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3 荷花》_3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3、《荷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3、《荷花》

我会填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 裂似的。
感情朗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 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 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 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 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拓展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作业:
1、摘抄描写荷花的佳句。 2、画一幅荷花图,配上文字。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比喻)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荷花的鲜艳夺目。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 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会填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_________的,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 些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有 的___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荷花
我会猜
一个小姑娘, 坐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裳, 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
资料袋
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 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 花柱呈杯状,里面有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 我们吃的藕就是它的根状茎。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篇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荷花》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荷花》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荷花》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荷花》。

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学习都是与生活相紧密联系,既写景,又透露出情,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

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能够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荷花》这篇课文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经典的一篇记叙式写景课文,本文写了作者叶圣陶爷爷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

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和一些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是这样来教这篇课文的。

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在这里,我就会注重以读为本,顺学而导,品词析句,读中体验,读中想象,读中悟写,读写迁移。

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学法:关于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我会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圈圈点点,批批注注。

在读、说、想、写、背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原文】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

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

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

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

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小魚在腳下遊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知識點】《荷花》理解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裏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

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豔,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荷花時的想像和感受。

課文語言樸實簡潔,想像豐富,富於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課文中以“我”被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為鋪墊,引入課文重點描述部分——一池美麗的荷花。

荷花色彩鮮麗、形態各異,看似一大幅活的畫。

接著作者展開想像,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像中的情節描寫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真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讀者,讓人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在讀文章,想畫面中,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同時,讓學生感悟描寫的細膩以及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並積累語言;二是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荷花中,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 荷花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 荷花

3荷花东杨庄总校茹佐联校李粉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难点、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荷花)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组出示生词,指读,正音:A.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读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B.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3.接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一)品读二、三段。

l.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3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挨近ái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3荷花.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两个的词语.1.花骨.朵骨.头骨.气 2.挨挨..挤挤挨.着挨.打二、小小书法家.Lián peng qīng tíng bǎo zhàng piān piān qǐwǔ()()() ()三、比一比,组词.稻()仿()裳()胀()蹈()纺()常()帐()四、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一片()一朵()一幅()嫩黄的()碧绿的()雪白的()五、给“冒”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辨析一字多义的方法:1.充分了解几个义项;2.采用排除法先选择没有歧义的义项;3.把义项带入句中去读,看是否通顺.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充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买药时谨防假冒..()3.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4.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六、按要求写句子.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一……就……”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下面都是描写荷花的句子,我能根据句子意思连词语.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含苞待放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千姿百态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第一段第三句中的画家是指().A.绘画人员B.园丁C.大自然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是说().A.“我”就是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B.“我”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C.面对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好像自己也变成了荷花.3.“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A.小鱼的话还没说完.B.还有许多的想象.C.突然醒来.九、课外阅读.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的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黑,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上织成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得错落有致.1.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画出.2.山茶花都有哪些颜色?请你用“”画出.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茶花的?请你选择正确答案()A.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B.白、墨、粉红三个方面.C.白、墨、粉红、单瓣、重瓣、六角形、八角形几个方面来写的.4.从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作者对山茶花怀着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3荷花一、1.花骨朵 2.挨打二、莲蓬蜻蜓饱胀翩翩起舞三、水稻舞蹈仿佛纺织衣裳经常膨胀蚊帐四、花瓣儿荷花画莲蓬大圆盘衣裳五、1.① 2.③ 3.② 4.②六、1.一到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就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2.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七、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八、1.C 2.C 3.B九、1.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2.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3.A4.喜爱和赞美.。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类文阅读3.《荷花》(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类文阅读3.《荷花》(含答案)

类文阅读——3荷花牵牛花(片段)叶圣陶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

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

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

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

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

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未尝: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多选)。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C.制作架子,期待开花D.每日观赏,寄托心情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答案:1.承受不了,不能忍受。

并没有。

2.画: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3.BC4.例:作者在种花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快乐,感悟到很多的道理。

从出乎意料的牵牛花变化中,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得到了乐趣。

紫罗兰我赞美紫罗兰。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公开课教案

《荷花》教案一、教材简析《荷花》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

本篇课文荷花的作者叶圣陶先生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鲜明、活泼生动的水中荷花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课文的学习内容增多,难度也增大了,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课文中的许多问题,也需要靠自己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正确的引读和评价能让他们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并产生兴奋感、自豪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如果情绪不稳定,他们便容易激动、冲动。

