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相关概念教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教材分析和学请分析】教材分析: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的第2章“有理数”中,2.6节“有理数的乘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指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方的含义,掌握乘方的规则,包括正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以及乘方的简化等。
同时,教材也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方与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1. 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这为学习乘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2. 抽象理解:乘方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相对抽象,尤其是负数的乘方和零的乘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3. 计算技能: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4. 应用意识:学生可能还不清楚乘方在实际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发现和理解乘方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
学生能熟练进行正负数的乘方运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乘方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乘方运算,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美感。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含义,掌握正负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2. 难点:理解并应用乘方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1. 直观教学法:利用数轴和方块图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方的概念,例如,2的3次方可以表示为3个2相乘,用方块图示为3层每层2个的结构。
2. 例证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如2的乘方、负数的乘方、零的乘方等,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理解乘方的规则。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新版)苏科版 (2)

有理数与无理数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复习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大小比较、相反数和绝对值等知识后进行的一次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复习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运算速度慢、错误率高、对运算规律掌握不牢固等。
因此,在复习课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2.难点:运算过程中的巧算和运算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4.巩固练习法: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复习课的相关教学材料,如PPT、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处理数和形的有效工具。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包括整数、分数、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
这些内容不仅在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几何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有理数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2.有理数的运算方法3.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有理数来表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介绍整数、分数的概念,解释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等。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运算教学案(1)(无答案) 苏科版

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选讲1、知识点1:加法与减法 1、加法法则? 2.减法法则?3.简化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计算题考试必考请注意)例(1) 1—74+51—73+59 (2) 13)18()14(20----+-2、知识点2:乘法与除法 1).乘法法则? 2).除法法则?3).多个非零的数相乘除最后结果符号如何确定?例:计算(1))31(33)31(-⨯÷⨯- (2))54()43(32)21(-⨯-⨯⨯-3、知识点3: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的概念?注意a 的范围 例: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250 200 000 000 把101022.1⨯还原成原数.4、知识点4:应用题:例: 1.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4,2.5,3,-0.5,1.5,3,-1,0,-2.5. 求这10 筐苹果共超过标准多少千克?10筐苹果一共多少千克?2. .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午在东西走向的中山东路上进行运营。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天下午他的行程(单位:km )如下:+15,-2,+5,-1,+10,-3,-2,+12,+4,-5,+6(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李距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少千米?(2)若汽车耗油量0.4 L/km ,这天下午小李的车共耗油多少升?二、练习1、设a 为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d 是倒数等于自身的有理数,则a-b+c-d 的值为 ( )A .1 B .3 C .1或3 D .2或-12.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积 ( )A .一定为正数 B .一定为负数C .一定不大于0D .一定不小于03.下列各数中:①-52与(-5)2;②(-3)3与-33;③-(-0.3)5与0.35;④0100与0200;⑤(-1)3与-(-1)2相等的共有几对? ( )A .1 B .2 C .4 D .54、平方等于49的数为 。
【精编】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第2章 有理数》教案 (7).doc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 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 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 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a+ (b+c)
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 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练一练:
(1)说一说下列各数的绝对值、相反数、倒数。
(2)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0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
计算法则(加减乘除)
加法:
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交换律:
结 合律:
分配律:
除法:
(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法 则2)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 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计算:
(1)36+(-72)+22+(-36)
(2) (-9.7)+4+(-5.3)+8
(3) (-73)-17-(-28)-(-14)
(4)(2-7)-(3-9)
(5)
(6 )
(7)
(8)
(9)(-9)+(-99)+(-999)+(-9999)
(10)
(11)
(12)
(13)
(14)
(1 5)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复习课教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复习课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复习课,主要让学生复习和掌握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包括有理数的定义、分类、运算规则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理解不深,容易混淆;另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3.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有理数运算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整数和分数的知识,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规则。
3.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方法。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5.拓展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有理数的核心概念和运算规则。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2.有理数的运算规则3.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有理数运算的熟练程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有理数---相关概念
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选讲
1、知识点1: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
以任意选择的,但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
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例:收入200元记作+200,那么-100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点2,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及有理数分类。
注意: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有理数分类有2种分类是哪2种?
