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次生盐渍化有哪些治理措施

合集下载

土壤盐渍化很严重,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土壤盐渍化很严重,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土壤盐渍化很严重,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由于偏施化肥,许多果园土壤板结及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果树根系生长受抑制,肥料利用率降低,从根本上导致果品产量及品质下降。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每亩用800克松土精与20~30公
斤细干土充分混匀,施于定植穴、垄沟内或结合施肥全面撒施,再耕地。

或在生长期亩用200克松土精,先溶解于200~400公斤水中,
再随水冲施。

整个生长季节施用2~3次,可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消除土壤板结,缓解因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作物的危害,并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果树抗病力。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
NONGTIANSHUILI源自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王喜艳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22)
摘 要 近年来,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已经超过了适宜蔬菜生长的含量范围,严重制约着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本文从引起保护地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以综述。 关键词 保护地;次生盐渍化;防治对策
性元素增加和活性增强,导致作物铝、锰中毒。 2.3 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土壤的理化性质 发生改变,如板结土壤失去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性降低;土 壤 pH 值发生改变、土壤的孔隙度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根 部吸收能力下降,作物对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吸收的不足,致 使植物缺素症发生。 3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对策 3.1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根 据作物种类选择微量元素肥料,增施腐殖酸肥料。增施有机肥、 农家肥和农作物秸秆,如稻壳、麦糠、玉米秸秆等。秸秆为 微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被微生物分解,同化土壤中的过量 氮素,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降低土壤容重,有效地降低了土壤可溶盐浓度。石灰氮 - 秸 秆消毒石灰氮肥是一种含有钙素,是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迟 效性氮肥,可在大棚换茬休闲季节,石灰氮与秸秆混施入土壤, 适当灌水后起垄覆膜,进行闷棚,还可以增加土温和杀灭线虫, 提高闷棚效果。 3.2 增施微生物菌剂 盐渍化土壤中环境中有益菌和有害菌比 例失调,有害菌增多,使病害发生严重。增施微生物菌剂,加 大有益微生物的投入,可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的菌群优势,提高 有机质含量。这些有益菌可有效降解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残 留和有害化学物质,增加板结土壤通透性,起到疏松土壤、培 肥地力的作用。另外,微生物菌剂对防治土传病害有显著效果。 3.3 深翻和轮作 通过深翻,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的厚度, 通过深翻使表层含盐土壤与深层土壤充分混合,可以有效预 防或缓解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进程。蔬菜保护地连续使用几年 后,种一季露地蔬菜或种一茬粮食作物,对恢复地力,减轻 蔬菜生理性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的作用。 3.4 合理灌溉 改变灌溉模式,采取滴管、渗灌或节点式渗 灌等灌溉方法,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能大水漫灌。灌溉过程 中一定注意小水勤浇和浅水快浇相结合,防止盐分上移。同 时,在夏季蔬菜作物拉秧后,揭去温室大棚薄膜,在雨季利 用雨水压盐;对于盐分高的土壤,在蔬菜定植前要大水漫灌, 以水压盐,达到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3.5 选种耐盐品种 栽培过程中选用耐盐性强的蔬菜品种。 耐盐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花椰菜、结球生菜、菠菜>茄子、 芹菜>辣椒>黄瓜,草莓的耐盐性最差。 3.6 测土配方施肥 按土壤按作物需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能有效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另外,避 免在盐碱土地区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

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是由于土壤在渗漏管下、排水不畅以及雨水流至深层失水性
较强的低湿度土壤时,由于无溶液里引起的植被缩水和溶质迁移而形成的土壤硬化现象。

陕北棚室地区由于气候特点和水土条件,缺水缺肥等问题,而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要有效解决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善水库排水的基础设施。

要加强拦河构筑物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妥善处理水
库下渗,以保证水库及其以下层土壤水分均衡;
二是建设水肥灌排均衡灌溉工程。

要加强耕作结构改造、水肥营销和灌溉技术改进、
滴灌技术改进等农业技术改造工程的实施;
三是改进肥沃的装备配套。

要完善灌溉排水技术装备和调度控制系统,加强灌溉护坡、深地排水、改善隐蓄排水等设施的建设及维护;
四是完善耕地管理。

应以灌溉技术改造和定向配套投资为主,大面积实施耕地改造、
种植盐抗植物、植物苗圃养殖、大棚灌溉系统改造等陕北棚室地区耕地改进技术。

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减轻陕北棚室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有利于提高农业土壤肥力,改善农田景观,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要解决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构思和技术支持的合理的灌溉技
术体系,以及配套的投资补贴,以确保土壤肥力的持续改善和水肥利用的环境友好及可持
续发展。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主要措施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主要措施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主要措施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概念和成因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可溶性盐分过度积累,进而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植物生长的现象。

这种过程通常发生在蒸发作用强烈的地区,或者在灌溉和排水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

二、生态修复的概念和原则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自然或人为手段,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

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性:修复措施应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协调,长期稳定地改善土壤质量。

2.整体性:修复措施应综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3.功能性:修复措施应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具体原因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和技术。

三、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1.水利工程措施:通过建设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水利工程,调节土壤的水分状况,防止土壤盐分过度积累。

例如,建设地下排水管道,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深度,防止表层土壤盐分积累。

2.农业措施: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壤盐分的来源和积累。

例如,采用轮作制度,减少单一作物种植导致的土壤盐分积累;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对盐分的吸附能力。

3.植被覆盖措施:通过种植耐盐植物或草皮覆盖等手段,防止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例如,在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如碱蓬、柽柳等,通过植物的生长吸收土壤中的盐分;或者种植草皮覆盖在土壤表面,防止太阳辐射导致表层土壤盐分蒸发。