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自控力不强,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1.认识胀、翩等3个生字,学写瓣、露、蓬等12个生字。

指导写好“蹈、佛”,写的时候注意笔顺,“蹈”的第十五笔是“ㄱ”,“佛”的第四笔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并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的。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理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中的“活”等词语。

五、教学难点:(一)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二)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感受荷花的静态美。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提问法、示范法七、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生字卡片,荷花的音乐八、教学课时两课时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1 荷花)(一)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猜一则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种植物——荷花(板书课题:1.荷花,指导书写“荷”) 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3.荷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蓬、胀、翩等5个生字,学写瓣、露、蓬等9个生字。

指导写好蹈、佛等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景美和作者的情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挨挨挤挤”、“冒”、“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背景音乐、练习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对诗句导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课题“花荷”。

问: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谁来说说荷花的样子。

(观看荷花图片,谈谈感受:亭亭玉
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吗?闭上眼睛听老师
读课文。

(配乐范读)听完指名说说感受。

3.同学们想读课文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吧。

(导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1)指导读音:花骨朵儿花瓣儿莲蓬衣裳
(2)指导书写:“蹈”,注意笔画顺序,第十五笔是横折;“瓣”是左中右结构。

(范写)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的读音、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同学们逐段默读课文,想想叶圣陶爷爷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荷花的。

(学生回答后,总结归纳板书。


【设计意图:小结课文,理清脉络,学习方法。


四、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导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
1.品读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
(1)从“一……就……”能体会到荷花的清香怎样?(浓)
(2)从“赶紧、跑”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出怎样的心情?(迫不及待)
(3)好香的荷花呀,我迫不及待地要去看荷花。

(齐读)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的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汇报交流。

(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以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


(3)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觉得“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荷叶长得多、密,非常茂盛。


a.请同学上台演示“挨挨挤挤”的样子,引导学生体会。

b.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荷叶,碧绿的大圆盘)
(4)理解“冒”字。

a.出示“冒”在字典中的几种意思(①向外透或往上升。

②不
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

③不加小心,鲁莽,冲撞。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

⑤复盖。

⑥贪污。

),你觉得这里应该哪种意思呢?同学们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b.播放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的课件,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儿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
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句中去,读一读,悟一悟。

【设计意图:利用换词法、动作表演法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件展示,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词语的能力。


c.再次播放课件,这就是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
生机勃勃地冒出来,她仿佛想干些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d. 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
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美了。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谁来像白荷花一样喜气洋洋地读读这一句。

(指名读)
e.自由读下面的句子:描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三种)用一
个词概括每种姿态的荷花。

(半开、全开、未开)你最喜欢哪一种?
说出你的理由,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教师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通过通过语言表达的练习,培养
学生的语感。

3.品读第三自然段
面对这么美的荷花,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思考:为什么说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联系上下文:挨挨挤挤、冒、展开、饱胀等)“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
4.品读第四、五自然段
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的故?
(师配乐范读)
(1)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叶圣陶爷爷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荷花的美令人陶醉,荷花实在是太美丽了,作者在欣
赏荷花的时候,被这幅美丽的景色深深陶醉。


(3)想象:如果你也变成了荷花,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荷
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
的情景,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五、总结全文,齐读课文
叶圣陶爷爷通过闻、看、想把荷花的清香、荷叶的茂盛、荷花
的千姿百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脉络清晰,层层深入,把喜爱
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朗
读这篇文章吧!(播放课件和背景音乐)
六、课后作业
1.读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描写荷花的诗句;
2.尝试用总分的结构和“有的……有的……有的……”的修辞方
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和练笔,加深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
闻清香
叶:密多
3.荷花看喜爱
花:千姿百态
变陶醉
【课后反思】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真正是一篇美文。

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主动地、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景美、情美,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

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增强视觉效果。

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的荷花池旁。

借助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

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

通过引导学生用换词法、表演法、想象写话法,最
后课件展示图片,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

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在老师范读时,让学生闭目体会荷花的状态,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养成语感。

这节课通过不同的诵读,落实了相应的语感训练任务,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并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