过沟通消除误会和分歧。与

铝合金铸件热处理操作规程

铝合金铸件热处理操作规程 所属分类:生产管理制度作者:[] 发布日期:2005-9-19 【字体:大中小】 1 定义及其目的 热处理就是选用某一热处理规范,控制加热速度,升到某一相应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以一定的速度冷却,改变其合金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尺寸的稳定性。 2 热处理工艺分类 2.1 退火: 2.1.1 定义:退火就是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温度(一般30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2.1.2 目的: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增大塑性。 2.2 固溶处理: 2.2.1 定义:固溶处理就是把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接近于共晶的熔点),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并随后快速冷却。 2.2.2 目的:提高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2.3 时效处理: 2.3.1 定义:时效处理就是将铸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出炉,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2.3.2 分类: 2.3.2.1 不完全人工时效:它是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即比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2.3.2.2 完全人工时效:它是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目的:获得最大的硬度,即得到最高的抗拉强度。 2.3.2.3 过时效:它是加热到更高温度下进行。目的:得到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或比较稳定的组织和几何尺寸。 3 热处理状态代号及意义参见下表: 表1 热处理状态代号、名称及特点 4 热处理工艺参数参见表2:

注:表中未注明要求的,表示可通用于任何情况。 5 热处理操作要点: 5.1 热处理用炉的准备: 5.1.1 检查热处理用炉及辅助设备。如供电系统、空气循环用风扇,自控仪表及热电偶插放位置是

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一、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考虑到阀门铸件形状复杂,容易变形和开裂,碳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退火。检验时着重监督供方是否按下列热处理规范进行,以及检验铸件的硬度值。 1.碳钢铸件热处理时的注意点 通常碳钢铸件在热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炉温升到650℃~800℃时,是否缓慢升温 因为在加热过程中,特别是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当炉温升到650℃~800℃时,应缓慢升温,或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因为在这个温度区间碳钢发生相变,伴随着体积变化,产生相变应力,如果快速升温,容易使铸件薄壁部分与厚壁部分以及表面层和中心层之间的温度差增大,从而使铸件的热应力增大,容易导致铸件开裂。 1.2、保温时间是否足够 为了使铸件内外温度一致,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使组织完全转变,厚壁铸件的保温时间要比薄壁铸件长一些。 保温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a)按同炉铸件最大壁厚计算,每25mm保温1小时,适用于壁厚20mm以内的铸件。 b)按同炉铸件最大壁厚计算,每50mm保温1小时,但不少于2小时。 c)按堆料高度(即铸件堆放高度)计算,一般碳钢铸件保温时间按1m高保温4小时计算。 1.3、碳钢铸件退火时,一般随炉冷却。 2.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规范 2.1、碳钢铸件退火加热温度见表一 2.2、碳钢铸件退火规范见表二 二、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固熔处理和稳定化处理,使其具有最佳的抗腐蚀性。检验时着重监督供方是否按下列热处理规范进行。 1.奥氏体不锈钢的固熔处理 固熔处理的目的是使钢中的碳化物完全熔解并获得单相组织,其方法是将铸件加热到950℃~1175℃,加热方式宜采用先低温预热,再加速加热到固熔温度的工艺,以减少加热过程中铸钢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差,其固熔保温时间决定于铸钢件壁厚,一般按壁厚每mm保温2.5~3min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3076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热处理设备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电炉使用守则(.气体渗碳电炉.) 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 2、输液及送气管道应完好畅通无渗漏.排气管.冷却水管.输液器必须畅通. 操作保养: 1、应经常注意继电器的可靠性.在进出炉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操作. 2、工件进出炉时.动作要平稳迅速 3、根据工作需要.炉门打开后应勤关上.以保护炉

内胆急冷而损坏.减小炉温波动. 以确保产品质量和节约用电. 4、工作时应先开风扇.后按通电热体开关.不允许只接通电热体.不开动风扇进行工作. 5、炉内氧化皮.炭黑等垃圾应根据程度及时清理.一般每周不少于一次. 二、B网带电炉使用守则 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测温仪表.热电偶.电气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 2、输液及送气管道应完好畅通无渗漏.排气管.冷却水管.输液器必须畅通. 操作保养: 1、应经常注意继电器的可靠性 2、控制好油池油温.超过设定油温应打开冷却塔

T6热处理技术规范-B版6

Q/ 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G-GC-193-2013-B 铝合金铸件T6热处理技术规范 (试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10-09发布2013-10-15实施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发布 Q/J-G-GC-193-2013-B 前言 本标准由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工程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洪慈

Ⅰ Q/J-G-GC-193-2013-B 铝合金铸件T6热处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上海嘉朗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铝合金铸件T6热处理的目的、操作要点、工艺参数、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铸造所使用的铸造铝合金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999 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0975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3246.2-2000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 JB/T7946.3-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合金针孔 ASTMB85-1996 铝合金标准~美国标准三 ASTMB108-1998 铝合金金属型铸件 ISO3522-2006 铸铝合金.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3T6热处理的定义及目的 固溶处理(淬火)加完全人工时效用来获得最高的强度,但塑性和抗蚀性有所降低。在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内进行。适用于要求高负荷的零件。 3.1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就是把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接近于共晶的熔点),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并随后快速冷却。目的是提高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3.2 淬火:淬火是把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在接近于共晶体的熔点,多在500℃以上),保温2h以上,使合金内的可溶相充分溶解。然后,急速淬入60-100℃的水中,使铸件急冷,使强化组元在合金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溶解并固定保存到室温。这种过程叫做淬火. 3.3完全人工时效:它是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目的:获得较大的硬度,即得到较高的抗拉强度。通过控制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可获得硬度和延伸率。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 量检验规程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般机械零件热处理质量检验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是工厂编制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的依据之一。 1.2工厂承接的加工件,一般均根据本规程进行质量检验。如果顾主(客户)另有要求的,或另有标准的,则按顾主的要求或指定行业的标准进行检验。 1.3当工厂认为自己的手段和能力难以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时,应事先进行协商,经用户同意,也可按协商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1.4本规程引用标准的参考书目: a) GB1298 b) GB1299 c) YB9-68 d) YB27-77 e) 《机床零件热处理质量检查规程》1964 f) 《机床专业金相检验图谱》 g) JB2046-79 h) JB1255-72 i) JB2849-79 j) 北京齿轮厂汽车齿轮氰化金相检验标准(Z80054)1978