4.化学改良措施: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等手段,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对盐分的吸附能力。

例如,施用石膏、氯化钙等化学改良剂,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5.生物防治措施:通过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促进土壤中盐分的降解和吸收。

例如,接种耐盐微生物,促进土壤中盐分的降解;或者利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盐分。

6.监测与评估措施:通过对土壤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状况和修复效果。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设施农业是一种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设施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冬季、非耕地等限制因素下的高效农业生产。

然而,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施肥不当: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化肥,如果施肥不当,过量的肥料会积累在土壤中,其中的盐分会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逐渐提高,导致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2.水质问题: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循环灌溉水,如果循环水中携带有高浓度的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累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3.温室环境控制不当: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的盐分分布和浓度有直接影响。

如果温室内的通风、排水等环境控制不当,会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

为了防治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施肥:合理调查土壤肥力水平,根据作物需要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的肥料积累在土壤中。

同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控制循环灌溉水的质量:对循环灌溉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作物生长需要。

如果灌溉水中的盐分浓度过高,可以采用逆渗透膜和电渗析等技术进行水质处理,降低盐分浓度,以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3.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定期检查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保证通风、排水等设施运行良好,避免温室内湿度过高和空气循环不畅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此外,可以使用覆盖材料、喷灌等措施,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4.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石膏、有机肥料等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促进盐分的淋洗和固定。

此外,可以采用冲洗灌溉和盐害植物修复等技术,帮助减少土壤盐分浓度。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施肥、控制循环灌溉水质量、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和进行土壤改良等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只有保护好土壤质量,才能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措施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措施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措施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措施:
一、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次数,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同时,要注意灌溉水质,避免使用含盐量高的水进行灌溉。

二、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从而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同时,有机肥中的微生物还能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表面的蒸发量,减少盐分向土壤表层的积累。

同时,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作物抗盐碱能力。

四、深翻土壤
深翻土壤可以打破土壤表层的硬壳,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均匀分布,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同时,深翻土壤还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五、使用土壤改良剂
使用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常用的土壤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硫磺等。

在使用土壤改良剂时,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良剂,并掌握好使用量。

六、加强监测与治理
加强监测与治理是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土壤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盐渍化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次生盐渍化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预防与治理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预防与治理

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预防与治理土壤次生盐碱化是指本来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能力的土壤,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了盐碱化过程。

这是全球范围内许多农业地区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土地无法继续种植农作物。

因此,预防和治理土壤次生盐碱化是重要的任务。

一、预防次生盐碱化1.合理施肥:农田种植期间,土壤要适量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盐碱化。

2.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方式和水量控制是预防盐碱化的关键。

应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水量来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实行合理的水肥管理,避免过度灌溉和过量的灌溉水带来的溶质积累。

3.改良土壤结构:对于土壤风蚀、水蚀问题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

例如,广泛应用石灰石石膏地膜覆盖技术、固体化改良技术等,以减少土壤蒸发和盐分上升速度。

4.防治农药残留: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因此,应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或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减少农药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5.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也是预防土壤盐碱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尽量减少工农业排放物的排放,减少土地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保护土地的肥力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二、治理次生盐碱化1.深耕翻松:对于已经发生次生盐碱化的土地,首先需要进行深耕翻松措施。

通过深度翻松土壤,可以使盐分向土壤深层移动,减少对作物的危害。

2.水分调控:合理调控土壤水分是治理次生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使土壤中的盐分得以渗透和稀释,减轻盐分对作物的胁迫。

3.化学处理:对于重度次生盐碱化的土壤,可以采用化学处理的方式来去除盐分。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石灰石石膏施用、盐分降解剂施用等,通过增加土壤的钙离子含量和破坏盐分结构,使盐分得以去除。

4.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土壤治理方法。

通过选择适应盐碱土壤生长的植物,如耐盐植物、吸盐植物等,种植在盐碱土壤上,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生物降解作用来修复土壤。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过度施肥、灌溉不当以及土壤排水不良等原因导致。

为了有效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可以采取以下合理建议:
1.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特别是氮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

有机肥
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盐分积累。

2.合理灌溉: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这样可以减
少水分蒸发,降低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

3.土壤深翻:定期深翻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

这有助于将盐
分均匀分布于土壤深层,减轻表层土壤盐渍化。

4.种植耐盐作物:选择耐盐性强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如盐生植物等。

这些
作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土壤盐渍化的影响,保证产量。

5.土壤调理:使用土壤调理剂,如石膏、腐殖酸等,来调节土壤酸碱度,降
低土壤盐分。

同时,这些调理剂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轮作与休闲: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

在休闲期,可以进行深松耕、淹
水等措施,以降低土壤盐分。

7.加强排水:改善土壤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这可以防止水分在土壤中
滞留,减少盐分积累。

综上所述,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施策。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土壤深翻、种植耐盐作物、土壤调理、轮作与休闲以及加强排水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质量,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生盐渍化有哪些治理措施
小编希望次生盐渍化有哪些治理措施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土壤盐碱化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形成的盐碱化现象,而其中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壤盐碱化现象叫次生盐碱化。

那么,次生盐渍化有哪些治理措施呢?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

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那么,次生盐渍化有哪些治理措施呢?
实践证明,改良盐渍土是一项复杂、难度大、需时间长的工作,应视各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措施。

(1)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

(2)建立现代化排水系统: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的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盐份;②垂直(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控制调节性地下水位灵活、维修工作少,同时又可以和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