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什么是次生盐渍化

合集下载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
NONGTIANSHUILI源自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王喜艳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摘 要 近年来,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已经超过了适宜蔬菜生长的含量范围,严重制约着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从引起保护地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以综述。 关键词 保护地;次生盐渍化;防治对策
性元素增加和活性增强,导致作物铝、锰中毒。 2.3 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土壤的理化性质 发生改变,如板结土壤失去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性降低;土 壤 pH 值发生改变、土壤的孔隙度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根 部吸收能力下降,作物对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吸收的不足,致 使植物缺素症发生。 3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对策 3.1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根 据作物种类选择微量元素肥料,增施腐殖酸肥料。增施有机肥、 农家肥和农作物秸秆,如稻壳、麦糠、玉米秸秆等。秸秆为 微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被微生物分解,同化土壤中的过量 氮素,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降低土壤容重,有效地降低了土壤可溶盐浓度。石灰氮 - 秸 秆消毒石灰氮肥是一种含有钙素,是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迟 效性氮肥,可在大棚换茬休闲季节,石灰氮与秸秆混施入土壤, 适当灌水后起垄覆膜,进行闷棚,还可以增加土温和杀灭线虫, 提高闷棚效果。 3.2 增施微生物菌剂 盐渍化土壤中环境中有益菌和有害菌比 例失调,有害菌增多,使病害发生严重。增施微生物菌剂,加 大有益微生物的投入,可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的菌群优势,提高 有机质含量。这些有益菌可有效降解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残 留和有害化学物质,增加板结土壤通透性,起到疏松土壤、培 肥地力的作用。另外,微生物菌剂对防治土传病害有显著效果。 3.3 深翻和轮作 通过深翻,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的厚度, 通过深翻使表层含盐土壤与深层土壤充分混合,可以有效预 防或缓解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进程。蔬菜保护地连续使用几年 后,种一季露地蔬菜或种一茬粮食作物,对恢复地力,减轻 蔬菜生理性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的作用。 3.4 合理灌溉 改变灌溉模式,采取滴管、渗灌或节点式渗 灌等灌溉方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能大水漫灌。灌溉过程 中一定注意小水勤浇和浅水快浇相结合,防止盐分上移。同 时,在夏季蔬菜作物拉秧后,揭去温室大棚薄膜,在雨季利 用雨水压盐;对于盐分高的土壤,在蔬菜定植前要大水漫灌, 以水压盐,达到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3.5 选种耐盐品种 栽培过程中选用耐盐性强的蔬菜品种。 耐盐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花椰菜、结球生菜、菠菜>茄子、 芹菜>辣椒>黄瓜,草莓的耐盐性最差。 3.6 测土配方施肥 按土壤按作物需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能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另外,避 免在盐碱土地区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

土壤盐碱化精华(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盐碱化的过程)

土壤盐碱化精华(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盐碱化的过程)

选择适当 覆盖物抑 制水分蒸 发反盐
营造防护林 带,果与椿 棉间作等
土地脱盐 咸水淡化 控制耕作层 巩固水盐
盐分含量
调节效果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程维新是从事盐碱地治理的老专家,他解 释盐碱地的成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其实就是三个字:高、大、有。”
• “高”是指地下水位高,较高的地下水位 使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位的上升,在土壤 中聚集;
• “大”是指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大,促进 地下水中的盐分向上运动和累积;
土壤盐分的季节变化: ------水盐运动规律
春秋返盐, 夏季淋盐, 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 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脱盐(核心)
• 以治水为中心
• 采取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 盖、生物措施等手段。
◆盐碱化的治理措施——脱盐
引淡淋盐 井排井灌 覆盖 生物措施
引淡水灌 溉降低作 物土壤根 区含盐量
抽取盐水 补充淡水下降。
• 盐碱地在全球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 热带的各个地区,从美洲、欧洲、亚洲到 澳洲,到处都有大量含盐、干燥、板结、 荒芜的盐碱地。
• 中国是盐碱地大国,在盐碱地面积排前10 名的国家中位居第三。
• 中国盐碱地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 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盐碱荒地和影响 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 农业发展潜力的占中国耕地总面积10%以
低地更易发生盐碱化
• 气候是形成盐碱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 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 积聚。
• 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 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自然脱盐。 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 的盐分随地下水上升聚集在土壤表 层,土壤中的盐分增大,再次返盐。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

高考地理概念辨析: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寒漠化荒漠化荒漠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广义的荒漠化是指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