k) 沪机艺(85)第007号 2、热处理质量检验工作的几点规定 2.1质管部门负责执行质量检验工作,在热处理各车间(工段或小组)设立检验站,进行日常的质量检验工作。 2.2质检工作以专业检验员为主,与生产工人的自检、互检相结合。 2.3在承接业务时,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外观目测检验,有无裂纹、碰伤、锈蚀斑点。还应调查制件的原材料,预先热处理、铸造工艺是否恰当,制件尺寸及加工余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合,有变形要求的要检查来时的原始变形情况,经修复的模具(堆焊、补焊、砂光等)等制件应说明修复情况并检查登记备查。必要时应探伤等。 2.4检验人员应按照图纸技术条件、标准、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项目与方法等,进行首检、中间抽检、成品检验。应监督工艺过程,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产生成批不合格品与废品。 2.5生产工人对成批生产的制件必经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也应进行中间检验,防止发生问题。当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检验、当班领导汇报,并采取积极、妥当的措施纠正。 3、检验内容及方法 3.1硬度

热处理质量控制(20200524195202)

热处理质量控制规定 结合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制定热处 理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如下: 1.热处理工艺基本要求: 热处理是将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组 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综合工艺过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使热处理这道加工 工序顺利有效的执行,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a. 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熟悉本职业务,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热处理生产、技 术和检验人员。 b. 热处理工艺文件。本厂所处理的产品材料45钢、40Cr,所用热处理工艺文件为自编表格:45钢、40Cr热处理工艺规程表。 c. 热处理加热设备: RT3-180-9全纤维中温台车炉(淬火加热炉)一台、RJ2-120-6井式回火炉一台。 d. 热处理淬火槽和淬火介质:发黑、法兰槽7个,热处理淬火槽3个(其中一个为备用槽,另外两个为生产中使用的淬火槽),淬火介质为浓度10%盐水。 e. 检验设备及器具:盐水密度计,温度计(测淬火介质温度),台式洛氏硬度计一台,便携式里氏硬度计一台。 2.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热处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处理质量控制,就 是对整个热处理过程中的一切影响零件热处理质量的因素实施全面控制,全过程全员参与热处理质量工作,把质量保证的重点从最终检验的被动把关,转移到生产过程当中的 质量控制上来,把零件热处理缺陷消灭在质量的形成过程中。从而确保零件热处理质量,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可靠和寿命。热处理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待热处理工件的核查或验收 为了确保热处理质量,工件进入热处理车间后首先应对热处理前的原始资料、工件 外观、形状及尺寸进行核查或验收。通常这些项目都标注在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或质量 管理文件中,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热处理生产。 2.1.1 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包括待热处理工件的试验数据、供货状态、热处理前的加工方式和加工质量 及预先热处理类型。

15Cr1Mo1V热处理操作规程

HFZ /QDJ12 —A 热处理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热处理设备评定、操作规范的内容和准则。 2、引用标准 API Spec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 3、总则 产品的热处理必须在已经过定期检定并合格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炉子的检定周期为半年。 4、对热处理炉及监控设备的要求 4.1、对热处理炉的要求 4.1.1、炉衬完好,无明显损坏; 4.1.2、电阻丝齐全,电极接触牢固; 4.1.3、炉底平整,无裂纹; 4.1.4、保温材料完好无损; 4.1.5、热处理炉各处的温度应分度均匀,温差不大于14℃(这就需要炉子空间的前、后、左、右及底部都要有电炉丝分布,炉膛的功率密度一般在100-110kw/m3左右) 4.1.6、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插点正确(在工作区域)并且分布均匀、合理。馈线两端(热电偶与圆盘平衡记录仪或温度显示器)连接可靠。 4.2、仪表 4.2.1、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为:±5℃;

4.2.2、温度显示器(平衡记录仪)以及热电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之内。检定周期为一年。 5、装炉 5.1、装炉前的准备工作 5.1.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尤其是注意炉门起闭自动断电装置是否良好,并将炉膛清理干净。 5.1.2、核对任务单与待处理工件以及工艺卡是否相符,检查工件最大壁厚与工艺是否相符。 5.1.3、熟悉工艺全过程,考虑好装(出)炉方法,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夹具及吊具,保证在淬火时工件能快速浸入淬火液中。 5.1.4、对不允许表面氧化脱碳的工件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如在加热炉内装入适量的木炭或铸铁屑等。 5.1.5、如果是热炉装炉,检查炉温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 5.2、装炉温度 5.2.1、对于截面>250mm的大型铸钢件、形状复杂的铸钢件、高温钢、高碳钢、铸铁件的退火、正火、淬火等采用≤250℃装炉,随炉缓慢升温或分段升温。 5.2.2、对于一般工件的退火,采用550-560℃装炉,装炉后保温1小时左右再随炉升温。 5.2.3、对于一般低碳钢及低合金钢且形状简单的中小型铸件的正火、淬火及退火,为减少氧化脱碳,采用到工艺设定温度或高于工艺设定温度100-300℃装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