注: 非负数指__ 非正数指__ ,非负整数指__ ___非正整数指_ __
例:)2(--, 3.5 , 5
4, -.35, 5.2-- , 22-,0 这些数中 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整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正整数____________________,非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点3:数轴的概念
1)知道数轴的3要素,会判断所给的数轴是否正确.
例:下面给出四条数轴,是否有错误?
① ②
③ ④ 2)会在数轴上读出所给点表示的数,会画数轴并表示点?
例: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
+5, -2.5, 21, 2
11-, -|-4|, 0,3.5 4) 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______,左边的点表示______.
4、知识点4: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2)互为相反数的2个数在数轴有什么特点?
3)相反数的表示方法,一般的数a 的相反数表示为______.例.2-的相反数是____
5、知识点5:倒数。
1)倒数概念?2)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6、知识点6:绝对值。
1)绝对值概念?2)整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负数的绝对值是______,
零的绝对值是_____3)通过绝对值如何比较2个负数的大小?
例: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是______绝对值是其相反数的是_______
若x =5,那么x=_____
用“﹤”“﹥”或“=”填空:-6 6,-1 -10 ,-︱-0.4︱ (-4) 4).绝对值和乘方集合的题目:若2-x +2)5(-y =0,求2y
7、知识点7:多重符号的化简:如何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
例:=--)3( 3--=
8、知识点8:乘方。
1)乘方的概念,乘方的结果叫什么?2)认识底数,指数
3)正数的任何次幂是_________,零的任何次幂________
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___奇次幂是________ 注意:2)3(-= 23-= 2)3(--=
2)3
2(= 322= 2)32(-= 二、练习1、盈利100元记作+100元,那么50-元的意义是 。
2、检查商店出售的袋装白糖,白糖加袋按规定重g 503,一袋白糖重g 502,就记作g 1-,
如果一袋白糖重g 506,应记作 。
3、地图上标有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米米、米、2003001886--+, 其中最低处是 地,最高处是 地,它们相差 。
4、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 ,表示5-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
距离是 ,原点与表示 点的距离是2.5。
5、请你观察一条数轴,填写下列结论:
-3-2-143210123-1-2-30123-1-2-30123
-1-2-3
⑴最大的负整数是 ,最小的正整数是 ; ⑵ 最大的正整数, 最小的负整数。
(填“存在”或“不存在”) 6、比较大小:(填“>”“<”或“=”)
⑴2
1- 0 ⑵ 3- 4- ⑶31 2- 7课堂上老师要求就数“0”发表自己的意见,四位同学共说了下列四句话:①0是整数,但
不是自然数;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③0不是整数,是自然数;④0没有实际意义。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8、在数轴上有一点A ,它所对应表示的数是3,若将点A 在数轴上先向左移动8个单位长度,
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得点B ,此时点B 所对应表示的数 ( )A .3 B .1- C .5- D .4
9、数轴上一点A ,一只蚂蚁从A 出发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了原点,则点A 所表示的数是 ( ) A .4 B .4- C .4± D .8±
10、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若在数轴上画出一条长2004
㎝的线段AB ,则AB 盖住的整点个数是( )
A .2002或2003
B .2003或2004
C .2004或2005
D .无法确定
11、所有大于5.4-且小于3
1
1-的负整数有 ( )
A .4-
B .3-
C .2-
D .234---、、 12、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再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
连接起来。
2
3,5.0,21,2,0,5--- 1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2- 21-, 5.2, 0, 32, 611, 3
5-,2005 , -0.3 整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14、1)若一个数的绝对值为2,则这个数是_______;
(2)绝对值不大于42
1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它们的和为 。
15、已知243220x x y -+++=,则x y -=___________。
16、已知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把a 、b 、a -、b -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0 b
A 、a b a b -<-<<
B 、a b b a <-<<-
C 、b a a b -<<-<
D 、a b b a <<-<-
17、某检修小组从A 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 +7 -9 +8 +6 -5 -2
)在第 次纪录时距问共耗油多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