而狭义的荒漠化就是指沙漠化,由此可见,广义的荒漠化包括了沙漠化、石漠化、红漠化、盐渍化等土壤丧失生产力的情况。

沙漠化沙漠化: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前提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沙漠化强调的并非是沙漠本身,而是突出说明了人类不合理活动在沙漠形成中的作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属于沙漠化严重的地区。

石漠化石漠化: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和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由于石漠化的出现,这一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集中连片贫困区。

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由于人类活动使得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之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从而呈现出石漠化现象。

红漠化红漠化:发生在江南丘陵基岩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红壤(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土质黏重,属低产土壤)因水土流失,露出红色基岩,造成土地贫瘠,逐渐形成荒漠。

可见,红漠化跟石漠化有相似之处,主要成因都是水土流失,都属于水蚀荒漠化。

盐碱(渍)化盐渍化: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盐渍化的主要推动力,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造成的盐渍化叫做次生盐渍化。

在干旱少雨,缺乏灌溉时,由于地表蒸发强烈,会导致土壤深层的水分随毛管向上运动,溶解于水中的盐类聚集于土壤表层,形成旱季土壤盐分向上运动,雨季又随重力水向下运动的现象。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一、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1.1 盐碱地的成因盐碱化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份超过一定限度,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一种土壤环境问题。

盐碱地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过多,土壤中的盐分得不到有效冲淋而积聚。

土壤盐分过多会导致土壤渗透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受抑制,大量的盐分积聚也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因此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1.2 设施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在设施蔬菜生产中,频繁的灌溉和施肥会导致土壤中盐分和碱份的积累,从而引起设施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

部分施肥措施的不当也会加剧次生盐碱化的发展,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1.3 蕹菜生长对土壤盐碱化的适应性在盐碱地上生长的蕹菜,具有一定的盐碱适应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忍受土壤中的盐分和碱份,因此成为了盐碱地上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如果土壤盐碱度过高,也会对蕹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化肥施用方式容易造成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过度积累,从而增加土壤盐碱化的风险。

化肥的施用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平衡,使土壤的循环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壤盐碱化的发展速度。

相比化肥,有机肥的施用方式更为温和,能够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肥力,同时有机质的持久降解也会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对盐碱的抵抗力。

有机肥的施用方式有助于减缓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进程,对于改善设施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施肥方式对蕹菜生产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施肥方式,其对蕹菜生产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采用化肥施用方式的土壤中,盐分和碱份的过度积累会影响蕹菜的生长和产量,甚至影响蕹菜的品质。

而有机肥的施用方式能够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肥力,有利于蕹菜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对蕹菜的生产具有积极的影响。

3.1 合理施肥管理3.2 耕作措施的优化针对设施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应加强土壤管理,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如合理开沟排水、改善土壤通气性、保持土壤湿润等,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抗盐碱性,减缓土壤次生盐碱化的进程。

5+土地次生盐渍化

5+土地次生盐渍化

一、概念
(一)盐渍土
₪ 盐渍土是盐土、碱土和各种盐化土、碱化土的统称。
盐土,即土壤中可溶性盐类的含量足以使作物不能生长的土壤 。一般具有积盐的表层。 碱土是由于土体含有较多的苏打Na2CO3,使土壤呈强碱性( pH>9),钠饱和度在20%以上,而且具有暗色表层,灰白色 的脱碱和被Na+分散的胶体聚集的碱化淀积层的土壤。
₪ 土地次生盐渍化使森林和草原退化 ₪ 进一步导致土地荒漠化 ₪ 森林草原退化,加剧温室效应 ₪ 土地盐渍化是破坏地球生物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盐渍化土地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溶陷性
天然状态下的盐渍土,在土的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时产生的 变形称作盐渍土的溶陷变形。
₪ 盐胀性
一、合理的灌排技术措施
(一)正确灌水是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基本方法 (二)适当排水是预防土地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手段
一)正确灌水是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基本方法 1. 采用合理的灌溉制度,提高水的生产率 2. 改进灌溉技术,减少田间水量损失
3. 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4. 掌握灌溉水质,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
三、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一)灌溉水质 (二)灌溉回归水的利用
(一)灌溉水质
1 . 水质评价指标
₪ 氯离子
₪ 矿化度 ₪ 盐度
表示水中氯化钠与硫酸钠可能发生的最大危害含量。
₪ 剩余碱度
₪ 钠吸附比
2. 灌溉水水质标准
₪ 我国颁布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中,提出含盐量在 非盐渍化农田不得超过1500mg/L,氯化物在非盐碱化
灌溉,促使地下水中的盐分沿土壤毛管孔隙上升并在地 表积累,由此引起的土壤盐渍化称次生盐渍化。

大棚蔬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专题讲解

大棚蔬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专题讲解

大棚蔬菜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专题讲解
土壤酸化导致的作物不能健康生长
是什么原因?
分四部分进行讲解
土壤发绿和发红(土壤酸化的表现)土壤发白是盐分超标
大棚酸化和次生盐渍化导致作物不能健康生长
根系不能吸收营养:死苗死棵
土壤酸化的数字标准
导致土壤板结等
盐分超标就是大棚的次生盐渍化现象
作物适宜的酸碱度
土壤和营养元素(及肥料)在不同的酸碱度情况下被作物吸收利用对比
土壤盐渍化国家标准
健康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危害,危害,危害!
蔬菜能健康生长吗?
番茄因为土壤酸化导致!
酸化导致土壤病害增加
不同深度下的土壤酸碱度
浇水还是没用,为什么?
从化学角度分析一下
为什么果蔬没有儿时的味道?
次生盐渍化是人为施肥浇水等导致,与盐碱化是有区别的!
大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次生盐渍化?
硝酸根离子有什么危害?
没办法大水淋溶洗盐!
盐分在土壤中的上下运动形式
施肥配比不合理,赶快测土配方施肥啊!
氮肥过多导致。

施肥不合理
一些粪类不充分腐熟导致。

不科学灌溉!
作物连作,让土壤不能休息!改改改改吧!
夏天高温消毒吧!
科学施肥是基础
合理轮作倒茬。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设施农业是一种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设施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冬季、非耕地等限制因素下的高效农业生产。

然而,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施肥不当: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化肥,如果施肥不当,过量的肥料会积累在土壤中,其中的盐分会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逐渐提高,导致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2.水质问题: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循环灌溉水,如果循环水中携带有高浓度的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累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3.温室环境控制不当: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的盐分分布和浓度有直接影响。

如果温室内的通风、排水等环境控制不当,会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

为了防治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施肥:合理调查土壤肥力水平,根据作物需要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的肥料积累在土壤中。

同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控制循环灌溉水的质量:对循环灌溉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作物生长需要。

如果灌溉水中的盐分浓度过高,可以采用逆渗透膜和电渗析等技术进行水质处理,降低盐分浓度,以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3.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定期检查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保证通风、排水等设施运行良好,避免温室内湿度过高和空气循环不畅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此外,可以使用覆盖材料、喷灌等措施,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4.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石膏、有机肥料等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促进盐分的淋洗和固定。

此外,可以采用冲洗灌溉和盐害植物修复等技术,帮助减少土壤盐分浓度。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施肥、控制循环灌溉水质量、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和进行土壤改良等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只有保护好土壤质量,才能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1.引言蕹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又名水瓜菜,其营养丰富,口感清新,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设施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施肥方式的多样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凸显,给蕹菜的生产和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蕹菜生产的影响,对于优化蕹菜生产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对蕹菜生长的影响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过高,导致土壤中的有益元素无法正常被蕹菜吸收利用,从而影响蕹菜的正常生长。

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由于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不合理施肥导致的。

在设施环境中,土壤盐分积累常常是由于蔬菜种植密度大、环境温度高等原因导致的,一旦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将给蕹菜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果实变小等现象。

3.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1)化肥施用方式化肥是蕹菜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但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盐分过高,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

在设施种植蕹菜时,要注重化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

研究表明,采用分时施肥或局部施肥的方式能够减少化肥的浪费,降低土壤盐分的积累,有利于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

(2)有机肥施用方式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不仅富含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对土壤有机质的改善作用明显。

在设施种植蕹菜时,适量施用有机肥是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有机肥主要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降低土壤盐分的积累,促进蕹菜的健康生长。

4.不同施肥方式对蕹菜生产的影响(1)产量施肥方式不同对蕹菜的产量影响显著。

研究发现,采用科学合理的化肥和有机肥混施方式能够提高蕹菜的产量,而过量施肥或不当施肥则会导致蕹菜产量下降,严重影响蕹菜的生产效益。

(2)品质施肥方式也对蕹菜的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能够提高蕹菜的口感和营养品质,而过量施肥则会导致蕹菜的品质下降,影响商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次生盐渍化
小编希望什么是次生盐渍化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土壤盐碱化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形成的盐碱化现象,而其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壤盐碱化现象叫次生盐碱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

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实践证明,改良盐渍土是一项复杂、难度大、需时间长的工作,应视各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措施。

(1)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

(2)建立现代化排水系统: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的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盐份;②垂直(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控制调节性地下水位灵活、维修工作少,同时又可以和灌溉相结合,竖直设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为最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